第五卷 覺醒年代
第一百零二章 解放暴風雨
三縱司令員楊若鈞卻說:「這是日本人平常生活中軍國主義教育的遺毒罷了……對那些俘虜我們要做好政治解放教育的工作,要讓他們明白和日本遠隔山海的中國人,絕不是日本人民的敵人。不是中國人搶走了日本人的土地、房屋、財產和姊妹,而是日本的資本家、官僚和軍閥奪走了日本老百姓賴以生活的一切……到底誰才是日本人民的敵人,誰才是日本人民的朋友,我們的政治解放教育就是要讓他們明曉此點。」
前指委員會終於將作為預備隊主力的鐵甲車大隊,投入到了膠縣戰場。伴隨著蒸汽機車的轟鳴聲,通體漆黑的鋼鐵巨獸開始肆無忌憚地橫衝直撞,三縱休整中的部隊,包括吳佩孚第七師的主力,都開始跟隨武裝列車展開協同進攻。
膠縣之戰的日軍俘虜絕對數量雖然很少,但這將是紅軍對日軍政治工作的第一個開端。每將一名日本軍人從軍國主義者轉化為社會主義者,就不僅是為紅軍消滅了一個敵人、增加了一個盟友,而且從長遠的未來考慮,一名日本的社會主義者還將影響到更多日本人的意識形態,事情正在起變化,這種變化又絕不是簡單的加減法那樣易於形容。
「開火吧!」
經過這麼久的拉鋸戰,城內已經幾乎看不到和-圖-書普通中國居民的影子了,楊若鈞也把這筆賬記在了日本人的頭上:「我們收復國土的戰事,一切代價在將來都要由日本軍國主義分子來承擔,因果報應不爽,咱們走著瞧吧。」
不過大多數的日軍士兵,還是表現出來同樣讓紅軍戰士也很感震驚的戰鬥意志。膠縣縣城的城牆被鐵甲車大隊轟的稀巴爛后,日本士兵便退入城中的民宅繼續抵抗,紅軍不得不一間屋子一間屋子的和敵人爭奪陣地,戰鬥更到了白熱化的境地,每一間房屋的門前或者殘破的牆壁旁,都留下了至少三具以上紅軍戰士和日本士兵的屍體。
那可是皇國軍隊在對露西亞人的戰爭中,都沒有遭遇到的空前損失啊!一旦發生,必定就是國恥!
在三縱炮火的密集轟擊下,那些分散在一間間民宅中負隅頑抗的日軍士兵,旋即死傷大半。剩餘的人且戰且退,一部分向著城中心的縣政府撤退,還有一部分騎兵部隊則試圖突圍到城外,但在突圍過程中立刻就遭到了紅軍機關槍火力的掃射,很快就被消滅殆盡。
這一切的根由,難道是因為中國人搶走了日本人的田地嗎?
吳佩孚希望調集火炮,直接把這些日本人全部炸死,不過三縱司令員楊若鈞搖了搖頭否定這點:
到
https://www.hetubook.com.com最後,城內幾乎完全被兩支軍隊激烈的戰爭所摧毀,三縱在巷戰中又付出了大量傷亡,最後吳佩孚不得不向三縱司令員楊若鈞建議,直接集結火炮對縣城內的房屋進行無差別的轟炸。
所有大炮同時開火,一連串橘紅色的光點在全城閃爍起來,幾十團的白色煙霧騰空升起,到處可見一道道硝塵形成的煙柱。
目前在山東約有五萬日軍,這五萬日軍雖然已經長期浸淫在日本軍國主義教育的流毒里不可自拔。但總體而言,目前的日本社會氛圍還比較寬鬆,也容得下諸如大正民主運動、護憲運動這樣的體制鬥爭,帶有社會主義性質的工會、鄰保組團體,也還能合法活動,日本軍隊雖然是軍國主義最重要的堡壘,但一般士兵所受的洗腦教育還沒有後來三十年代時那麼深重。
第七師的革命官兵好像漫山遍野一般,在全城搜捕著剩餘的日本人,其餘各支部隊官兵也相繼入城,把剩餘的兩百多名日軍士兵包圍在縣政府大廳前。
甚至因為日本此時的工業還不發達,日本農民所受的剝削壓迫還更更甚於昭和時代!
見到這樣的情況,吳佩孚又不得不感慨:「倭寇雖暴烈無常,然其國人愛國死戰之心又誠可敬矣。」
讓暴https://m.hetubook.com.com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很快紅軍三縱司令部直屬的一批火炮也運了上來,由於膠縣全部城牆和制高點都已經被第七師佔領,所以紅軍炮兵部隊可以好整以暇完成最後標尺的測量和計算。
吳佩孚臉色十分難看的點了點頭,膠縣戰役,紅軍以一個縱隊三個師的兵力,對日軍大半個旅團和一個騎兵聯隊據守的城市發動攻堅作戰,損失不可謂不大,沿路到處可見英雄的紅軍戰士馬革裹屍,鮮血幾乎溢滿了整個戰場,這些中華男兒,誰又不是國家的棟樑、家中的父兄和少女的情人呢?若不是中央的嚴格要求,吳佩孚是恨不得直接把繳械的日本士兵也直接槍斃的!
「又要下大雨了!」
幾十門山炮、野戰炮和迫擊炮狂轟濫炸,紅軍一個縱隊的炮火火力才堪堪能夠趕上日軍一個旅團,但加上鐵甲車大隊的火力支援以後,膠縣戰場上紅軍一側的炮火威力終於超過了日軍,戰場的優勢迅速轉換,革命官兵們的攻堅突擊則勢如破竹,開始迅速朝著膠縣縣城內日軍的核心陣地迫近。
日本人也對紅軍表現出來的戰鬥力又是不解又是震驚,他們不敢相信辛亥革命才過了幾年時間啊?中國軍隊竟然就發生了這樣脫胎換骨的蛻變,難道革命真就有這般www•hetubook•com•com不可思議的魔力嗎?
「中央指示——我軍必須想方設法盡量多的俘虜日本海陸軍士兵,並對其進行政治解放的教育……這一點特別重要,讓他們投降吧!」
日本農民將女兒送去南洋賣身,妻子到城市的紡織廠里做工直到患上各種工業疾病死去,家中的長子則要耕種著那幾分薄田,埋首勞作一生卻連大米都吃不起,次子被送入軍隊,見識到了近代新興大都會的繁華,也在軍營附近見識到了上流社會的種種奢侈,可最終還是要被軍部元老們送到汪洋萬里以外的中國大陸送死。
日軍守兵在中國的土地竟然也寸土不讓,他們的背後就是膠東半島上最重要的青島戰場,日軍超過一半以上的登陸部隊都集結在青島城下。這樣想來,膠縣的重要性的確不言而喻,因為紅軍只要突破了這道防線,就可以利用膠濟鐵路直趨青島,一旦和青島的德軍形成默契作戰,那樣一鼓作氣把青島城下的日軍久留米第十八師團全數殲滅,都不算夢話!
任何一名日本軍人都承擔不起這種結果,所以膠縣日本守軍的抵抗程度越是臨近破城,便越是激烈。
隱約雷鳴,陰霾天空,風暴已經來了,暴風雨!暴風雨就要來啦!
但底層日本人民,特別是日本陸軍最重要的兵源底層日本農民,他m•hetubook•com•com們所受到的來自本國統治階級的壓迫和剝削,卻一點都不比後來十年後、二十年後要少多少。
在數萬人廝殺中殘破不堪已到極點的膠縣縣城,終於迎來了這場攻堅戰的終點。鐵甲火車先以火炮開道清除障礙,接著鐵道兵一邊修復著被日軍士兵破壞的鐵軌枕木,一邊保護著鐵甲車的側翼,紅軍步兵主力則集結成縱隊隊形衝擊靜岡旅團和久留米師團騎兵聯隊的最後一道防線。
很快,紅軍就向殘餘的日本軍隊發起了勸降的號召。但困守縣政府大廳的二百多名日本士兵,多數人還是選擇了繼續負隅頑抗,他們甚至向紅軍派來傳遞消息的非作戰人員開火,只有大概六十多名年齡很小的日本軍人選擇了放下武器,向中國紅軍第三縱隊投降。
一門門黝黑的大炮,炮膛都指向了城內最中央的位置,吳佩孚也是山東人,他也是膠東人,若非不得已,不是為國事,吳佩孚又何嘗願意在山東家鄉的土地上留下這樣的傷疤!
遠方的海濱之空,陰雲彙集,銀白色的電光正在黑壓壓的雲層里閃爍跳動,銀鏈如蒼龍翱翔,撕開海天以後很快便又朝著山東大地發出了低沉的雷鳴聲。
吳佩孚異常冷靜的凝視著戰場中央,非常平靜的下達了最後的攻堅命令:「……佔領縣政府大廳,徹底打通前往青島的道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