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六卷 世界革命 第二十七章 俄歷二月

第六卷 世界革命

第二十七章 俄歷二月

冬宮廣場中央矗立著一根為紀念戰勝拿破崙的紀念柱,它用整塊花崗石製成,高47.5米,直徑4米,重600噸,最高處是一位手持十字架的天使,天使雙腳踩著一條蛇,象徵著俄羅斯戰勝了強大的敵人。紀念柱、冬宮和深藍的天空構成一幅壯美的圖畫,衣著華麗的近衛軍官兵就守在冬宮廣場前,時而還有些市民在糧食危機造成的飢餓中,帶著一束花到紀念柱前祈禱著國家軍隊的勝利。
涅瓦河水在悄悄地流淌,波羅的海在靜靜地守望,1917年初春的聖彼得堡正覆蓋在皚皚白雪之中,對外戰事的不利令這座俄羅斯帝國的首都氣氛顯得有些沉重和倉惶,但布魯西洛夫將軍去年一整年取得的勝利,又以其英勇的光彩挽回了俄國的名譽,使人們對於戰勝德國人懷有一絲希望。
辛亥革命時劉靜人正擔任駐荷蘭公使,當時清帝退位、民國成立的消息,傳到荷屬爪哇島泗水市,當地華僑歡喜異常,升起五色旗並燃放鞭炮慶祝,結果遭到荷蘭殖民當局的無理瘋狂鎮壓,造成震驚一時的「泗水血案」。劉鏡人奉命與荷蘭政府交涉,提出釋放被捕者、賠償財產損失和對被害者進行賠償等要求,但和圖書荷蘭政府外交部答覆劉鏡人,指責中國「不應將改建國體事通告華僑」,為爪哇殖民當局的行徑詭辯。此後,劉鏡人據理力爭,與各方積極配合,經再三交涉,使此事獲得合理解決。
美如碧玉的涅瓦河上空偶爾飄過極光的側影,聖彼得堡的美麗和傳奇與被譽為這座城市靈魂的涅瓦河是分不開的。聖彼得堡建造在芬蘭灣東部,涅瓦河口三角洲的42個島嶼上。涅瓦河自東向西穿越城區30多公里,流向波羅的海,奔向大西洋。
俄國農村小學的教師中存在著大量的社會革命黨人。黨組織通過學校教育以及鄉村雜誌期刊對農民實施鼓動影響,並以此獲得了農民群體的支持。不僅是學生接受了土地與自由的觀念,同樣的他們的農民家長也受到了影響,所以社會革命黨在俄國的農村地區擁有著遠超布爾什維克和孟什維克等黨派的重要影響力。
克倫斯基是俄國社會革命黨內的右派首領,和中國的情形不同,俄國的工人黨社會民主黨分裂出來的布爾什維克黨是一個比較純粹的工人黨,而非工農聯盟黨,在俄國,代表小農階級利益的主要就是這個俄國社會革命黨。
駐紮在聖彼https://www•hetubook.com•com得堡的數萬士兵,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些沒有受過訓練的新兵,這些新兵對前途深感迷惑,不時嘩變生事。劉靜人就曾經親眼見到過一群亂兵堵住了俄國許多大臣的家門口,要求發動一場革命,或至少對俄國的中央政府進行根本性的改革。
俄國的整體情況基本處於可控狀態,但是食品和燃料難以運輸進大城市,速度慢得就像水珠滴流,就連劉靜人這樣的公使級外交官都很難獲得蔬肉配給。
這種特殊時刻,劉靜人也不想節外生枝。
他知道在前幾天的杜馬會議上孟什維克黨的尼古拉·謝苗諾維奇·齊赫澤,強烈要求政府通過一項關於在塔夫利達宮前遊行的決議草案,劉靜人熟識的另一位著名政客亞歷山大·克倫斯基更是在杜馬上直接談及了廢立沙皇的問題:「如果其他方法不行,就應該用恐怖主義的方法。」
聖彼得堡不僅是俄國的首都,也是最重要的工業中心,與內陸的距離很遠,這座大城市遇到的問題特別嚴重。年初的時候,由於缺少能源,許多工廠都停工了。工人們無事可做,在街上閑逛,又冷又餓,既驚恐也憤怒。麵包房有面發,但沒有和*圖*書辦法加熱烤爐,所以烘烤不出麵包;婦女們排幾小時的隊也領不到配額食品。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唉,北京派來的新公使到底什麼時候才來接任啊。」
劉靜人當時即根據政府電令,向俄國政府正式聲明:外蒙為中國領土,不能與他國訂立條約,無論俄蒙間達成何種協定,中國政府概不承認。同時又積極將俄國政府的動態電告政府,算是在保衛中國領土主權的問題上發揮了一定作用。
但是1916年至1917年的這個冬天格外艱苦,氣溫空前的低,雪下得異常深,寒冷到了令俄國人都難以忍受的地步。俄國有1000多列火車的蒸汽機車頭因凍結而爆炸。俄國的鐵路系統一直令人失望,此時更是變得步履維艱。
中國駐俄公使劉靜人剛剛結束了他的外交生涯,再過幾天時間就將卸任回國,公使館的事務則會交給社會黨政府派來的新一代青年外交官們接手。
劉靜人深深嘆了一口氣,他在清末時做過哈爾濱道台,很擅長跟俄國人打交道,又有在法國留學學習外交事務的經驗,所以算得上是一名比較合格的外交官僚。
同樣主張推翻沙皇反動統治,俄國本土的革命陣營民粹派卻一向強調農www•hetubook.com.com民的重要性。社會革命黨正是在民粹派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他們主張政治民主化,同時將農業用地收歸國有,向農民平均分配,主張以富有的自耕農作為國家統治的基本盤,相對的布爾什維克黨人則主張由工人階級實施專政。
劉靜人還是對聖彼得堡的局勢十分擔憂,一個禮拜后的1月22日就是1905年血腥星期日的第十二周年紀念日,誰也不知道會不會有人以此為借口鬧事。
從軍事角度看,俄國的處境在1917年初似乎展示出微弱的希望。雖然布魯西洛夫的進攻代價很高,卻是大戰期間最光彩奪目的勝利之一,俄軍的指揮官從這次勝利中獲取新的信心。冬天來了,俄軍在冬天里有幾個月的休整時間,奧匈帝國已經不具有危險性,英國和法國還開始向東線提供援助,援助包括大量武器裝備,其中大炮和炮彈居多,還包括各種軍需品。德國由於擴張過度而力量變得薄弱,不再像從前那樣可怕了。
民國成立以後,劉靜人改任駐俄公使,當時沙俄和外蒙古叛軍在庫倫簽訂了所謂的《俄蒙協約》和《商務專條》,趁著袁世凱和林淮唐鬥爭的機會將勢力全面深入外蒙古境內。沙俄攫取了在蒙古各地自和*圖*書由居住移動、經營工商業、免稅貿易、租買土地、開設銀行、設立郵政、開採礦藏、享有領事裁判權等權益,外蒙古已赤|裸裸變成俄國的殖民地。
後來袁世凱政府武力用武力收復外蒙古,便將問題的矛盾重心轉移到林淮唐身上,煽動輿論鼓吹由林淮唐來解決外蒙古問題。那時候劉靜人尚對中國社會黨人毫無了解,因此曾發電反對林淮唐出任蒙疆經略使一事,但後來隨著林淮唐經略蒙古的大獲成功以及紅軍在草原上圍剿叛軍的一系列勝利,俄國終於在外蒙古問題上做出讓步,劉靜人也因此對林淮唐等社會黨人大為改觀,解放戰爭以後,他也是頭一個向新政府發電祝賀民國駐外使節。
目前在俄國杜馬會議中勢力最強大的社會革命黨和孟什維克黨人,在政治理論方面都和中國社會黨有些接近之處,所以劉靜人也認識不少這兩個黨派中有名的政治人物。
雙方在土地問題上的主張,差別主要就是社會革命黨主張土地社會化,亦即分田以後允許小農擁有土地的產權,布爾什維克黨則主張土地國有化,亦即分田后通過農業集體化使土地產權從農民手中集中到國家的手中來為工業化服務。
「還有一個多禮拜的時間,就是22日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