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六卷 世界革命 第三十二章 外蒙建省

第六卷 世界革命

第三十二章 外蒙建省

去年,在西北國大委員會副主任馬福祥的提議下,中央革命政府又把甘肅省一分為三,寧夏、青海分別獨立建省,並且補選了當地的國大代表。
最起碼的一點,紅軍早在解放戰爭以前即已踏足外蒙,但直到如今還只有很少數的紅軍部隊駐紮在靠近甘肅省西部的哈密等地,尚沒有任何一支紅軍的大部隊駐紮過迪化等城市,更不要提伊犁和南疆地區了。
只是楊增新在袁世凱支持下上位以後,千方百計分化和鎮壓伊犁革命力量,革命黨人馮特民、李輔黃等慘遭殺害,鄧寶珊也上了緝捕名單。他感到在伊犁已勢難立足,這才設法從沙俄領事館取得護照,經霍爾果斯取道西伯利亞,繞經東北、京津等地返回甘肅故里,依靠早年間和胡景翼認識的關係,投入了紅軍的懷抱。
但西北地區特別是內外蒙古大量衛戍部隊的南調、東調,也就導致了紅軍在內外蒙古、陝西、寧夏、甘肅等西北邊陲省份的力量大幅削弱。
在馬福祥的建議下,經全國國大委員和-圖-書會和中央革命政府的批准,熱察綏三特區也分別獨立建省。但在外蒙古地區,在解放戰爭勝利以後,紅軍才在庫倫和烏里雅蘇台兩地駐有少量衛戍部隊,地方上依舊不時有分裂武裝冒頭叛亂,這次為了應對俄國革命可能給邊疆地區造成的動蕩和混亂,中央又從熱察綏三省調兵進入外蒙地區,順道的另一個任務,就是要徹底解決邊疆的設省問題。
民初時新疆各地割據勢力繁雜,當年跟隨左宗棠部湘軍進入新疆發展的哥老會勢力首先被楊增新以銀彈戰術瓦解,哈密的割據勢力也被楊增新用哄騙的辦法消滅。
解放戰爭結束以後,西北兵團的多數主力部隊都被調到山東附近整訓備戰。像胡景翼指揮的紅軍第一騎兵師就在兩次膠東戰役中接連擊破日軍騎兵部隊,又一次在對外國戰的戰場上大放異彩。
有過去林淮唐經略蒙疆的基礎在,紅軍要徹底控制外蒙地區難度其實不大。設省的建制規劃,則是以全國國大內一些蒙古族國大代hetubook.com.com表的要求為準,將外蒙古地區參照熱察綏三省的舊例,西部划為科布多省,下轄科布多和烏梁海等地區,東部則划為庫倫省。
尤其在內外蒙古地區,伴隨著關內地區一系列土地革命和清匪反霸運動的展開,不少反動分子和叛亂武裝在紅軍鐵腕鎮壓下於關內地區無處可走,只好逃亡關外。
他們和內外蒙古地區的一些馬賊合流以後,就使林淮唐經略蒙疆以來逐漸安定下來的西北邊疆形勢重新動蕩了起來。
辛亥革命時新疆新軍發起伊犁起義,革命軍與清軍協統王佩蘭的部隊在伊犁以東精河、沙泉子一帶展開了激戰。鄧寶珊屬右翼攻擊部隊,戰鬥中指揮官不幸陣亡,鄧寶珊當即挺身而出代理指揮,守住了陣地,又率部迂迴到敵人後方實行突襲,一舉擊潰清軍。此役結束,鄧寶珊因作戰英勇和獻策奏功受到嘉獎,調升為參謀。
如今在林淮唐的命令下,又有一支紅軍部隊踏上了西向的征途,成千上萬的紅軍騎兵和大量馬hetubook.com.com車、火車都聚集在星星峽附近。
在林淮唐結束蒙疆經略使的任職以後,當時縱橫外蒙古平定了庫倫叛亂的紅軍草原騎兵也緊隨其後南下。此後草原騎兵部隊在解放戰爭中又大放異彩,縱橫長城內外,席捲西北,以一師之力撬動了整個大西北戰局,最後還聯合陝軍等地方武裝吃掉了段芝貴兵團這樣一支北洋軍的大部隊,對紅軍解放西北地區立下了莫大功勞。
在廣義上的內蒙古地區,清末民初時本來就已經設置了綏遠、察哈爾和熱河這三個特別行政區,但還沒有建立起比較正式的行省建制。
直到反干涉戰爭結束以後,林淮唐才騰出手來,從關內地區又抽調了一批紅軍赴塞上剿匪,跟著東三省和大西南地區也紛紛展開剿匪運動,一口氣從1915年年初剿到現在1917年年初,整整兩年時間,大量紅軍戰士披荊斬棘、飲冰卧雪,這才重新鞏固了中央革命政府對內外蒙古地區的控制力。
雖然國大代表是按人口選出,但多設省份,還和_圖_書是可以增加蒙古族國大代表在全國國大上的話語權,所以蒙古族的同胞們當然更支持目前的熱察綏庫科五省方案。
辛亥革命時,新疆革命黨人楊纘緒、馮特民、李輔黃、李夢彪等人為響應辛亥革命,在伊犁發動武裝起義,成立了伊犁軍政府。但後來袁世凱竊取了革命果實,伊犁軍政府也逐漸被舊官僚出身的楊增新篡奪實權,新疆軍政大權從此落入老官僚楊增新的手裡。
這股邊疆建省風潮,很快也擴散到了蒙古地區。
除了胡景翼以外,馬福祥的兒子馬鴻賓也跟在紅軍西進的隊伍里。馬福祥一系的馬家軍部隊不同於堅決和中央作對的甘馬、青馬,積極響應中央政策,也接受了社會黨派出的政治委員全面改編,已經從一支封建家族軍閥部隊轉型為了真正的革命軍隊。
在反干涉戰爭中正面擊潰了日軍騎兵的西北紅軍頭號戰將胡景翼,現在又擔負起了率軍西進,鞏固中央對新疆省控制的重大任務。
但和內外蒙古地區比起來,新疆雖然早在左宗棠入疆平叛時即已和-圖-書設置行省,但現在的形勢卻比蒙古五省複雜得多。
當林淮唐經略蒙疆之時,也曾經有一部分庫倫叛軍在沙俄政府的支持下攻入阿爾泰地區,楊增新率部抵禦庫倫叛軍,也為國家統一立下一定功勞,但同時隨著解放戰爭的勝利,但中央政府的社會革命政策開始波及西北地區之時,陝西、甘肅、寧夏、青海等地許多遭到政府打擊的反動劣紳紛紛逃向新疆,投入到楊增新的羽翼庇護之下,這樣楊增新又成為了阻礙國家統一和社會革命的割據勢力。
在河西走廊通往東疆的必經之路上,有一個地名叫做星星峽,星星峽並非峽谷,而是隘口。當年林則徐遭貶由此入疆,後來左宗棠則是懷揣當年林則徐繪製的新疆地圖,率6萬湖湘子弟,由星星峽入疆收復西北邊陲的失地。
胡景翼的另一位副官鄧寶珊少年時曾應募新疆新軍,投入新軍標統楊纘緒部下,被指定為士兵中的司書。1910年時鄧寶珊經新軍協統部書記官金伯韜介紹,與伊犁同盟會負責人馮特民相識,得以加入同盟會。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