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六卷 世界革命 第三十七章 平疆

第六卷 世界革命

第三十七章 平疆

而南疆地區,楊增新也總算是做了一些有益於國事的事情。他很快發出數封親筆信,命令由他親自提拔安排在南疆各地做官的縣長們,要迅速穩定當地局勢,迎接紅軍的接管,直到胡景翼分兵穿過天山進入南疆地區時,當地始終都未出現大規模的動蕩和叛亂。
楊增新治理新疆的用人選材,大抵如此,在迪化設置官廳各署時,更是把這套恩威並施、牽制平衡的官場用人之術發揮到了極點,文官派的金樹仁、樊耀南等人,還有軍官派的楊飛霞,而後文官派里又能分化出守舊的金樹仁一派和較西化的樊耀南一派。
數千里遙遠縹緲的新疆省,就在這暴風驟雨般短促猛烈的一場攻勢以後,迅速重歸中央革命政府的管轄。紅軍的旗幟在幾個星期以後,在楊飛霞的引導下重又飄揚在了伊犁等邊疆要地的城頭之上。
等鄧寶珊進入督署大廳的時候,楊增新、楊飛霞等人,還有被士兵逮捕的金樹仁,都已經等在那裡。
楊增新還穿著一件清朝士大夫風格的黑絨馬褂,他搖搖頭說:「鄧將軍,如若中央允許,就請我告老還鄉吧!老頭子在西北忙活了半輩子,今後的事情交給紅軍的同志,我就想儘快致仕回www•hetubook.com•com鄉,除此以外別無他想。」
樊耀南在城門前又抹了一把冷汗,連他自己都想不到新疆省軍獨立第一師會崩潰的這麼徹底,一槍不放就全線潰散!還好自己及時打開城門迎接中央,不然下場是可想而知的。
紅軍自城門處大舉入城,鄧寶珊親自騎馬帶隊在樊耀南的指引下直奔都督府和軍裝庫而去:「樊署長你好好帶路,憑此功當然能回中央任職!」
楊飛霞是楊增新的堂弟,又是林主席在黃花崗起義時的舊人,還是多年來在伊犁、阿爾泰一帶守邊的邊防名將,在新疆省內威望很高。
楊增新自晚清以來浸淫官場多年,宦海沉浮、風氣因襲,最擅長的就是清末官僚那一套恩威並施一手大棗一手大棒的御下之術。
大太陽下的迪化城登時陷入一片混亂之中,樊耀南帶衛隊急中生智,當場打死了好幾頭駱駝以後,拿駝血染紅了軍裝內側的白色夾層,掛在步槍上高高舉起來,烈日暴晒下就成了一面紅旗。
總之在楊增新恩威並施的手段下,金樹仁、樊耀南兩人長年對立,相互怨懟不斷,恩怨是很深了。
金樹仁還想挾持楊增新出逃伊犁,那裡https://m.hetubook.com•com地處邊疆,萬一形勢不利還是抵擋不住中央討伐,那他就可以順勢裹挾財款逃到俄國去了。
等到楊飛霞趕到督署內室,拉開楊增新卧室房門的時候,這位一度割據新疆權傾一時的老官僚還因為年邁多病而在午睡當中。
省軍的守兵本來就對對抗中央紅軍毫無心理準備,此時發現城門失守以後也各做鳥獸散,相當一部分人趁亂湧入迪化城內各家漢維商行大肆搶劫,還有一部分人則脫掉軍裝躲入民間,只有區區幾百人的隊伍聚集到都督府方向準備做最後的拚死一搏。
鄧寶珊微微一笑:「好,此事我會轉告給胡司令員和張政委的,楊都督別太擔心,如今已經是新時代,中央講究一個法律,不會亂殺人,您佬也不必多慮。」
他立刻派曾經在新疆省軍里做做過參謀處長的鄧寶珊帶隊伍進程,同時嚴明軍紀,一定要給新疆本地軍民留下一個較好的印象。
他一出現在都督府,馬上就從金樹仁手上奪回了對軍隊的控制權。驚惶未定的潰兵們,在這個緊張的關鍵時刻也都選擇了相信楊飛霞的承諾。
城外的紅軍隊伍在稍稍遲疑一段時間以後,見城牆上的守軍紛紛逃走,https://m.hetubook•com.com胡景翼終於確信是有一部分省軍陣前起義響應紅軍了。
楊增新穿著睡衣站起身,無奈苦笑道:「你說得對,總不能忙活一輩子,留下個漢奸國賊的名聲。迎接中央就迎接中央吧,唉!我是受了金樹仁和樊耀南的騙啊!」
鄧寶珊和楊增新、楊飛霞兄弟也是老相識了,大家在辛亥革命時打過不少交道,後來楊增新排斥異己、驅逐伊犁革命黨人的時候,鄧寶珊還險些死在楊增新手上。
這句話說完以後,鄧寶珊盯住楊增新,眼神又變冷許多:「可惜我們在伊犁的許多同志,沒能見到中國的這個新時代啊。」
果然,守在督署的多數官兵面對金樹仁的命令都是面面相覷,竟然沒有一個人聽他的吩咐行事。反而是之前被楊增新軟禁起來的伊犁鎮邊使楊飛霞,這時候由於省軍潰散,看押他的士兵也已經一溜煙跑的不見人影,所以重獲自由趕了過來挽救局勢。
楊飛霞低聲說:「堂兄,現在我們除了相信中央網開一面以外,還有別的出路可走嗎?大局當前,千萬不要做出背叛國家和民族,留罵名於後世的事情啊。以都督的威望,對中央迅速穩定新疆各縣肯定還是有作用的。」
「大勢已去……快、和_圖_書快,都跟我來,保護楊都督,迪化全完了,我們要快點去伊犁。」
金樹仁眼見樊耀南靠著陣前起義這一手佔了先機,馬上就為自己的身家性命感到黯淡無光了。他第一時間是想帶人去抓老長官楊增新再起義,但隨即金樹仁又覺得即便有生擒楊增新的功勞,也未必就能在此刻新疆混亂的局勢內保住自己性命。
新疆都督府內爆發了一陣短促的槍戰,到頭來文官金樹仁遠不是楊飛霞的對手,大部分潰兵都選擇站在楊飛霞一邊,反過來將金樹仁逮捕。
楊飛霞匆匆趕到督署,他看到金樹仁還沒走,立刻下令道:「我是伊犁楊飛霞,我和中央政府的林主席認識,諸位只要聽我的,人人都有出路!控制住金樹仁,楊都督呢?帶我過去!」
進入迪化城中的紅軍先頭部隊都是騎兵,人配戰馬,入城以後迅速就控制住了全城局勢。楊增新年邁,督署的軍政事務平常都是交給金樹仁一人處理,他聽到城中突然出現激烈的槍炮聲后便情知不妙,等金樹仁收容一部分城頭潰兵,確認了是外交署的樊耀南縱敵開門以後,兩眼一黑,險些當場暈倒。
鄧寶珊眼睛一斜,樊耀南登時改口:「我是說、我是說,不至於鬧出省軍潰兵洗劫迪化這樣一場鬧和_圖_書劇啊。中央同志這邊來,我帶你們去都督府。」
楊增新心中一慌,終於說道:「不論中央如何安排,老夫一概遵從!」
等楊增新被槍炮聲吵醒的時候,整個都督府都已經被楊飛霞帶兵控制,楊增新這才如夢方醒,一手拍在床頭大嘆一聲:「老弟,中央那裡就靠你了,你給我透一句實話,老哥哥我還能回得了雲南老家嗎?」
此一時彼一時,鄧寶珊先同楊飛霞握手,再和楊增新握手道:「西北紅軍第一兵團的胡司令員馬上就要進城了,今後新疆軍政事務就請楊都督移交給我們來辦吧!楊都督您呢,將有專車送您到北京去,中央將對您另有安排。」
樊耀南一邊不忘為自己表功,一邊還沒忘記給自己在新疆的老政敵金樹仁下眼藥:「中央同志啊,迪化軍民幹部早都想歸順中央了。要不是內政署的金樹仁百般煽惑老楊公,也不會鬧出這樣一場兵禍啊……」
原來楊飛霞帶到迪化增援的伊犁邊防軍,現在也脫離了新疆省軍的監視包圍。在楊飛霞的命令下,這支多年來鎮守中國邊疆的舊式軍隊,很快就選擇了向紅軍起義歸順,鄧寶珊沒花多少功夫就迅速控制住了新疆都督府。
他倒不想想俄國現在局勢比新疆還動蕩,逃到俄國難道就有出路嗎?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