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六卷 世界革命 第四十四章 集體化路線

第六卷 世界革命

第四十四章 集體化路線

蔡綺洪很乾脆地說:「師複種過幾天的田啊?他是個沒下過鄉的書生,說難聽些就是五穀不分,我就不認為師復對農村問題能有什麼發言權。照他那麼搞,我們今天光是推進農村的合作化就已經千難萬難,只有在山東、淮海和福建這幾個省合作社建立的比較多,其他地區老百姓肯自願參加合作社的人就太少了,照師復的干法,要比合作化再進一步直接搞集體化,還要把土地從農民手上重新收歸國有,我怕鬧得天下大亂全國造反是小,餓死個幾百萬人是大啊!」
李立三給林淮唐送來的備忘錄上,除了劉師複寫的應當加速進行農業集體化的建議以外,還包括了中央政府應當加強地方工會的領導地位,避免農村裡的封建宗族勢力利用農會這一工具奪權等等提案。
林淮唐帶領社會黨掌控全國政權,雖然也有了三四年時間,社會黨整個發展則有六七年的時間,但以晚清以來中國如此孱弱的工業基礎,中央革命政府至今尚不能完成第一期五年計劃的編製表。
「燈途,你的意見?」
歐戰景氣在側,國際上鋼鐵、煤炭也是有價無市,價格越來越高,在中國卻出現了農業發和*圖*書展快于工業發展的倒掛現象。
林淮唐看到李立三送來的備忘錄時,搖著頭苦笑起來:「這個劉書生,他肚子里是開了家鋼鐵公司,主意比誰都硬,立三你回去和師復好好說,告訴他事不過三,再鬧下去中央是要用黨紀來處分他的。」
書記局其他成員都很感吃驚,林淮唐在黨內的地位和威望均獨一無二,沒有任何人能夠挑戰,甚至不能望其項背。雖然林淮唐常做自我批評,也常常提出黨內的同志不應該總是對他的想法完全遵從,應當提出更多不同意見大家多做討論和辯論,但像劉師復這樣把批評的矛頭直指林淮唐身上,在社會黨內還是頭一遭了。
這種權力倒掛的情況,和中國目前廣大農村地區尚且存在的宗族結構相互影響,也正在逐漸形成一種威脅到社會黨政權穩定性的力量。
蔡綺洪在參加革命以前曾在印度和南洋都投資過橡膠種植園,算得上是半個資本主義農場主,他對農業工作比較了解,在農村政策問題上則旗幟鮮明地反對劉師復的大規模集體路線。
在書記局內林述慶只關心軍隊的問題,他本質上對社會主義的思想理論沒有太www.hetubook.com.com深研究,更不是社會黨最核心的黃花崗起義參与者,所以總會控制著自己的話語權。
至於投資資本的來源,一靠對外掠奪、二靠對內壓榨,對外掠奪與中國無關,對內壓榨的話光是靠沒收土豪劣紳的浮財實在杯水車薪。
這固然使得農民的生活質量迅速提升,但也使得經過土地革命再分配以後的農村地區開始重新湧現出一大批富農階層。
林述慶突然插一嘴說道:「自然而然的發展是很好,但一個自然的周期是多長?趕得上日本或其他帝國主義國家對我們發起全面戰爭的時間嗎?」
中國和協約國的易貨交易條件對英法來說已經非常優越了,中國一點都不在意這些機器設備的老舊程度,就算是落後一代甚至兩代的生產線也照收不誤。
因此,中國的工業發展計劃在短期內不得不圍繞一系列為農村合作化運動服務的項目展開。
林時爽看了一眼備忘錄后,也和林淮唐說:「劉師復這是把工會的地位看得比黨的地位還重要啊?要我說只要加強黨的領導地位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他一味提工會就不太好了喔。」
因為在以自然經濟為主的中國,所和_圖_書有資產都不如土地這樣資產有價值。但土地革命就意味著社會黨人已經從土豪劣紳手中奪取了土地,並且已經把這些土地重新分配給了中下層的平民百姓,僅有少數土地被用於組織國營農場,算是一定程度進入到了工業化的資本階段。
這在社會黨內可算得上是石破天驚的一件事。
對於關係到協約國集團軍工生產能力的關鍵設備,諸如冶金工業、有色金屬採掘和化工業的生產線,中國則沒有提出任何要求,只是要求從協約國購入紡織、農副食品加工、製革、造紙和日用品行業所需的成套生產設備。
雙方自然一拍即合,在產業需要上可以迅速形成互補。
「現在這樣就很好啊,我們還是要主張農民去發財,農民要先發財致富,工業化不能剝奪農村,而是要發展農村經濟,擴大發展農村市場容量,農村富了,那麼工業自然而就會發展起來,這是一個自發的過程,師復要揠苗助長一定會出大問題。」
同時,國家的重工業發展也一直沒能如林淮唐設想的那樣走上快車道發展。
工業發展的問題,本質上就是一個總資本投資和消費的比例問題。
這在中國國內的影響,就是使https://www.hetubook.com.com得地方上出現了一股濃厚的農業社會主義傾向,地方農會的政治地位也在快速上升,甚至在某些地區出現了農會能夠鄉國大委員會,甚至是能夠和縣政府叫板的情況。
中國各方面的工業基礎都還十分薄弱,煤炭、鋼鐵、化工原料和電力的生產供應都嚴重不足,這些行業在當前歐戰正酣的時刻,其生產線和機器設備的價格日益高漲,實非中國目前所能大規模投資的類別。
劉師復在備忘錄里寫的是地方上的黨組織,相當一部分也受到農村封建宗族勢力的滲透影響,只有工會還比較「純潔」一些,所以他認為必須要提高工會的領導作用,才能避免農民習氣、小農主義的負面影響。
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必須提高消費所佔的比例,要快速發展工業,則必須提高投資所佔的比例。特別是在工業化初期,當工業化還不能直接反撲到人民的日常消費時,高投資、高積累,也就意味著對消費的壓制。
劉師復在書記局的會議上,已經好幾次提出這個問題,他的語氣越來越嚴厲,除了強調地方上已經出現了農業社會主義的苗頭、出現了農會事實上奪權的情況,甚至還開始直接批和圖書評林淮唐,說「書記長有些優柔寡斷」了。
這一點自然就令現在分管黨務和組織工作的林時爽感到大有問題。
這也是當前劉師復和李大釗等人主張的工業化道路。
只是在當下來看,全國上下人民都還沉醉在歐戰的經濟景氣裏面,天津、青島、上海和廣州的港口每天都有從歐洲回來的貨輪到岸,卸載下一船接著一船價格極為低廉的成套設備,這些設備很快又會通過鐵路運到內地,其中三分之一集中在幾個較大的新興工業城市,餘下的三分之二則多為內陸地區的農村合作社消化。
到後來,由於林淮唐的反對,書記局上遲遲沒有通過劉師復主張的農村由合作化直接跨越式發展到集體化的政策決議,劉師復甚至乾脆稱病,連續兩次缺席了書記局的會議,就算有事情劉師復也只是派他的秘書李立三給林淮唐帶話過來。
對林淮唐來說,現在要加速工業化,似乎唯一的選擇就只有通過國有化、集體化的方式,將土地從自耕農的手上再重新剝奪回來。接著以農村統購統銷的方式,壓低糧食徵購價格,將土地生產的剩餘價值都以極低廉的方式集中到政府手上,以此作為資本進行投資,實現痛苦的超速工業化。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