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世界革命
第六十八章 紅色魚雷
戰爭的需要刺|激著各國航空業競相發展性能更好的偵察機,但並不是每個國家都發展出了性能良好的偵察機。
「這是政治上的問題。」林淮唐低下頭說,「紅空軍各級部隊,特別是魚雷機大隊要做好隨時出擊的準備。開戰以後的第一時間,是我軍魚雷機取得戰果的最佳戰機。」
「在登州外海那幾座島嶼上,機場修建好了嗎?」
但這也是相對而言。
林述慶、姚雨平和馮如三人的表情都顯得沉重了起來,大家都明白這命令意味著什麼。雖然人人都知道戰爭即將爆發,但林淮唐這樣的死命令,就意味著戰爭很可能在短短几天內便將爆發。
英軍認為平穩的飛行有助於空中觀察的準確度,戰前就向皇家飛機製造廠訂購了大批以穩定性見長的B.E.2系列雙座機。然而在實戰中,位於前座的觀察員不但視野受到發動機和機翼及支架的阻礙,使用機槍時也只能向後上方射擊。加上機動性差,B.E.2遭遇敵機時幾乎沒有還手之力,結果淪為福克飛機的餌料。
法國起初還要仰仗「布萊里奧」和「法爾芒」等老型號,後來主要用新型戰鬥機兼顧偵察任務,也缺和*圖*書乏專業的偵察飛機。
只要組織得到,在空軍剛剛誕生還沒有幾年的這個時代,中國紅空軍在質量上依然有資格競爭世界第一流的水準。
「紅空軍的偵察機也是引進了義大利空軍的技術,我們的偵二C型偵察機時速高達230千米,已經達到了目前工程材料的極限。根據我們的觀察,日本現在成建制的空軍部隊還是以陸軍航空兵為主,缺乏專業的偵察飛機,因此紅空軍的眼睛完全能夠做到從容監控渤海灣大型艦隊的出入行動,就現階段的觀察情況來看,日本海軍主力還是停留在旅大港口內。」
例如協約國一方的義大利,雖然在工業基礎上遠遠遜於英國、法國和德國,但其航空工業水平在歐戰參戰國家裡卻僅次於德國一國而已,如安薩爾多S.V.A.5單座機的高速性能表現就遠遠超過了英法盟友的偵察飛機。
林淮唐又問道:「偵察飛機能確保渤海灣一帶的視野嗎?有沒有發現日軍聯合艦隊的動向?」
中國的工業基礎和德國相差甚遠,但在新興的航空工業方面,工程技術上的差距還並沒有後世那樣重要,有時候建軍思維反而能起到更
https://www.hetubook•com.com大作用。
諾大的機場上,林淮唐簡單看過去就能注意到地勤人員的數量遠多於飛行員,但他們都十分安靜,也有紀律,有條不紊地執行著屬於自己的一項項任務。
馮如一五一十回答說:「所有機場、加油設備、後勤維護設備和地勤人員,都已經做好了應對戰爭的準備。」
林述慶、姚雨平兩人陪同在林淮唐左右一起視察紅空軍的戰備情況,姚雨平走到近處詢問馮如,他非常清楚林淮唐這兩年來對紅空軍最大的期望是什麼。
林淮唐對紅空軍的重視程度不言而喻,中國紅空軍目前還是世界上唯一一支和陸軍、海軍平行平等的空軍部隊,擁有完全獨立的軍種地位。
位於登州附近的幾座大型機場不斷傳出戰鬥機和轟炸機引擎的轟鳴之聲,目前擔任滬杭總工程師的馮如親自陪同林淮唐到登州視察紅空軍的備戰情況,一架架戴有紅五星徽標的戰鷹漸次騰空而起,年輕的飛行員們英姿颯爽,看得林淮唐頻頻點頭。
第一次反干涉戰爭時日軍雖然頗吃了一些紅空軍的苦頭,這使得戰爭結束以後日本也大大增加了對空軍力量的投資,建https://www•hetubook.com•com設了一批陸軍航空兵,但在重視程度上、經費傾斜度上來看,日本的陸航和中國紅空軍還是相差甚遠。
除了登州的幾座機場以外,紅空軍還在登州外海,靠近旅大方向的一系列島嶼上都修建了數量可觀的機場,紅空軍在渤海灣上空的續戰能力絕對要遠遠優於日軍陸航。
在場眾人無人反對開戰的宣言,只是即將爆發的戰爭不比兩年前的反干涉戰爭,這將是一場百萬大軍正面對壘的全面戰爭!
一支優秀的地勤隊伍,又正是此時列國空軍里都比較罕見的,相對紅空軍則非常重視培養地勤人員。
不過就像馮如說的那樣,無論是普通轟炸機使用航空炸彈進行水平轟炸,還是專門的魚雷機轟炸大型軍艦,關鍵都在於要趁敵人的軍艦開動之前進行突襲。
歐戰爆發以後,各國的航空工業在戰爭刺|激下都已經有了長足進步。中國的紅空軍雖然在建軍思路上已經領先全世界,但在純粹的工程材料和技術方面,比較歐洲列強便漸漸出現頹勢,不復有第一次反干涉戰爭時那麼優勢的空軍力量了。
歐洲戰場陷入膠著的塹壕戰後,空中偵察在戰略和戰術層面上的作
和*圖*書
用日趨重要,運用方式也進一步細化。飛機取代傳統騎兵成為偵察敵人縱深地帶的主要手段,通過從高空持續拍攝對方領地,為指揮官掌握戰場形勢提供依據。在交戰期間,偵察機可協助地面部隊及時掌握敵軍的行動,採取有效的進攻或防禦措施。此外,偵察機還擔負著火炮校射的任務。到一戰末期,即使出現了專門的空戰和轟炸部隊,偵察航空兵仍佔到各國空中力量的40%左右。直接從空中水平丟下的航空炸彈,很難對大型軍艦造成根本性傷害。而魚雷的效果就好得多了,畢竟誰都知道從水線下擊沉一艘船比從頂上簡單多了。
而且,對於一支空軍的建設而言,絕不能僅看飛機的設計和生產水平,還要看飛行員本身的訓練素養,當然也要看地勤人員的維護能力。
這就是建軍思路的重要性。
「新式的轟炸機能否實行水平轟炸進行水上攻擊效果怎麼樣?掛載魚雷呢?」
如果是轟炸移動中的軍艦,那命中率就完全只能看運氣了。
馮如慢慢答道:「水平轟炸的命中率實在太低了,除非敵人的軍艦完全處於靜止狀態才有可能擊中,但用航空炸彈來攻擊戰艦裝甲實在效果甚微。至於
https://www.hetubook.com.com
魚雷機,現在我軍已經列裝的魚雷機轟三J可以掛載一枚450公斤重的魚雷,魚雷從水平線下進行攻擊,效果就實在比轟炸機直接用航空炸彈水平轟炸好太多了。」林淮唐淡淡道:「我們回北京去,鑒於日本政府無視我國三令五申的強烈抗議,不顧東亞和平的考慮,悍然出兵俄國西伯利亞地區,已經完全破壞了《山東停火協議》內的各款要求,紅軍已有充分權力對日本作戰。」
在同盟國一方,德國不僅大力研製飛艇,還憑藉雄厚的工業基礎在開戰時建立起歐洲最龐大的飛機部隊。早期大量裝備的鴿式單翼機因性能落後,到1915年初已讓位給新型的C級武裝偵察機。這批由德國和奧地利多家廠商生產的機型都將觀察員置於後座,可靈活操作活動底座上的機槍,在空戰中佔到不少上風。次年服役的容克斯J1更具革命性,是世界上第一種全金屬構造的飛機,低空偵察時更能承受地面的攻擊。而魯姆普勒C.IV的升限達到6400米,超過大多數戰鬥機,依靠高度優勢經常深入敵方領空進行照相偵察,很少能被攔截。為適應高空環境,發動機加裝了增壓器,乘員還配有加熱飛行服和供氧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