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六卷 世界革命 第九十六章 板橋林家

第六卷 世界革命

第九十六章 板橋林家

台灣華人即便本來無心關注,這下也不可能不再關注青島戰事的發展情況了。一時間群情激奮,台灣華人人心大為震蕩,甚至開始有人直接喊出了大陸可以推翻滿洲的統治,那麼台灣又如何不能推翻日本的統治呢?
甲午戰爭前後板橋林家積極出資出力幫助清廷抵抗日本侵略,台灣淪為日本的殖民地以後,當時板橋林家的家長林維源和他的兒子林爾嘉,毅然決然決定舉家內渡,由艋舺搭船,定居廈門。但此後林維源定居廈門,再也沒有回到台灣,可他的後輩則紛紛返回日據台灣繼續經商,並逐漸開始和日本人合作。
如果歷史沒有變化,那麼隨著辛亥革命的失敗和北洋政府近代化努力的破產,像林熊征這樣的台灣華人領袖就會在對中國革命失望以後重新回到和日本殖民者合作的道路上。
不過現在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這也算是台灣淪喪以後,寶島上一批華人最終走出的道路。
板橋林家是福建漳州府龍溪縣白石堡人,開台祖林應寅于乾隆49年攜長子林平侯新渡海來台灣于台北新莊落腳。後來經營米業致富,林平侯捐官入仕曾任柳州知府,后辭官專心營利發展為台灣一大富商。
其二,便是希望爭取在日本治下的平等權利,例如希望日本能廢除台灣總督府的建hetubook.com.com制,把台灣也列為縣,希望台灣華人能夠在日本的統治秩序內獲得更多經濟上、教育上和政治上的機會,這部分人是目前台灣華人里的主流群體。
1914年那場短促而激烈的青島之戰,無疑是一個重大的轉折點。
如今渾河號炮擊基隆港,事情鬧得這麼大,就連台灣總督府都已經壓制不住消息。本來山縣派的言論統廢合法令,在台灣的執行程度就大大不如日本本土,這會兒還沒有過去幾天時間,台灣大大小小的報紙就都開始報道起關於渾河號事件的新聞。
全台的騷動嘩然,已經到了難以遏制的地步。
但同時,早在辛亥革命以前林熊征就曾經贊助過孫中山的革命活動。
過去,只是由於清政府和北洋政府的統治實在太過於無能,在清廷的襯托之下,甚至顯得日本人殘暴血腥的殖民統治都要有一點「相對的優越性」。這才使得日本的治理水平居然顯得還算可以,無論經濟發展或吏治良莠都至少比大清要強了一些,這也給日本對台灣的統治帶來一點合法性。
許多消息都穿得有板有眼的,什麼紅軍已經在東北殲滅了日軍主力,什麼紅軍已經打進了朝鮮,甚至還有人在傳說紅海軍和日本聯合艦隊在沖繩爆發了一場大海戰,和*圖*書日本海軍已經全軍覆沒,中國軍隊正在做登陸日本本土的準備……
過去由於清廷無能的治理水平,襯托之下,就使得台灣的第二種親日派人群數量不斷擴大。但自從中國革命以來,在林淮唐和中國社會黨的帶領之下,與台灣隔海相望的大陸,特別是作為社會黨發源地之一的福建,都日漸表現出百廢俱興的盛況,這就給台灣的排日派華人注入一針強心劑,使第一種人群數量在這幾年來急速增加。
雖然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很快就開始下令取締這一新聞的報道,並開始對新聞輿論進行進一步的管制。但台灣總督府的這種行為無疑只是暴露了日本殖民統治秩序的虛弱,更多小道消息開始在台灣人中間大肆瘋傳起來。
中國革命以後,特別是在解放戰爭以後,不僅整個社會開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且屢屢在國際舞台上表現出了一派重振雄風的模樣。國家氣度和過去清廷、北洋時期都大不一樣,對於海外華人華僑而言,眼見著國家一天天強大起來,對他們精神上的刺|激和提振當然也是極其強烈。
可以說,到林熊征這代人的時候,台灣華人中的上層已經逐漸躋身到了日本對台灣殖民統治秩序的高層,也成為了統治階層的一部分。
剩下的華人,則分為這樣幾www.hetubook•com.com種情況:
尤其是日本。
原來在台灣影響力長期以來都比較一般的中國社會黨,也是在青島戰爭以後迅速打開了發展地下黨組織的局面。台灣的社會黨黨支部由青島戰爭前的八百餘人,迅速增長到了此次中日開戰前的六千多人,規模已是不可同日而語。
板橋林家在第六代林熊征這一代時,已經是開始在東京接受日本文化的教育,回到台灣以後林熊征還創立了林本源製糖株式會社,甚至創辦台灣華南銀行,參与投資新高銀行、台灣製鹽、台灣土地建物、台灣制油、台灣煉瓦、台灣炭礦、台灣電氣工業等會社,還開始擔任諸如台北廳參事、大稻埕區長、台北州協議會員、台灣總督府評議委員這樣的要職。
更何況,隨著中國一步步變得愈發強大。周邊各國不可能不對他們殖民地中人口眾多的華人華僑加以限制,這些年來中國國力越是強大,則周邊諸如日本、英國、法國、荷蘭等國殖民地政府也就對他們管轄下的華人管理愈加嚴格。
奮力抵抗者,雖然充滿血性,台灣島上的起義者給日軍造成的殺傷,甚至還超過了清朝正規軍在整個甲午戰爭中給日本人造成的傷亡。但在台灣島嶼的封閉環境下,抵抗者又缺乏外部支援,面對日軍血腥的殘酷絞殺,有血性的和*圖*書人只會成為第一批被徹底消滅的人。
其三,便是希望台灣能有更大的自主權,通過台灣自治甚至是實現台灣的獨立,不過這部分人群數量其實也非常少。
獨立派是少數,第一種人群和第二種人群才是多數。
包括前文提到的板橋林家,原來傾向於參与日本殖民統治秩序的林熊征也是在這兩年來徹底轉向,其立場完全轉移到了排日派的一方。
青島戰爭爆發時,日本在台灣的各家新聞報紙都極為關注,自然他們的關注點主要在於日軍的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初期,各大報紙還會每天刊登日軍的戰死者名單,當時一天內日軍出現幾十名戰死者就已經是數量比較多了,誰能想到隨著時間推移,這份每天刊登的戰死者名單會越來越長,長到最後甚至到了佔滿報紙所有篇幅都裝不進去的地步。
其一,便是依舊堅持中國認同,在日據台灣策劃和組織秘密的抗日運動,但經過日本人二十年的血腥鎮壓,這一人群數量已經很少。
辛亥革命以後,林熊征更是直接參与了對興閩銀行的早期投資,也為社會黨早期的許多活動都提供了資金上的幫助。
並且中國革命的失敗,也會導致台灣華人徹底對大陸的復興喪失希望,使台灣的「皇民化」就此走上快車道,以至於最後在抗日戰爭中甚至出現台灣人參加日hetubook•com•com軍比日本本土不少人都還要積極的鬧劇。
當然,在大清會有人因為鐵路斷龍脈而反對修築鐵路,在台灣當然也同樣有很多保守派激烈反對日本人推行的種種近代化統治措施。這部分人同樣激烈反對日本統治,不過二十年過來,舊式保守士大夫的反對勢力已經在日本打壓之下瓦解得差不多了。
台灣華商中勢力最強大的就是板橋林家。
不過在1917年年底的這一時期,台灣淪入日本之手畢竟才不過二十余年,「皇民化」的進程才剛剛開始,台灣島上多數華人依舊還保有著舊時的中華文化認同。雖然不少人已經開始和日本殖民政府合作,但同樣也還有一些人對日本殘暴的殖民統治心懷不滿。
畢竟,不管日本的統治再如何「近代化」,只要還在日本治下,台灣華人就只能作為劣等公民而已。
滿洲之治大陸可是二百年有餘,尚且不能逃脫覆滅之運,更何況是小小的日本,以區區三島倭族,又能維持得了多少年殖民統治?
至於在台灣華人中同情社會黨的人,那數量就更多了。
這之後呢?一部分人在抵抗無果的絕望之下,離開台灣返回內地地居住,從此永遠告別故土。另一部分人則選擇了和日本人合作,開始接受日本的殖民統治成為日據台灣之下的順民,乃至於是接受日本文化成為「皇民」。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