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世界革命
第一百零五章 決勝點
天邊一角正在漸漸亮起,東方漸白,風雪也逐漸變小。但是當閑院宮載仁親王醒來重新組織部隊的時候,浦鹽軍的兩個主力師團都已經到了瀕臨崩潰的地步,一夜之間,日軍沿著鐵路線近百里部署的各營地都遭到突然襲擊,各部隊混亂的程度可想而知,大批士兵漫山遍野的亂跑,屍體立即布滿了長年積雪的陡坡。
閑院宮載仁親王沉住了氣,他從夜間的震怒和驚惶中漸漸回過神來,開始給麾下各支殘餘部隊下死命,要求他們都向第十二師團靠攏,拼盡全力集結和收容尚未崩潰的日軍部隊,竭力以珠河火車站為中心點拼湊一個新的防禦陣地。
「是我害死了帝國軍隊十萬忠勇之士!」
誰也沒能想到,日軍在滿洲戰場上最先遭遇重大失敗的會是行動最為保守的浦鹽軍。
但何貫中對日本人的最後抵抗並不放在眼裡,紅四十八師已經在伊林小站繳獲了幾十車皮的子彈、炮彈、棉服、食物和燃料,浦鹽軍雖然現在勉強恢復了秩序,剩下的六七萬部隊重新站穩了腳跟,但在嚴重缺乏後勤補給的情況下,他們又能在黑龍江的冰天雪地里支撐多久呢?
看來,這場會戰的決勝點就在於伊林火車站的戰鬥了。
同時,日本國內已經集結m.hetubook.com.com起來本將海運至旅順上陸的第二波次動員師團,也不得不改換方向,從日本海北上前往海參崴增援。
從哈爾濱和阿城火車站開來的鐵甲火車首當其衝,給了軍心震蕩的浦鹽軍又一重大衝擊。哈爾濱附近的留守部隊此時也都被集中了起來,超過半數兵力投入戰場,其中還包括了好幾列鐵甲火車,以及大量南北二支隊為了輕裝行動沒有攜帶上的重炮部隊。
只是戰鬥在黑暗的雪夜中猝然發生,日軍八萬多人又是分散部署在一條近百里的鐵路線上。遭到南北兩翼紅軍夾擊以後,各部登時被截成數段,大部分通信也被斷絕,混輪之下日軍諸部難以相互支援,只能各自為戰,陷入被動挨打的局面。
直到太陽完全升起以前,雪夜中長達六個多小時的激烈戰鬥,已經令浦鹽軍的左翼和右翼均完全崩潰。閑院宮載仁親王還沒有從極度混亂的無線電信號里,整理出當前日軍的具體損失,但一位參謀估算以後相信日軍一夜之間已經付出了不下於二萬人的傷亡。
閑院宮載仁親王一手握著明治先帝親賜的日本刀,一手抓著後方發來的電報,臉上已經是一片慘白的衰敗之像。
大雪的突然停下也給www.hetubook.com.com日軍的重新調整創造了很好的外部環境,道路重新變得通暢起來,雖然雪地依舊難走,但日本士兵也表現出了不下於紅軍戰士的軍事素養和艱苦耐勞,很快就在紅軍火力壓制之下完成了艱難的重新集結。
在殘破不堪的珠河火車站旁,除了成千上萬不斷被擊潰的日軍士兵以外,還有一輛裝滿照相機和相片的汽車靜靜的停在路邊——自從山縣有朋實現言論統廢合法令以外,日本就不再存在任何跟獨立媒體沾邊的報社了,四名到東北來拍攝戰爭新聞影像的記者和攝影師都被紅軍的流彈擊中,倒在了汽車旁的血泊中。
閑院宮載仁親王很同意大井成元的意見,他把手頭剛剛收容起來的四個大隊步兵都加強給第十二師團來維持防線。戰鬥還在激烈進行著,但紅軍不顧傷亡繼續猛烈向前突擊,充分運用著日軍在夜襲中被截成數段的有利敵我態勢,持續阻止日本軍隊大部隊的重新集結。
從滿洲戰事開戰以來,剛剛過去的六個小時,絕對是日本軍隊的至暗時刻。但閑院宮載仁親王已有一種強烈的預感,那就是日軍的黑暗時刻不過才剛剛開始罷了。
大井成元中將也有些絕望,十二師團是浦鹽軍中的頭等主力
和*圖*書
部隊,此時還勉強維持著陣地,可是部隊里的炮兵、騎兵聯隊都被抽調到了距離距離珠河火車站幾十裡外的後方駐紮休息,現在只靠著步兵聯隊頓覺火力不足,在紅軍的連番衝擊之下態勢已經是搖搖欲墜。鮮血在汽車裡流的到處都是,浸濕了成疊的照片。其中一張照片是日軍在牡丹江旁拍下的所謂「特別寫|真」,兩隊日本士兵列成縱隊耀武揚威,中間還有兩人高舉一條寫著「無血過江」的橫幅,現在那道橫幅卻被血水完全覆蓋。
在太陽完全升起以前,紅軍開始發起更大規模的總攻,南方支隊和北方支隊兩股洪流在此刻完全匯合,黎明時分的曦光照耀在殘雪之上,整個天地間彷彿都響起了中國紅軍的號聲,在紅軍主力的兩面夾擊下分散部署在鐵路沿線的日本軍隊實在難以組織起有力的核心部隊進行反擊,許多人在夜色里精神完全崩潰,只能驚恐地四處逃散。
陽光灑滿大地,上百門大炮的吼聲震動了寂靜的原始森林,枝頭的堆雪不斷掉落下來,黑色的濃煙遮天蔽日。已經遭受重大損失的日本軍隊,則終於在完全天亮以後漸漸恢復了秩序,並以實力保存最完整的第十二師團沿著殘存的鐵路線建立起了新的防禦陣地。
大井成元一時間m.hetubook.com.com憤恨道:「在中國人使用人海戰術進行作戰的最-險惡情況下,帝國軍隊也要寧死不屈,為皇國事業英勇捐軀。紅軍如此蜂擁突擊,傷亡一定很大,我們堅持到天亮就能反擊了。」
閑院宮載仁親王沒有選擇後撤和分散突圍。
所謂「人海戰術」不過是大井成元驚慌失措下造成的誤判和錯覺,從中日兩軍交戰的具體兵力來看,南方支隊和北方支隊加在一起才不過五萬多人,其中還有一個師被抽調出來到伊林火車站阻擊日軍援兵,浦鹽軍被圍主力則有八萬多人,明明是日軍的兵力更佔優勢。
在慎重考慮以後,驚怒中的大本營方面由桂太郎親自下令,以野瀨支隊為主力,加強一個步兵大隊達到一萬二千人的兵力以後,立刻朝伊林火車站前進營救浦鹽軍的主力師團。
日本人沿著珠河火車站向外拓展,形成數個同心圓結構的環形防禦陣地,一層之外又一層,漸次向外張開,如同一隻渾身張起的刺蝟般做著最後的困獸之鬥。
戰爭的天平漸漸傾斜,一旦日軍在中東路會戰失利,頓時就可能失去近十萬人的生力軍,而且這些部隊還全都是日軍中最驍勇善戰的常備軍,戰鬥力並非陸續動員的後備部隊可比。
當天亮以後,日軍已經獲悉了伊林小站被中國和_圖_書軍隊奪占的情報,所以閑院宮載仁親王深知此時如果下令日軍向海參崴方向撤退,那麼在中國紅軍的猛烈追擊下,即便浦鹽軍能夠回到海參崴,沿途的損失也足夠讓這支日本軍隊的戰略兵團實際上瓦解掉了。
紅軍重炮的轟擊是一個新的信號。
紅軍則很快把握住了戰役的主動權,可以任意集結優勢兵力對日軍被分割包圍的某一大隊、某一聯隊、某一混成旅團實行圍攻殲滅的作戰,當然就顯得紅軍兵員無窮無盡,彷彿「人海」一般。
「親王殿下,中國軍隊還在增加兵力,他們企圖通過強襲突破進行分割包圍。我軍必須立刻下決心阻止和消滅該敵……」
紅軍的炮兵火力雖然弱於日本軍隊,但這個差距還遠不到後世那樣懸殊。特別是在浦鹽軍大量重裝備已經遭到紅軍破襲的情況下,隨著哈爾濱留守重裝部隊漸次投入戰場,中日兩軍的火力對比很快就發生顛倒,紅軍開始以遠強於日本軍隊的密集炮火展開轟炸。
位於海參崴的日軍留守部隊,是野瀨支隊和船撟支隊共計約二萬人的援軍。但他們還要留下相當部隊在海參崴,鎮壓俄國工人的暴動,同時在海參崴直到中國境內的鐵路線兩側,也還有許多中、俄游擊隊員在積極活躍,能用於西進解圍的部隊其實並不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