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世界革命
第一百三十四章 田中義一的最期
田中義一卻搖搖頭:「必須先在太子河發起一次反攻,取得勝利才能鼓舞皇軍的士氣。不然撤退一開始,軍隊就會潰敗、解體。」
「朝旅順撤退還有關東軍接應,局面尚屬樂觀,我看還是要趁彈藥補給還不算緊張的時候趕快行動。」上原勇作又說道。
后金軍隊趁著熊熊燃燒的大火發起猛攻,明軍多路兵敗,遼東經略袁應泰見事不濟,自縊身亡,餘下的明軍萬餘人和百姓數萬突圍向著山海關逃去。雖然遼陽城破,抵抗卻並沒有停止。城內沒有逃走的明軍持火執杖與后金兵進行了一夜的巷戰,直到次日抵抗才被后金軍隊徹底鎮壓。
可惜,田中義一現在已經沒法為此感到慶幸。
「要撤回朝鮮的話,那還要再渡一次鴨綠江,這是完全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田中義一這時候還算比較清醒,「如果要撤退只能朝旅順撤,可恨的大島義昌,不是他違背命令擅自撤回旅順,事情也不會敗壞成這個樣子。」
戰爭爆發之初的民族主義狂熱可以暫時掩蓋這種想法,可日軍在戰場上屢屢碰壁以後,普通士兵普遍被厭戰氣氛籠罩,關於戰爭、革命、民族和階級矛盾的思考也就愈演愈烈。
上原勇作提出的策略符合戰場實際,四十萬人困守https://m.hetubook.com•com方圓只有幾十公里的狹小戰場,真是雖然天下掉下一顆炸彈來都能炸死十幾人,毫無折衝迴旋的餘地,兵力也無法展開,幾十萬大軍龜縮於此,隨時可能發生崩潰。
「東京……政變!新政府上台了!」
經過連續的征戰,在紅軍堅強的防守面前日軍的進攻精神早就不如戰爭之初那樣旺盛。朝鮮軍征戰了大半個南滿,普通日本士兵都在遼寧省和吉林省的土地上生活了半年多時間,他們親眼目睹了大革命以後中國土地上發生的種種變化。
遼陽城外日軍佔據的最重要一個據點就是新城,可就在今天清晨時分新城陣地也被紅軍的解圍部隊逆襲奪回,日軍不得不解除了對於遼陽的攻勢,朝鮮軍的主力兵團,多達三十萬人的龐大軍勢只能向後撤退至太子河北岸的一條狹長防線上。
「司令官!」
日軍四十萬人被圍在太子河兩岸方圓只有幾十公里的促狹陣地上,只有太子河南岸還能靠日本人目前控制住的一段安奉線鐵路,通過鳳城得到少量補給。
「從軍事角度來看,朝鮮軍已經處於死地,現在我們只有兩個選擇,一是突圍去關東州,二是退回朝鮮。」
時間拖得和*圖*書越久,美國人進行干涉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未免夜長夢多,林淮唐當然希望紅軍能夠儘速殲滅日軍主力。
朝鮮軍在太子河南岸登報台的指揮所里,上原勇作還在力勸田中義一儘快乘坐陸航的飛機飛往旅順,但田中義一堅定反對:「一旦我們離開,皇軍的士氣就完蛋了,四十萬人的生命都要消逝在這裏。太子河是我選定的決戰戰場,就算是毀滅,我也要和皇軍所有志士一起玉碎。」
進攻南滿路的關東軍眼見遼陽攻勢沒能取得理想中的戰果,也很快開始向後撤退。日軍的攻勢如潮也迅速退潮,大島義昌據說已經乘專列返回了旅順,關東軍的大部分重裝部隊也都正在朝旅順的要塞區後撤,日軍在遼東半島上形成的巨大突出部,終於迎來了消亡的時刻。
形勢如果不能迅速得到改善,那麼不僅太子河北岸最北邊的五個常備師團會被包圍殲滅,即便現在還勉強控制住一片較大陣地的朝鮮軍全部主力四十萬人,也可能被紅軍完全殲滅。
更糟糕的消息接踵而來,位於本溪一側的紅軍部隊也得到了來自瀋陽的增援,多達五個師的新兵投入戰場以後,紅軍大部隊得以從容自本溪湖附近渡過太子河,進至太子河南岸,對朝鮮軍總計四和_圖_書十萬人的部隊形成了進一步的包圍。
特別是中國作為一個弱國,作為一個明顯較日本更貧窮的國家,東北的農民生活水平卻又普遍高於日本農民。這就給一般日軍士兵造成很大衝擊,更開始令他們困惑戰爭的必要性,如果國內革命就能造成這樣驚人的變化,還有什麼必要發動對外的侵略戰爭呢?
田中義一顱內失血,兩眼摸黑,他眼前的世界都天旋地轉了起來,整個人搖搖晃晃站立不住。上原勇作趕緊上前把田中義一扶住,然而於事無補,這位年紀輕輕的陸軍大家「噗」的一聲口噴鮮血,終於倒在了朝鮮軍的指揮部里。
日本人把一個人臨終前的時刻稱為「最期」,如是,田中義一也來到了他的最期。
夏天到來以後,太子河的徑流量繼續增加,河水越漲越高,把朝鮮軍的主力兵團分割成了北岸、南岸兩支部隊,其中還有將近五個常備師團的部隊已經被紅軍包圍起來,斷絕補給長達兩天兩夜的時間。
三百年前,后金大軍攻克瀋陽以後乘勝長驅,謀攻遼東重鎮遼陽,明軍為應付這一嚴竣局勢,則收縮兵力,開河注壕,沿河列火器,誓保遼陽不失。但后金大軍抵達遼陽城下以後,掘城西閘以洩壕水,強行渡壕,大呼而進,激戰中明軍https://www.hetubook.com.com囤積在遼陽西門的火藥被意外點燃,城上引起連環爆炸,守城川兵大多被炸死,敵台、窩鋪、城樓也被大火焚燒,不久后火勢又蔓延到城內房屋,一發不可收拾。
關東軍依託南滿鐵路和堅固的關東州根據地,還有徐徐後撤的機會。田中義一呢?他已經沒得選擇,義州和九連城失守以後不久,控扼鴨綠江江口的安東也很快被紅軍第一兵團攻克,朝鮮軍再無退路可言,試圖向旅順方向突圍的努力,也被駐守遼陽、海城的紅軍部隊拚命阻擊住了。
杯水車薪,陳更新堅信一周以後,不用紅軍強攻,日軍自己就會被餓到彈盡糧絕趨於崩潰的邊緣,現在紅軍著急發起進攻,反而可能使田中義一做困獸之鬥,萬一亂戰中放走日軍主力,或放走日軍三分之一到半數的部隊,都可能對紅軍下一階段攻堅旅大和掃蕩朝鮮的作戰任務造成很大妨礙。
田中義一也還對著突出重圍,甚至是反敗為勝的前途,抱有最後一絲希望。
在田中義一和上原勇作爭執不休的時候,另一條突如其來的消息又震驚了指揮所內的所有人。
這已經是三百年前的塵埃往事,三百年後,五月初夏的遼陽天氣涼爽適宜,涼風颯颯,連綿的雨季已經結束,對進攻遼陽的日本軍本隊來說和_圖_書困擾後勤的道路泥濘問題即將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可是從太子河不管是到旅順、大連,還是到朝鮮,都尚有一段相當長的距離。在這條撤退之路上,不僅分佈有大量紅軍部隊阻擊,而且沿途的中國民眾和游擊隊也都極端敵視日軍,鐵路也遭到破襲,缺乏可靠的交通運輸工具,天空中又會遭到紅空軍的監視和轟炸,可以說是寸步難行。
田中義一非常清楚,就以這種狀態的軍隊,突然撤退,半途又勢必遭到中國軍隊的拚命阻擊和追殲,很可能還沒到關東州四十萬人就要全軍覆沒。
當天早上,林淮唐特意來到邊防軍總司令部告訴陳更新:「整個戰役統一受你指揮,紅軍應圓滿完成本次戰爭的最後打擊。」陳更新則相當持重回答說:「日軍雖斷絕補給,唯其兵力尚厚實,兵器數量、質量依舊超過紅軍一籌,邊司認為不急於立刻發起進攻,計劃以一周至二周時間殲滅日朝鮮軍主力。」
上原勇作沉默不語,他反而慶幸大島義昌能夠及時抗命,否則關東軍那二十萬人現在也要被包圍在太子河附近,日本的前途命運可就真的黯淡無光。
陳更新用兵謹慎,林淮唐則有另一層的考慮,他還要擔心外交方面的壓力,在日本人敗象明顯的情況下,美國人會不會橫加一手進行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