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卷 東亞公社 第七十六章 東方會戰

第七卷 東亞公社

第七十六章 東方會戰

冬日的陽光照到拉開的紅絲絨窗帘上,呈現出紫血般的沉紅。他因疲倦而憔悴的臉頰深蘊著惶恐和不安,似乎在平復無法忍受的創傷。
中亞腹地一望無垠的大草原上,兩支打著相同旗幟的蘇俄紅軍——一邊是和哈薩克人並肩作戰的紅色騎兵軍,一邊是得到中國援助,用裝甲列車和重炮全幅武裝起來的遠東紅軍——無數或相熟或陌不相識的革命戰士,一起把布瓊尼軍帽和船形帽拋向蔚藍色的碧空,張開雙臂相擁在一起。
二月革命以後,立憲民主黨一度上台執政,布克伊哈諾夫彼時也對立憲民主黨抱有不小期待,布克伊哈諾夫不僅帶頭進入臨時政府任職,還在自己主持的報紙《哈薩克人》上,說臨時政府可以讓哈薩克恢復自由,呼籲老百姓對其支持。他還拿出一部分《哈薩克人》的利潤,建立基金,支持新政府。
遠東紅軍的統帥伏龍芝、何貫中、華西列夫斯基等人……草原紅軍的指揮官布瓊尼還有來自中國的志願軍騎兵師師長鄧寶珊等人……眾人在阿拉什自治共和國的首府相遇,布瓊尼在革命前認識的另一些朋友,阿拉什自治共和國臨時政府總理布克伊哈諾夫和陸軍部長鮑金,也都在這裏。
風雪掩埋了整hetubook.com.com座城市,遠東紅軍還在沿著西伯利亞鐵路繼續向前進攻,鄂木斯克在這股巨浪之下搖搖欲墜,南方的布瓊尼紅軍在新西伯利亞戰役以後終於實現了和老朋友伏龍芝的會師目標。
他們另起爐灶建立新黨,是因為立憲民主黨不能實現哈薩克人的目標,即在沙皇統治框架下,實現哈薩克自治。
「願萬福的基督保佑這座城市……但願薩文科夫總統和科爾尼洛夫元帥不會遺忘我們……」
什切皮欽勉強道出一個好消息:「您知道中國發生了海原大地震嗎?最起碼這場地震會影響到契丹人對布爾什維克匪幫的援助。根據參謀作戰處的計算,遠東紅軍的彈藥基數應該也用得差不多了,只要他們後續得不到新的援助,我們就還有反敗為勝的機會。」
「聖母瑪利亞和基督耶穌在哪裡?他們再也不能保障俄羅斯祖國的統一不可分割嗎?」
退黨以後的布克伊哈諾夫很快就牽頭組建了哈薩克民族自己的第一個政黨,即阿拉什黨。受布克伊哈諾夫的影響,立憲民主黨和社會革命黨中的大多數哈薩克族知識分子都選擇了脫黨后加入新成立的阿拉什黨。
現在阿拉什黨人重新選擇了和紅軍合作m.hetubook.com•com,目的就是要依靠武裝力量來爭取完全的獨立——至少在民族政策方面,布爾什維克要比白衛軍更包容一些。
「異教徒什麼時候才會撤圍?」
長達四十天的冰上血戰讓人喘不過氣來,東方白衛軍中唯一一位善戰的集團軍司令漢任也在苦戰中被紅軍的炮彈炸傷,斷了一條腿。
鄂木斯克的郊區隱隱傳來沉悶的炮轟聲,是高爾察克又組織了一次解圍攻勢嗎?可是東方白衛軍的後勤補給線不斷受到長征紅軍和中亞紅軍的襲擾,喀山、葉卡捷琳堡和車裡雅賓斯克那些軍工廠生產的重榴彈炮炮彈,根本沒法運到前線來。
遠東紅軍解放新西伯利亞以後,高爾察克大帥曾帶著一支來自葉卡捷琳堡的生力軍東進,他想一鼓作氣把遠東紅軍趕回葉尼塞河以西,結果卻在何貫中和伏龍芝的手上遭遇敗績。在東方白衛軍的身後,是強渡烏拉爾河的長征紅軍腹背出擊,在東方白衛軍的側翼,則有布瓊尼和鄧寶珊指揮的草原騎兵軍縱橫馳騁,使高爾察克無法把主力集中到新西伯利亞。
圍繞新西伯利亞的攻與守,在西伯利亞的風雪嚴寒中持續了整整一個多月的時間。白軍和紅軍兩支軍隊互不相讓,雙方都竭盡所能的hetubook.com•com壓制對手,最終結果則顯然是伏龍芝、圖哈切夫斯基和布瓊尼技高一籌,高爾察克不僅沒能收復新西伯利亞,反而在反擊戰中損兵折將折,還被圖哈切夫斯基和布瓊尼從後方偷襲奪走了一大批補給物資。
漢任向他的參謀長什切皮欽發出無奈的控訴:「我們丟失了鄂木斯克,就等於丟失整個東方,丟失從伊凡雷帝到彼得大帝以來斯拉夫人幾百年來的擴張成果……莫斯科沒人在乎我們,高爾察克先生受盡挫敗,他已經沒有力量了,然而我們卻指望不上任何人……薩文科夫、科爾尼洛夫、鄧尼金……什麼總統,什麼元帥和總司令,根本沒有一個人在乎俄羅斯的生存!」
鄂木斯克的白天長得沒有盡頭,昏沉沉、潮乎乎,成片的白樺樹和針葉林都被炮擊削平,皚皚白雪積成的廣袤冰原異常蒼涼,野外除了士兵行走的步伐聲外,再也感受不到任何一點活著的痕迹。
冬天的哈薩克草原沒有翠綠色的茵茵草地,原野上只是一片白霜。有些蕭條的氛圍下,卻由於紅軍的大會師,整個場面還是顯得喜氣洋洋。
這是俄國內戰中尤為感人的一幕畫面。
什切皮欽的話稍稍振作了漢任的作戰信心,不然這位東方白衛軍的集團軍司令和和圖書鄂木斯克的守備司令,很可能就此一蹶不振,像二月革命以後許多沙俄舊軍官一樣消沉在伏特加的酒精里無法自拔。
什切皮欽也很無奈,大家都非常清楚遠東紅軍的攻勢也已經達到極限,如果莫斯科的大帥們能放棄內訌和爭執,齊心協力支援高爾察克,什切皮欽完全相信白軍不僅能守住鄂木斯克,而且還能抓住遠東紅軍過度前出的機會,給予他們一次毀滅性的打擊。
何貫中摘下軍帽,用嫻熟的俄語說道:「不幸的人有他們各自獨特的不幸,幸福的人則如今天的我們,心情大抵一致。」
鄂木斯克的守軍意志消沉,就連專門負責鼓舞士氣的東正教司祭都流露出哀愁、迷茫和絕望的情緒。穿著深色法袍的教士雙膝彎曲,跪在教堂前的雪地里,老司祭雙手把帶有踏腳橫木的正教十字架抱在胸口,口中念念有詞,好像在為全城的軍民做著最後的禱告。
高爾察克最少有一半的彈藥,都被該死的赤匪毀在半道。
他現在還兼任著鄂木斯克城的守備司令一職,可高爾察克組織的數次解圍攻勢都被圍城的紅軍所化解,城內狀況每日愈下,現在就連吃飯喝水都十分困難,漢任的心只能一點一點沉下去。
在布瓊尼的努力爭取之下,阿拉什黨人現在和*圖*書選擇了站在布爾什維克一邊。阿拉什自治共和國的總理布克伊哈諾夫是一位典型的斯拉夫化哈薩克族知識分子,在1917年之前布克伊哈諾夫是俄國立憲民主黨的成員,屬於俄國的西化派和自由主義者,只是在立憲民主黨日益走向大斯拉夫民族主義以後,布克伊哈諾夫才選擇了退出立憲民主黨。
但結果布克伊哈諾夫自然又是失望而歸,一度執政的立憲民主黨和社會革命黨在民族政策方面,完全沿襲了沙俄時代的舊旨,一點都不把哈薩克族同胞當成擁有完整公民權的國民對待,這又如何要求哈薩克人去效忠俄羅斯祖國呢?
然而——莫斯科的達官貴人們永遠不會停止他們的內鬥。
起初,這個目標跟俄國立憲民主黨的目標並不衝突,因為他們也想在沙皇框架下,實現資產階級參政。所以布克伊哈諾夫很早就加入立憲民主黨,為壓迫沙皇同意他們的訴求,他們曾在1905年合作,分頭在哈薩克和俄國舉行工人罷工,還給沙皇遞交請願書,但最後卻被沙皇鎮壓,布克伊哈諾夫也被逮捕流放。
窗外狂風呼嘯,天氣越來越冷,紅軍的補給困難,守軍卻連糧食和燃料都成了問題。漢任忽然狂烈地翻著台曆,而後靜止下來,臉上卷過一陣陣兇惡的陰雲。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