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卷 東亞公社 第一百零四章 林淮唐的演算法

第七卷 東亞公社

第一百零四章 林淮唐的演算法

林述慶還在西安處理海原大地震的善後工作,在一號辦公樓內和林淮唐討論和會決策問題的除了蔡綺洪、劉師復兩人以外,還有三名新被選入書記局的候補書記庄文統、藍天蔚和陳更新。
藍天蔚說道:「長征紅軍、中亞紅軍和遠東紅軍會師以後,蘇俄紅軍可以在烏拉爾一線集結十二萬到十四萬的野戰部隊,規模是很不小,可是白衛軍中即使不計算高爾察克的余部力量,白衛當局也能在烏拉爾一線集結超過三十萬人的兵力。即便我們相信紅軍的戰鬥力要遠超過白軍,但能否保證紅軍在一比二的兵力劣勢下,還有發起戰略進攻的能力?從力量對比上來說,我認為紅軍現在確實沒能力以烏拉爾山為新國境線。」
林淮唐微微低首,法蘭西公社目前在技術援助和專利轉讓方面,對待中國可以說是相當用心,也可以說是比較不計利害得失,很多對法國人而言關係國防民生的核心技術,也經常是中國一旦有所要求,他們便二話不說立刻派專家過來援助,或者乾脆把整套設備都運過來。
庄文統才從北美回國不久,他對國際外交工作比較了解:「時爽同志在和會上處理得很適宜,他繼續和圖書照此方針執行就好。公社政府和中國在外交上是沒有衝突可言的,至多是我們需要在科西嘉問題和烏拉爾問題上做出一定的衡量和傾斜。」
中國現在的無線電設備大部分也是從美國進口,一五計劃里雖然有和法國合作建設真空三極體工廠的計劃,但現在尚未開土動工。
但目前電子管還屬於高尖科技領域,只有美國和英國等很少數幾個國家具有生產能力,且生產價格不菲,大部分專利又被通用電氣、西屋公司和英國MOV等少數企業壟斷。
1901年義大利的馬可尼用大功率和龐大的天線實現了跨越大西洋的無線電通信,1904年,當英國人J.A.弗萊明發明了第一個真空二極體「弗萊明真空管」時,無線電傳播信息的速度再度被大幅度提升。
林淮唐搖頭:「那時候我們也沒能力援助到歐俄地區啊!」
到了二十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通過無線電通信,只要十幾分鐘時間,信息就能跨越各個大洲和大洋,把整個世界都聯繫到一起。
蔡綺洪對中國的無線電發展事業比較關心,在書記局內,除了林淮唐居於統籌全部工作的最高地位以外,其他書和圖書記都有自己專門分管的領域,像林時爽主要分管外交工作、林述慶主要分管軍隊工作、劉師復主要分管工業工作,蔡綺洪最主要則是負責科教領域的工作。
法國在1919年革命期間,就在巴黎建立了人類第一家試驗性電台「巴黎公社之聲」,用於播送革命新聞,就此打開了人類廣播歷史的大門,法國人的無線電技術在世界上可能略微落後於美國和德國,但基本和英國持平,還是處於國際第一梯隊的水平。
「美國人發明了用電子管工作的再生接受機以後,無線電收信機的靈敏度雖然提高了,但製造價格也實在太高昂了。」
劉師復不無遺憾道:「書記長,時機已過,蘇俄要重新恢復統一,說不定就要等上十幾二十年。」
蔡綺洪頷首:「中國在高精尖科技領域缺課太多,真的是急需要法國同志的種種幫助。」
電子管這個詞彙在林淮唐的心目中地位也很重要:「無線電比有線電報的作用大得多,除了通信距離更大、通信速度更快以外,最重要的是它很靈活,可以隨部隊進行機動,這一點非常重要。紅軍下一階段的軍隊建設,也要注意發展無線電,電如果我們和-圖-書能保證每個營甚至每個連都有一台無線電設備的話,紅軍的靈活作戰能力還會有很大提升。」
「俄國內戰長期化是對中國最不利的情況。」藍天蔚也說,「主席,和平時遠東蘇維埃共和國是中國的屏障和藩籬,也能起到緩衝作用,可如果在烏拉爾地區維持長期衝突,那七河省、新疆省、科布多省、庫倫省、黑龍江省、濱海省……這些和俄國接壤的省區,就都要疲於奔命,根本沒法安下心來、集中力量搞工農業建設。」
藍天蔚又感慨一句:「其實俄國內戰最好的干預時機,還是在1918年的八月危機那時候……」
劉師復說:「歐戰期間,法國里昂的一家燈泡廠Grammont生產了原筒型的三極體。法國同志在電子工業方面較英國、美國和德國發展較晚,但也因此吸取先發者的經驗教訓,並充分發揮了法蘭西人的創意天分,設計極為精巧,里昂Grammont工廠生產的法軍通信隊真空三極體,一向被稱為是大戰中公認最好的三極體,它所採用的管座設計,可輕易的分離開來,也是真空管的一大突破。」
中國代表團在柏林每天都要利用無線電設備和北京聯絡,林和圖書時爽早中晚分別都會給書記局發去一封無線電報,通報柏林會議上發生的重要談話以及中國代表團的主要表現。林淮唐在北京市中心的一號辦公樓內,也安裝了一台專門接收柏林消息的無線電收發報機,他和蔡綺洪、劉師復兩人一有時間就圍坐在機器旁邊,等待著林時爽的回電。
1883年愛迪生在研究白熾燈的壽命時,在燈泡的碳絲附近焊上一小塊金屬片。結果,他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金屬片雖然沒有與燈絲接觸,但如果在它們之間加上電壓,燈絲就會產生一股電流,趨向附近的金屬片。這股神秘的電流是從哪裡來的?愛迪生也無法解釋,但他不失時機地將這一發明註冊了專利,並稱之為「愛迪生效應」。
「我們已經做得足夠多了。」蔡綺洪緊皺起眉頭,「為了支援俄國革命和越南的獨立戰爭,政府還從海原大地震以後本就很不富裕的財政預算抽出大量經費,用於軍事援助。如果把這些送到俄國和越南去的人力、物力,都折算成貨幣,這筆錢已經擠佔了我們原來一五計劃超過百分之三十的資金了,長此以往還談什麼工業建設。」
1904年英國物理學家和電氣工程師弗萊明m.hetubook.com.com就利用愛迪生效應,發明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電子管,1907年,美國發明家德福雷斯特,在二極體的燈絲和板極之間巧妙地加了一個柵板,從而發明了第一隻真空三極體,人類科技就此開始邁入電子工業時代的門檻。
「可是電子管的價格太昂貴了。」
「法國同志幫我們這麼多,這次和會上中國如果不支持法國同志的主張,確實不太說得過去。」林淮唐苦笑,「但我們還是不能因此讓出中國自己核心的外交利益來。」
今年中國也有計劃要開始建設自己的廣播電台,但林淮唐擔心的還是中國如此一味依賴法國的技術轉讓,那在外交層面上,中國也就不得不向法國公社做出更大讓步。
「這也正是我所擔心的。」林淮唐的手指沿著桌上地圖歐亞分界線的位置用力一劃,「中國在歐洲領土問題上已經支持了法蘭西公社,那在俄國國境線上的問題上話語權就難免弱了幾分。」
東北戰爭結束以後,陳更新就被調離前線,回到中央擔任陸軍部部長,東北的軍事工作則轉交藍天蔚負責。所以藍天蔚對蘇俄的情況是比較了解的,中國對蘇軍事援助工作的一把手是何貫中,但在背後統籌全局的還是藍天蔚。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