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卷 東亞公社 第一百七十四章 採煤業起義

第七卷 東亞公社

第一百七十四章 採煤業起義

以英國1919年和1913年的總產量數字相比較,煤炭產量從28740萬噸下降到22800萬噸;鋼鐵產量從1599.7萬噸下降到1225.4萬噸。1938年也才增加到1185.9萬噸;棉紡錠額從1913年的5570萬錠銳減到3690萬錠。
以煤礦業來說,南威爾士和英國東北區的老煤區,需要大量投資,機械化程度比歐洲內陸的對手低得多,到1925年,英國每對礦井的產量只比1914年增長了14%,而德國魯爾煤礦增長達80%,就連波蘭煤礦增長都達到50%以上。
例如,英國汽車產業晚於法國,化工電力產業落後于德國,大戰以後英國雖進行技術改造和結構調整,但是收效甚微。通過政府統計數據可以看出,1924年新型企業在全國工業產量中的比重為1/8,英國新興工業發展的成果在很大範圍內被老企業的衰敗抵消,成為英國經濟發展緩慢的主要因素。
而且由於英國歷史上資產階級革命的不徹底性,大地主貴族階層主要佔據了煤炭開採的礦山、道路,煤礦主們進行煤炭開採工作的同時還需要向大地主貴族繳納地租以及道路運輸費,資本家開礦進hetubook.com.com行煤炭開採的同時還需繳納地租,這無疑又加重了煤炭的成本。
格拉斯哥的煤礦礦工,也是罷工委員會的主力軍,煤炭工人一直都是英國無產階級里最激進也最富有戰鬥力的一支隊伍,如果英國政府能把他們壓制下去,那麼其他行業的工人也就不成問題。
墨索里尼解析道:「英國工業領域的失業情況極為嚴重,如果由政府財政來支付的失業補助金出現問題,那麼後果肯定將會不可設想。肯定就是出於這種考慮,張伯倫政府才會寧可取消惠特利住宅計劃,也要優先穩住社會保險金。」
里德好像嗅到了空氣里飄動的煤灰味道,他說:「我能見到曼恩主席和斯諾登總書記這些工黨的政治領袖嗎?」
里德猜測:「看來大多數群眾現在還比較支持這個政策?」
由於英國工業市場的緊縮,股票下跌進一步加速了煤炭產業的危機。隨著美國、德國和中國經濟在大戰前後的增長,煤炭出口數量增加,使英國煤炭出口量急劇減少,煤炭產業在遭到嚴重衝擊以後,引發了全國性的煤炭危機。
在1920年,英國工業生產指數大幅度下降,由1913年的100下降到1921年和圖書的61.35,出口額減少了44.6%。失業人口數量快速上升,1920年失業人口為69萬,到1921年6月增加到200萬,占受失業保險人數的18%,採煤葉的情況則尤為糟糕。
英國政府想盡辦法也沒能改變工業不振的局面,只能通過增收人民的稅款來勉強維繫各種補貼。
到20世紀20年代,相比新興資本主義國家,英國煤礦開採設備陳舊,機械化程度低,煤礦主只能雇傭工人進行手工採煤,煤炭行業競爭力因採煤成本高而受到影響。1840年英國煤炭產量佔世界2/3,歐戰以後,這一數字下降到了1/5。1921年的柏林和會以後,英國事實上喪失大量勢力範圍,煤炭輸出數量繼續降低,到1924年,由於經營困難,有1/5的煤礦產業關閉,大約有30多萬礦工失業。
格拉斯哥和伯明翰的煤礦開礦採煤,一年就要向當地的大莊園貴族交納超過800萬英鎊的巨額地租,相關的道路運輸費也高達數十萬英鎊,這種情況下,英國的採煤業哪還有什麼國際競爭力可言。
為了解決歐洲煤炭危機,英國政府開展了產業合理化運動。
英國的工業產值在資本主義世界的和_圖_書比重也繼續下降,從1914年的14%快速下降到現在的10%。產生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英國資本家忽視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對新興工業重視不足,經濟結構本身就缺乏合理性。
「大家都很懷疑,但是也很猶豫。」墨索里尼說,「惠特利住宅計劃是一份非常理想和細緻的住宅方案,但要完成這份計劃,至少還要六七年時間。工人群眾或許就連明天、後天都活不到,怎麼能指望他們看到六七年以後呢?從去年開始,英國失業男子補助金就從每周18先令降低到了每周15先令,婦女失業補助金也從原來的每周2先令降低到了每周1先令。」
「那是當然,所以保守黨政府遲遲沒在下議院把這法案提出來嘛!但是新聞界已經報道過幾次,我聽說也有一些大企業、大資本家正在冒天下之大不韙,拚命遊說各黨,希望能不惜一切代價來通過優待工業法。」
但是,這並沒有改變傳統工業的落後狀態,合理化運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產量,由於英國存在著大量的傳統工業和落後的舊設備,要對他們進行合理化改造就需要大量投資,並存在種種阻力。
20世紀2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出https://www•hetubook•com.com現了繁榮,其支柱產業主要是建築、機器製造、汽車及化工、電氣等新興產業部門,而一些傳統工業部門,如採煤、紡織、航運、鐵路等,都處於停滯甚至衰退狀態。
里德說:「這種法案只要公開,一定會激怒全英工人。」
而德國等新興資本主義國家煤炭開採產量迅速提高,煤炭價格低於英國,這就使英國煤炭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劣勢,煤礦主為了提高市場競爭力,在缺乏更換陳舊設備條件的情況下,只能通過對工人增加工時,降低工資的方式提高煤炭產量,降低煤炭成本。
煤炭危機造成經濟的蕭條,各國之間為了爭奪煤炭市場不斷降低煤炭成本。德國由於在波羅的海港口的地理優勢,煤炭運費降低了50%。煤炭價格下跌的現象在歐洲其他國家也同樣存在,其中大部分國家將煤炭以低於市場價的59%出售,而英國由於設備老化、生產工具落後等原因,煤炭的生產成本偏高,只有在市場中賣出更高的價格才能維持煤炭的繼續生產。英國政府為了挽留長期進口英國煤炭的老客戶,政府只能通過對煤礦業補貼的措施降低英國煤炭的出售價格,這又進一步惡化了英國政府的財政狀況。
「難說,據我所知hetubook•com.com保守黨政府還在推動一個《優待工業法》。」墨索里尼又說道,「這一法案的內容據說就是要提高物價和降低工人工資,而且還要增加勞動時間,以此來提高英國工業的國際競爭力。」
在英國,合理化運動具備三個基本特徵:1、合理化的主要內容是合併企業,如煤礦業、紡織業、鐵路業;2、目的在於減少多餘的生產力;3、合理化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國家的資助。
1913年英國人民的捐稅負擔佔到英國全國國民收入的比率是11%,這個數字到1924年則迅速上升到了24%。
工業革命后,採煤業在英國廣泛興起,英國成為主要的煤炭出口國,煤炭產業成為英國工業的基礎。歐戰後人們的生活水平開始降低,對煤炭的需求也開始減少,英國所生產的煤炭供大於求,隨著英國國內工業的蕭條和煤炭出炭口的減少,煤礦業由原來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發展成為虧損產業,嚴重阻礙了國民經濟的發展。
墨索里尼攤開雙手:「戰後英國那些老舊的工業部門整體都在衰落,企業主也只能慘淡經營,一些行業像採煤業、鋼鐵製造業、棉紡織業都一直沒有恢復到戰前水平,相關行業的就業者數量也比戰前少了很多。這麼多的失業者!」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