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卷 東亞公社 第一百七十六章 斷頭

第七卷 東亞公社

第一百七十六章 斷頭

本來和平紀念碑兩側,懸挂的都是像英國國旗、皇家空軍軍旗、英國商船旗幟、皇家海軍軍旗這樣的旗子,現在集會工人們則把這一切象徵秩序、權威和國家力量的旗幟拔除,全部換上了紅色的赤旗和歷史上克倫威爾曾經使用過的英國共和旗。
滿大街都是集會示威的工人,各行各業都有,除了採煤業以外,鐵路、運輸、機械製造、船舶製造、紡織、造紙、化工……工人群情激憤,幾萬人,可能還不止,說不定有十多萬人湧上倫敦街頭。
「倫敦當局和礦主都瘋了!他們想玩勇敢者的遊戲嗎?事情發展下去,全英國的立刻革命和全面起義很可能將會迅速到來!」
並且,在里德、熊雄等人的努力下,通過第三國際掌握的各類輿論陣地,倫敦當局在第八輪談判中向罷工委員會發布的那份文告,很快就傳遍了整個英國,並且迅速傳到國外,傳到了歐洲大陸上。
他們會覺得是格拉斯哥的工人們不體念國家,不為國家著想,只計算自己的個人利益得失,這才害得全國工人都丟了工作。
里德點點頭,他一直和倫敦的熊雄維持著緊密聯繫,每天都會互通電報。熊雄收到里德和_圖_書的警示電報以後,也馬上把相關的消息通過中國駐倫敦的大使館彙報給國內,正在忙於新一屆國大選舉活動的林淮唐收到消息后,百忙之中抽出時間給第三國際以及格拉斯哥罷工委員會寫去一封信,說:
如果輿論發酵成那種樣子,罷工委員會就會非常被動。
當熊雄從中國大使館回來的時候,他開著一輛小汽車回家的半道上,就明顯感到倫敦整座城市的氣氛完全變化——從前那股灰敗而頹喪的隱忍氣質,現在完全被壯懷激烈的革命激|情取代。
墨索里尼越來越興奮起來:「同志們,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上帝!政府和資本家們越是狂妄,就越是會推動革命的發展,事物發展的本質,諸位,你們已經看到了,就是如此。」
而且全國礦井一旦真的大規模停業,那麼資本家在蒙受重大損失的同時,還會大量失去工作的工人可能把敵意轉移到罷工委員會身上。
法蘭西公社迅速以公安委員會全部人民委員的名義,發表通電,警告英國政府不得對罷工工人採取暴力鎮壓的手段,法國多個城市的自治工會、城市公社也立刻組織大規模的示威m•hetubook•com.com遊行,在法國北部毗鄰英吉利海峽的多個港口城市,碼頭工人們紛紛包圍了來自英國的貨船以示抗議。
海軍拱門前的庫克船長雕像,陸軍部前的劍橋公爵雕像,兩座雕像的手上都被人打了孔,插上一面小小的紅旗。而且其他塑像也是如此,從聖馬丁教堂到通往白金漢口的林蔭大道,皆是如此,有些紅旗稍微有些褪色,飄揚在各處的公共建築上。
墨索里尼異常興奮,但曼恩主席和里德卻一樣陷入焦慮之中,倫敦當局敢於如此大胆,敢於把前七輪談判中政府和罷工委員會達成的一切協議都當成廢紙唾棄,肯定是擁有某種底氣和把握。
參加了第三國際籌備委員會的歐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和亞洲各大工人黨、社會黨,也紛紛發電譴責英國政府言而無信的舉措,並表示了強烈的抗議。
現在那副銅雕版畫,則被集會者使用一面法蘭西公社的國旗所遮蓋,政府派來的軍警以此為借口,宣布這些集會者「煽動叛國」,幾百名蘇格蘭場的警察立即揮舞棍棒沖了過來,還有一個連的英軍騎兵縱馬狂奔,把示威人群沖得七零八落。
象徵殖民帝國的和-圖-書大量國徽正在被上街示威的人群塗抹油漆,或是乾脆直接拆除。在著名的特拉法加廣場上,到處都是示威者在向周圍的人群散發勞動者報,廣場中央聳立著的納爾遜紀念柱,還有石柱頂端立著的納爾遜銅像,現在也不得安寧,有人在紀念柱上寫下「還我薪水」的怒吼之聲。
特拉法加廣場南邊是查令十字街口,是位於倫敦西敏市的一個交匯路口,也是倫敦的傳統中心點,是英國習慣上的公路和鐵路里程零基準點。
就連古晉的一些土生英國人,他們向來是英國海峽殖民地當局抵制解放運動最頑固的一個反動派群體,這時候也出於在將來保住自己後路的考慮,開始通過像英國工黨一類的渠道聯絡北婆羅洲解放同盟。
查令十字街在1647年英國內戰中被革命派拆毀,王室復辟后的1675年,查理一世騎馬銅像被放置在原來路口中央埃莉諾十字架的位置上。
外在可見的變化跡象還有很多,白廳街上的和平紀念碑是在柏林和會時修建的,是英國最重要的戰爭紀念碑之一。柏林和會結束后每一年的榮軍紀念日,都會在這裏舉行莊嚴的紀念儀式。
在印度和東南亞,劇烈的暴動規https://www.hetubook.com.com模還在迅猛擴大,目前正領導著印度暴動的國大黨也發布了一份言辭激烈的抗議信。婆羅洲的解放同盟游擊隊,這時候也趁著英國不少駐軍調往印度、蘇格蘭和愛爾蘭的機會,衝出叢林頻頻出擊,在南洋地區造成了十分緊張的氣氛。
在德國,據說威廉二世皇帝在報紙上看到倫敦政府發表的文告后,也嘲諷說:「這就是自由與民主俱在的自由主義大不列顛,他們正自由的把英國人民擰成一顆乾癟的橘子。」
風中還飄著煤灰的氣味,湯姆曼恩主席馬上就要回到他的工作崗位上——現在局勢緊迫,必須儘快採取一些有效的辦法——曼恩主席還提示里德和墨索里尼:「請你們儘快聯繫第三國際,英國英工人的行動已經走到懸崖邊上,現在我們急需要來自國際上的幫助。」
德軍總參謀部則斷定這是一個煽動英國內部叛亂的絕佳機會,魯登道夫很快就指示德軍向愛爾蘭的獨立武裝輸送更多軍火。
這座斷頭國王的銅像,此刻更成為眾矢之的,有一群造船廠的工人直接使用鐵鎚和大鉗把銅像破壞得粉碎。查理一世那顆早該落入地獄的頭顱,再次滾到街邊滴溜溜轉了好多圈,直到大批和圖書軍警把查令十字街完全封鎖起來以後,據說政府又在這裏抓走了好幾百人。
紀念柱的基座四面原來嵌有四幅青銅浮雕,反映的是納爾遜的一生中最為人所熟知的戰役:聖文森特角戰役、尼羅河戰役、哥本哈根戰役和特拉法加戰役。其中特拉法加海戰的場面,雕塑的金屬部分就是用繳獲的法國海軍銅炮鑄造成而成。
「……當前很有必要開始在英國建立起真正的無產階級的、真正群眾性的革命組織,也就是在英國這一部分的整個工人運動中能夠真正成為領導力量的團體……英國同志,你們應當把這樣的一個組織,作為群眾在進行鬥爭時的經濟和政治的工具,如有必要時必須不吝嗇使用暴力……」
同時海軍元帥提爾皮茨也下令公海艦隊出動,這次龐大的海上武裝遊行隊伍裏面,還包括了一艘剛剛下水的威廉皇帝級超無畏艦,恢弘的鋼鐵叢林將從威廉港出發,繞行北海以後,掠過蘇格蘭和愛爾蘭的北部海岸線以後,再南下一直開向德國從法國人手中割走的西非殖民地。
這樣卑鄙的伎倆,擺明了就是要分化工人,就連墨索里尼都為英國礦主們的狂妄自大和卑鄙無恥感到震驚,他還隱隱感到另一種可能性: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