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卷 東亞公社 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抗議書

第七卷 東亞公社

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抗議書

蕭伯納也是工黨前身組織之一費邊社的創始元老,在英國眾多的社會主義者,蕭伯納還是1914年大戰爆發之初時,極少數反對英國參与戰爭的和平主義者。
全英職工大會就是英國的全國總工會,它在英國工人心中的地位當然要高於這十年來政策左搖右擺的工黨,菲利普·斯諾登還很猶豫,因為他是工黨現在的總書記,如果以工黨為革命軍的最高領導機關,那他本人就毋庸置疑將成為革命軍的最高領袖。
所以,蕭伯納贊成漸進的和平革命,認為只有這種變革才符合英國的民族特性和長期以來的政治環境;而要實現這一變革的可行途徑就是通過實現普選、廢除上議院、規定競選費用由公眾負擔等手段來擴大參政權。
「工黨從來都不是一個戰鬥性的革命政黨,從二十多年前開始,從勞工代表委員會的時代開始,工黨就只是費邊社、獨立工黨以及社會民主聯盟的混合體。
大多數中央委員都贊成了西爾維婭提出的主張,立刻改組全英職工大會最高理事會的結構,並以這個機構為革命軍的最高機關來號召全英國人民的起義。
他們進入伯明翰以後,就在伯明翰輕hetubook.com.com兵器工廠工會主席弗萊迪的帶領下,迅速控制了市內的各大要地。伯明翰本地的剃刀黨也發生了分裂,因為這些黑幫組織的主力成員其實工會一樣,大多數是以底層的工薪勞動者為主,很多人同樣飽受失業之苦,他們中不少人在志願旅抵達以後就在托馬斯市長的呼籲下加入了起義部隊。
菲利普·斯諾登,還有比斯諾登在妥協道路上走的更遠的工黨右派領導人麥克唐納,現在都已經控制不住工黨中央委員會的局勢了。
但對剛剛逃離倫敦的工黨中央來說,這支武裝確實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托馬斯市長本人是英國最著名的和平主義者之一,但今天他帶著這支武裝到伯明翰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控制了當地的市政廳、警察局、廣播站、電報局、報社、兵工廠、銀行和軍械庫等重要據點。
另一些試圖從支持倫敦政府的選項中牟利的剃刀黨黑幫,還有伯明翰市區內少量的軍警和不服從起義軍的資產階級,則和「加的夫」志願旅爆發了激烈的戰鬥,無論如何,在英國遠征軍重新包圍伯明翰明以前,這座英國中部的重要工業城市https://www.hetubook.com•com,就這樣落在了革命者的手裡。
大戰結束以後,我們通過了新的黨章,在中國革命和法國革命的影響下,我們這時候才姍姍來遲,終於提出要埋葬私有制的綱領,可這還遠遠不夠,不夠洗刷工黨在英國勞動者內心深處那種不能受到完全信任的形象。
人類的群星曾在這些城市煙囪吐出的濃霧裡閃耀過,世界文明的燈火也曾被隆隆作響的煤礦礦井所點燃,1924年的聖誕節前夜,第二次英國內戰爆發了。
但他並未完全排斥暴力革命的可能性——工人階級的武裝組織和普遍起義仍不失為一個唯一的、最後可能採取的另一個辦法。
這通電文大量模仿了英國內戰時期《大抗議書》的語句形式,把倫敦政府和查理一世放在了相同的地位上,而親自撰寫1924年《大抗議書》的人則是英國這時代最偉大的作家蕭伯納。
第二次《大抗議書》也拉開了第二次英國內戰的序幕,法國人、德國人都在緊張觀望,大洋彼岸的美國、中國、日本……許許多多國家也不約而同的把目光投向英國。
格拉斯哥血戰事件,就是英國政府自己首先把m.hetubook.com.com勞動者們逼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現在看來僅靠議會選舉和和平改良的手段,已經無法從軍隊手上挽救成千上萬英國工人的生命,在此情形下,即便是如蕭伯納這樣的人道主義者,只要他還站在靠近社會主義的左翼立場上,就只剩下一個選擇,那就是暴力革命,立即號召全英國工人發動全面起義。
由於最高理事會半數以上的理事或逃亡或不願意參与革命,所以革命者們決定重新啟用工會大會的名義,並使用工會大會的名義在伯明翰發出了革命政府對倫敦政府的第一份電報——也相當於是宣戰布告。
從格拉斯哥到伯明翰,從愛爾蘭的都柏林直到法國隔多佛爾海峽相望的肯特郡,這一併不遼闊的不列顛島嶼上,密布著即便有所衰退,卻已經是全世界上最龐大、最密集的工業區之一。
蕭伯納過去思想主流與大多數費邊主義者一樣,主張妥協和改良,蕭伯納一度認為巴黎公社失敗的原因之一就在於他們採用了暴力革命的手段,在他看來,採取暴力革命手段,會促使反動當局加緊鎮壓,「暴力同樣是混亂的產婆,而混亂卻又是戒嚴令的產婆。」
伯明翰也因此成為除格和-圖-書拉斯哥以外,第二座被革命軍控制的城市。
從策略上考慮,我主張我們應該繼續沿用全英職工大會的名義,這一名義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動員英國的勞動者和士兵起義,工黨本身則需要進行一次徹底的改造,確保我們不會再向十年前那樣退縮。」
畢竟在短短十年前,英國還是地球上毫無疑義的頭號帝國主義列強,而且和1919年的法蘭西公社革命不同,彼時世界上的主要國家要麼深陷內部危機,要麼忙於對外戰爭,騰不出手來干涉英國革命,1924年的情形卻完全不同,不管是德國、法國、白色和紅色的俄國這些舊參戰國,還是美國和中國這樣局外旁觀的巨人,所有國家均已用時間抹平了自身的傷痛,即便有的國家內部依舊存在蕭條和危機,可已經無法阻礙他們摩拳擦掌,準備干預英國革命了。
「加的夫」志願旅,這支自打誕生之日就對英國局勢產生了重大影響力的軍隊,在各方面都效仿了英國內戰時期的議會軍。他們以內戰時期彭布魯克的哈弗福韋斯特和滕比為榜樣,竭力希望重現當年議會軍對國王軍的勝利,由於士兵全部都是托馬斯市長召集來的志願人員,因此士氣遠比英國遠征m.hetubook.com.com軍高得多。
我們中有多少人能向上帝發誓,誓言自己是不懼死亡的革命戰士呢?大戰爆發時,工黨選擇了支持政府的戰爭政策,現在十年過去了,距離薩拉熱窩的那聲槍響已經過去了整整十年時間,可英國人民並沒有忘記當年工黨做出的錯誤決定,也沒有忘記工黨對它自己口口聲聲承諾的和平與反戰原則的背叛。
但這時候不管是斯諾登還是麥克唐納,工黨中任何不夠「革命」的人都已經在事實上靠邊站了。特別是在托馬斯市長帶著「加的夫」志願旅趕到伯明翰以後,政治局面就完全向左派一邊倒,在這些戰鬥熱情高漲且士氣沸騰的左派黨員強烈擁護之下,西爾維婭的主張迅速通過,全英職工大會將成為這場革命的最高領導機關。
這支軍隊——如果能算得上是軍隊的話——全部可以參加戰鬥的武裝人員,裝備了八百多支來複槍和幾門老式的野戰炮,僅此而已,實力和現在遍布不列顛全島的幾十萬遠征軍相比,簡直是以卵擊石。
西爾維婭這個多年來組織慈善、救護和援助退伍老兵活動的女人,現在不愧她「全英國最受尊敬的女士」頭銜,勇敢站出來並提出了足以使在場大多數男人都十分羞愧的策略: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