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東亞公社
第二百零六章 民主革命補課運動
游擊隊員們不乏一些出身體面家庭的「紳士」,有人是工程師,有人是醫生,甚至還有人是在英國本土留學考取了相關執照證件的律師,放在任何一個國家他們都算得上是社會精英,就算是在英國人的殖民體系下往往也都能過上比較好的生活。
現在,這些人從印度和南洋各地聚集到西貢,絕大部分人打著赤腳,面帶菜色,還衣衫襤褸,誰都能看得出他們此前的戰鬥生涯是多麼的艱辛困苦。
「三反運動」主要是在中央搞,「民主革命補課運動」則多在地方上搞,是以發動群眾監督的方式來整風,主要目的是糾正地方幹部的不良作風和違法亂紀行為,同時改造落後地方和社隊,純潔地方國大委員會和農村合作社的各級領導機構。
這批人里相當一部分接受了中國建議前往婆羅洲參加了解放同盟運動,但也還是有不少人留在馬來半島從事革命鬥爭。
中國對南洋的政策是盡量避免在新加坡等地和英軍發生直接衝突,因為那裡是英帝殖民者在南洋地區的統治中心,敵我對比十分不利,所以林淮唐也多次提出,應當說服南洋地區的革命者們離開馬來半島特別是新加坡,主要集中到婆羅洲上進行革命鬥爭。和*圖*書
英帝殖民當局的暴行令黃公略感到髮指,不過他也從馬來半島過來的游擊隊員們口中聽到,除了這些慘無人性的殖民主義者以外,生活在新加坡的英國人里,也有一些支持社會主義革命和同情游擊隊的左翼分子。
在馬來半島上的柔佛州等地,由於這裡是華人的聚居區,也有一些華人就參与了解放同盟旁支組織的游擊隊活動,黃公略見到的游擊隊員們很多就是來自柔佛解放同盟的戰士。
武器方面則是由中國政府供應,國際志願旅的每個班都配備有十支栓動步槍和兩支半自動步槍——栓動步槍是日造的三八式步槍,半自動步槍則是漢冶萍的工程師劉慶恩研發的民十一式半自動步槍,這支步槍使用固定彈倉供彈,彈倉容量6發,可以使用橋夾裝填,比同時期的手動步槍稍重一些,射擊時氣室帶動一槓桿向前運動,推開槍機框,從而起到自動退殼和裝填的作用。
黃公略這才嚇了一跳,趕緊反省自己的做法——中國國內在新國大以後,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三反運動」正搞得如火如荼,書記長當時還就太原七一七事件提出過一個論斷「山西民主革命不徹底,建黨根子https://www•hetubook•com.com不正,黨組織嚴重不純」,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中國民主革命尚未完成或是完成不徹底的概念,由此在國內引發了規模不下於三反運動的民主革命補課運動。
這些人里尤以來自馬來半島和婆羅洲的華人游擊隊隊員們,對英屬殖民地和英國本土的情況了解最深,並且這些人還都具備很深的同英國人打交道的經驗。
越南政府為國際志願旅的人員準備了非常充分的物資供應,這些從馬來叢林里徒步穿越整個泰國來到的西貢的游擊隊員們,一走進安排好的房子,就會看到裏面已經搭好的鋪位,每個鋪位上還掛著一頂蚊帳。
「民主革命補課運動」打擊的是混入地方政府中的反革命分子和蛻化變質分子,而沙文主義作風在紅軍內部可是被視為「蛻化變質」的前奏,所以今村均這麼一說,黃公略就馬上感到自己說話用詞確實是有些太不客氣。
等到當天下課以後,今村均才私底下找黃公略提意見說:「我們都是社會主義者,還是要不分彼此,資產階級軍事思想這種提法不大妥當,說不定會讓別人覺得中國同志有沙文主義傾向,那就很不好了。」
他們告訴黃公略,英軍在https://m.hetubook.com.com柔佛肆無忌憚、橫行霸道,經常性隨意砍下游擊隊員的頭顱,理由是便於從森林中運帶出來供辨認之用。並且英軍對於所有被擊斃的游擊隊員,不分男女老幼,一律剝光全身衣服,裸體曝屍在警察局前,英國人還要侮辱烈士的遺體,女性的私密部位常見插有枝條木棍,除顯現剿共軍警病態洩慾的卑劣心理以外,其用意就在於以恐怖主義手段威嚇相關家屬和村民。
所有到西貢集訓的國際志願旅人員,一到營房還能收到夏冬兩套的嶄新軍裝,按照林淮唐的指示,所有軍裝上除了一枚紅色五角星以外,就再沒有其他標識。
但以新加坡為中心的半島西海岸,幾百年來都是華人闖南洋以後的最主要聚居地,中國本土解放以後,華人受此影響,大部分人哪怕是中產階級、資產階級家庭出身者,也多投入到了社會主義革命陣營里來。
英軍在新加坡附近就不像他們在婆羅洲島上那麼「綏靖政策」了,英帝殖民當局對待俘虜和任何政治嫌疑犯,都是採用嚴刑拷打、極盡殘暴的逼供手段,並且只要被懷疑是政治上的親共者,不論其是否土生,是否是合法居民,都可將他們隨意逮捕和驅逐出境。
但所獲得的https://www•hetubook.com•com結果必定是截然相反,只能是迫使更多人站到了反對英帝殖民者的一邊。
黃公略到西貢以後,很快就見到了今村均等人,他和今村均在北京陸軍大學本來就是老相識,還上過今村均一個學期的課呢,至於國際志願旅中的其他人,除了來自東共聯各成員國的軍隊精英以外,還有不少人是來自於英屬各殖民地下的民族獨立戰士。
回答是,營指揮所距離敵人800米,團指揮所距敵2000米,重機槍陣地設在營指揮所前面一點的地方。這和紅軍在戰鬥中指揮所靠前的做法有一些距離。黃公略一時失態,脫口而出:「什麼戰術,完全是資產階級軍事思想!」這句話,其他國際同志大都聽懂了,滿室默然。
黃公略向他們了解了英國遠征軍在馬來亞和新加坡採取的種種鎮壓措施以後,也不禁倒吸一口冷氣:
英國人在婆羅洲出於實力對比的考慮,主動收縮了力量,軍隊只駐守在古晉和汶萊少數幾個城市裡,但在馬來半島的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英軍在這裏將所有涉嫌參与社會主義活動的人都視為「土匪」,對待匪徒,英軍無需遵照任何國際戰爭準則,鎮壓手段也是無所不用其極,焚毀民房、強迫遷徙、任意逮捕、強|奸婦和-圖-書女、毆打工人、射殺平民、猥褻裸屍、斬首剖陰……都不在話下。
像是新加坡當地一家英資報社,就有好幾名記者出於正義感,曝光了英軍士兵侮辱游擊隊員遺體的照片,還有一些在新加坡船塢、軍港內工作的造船工人和水手,也通過各種渠道向游擊隊透露了英軍進行圍剿的消息,甚至還有些英國造船廠的工人攜帶武器、藥品進入叢林,主動參加游擊隊。
今村均也為之動容:「這樣的國際主義精神著實令人感動。」
接著,國際志願旅就由黃公略安排開始展開集訓,除了學習英語和法語以外,因為志願人員來自多個國家,黃公略還希望主要按照中國紅軍的戰術戰法進行整訓,在講課期間,黃公略同越軍、朝軍以及馬來游擊隊員交流的時候,就問他們:「戰鬥發起的時候,你們營、團指揮所設在哪裡?」
今村均不太了解中國國內的政治形勢,他只是從國際合作的角度說:「等我們到法國和英國以後,還要遇到很多歐洲人,國際志願旅里大多是亞洲人,不少人可能過去還受過英法帝國主義分子的壓迫,很有可能會發生許許多多不必要的衝突。聯盟把這個重任交給咱們兩人,咱們就得處理好不同國家和文化可能造成的種種衝突,各方面務必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