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東亞公社
第二百二十章 勝利時刻
里德在他的手抄筆記本上又記下如上文的一段話,戰火的硝塵就落在他的派克鋼筆筆尖之上,在被戰鬥委員會重新收復的格拉斯哥市政廳前,整個一條街都擠滿了人群。到處都站著赤衛隊隊員和起義的遠征軍士兵,他們背著安上刺刀的步槍。
在電台,好幾名在戰火中也堅持穿著講究的老小姐電話接線生,拿著從中國發來的電報欣喜的叫了起來。她們一個接一個的圍住里德,描述林淮唐向剛剛解圍的格拉斯哥人民所做的一番慰問,這位在國際上聲望卓著的書記長,也被英國人民視為他們在亞洲的重要朋友,國際志願旅的到來大大改善了中英兩國之間的關係,在普通英國人的眼裡,中國人或是其他東亞人民,多多少少帶有一點幫助他們解放的色彩……
貝爾法斯特的城市自治會議通過了擁護革命的決議,利物浦的工黨黨人佔領了當地的兵工廠和廣播電台,正同當地尚支持倫敦政府的海軍爆發激烈衝突,雙方相持不下中一部分水兵又臨陣起義,投奔革命;在約克和赫爾河畔金斯頓,軍事革命委員會逮捕了當地駐防軍的軍官和倫敦政府的特派員;就連僻處一隅的海峽群島也有港口工人的大罷工,碼頭的裝卸工人們積極迎接著國際縱隊
和_圖_書的到來,他們除了不能接受法國人的三色旗飄在英國土地上以外,整個海峽群島事實上已全盤為法蘭西公社所控制。
「英雄的格拉斯哥人民啊!你們已經取得了人類歷史上空前僅有的一次勝利,以手無寸鐵的血肉之軀,戰勝了地球上最強大的世界帝國之一。伯明翰、利物浦、牛津、朴茨茅斯、曼徹斯特、謝菲爾德……一座座彪炳英國歷史的城市相繼起義,人民的勝利將成定局,反動政府的鎮壓兵力捉襟見肘,只好把圍攻格拉斯哥的部隊不斷撤走,我們的勝利近在眼前……」
行政權力重新回到了張伯倫的手上,沒有誰願意真去執行丘吉爾設想的那個焦土計劃。大家撤到加拿大以後還要繼續從政,說不定哪天還會回歸本土,誰願意、誰又能真的把整個英國本土徹底毀滅呢?
武裝起義所激起的狂濤怒潮正以超過任何人類交通工具所能達到的速度,迅即擴展到整個的不列顛。
正在格拉斯哥市區奮戰的里德,才用帶著鎂光燈的照相機拍攝下一副廢墟下革命戰士英勇姿態的畫面,就看到空中又有兩架原屬於政府軍的飛機飛向革命軍控制的陣地起義。
關於國際志願旅的消息,也傳到了重重圍困中的格拉斯哥。
更何m.hetubook.com.com況隨著戰局的變化,倫敦當局的官僚、政客當中,正有越來越多的人同勞聯會政權建立聯繫,他們已經在為自己謀求後路,真心想跟王室逃去加拿大的人數,可能也沒有丘吉爾設想的那麼多。
在業已崩潰的牛津戰場,大教堂前還張貼著署名道格拉斯·黑格的命令,上面寫著:鑒於工黨的叛亂,以及他們在全國範圍進行的推翻政府並奪取政權的企圖……總參謀部謹此宣布,它認為那些行動是大逆不道的,並且是絕對不能允許的,所以,軍隊竭盡全力支持合法的政府。
就像秋風掃落葉一般,古老的阿爾比昂與較近一些時候的不列顛,都已不復存在,人類社會象熾熱的熔岩一樣在流動,從那翻滾的火海里迸發出嚴厲而無情的階級鬥爭——而新的星球正在慢慢地冷卻下來,形成一層薄薄的外殼……
墨索里尼作為一名外國人,當然對國際志願旅的表現引以為豪,而且大肆鼓吹國際志願旅的勝利,也有助於抬高墨索里尼自己在格拉斯哥的政治地位,對他今後挾國際聲望回義大利從政,想必也會有很大裨益。
一列轟炸機從恩菲爾德上空翱翔而過,那不是屬於政府軍的空軍,而是完全由起義飛行員組成的革和圖書命軍空軍,每架飛機上面,都有人在米字旗徽上覆蓋了一枚紅色的五角星。
英國各地消息靈通的資本家們統統關廠歇業,開去加拿大、南非和澳大利亞的船票一日之間價格就可以膨脹十倍以上。
就在城市解圍的第一時間,戰鬥委員會就為里德聯繫到了美國駐英大使館,一輛從愛丁堡趕來的小汽車,使用外交牌照,很快就來到格拉斯哥火車站附近等候里德,只要他願意,就隨時可以回到更安全的美國去。
里德自然拒絕了這一提議,他要親眼見證英國革命的勝利,也要見證倫敦那面大不列顛米字旗的落幕,日不落帝國將要下山了,新生的不列顛聯盟共和國,則將從熾熱的熔岩里迸發出來,和法蘭西公社一起結成歐洲最穩固的國際主義革命戰線。
關於亞洲援軍的種種傳聞,也是在傳播過程中被人不斷添油加醋,最終從傳聞變成傳說。有人說這些亞洲志願者都會中國功夫,這種臆想並不奇怪,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推理小說十誡里就包括一條不能有中國人出現在故事里,因為那就相當於引入超自然力量。
另一份由丘吉爾簽發的命令,則宣告著更緊急的戒嚴狀況,許多位於蘇格蘭的軍隊開始向愛丁堡和海岸線附近的港口進行大撤退,原和_圖_書本用於圍攻格拉斯哥的軍隊也逐漸偃旗息鼓。
在倫敦之外,戰局則還在倒向革命軍陣營。
到處都發生著同樣的事情,絕大多數的普通士兵、產業工人和中產市民都倒向革命陣營,只有軍官、貴族、莊園主和資產階級們還坐著「收拾河山」的幻夢,幅員並不遼闊的不列顛島上,短短几個月時間內局勢就發生了起起伏伏的多次變化,那股激昂的熱情已經貫穿全島,人們不僅是支持革命,而且開始產生了一種關於新社會秩序的憧憬。
可惜,即便是英國的統治階層裏面,也沒有幾個人擁有像丘吉爾這般的「愛國熱情」和決心魄力。
「是林淮唐書記長發來的電報!」
更多奇怪的傳聞數不勝數,還有人說已有至少二十萬亞洲士兵出現在倫敦周邊,格拉斯哥的一名報童甚至繪聲繪色描述了他在郊區見到了一支中國軍團的經過,有人說日本的海軍艦隊如今就停泊在朴茨茅斯軍港,他們帶來了至少十條無畏級的戰列艦……
已經初具新政府規模的格拉斯哥戰鬥行動委員會,則開始發揮起了調配物資的能力,保證這座城市沒有在解圍以後發生了什麼重大的混亂情況。
到處亂鬨哄吵成一片,里德還注意到有許多頭戴熊皮帽的禁衛軍也起義到了革命軍一https://m.hetubook.com.com方,他們穿著殷紅鮮艷的制服,就站在墨索里尼和莫斯利兩人背後。
很快里德聽說廣播電台也被收復,在他趕去電台的時候,一路都是嘈雜的聲音——汽車的喇叭聲、人的喊聲、遠處傳來的槍聲。全城依舊動蕩不安,在郊區還有少量英軍部隊,但格拉斯哥的包圍算是完全解決,飽受飢餓考驗了近三個月時間的格拉斯哥人民重獲新生。
格拉斯哥本地的革命者們,則是真心為國際志願旅帶來的一場場勝利感到高興。
百孔千瘡的舊制度,在這樣的風暴里,萬無倖存的道理。
年邁的湯姆·曼恩主席還在日以繼夜的工作,精力旺盛又野心勃勃的兩名年輕人墨索里尼和莫斯利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至於里德,他沒有試圖在格拉斯哥誕生的革命政權里謀求政治地位或是一份什麼樣的工作,只是繼續做著自己記者的工作,但由於他過人的膽識和極具吸引力的文采,里德還是贏得了格拉斯哥人民普遍的喜愛和擁護。
每一名士兵的周圍,又都聚集著成百名小職員、學生、小店主、公務員……墨索里尼和格拉斯哥保衛戰的英雄莫斯利站在市政廳的台階上,墨索里尼臂上纏著紅色臂章,手中拿著左輪槍,莫斯利則高舉著一份起義飛行員從伯明翰帶來的勝利喜訊,大聲叫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