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八卷 世界大戰 第六十三章 資源委員會

第八卷 世界大戰

第六十三章 資源委員會

在二十世紀初這七家壟斷公司通過各類內部協議,達成了聯合一致行動的原則,但在歐戰協約國戰敗以及英國本土爆發革命以後,石油七姊妹壟斷世界石油市場的格局就出現了巨大變動。
石油做為一種自然礦產,其在自然界里的分佈是非常不均勻的,不是什麼地方都會有石油的,儘管在一個沉積盆地里,石油溢出地表的現象也是極為少見的。
中國也在進入二十年代以後,相繼開發了西北的延長油田和山東的東營油田,但這之中延長油田規模較小,東營油田的產量雖然比較大,可因為油田含水量較高的緣故,導致開採難度較高,並且油氣資源水淹狀況嚴重,油井非常容易損壞,開採成本也非常高。
「七姊妹」中,英國波斯石油公司屬於英國,殼牌石油公司屬於英國荷蘭共有,其他五大石油公司都屬於美國。「七姊妹」不僅控制著石油產量,還控制著石油分配、運輸和銷售系統,擁有自己的油船隊,其經營範圍涉及世界石油工業的各個領域。
這些稀油,仍然需要煉油廠處理,很難土法處理。目前已經進行了一定程度開發的山東東營油田也是如此,埋藏極深不說,本身還不集中和*圖*書,油田分散範圍極廣,不便於集中開採,地質情況高度複雜,除了目前已經開採出來的部分淺層油田以外,剩下的部分全是靠當前這個年代石油工業技術難以開採的資源了。
所以中國的入場,並沒有對原來石油七姊妹壟斷世界石油市場的格局造成太大影響,要論毀滅石油七姊妹的壟斷,還得看德國人。
中國的自然資源稟賦確實談不上多好,但加上日本、朝鮮、越南、婆羅洲等國以後,至少紙面上的數據就會好看許多。
顧維鈞也搖頭嘆息,中國的地質學家和工程師們早已勘探發現了東北遼河流域規模龐大的油田資源,然而遼河油田藏得實在太深,要打幾千米的深井才能出油,其中一千米左右深度的淺層構造還都是高粘度的稠油,需要蒸汽驅採油,需要延遲焦化和加氫裂解嗎,否則只能用來當鋪路的瀝青,不能當燃料。
從天然形成的油井獲利以後,石油行業之後才開始通過現代化學和地質學的科學手段找油,在這一過一程中,現代石油行業很快就被美國、英國、荷蘭三個國家壟斷,形成了七家被稱為「石油七姊妹」的壟斷公司,即英國波斯石油公司、埃克森和*圖*書公司、英荷殼牌公司、海灣公司、德士古公司、美孚公司、雪佛龍公司。
遼河油田的深層構造是稀油,但是處於河灘淺海高潮汐區,潮汐差可達十一米到十三米,並且埋藏深度高達三千米到五千米。
德國人大打價格戰,對美國的幾家壟斷石油公司造成了巨大傷害,洛克菲勒首當其衝,在整個二十年代由他掌控的埃克森美孚石油遭遇極其嚴重的虧損,每年的損失動輒即達到數千萬美元之巨。
石油工業的誕生,則一勞永逸的解決了這個問題,並且在二十世紀初前後的十余年裡,人們又相繼發現了石油的多種用途,這就造成了石油產業的迅速膨脹和崛起,很快成為堪稱近現代工業血液一般的存在。
「不過東共聯已經成立了自然資源統籌委員會,聯盟準備集中財力重點開發朝鮮的茂山鐵礦了。」顧維鈞又說道,「茂山鐵礦光是適合露天開採的儲量,就超過十億噸,在全亞洲範圍之內,都再找不到比朝鮮茂山鐵礦條件更好的地方了。」
其實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如果再加上與中國毗鄰的遠東蘇維埃共和國,如果中國能夠充分開發遠東的各項自然資源,這方面的問和*圖*書題就更能得到徹底解決。
首先就是英國革命以後,英國波斯石油公司宣告破產,英荷殼牌石油公司中的英國股份,則受到了不列顛聯盟政府和加拿大流亡王室政府的爭奪,在二十年代引發了一系列國際官司,荷蘭人對兩邊都惹不起,就乾脆引進第三方勢力——德國人,宣布與德國合作開發東南亞的油田。
只是目前開發西伯利亞油田的技術條件還不滿足,人口、交通、基礎設施……種種限制性的問題又太多,財力還是要先用在刀刃上,東營油田距離青島這麼近,當然比西伯利亞油田更有較早開發的價值。
有幸的是在美國賓夕法尼亞的泰特斯維爾,就是有這麼一個地方,那裡有一口石油泉。在歐洲移民到來之前,美洲的印第安人就發現了這口石油泉,也已經採集了石油用於火把及塗料。這是現代石油工業誕生的地利,因為人們認識自然都是從最為簡單直接的地方入手,如果不是地下的石油流出地表被人們採集使用,幾乎是不可能在茫茫大地上打一個碗口大的孔發現石油的。
德國的石油公司在歐戰以後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城拔寨,剛剛成立不久的德國奧斯曼石油公司壟斷www.hetubook.com.com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境內石油資源的開發權利,德國的法本集團也緊隨其後,大舉投資東歐國家,在烏克蘭、白俄共和國、頓河哥薩克和高加索境內都開發了大量油田。
即便中國的鐵礦稟賦比較差,可是朝鮮和越南的鐵礦資源還算出色,即便不能和美國、澳大利亞相比,但至少比光靠中國自身的資源要好太多了。
到1934年,中國的鋼產量比1931年的五百萬噸又大大增長,距離再翻一番的一千萬噸目標已然不遠。然而鐵礦資源卻成為了中國繼續擴大鋼鐵工業的重大門檻,也是因此,中國才不得不考慮從美國大規模進口廢鋼鐵,利用廢鋼回收,重新冶鍊來彌補不足。
庄文統已經約好了和洛克菲勒會面洽談巨額石油貿易的時間,他放下手上的文件說:「中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不錯,可是大部分的自然資源品位都很差,比如說鐵礦,除了海南石碌鐵礦品位還算不錯,值得一提以外,偌大的中國可用於鍊鋼的大型富礦就幾乎沒有了。」
今天的中國比起另一個時空的中國來說,所具有的一項巨大優勢,那自然就是背靠整個東亞聯盟的自然資源儲備。
而且,過去被殼牌石油公司控制https://m.hetubook.com.com的俄國巴庫油田,也在俄國內戰以後被德國資本控制,極大衝擊了過去由英美資本主導的石油七姊妹壟斷格局。
「可惜中國的原油資源自然稟賦實在太差了!」
1859年美國人埃德溫·德雷克在賓夕法尼亞泰特斯維爾打出第一口石油井,標志著現代石油工業的誕生。十九世紀的工業化帶來了煤油燈的普及,可是,煤油燈的照明需要燃燒煤油或昂貴的替代品,鯨魚油,這些都是十分稀缺的物資,這也是為什麼在十九世紀時美國曾發展出過極為龐大的捕鯨產業,說到底就是為了提供燃料。
特別是朝鮮茂山鐵礦,按照儲量算是亞洲之首,開採條件十分便利,更重要的還是地理上距離中國的東北鋼鐵工業基地極近!加之又深處東亞聯盟的國防線腹地,幾乎不大可能受到外部勢力的威脅,足夠在戰爭時期維繫住東共聯鋼鐵生產之源。
這也就難怪洛克菲勒曾在接受紐約時報記者採訪的時候,狠狠怒罵過德國皇帝威廉二世,說「德國人是赤匪在世界上最大的幫凶,是世界上最兇殘的有產階級劊子手」、「德國人不講市場道德,沒有一絲一毫的企業家應有的品格,鼠目寸光,只懂得為眼前的一時之利破壞長遠市場」。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