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八卷 世界大戰 第九十章 先美后歐

第八卷 世界大戰

第九十章 先美后歐

不要說是印度洋方面,即便是戰略優先順序更高的澳洲方向,在聯參預訂的計劃當中,也只能處在相對於美國十分次要的位置。
林淮唐本人對澳洲的白種人殖民者毫無好感好可言,即便在全世界範圍內,這批殖民者也可以稱得上是垃圾中的垃圾,幾乎沒資格稱為人類。
1910年,澳大利亞當局通過所謂的《原住民保護法》,打著「改善土著兒童生活」的幌子,規定政府可以隨意帶走土著家庭里的混血兒童,理由是這些孩子擁有歐洲高貴血統,有被教化的潛質,土著母親沒有能力撫養。他們通過強制、欺騙、威脅等方式,將這些孩子帶走隔離,銷毀親生父母的信息,防止孩子尋親。
澳新軍團有四十萬人,佔到了當時澳洲所有可服役男子的一半以上,這些士兵幾乎都是志願兵,他們跨越半個地球,到達法國和中東地區,為維護英國的利益而戰,有超過30萬人非死即傷,直到今天,奧新軍團登陸加里波利的那一天,還被作為「澳新軍團日」成為澳洲白人最重要的節日。
澳洲人也不愧為大英帝國最忠誠的狗腿子,多少年來,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軍隊都長期在為和他們自身利hetubook.com•com益無關的戰事作戰,例如派遣軍隊加入英軍在蘇丹鎮壓反叛分子的戰爭,例如參加布爾戰爭,當然,還有更重要的澳新軍團參加的歐戰。
到了真發生戰爭的時候,東共聯對於印度洋方向的戰略,就是要完全採取守勢,確保這一方向不會出現敵人就好,對於澳大拉西亞方向的戰略,則是要採取有限的攻勢,對它的主要行動應局限在對其北部的戰略軍事目標進行打擊,防止其威脅紅軍側后,至於其他的,至於對這塊大陸的處置權,則完全需要等待美國問題的最終解決,再做考慮。
澳大利亞當局認為,這些孩子交給白人教育,他們會漸漸忘掉土著文化。等他們長大成人與白人結婚生子,他們子孫後代的皮膚就會洗白,最終將澳大利亞改造成一個完全的「白澳」。
澳大利亞看上去有好些優點:它比西非更加遠離英國本土,未有證據表明居住在這裡會影響歐洲人的健康,這裏還能為英國提供一個潛在的太平洋基地云云,於是,英國政府最終選定了澳洲作為罪犯的流放地。
中國人估計是很難想象,在歷史上的這一天,澳大利亞的年輕男性被屠https://www•hetubook•com.com殺,被英軍將領背棄,他們跨越大半個地球到一個半島上,和土耳其人打了一場跟自己國家的利益毫無關係的仗,澳大利亞人為何還要慶祝這一天?
隨著時間的推移,純種土著幾乎滅絕,混血土著卻越來越多。為了防止混血兒童在成長過程中養成「野蠻習性」,為了建立一個種族純潔的「白澳」,「血統改造」方案由此出爐。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澳洲大陸還爆發過美國還要嚴重得多的排華暴動。當時正值太平天國戰爭時期,成千上萬的中國勞工在淘金熱中向澳洲移民,這次移民浪潮帶來的後果是,心懷不滿的當地白人毆打、搶劫華人,甚至剝掉他們的頭皮,最後不得不靠英國軍隊出動才平息了這場暴亂。
即便到今天,澳洲人還公然宣稱:「沒有科學證據表明,原住民屬於人類。」由於澳洲大陸的白人基本上都是流放犯,所以男性群體居多,性別比例嚴重失調,為了緩解這種狀況,當地殖民政府鼓勵白人男性娶土著女性為妻。
可更多的情況是本能驅使,分散在各地的白人男性,以暴力、欺騙、引誘等手段,將土著女性從部落里搶出來。當然www.hetubook.com.com,也有部落主動為他們提供婦女,想藉此把白人納入自己的親屬體系,從而獲得食物等,可白人幾乎不會承認這種親屬關係,更不會給他們提供幫助。
澳洲人的平均素養和道德水平,可想而知,林淮唐絕非種族主義者,可是歷史就證明著澳洲這批以流放罪犯為主的殖民者,手段確實比亞洲、美洲和非洲的白人殖民者更加殘酷血腥。
「白澳」的種族主義是貫徹在殖民當局的政策之中,其臭名昭著程度甚至達到了讓大英帝國都有些難以接受的地步,倫敦當局不得不三令五申,禁止澳洲殖民政府實行如此露骨的種族主義政策。
如果直接通過海路,試圖登陸澳洲人口、工業密集的東南部中心地帶,就會遇到航程過長以及被防守方海上和陸基航空兵力量威脅的問題,並且美國和澳大拉西亞還可以進行多方位的夾攻,運輸方面所需要的船舶噸位更會成為天文數字。
澳大利亞原住民的祖先,在澳大利亞土地上生活了大約5萬年後,1788年1月,第一批來自歐洲的殖民者搭乘由11艘船組成的艦隊,從英國出發,到達澳大利亞。
第一艦隊載著730名罪犯、看守人員、長官、雜www.hetubook.com.com役和一名被任命為總督的英國海軍軍官到達澳大利亞。隨後,英國派遣了更多的艦隊和船隻,陸續將更多的罪犯運至悉尼,後來還運往另外4個散布在這片大陸上的地點。
根據第三國際教科文組織的一次調查,估計有超過十萬名原住民兒童被強制改造,其中大多數人都在「改造」過程中夭折,少數活下來的人也成為既無法與白人融合,又回不到自己部落的「白澳孤兒」。
「美國問題始終排在第一位,我們只能這樣告訴法國同志,請他們理解中國先美后歐的大戰略。」
英國政府並不認為澳大利亞是個適合移居的絕佳選址,之所以派出這支艦隊,是因為當時英國面臨囚犯過多、無處安置的難題,只好將其中一部分人流放至遠方。當時有人提議將囚犯流放至澳大利亞,也有人提議流放至地處熱帶的西非,但人們很快發現,對歐洲人來說,熱帶疾病肆虐的西非不是一個安全的選址。
更麻煩的是,澳洲的人口和經濟重心都位於東南部和一小部分西南部地區,澳大拉西亞人口前十的城市中,只有珀斯不在東部,距離實在太遠。
殖民者的邏輯是讓人難以理解的,今天的澳大拉西亞聯邦,包括澳洲大陸本土和紐西和圖書蘭島嶼,總共也只有七百萬人口,他們那扭曲的社會思想和結構,亟待中國紅軍的解放,可是從戰略上考慮,這片地廣人稀的大陸依然只能處於次要的地位。
可實際上,在「白人至上」的思想影響之下,這些孩子或多或少都會受到虐待,14歲之後就成了廉價勞動力,女孩子更是悲慘,遭受性侵犯也是司空見慣。
中國軍隊如果在達爾文港登陸,那麼就需要沿澳大利亞東海岸一路南下,陸上行軍距離將超過兩千公里,中間還要經過十分貧瘠原始、人口稀疏、嚴重缺乏基礎設施建設的熱帶雨林和亞熱帶硬葉林地區,後勤吃緊,且防守方只需重點防禦較易通行的東部沿海狹長地帶,防禦正面窄而縱深長,極端利於防禦不利於進攻。
即便到了19世紀,澳洲的歐洲裔人口中,罪犯和曾有犯罪記錄的人所佔的比重仍高達84%,一直到1868年,英國才停止向澳大利亞輸送罪犯。
中國光是要解決澳大拉西亞的問題,就需要擁有西太平洋的絕對制海權,還需要控制東南亞和巴布亞紐幾內亞,作為從北方實施大規模登陸行動的前進基地,以上每一條均十分困難,更不要提實施這麼大的戰役行動,需要消耗多少船舶運力和陸軍的機動精銳。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