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世界大戰
第九十二章 競選
紐約揚基體育場內先是鴉雀無聲,接著傳來無比熱烈的掌聲,民主黨的迦納也好、共和黨準備提名的蘭登也好,人民早已厭倦了這些政治精英和老官僚,讓他們和里德、休伊·朗這類極具個人魅力的天才領袖競爭,根本毫無勝算。
這段時間里德則連續往返于華盛頓、紐約和東北部的環五大湖工業區,以最樸實的語言力爭廣大工人群眾的支持。當美國報界的「無冕之王」、自由主義者沃爾特·李普曼,質問里德「你是不是要在美國推行共產主義」的時候,里德也以最直白的語言回答道:「我是一名如假包換的共產主義者,但我是否要在美國推行共產主義?那要看美國的有力階層能不能接受我提出的溫和改革方案。」
會議在紐約揚基體育場召開,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本來的作用就是正式提名一位代表共和党參與總統角逐的候選人。按照傳統的做法,被提名的總統候選人要等待幾個星期,聽候黨的委員會給他送來得到提名的正式通知書。
兩大建制派政黨聯手,一起推選像奧爾森這樣履歷較新的人物,確實別開生面,說不定真能同時把極左翼的社會黨和極右翼的至上黨同時和-圖-書給按下去。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共和黨於1936年總統大選召開前,于紐約舉辦的全國代表大會,就成為了使形勢發生重大變化的第一件事。
招牌早已臭透的主流建制派,即便組成聯合陣線參与競選,難道就能煥發出什麼神奇的功效嗎?
到1936年,湯森宣稱有上千萬美國人在他的請願書上簽名,西部多個州的立法機構一度幾乎受制於湯森運動。國會議員們明知其經濟上的細節存在著明顯錯誤,卻遲遲不敢冒險就這一計劃試行唱名表,生怕失去自己的票倉。
里德到南方時,唯獨在得克薩斯州受到了當地人的熱烈歡迎——因為得州的石油工業,托中國之福,在災難性的經濟危機中倖存下來,成為得克薩斯州最後的一根經濟支柱。
里德本人則在大選正式開始以後,啟動了他的全國巡迴演說之旅。由6節車廂組成的競選專列從芝加哥開出,載著美國社會最後一次革新機會的希望,奔向全美。
然而,美國人民無疑已經把歐戰以來,美國長達二十年的外交失敗、經濟停滯、人民生活水平停滯等等錯誤,全部歸結在了腐朽不堪的老牌政治
m.hetubook•com•com精英身上。
但這些虛弱的聲音,並沒能真正影響到里德的選情,反而加深了人民對這些建制派政治精英不顧人民死活且冷酷無情的印象。
共和黨、民主黨是對極左翼、極右翼政治力量的迅猛崛起,完全束手無策,準備主動退出1936年的大選了嗎?並非如此,在這之後,共和黨、民主黨同時宣布了一個重大政策,兩黨將在美國歷史上第一次聯起手來,組建一個聯合陣線,支持素以改革政治家身份為美國人所熟知的政壇新人奧爾森出面,和里德、休伊·朗角逐總統寶座!
這些人宣揚:「今後我國100年往何處去,關鍵在於是恪守美國傳統,還是亂搞什麼新花樣。」另一位新英格蘭地區的州長,新罕布希爾州州長阿瑟·M·海德則怒斥里德是一個「典型的騙子宣傳家」,他認為如果里德當選,將有一億美國人的身家性命難保。
好幾名與3K黨、銀衫軍存在密切聯繫的無業游民、退伍老兵,都試圖殺害里德。他接連遭遇三次槍擊事件,所幸在赤衛隊的嚴密保護之下,里德一次次化險為夷,槍擊案反而為里德塑造了勇敢不屈的無畏形象,博得了美國m.hetubook.com.com大批民眾的同情和支持。
然而休伊·朗否認了社會各界對他買兇殺人的一切指控,休伊·朗不愧為出色的律師,他的辯論滴水不漏,駁斥的胡佛和蘭登都說不出話來,可此事也進一步促成了反共大聯盟的解體,並使美利堅至上黨這些右翼力量,同樣成為主流建制派的眼中釘肉中刺。
同樣辭去總統候選人一職的,還有來自民主黨的迦納。
里德專列首先橫穿北美大陸,抵達西海岸的西雅圖,在這座美國社會黨人首次執政的城市進行數天演說,並動員工會組織群眾參与投票。接著他調頭南下,先到洛杉磯和舊金山,然後是新墨西哥、科羅拉多、內布拉斯加、衣阿華、伊利諾斯、底特律,最後則是右翼勢力根深蒂固的南方諸州。
里德把競選總部設在了美國社會黨的大本營芝加哥,這個匆忙組建的機構有工作人員600多人,依照慣例,里德任命諾曼·托馬斯為社會黨全國委員會主席,負責在全國拉選票,伊麗莎白·弗林則負責指揮里德召集的一個專家智囊團,為他出謀劃策、起草演說稿和備忘錄。
他唯獨沒有去新英格蘭地區,因為那裡是主流建制派最後的鐵票倉,
hetubook.com.com
當地人的反共情緒已經到了歇斯底里的地步。在里德專列接近新英格蘭地區的時候,緬因州的一位官員,竟然公開宣稱:「如果里德來到新英格蘭宣講他學自中國人的那套共產主義理論,我們就要邀請加拿大的英王軍隊來保護新英格蘭。」里德的回答,再度于全美引起轟動,保守派終日為此惶恐不安,激進的右翼分子們則直接展開了針對里德本人的刺殺活動。
那些數以百萬計的因為失業、貧困、疾病和孤獨而陷入凄涼晚景的老人們,對這一令人振奮的號召抱有強烈的近乎宗教般的理解。他們跟著湯森醫生異口同聲地譴責政府以及社會黨採取的所有救濟政策都忽視了老年人,並成功地把支持該運動的人選進州議會。
激烈的36年美國大選,也從這時候起,正式拉開了帷幕。
在馬薩諸塞州的首府波士頓,包括了德高望重的康涅狄格州州長、大文豪威爾伯·克羅斯等人在內,新英格蘭地區的多位州長聚集了起來,發出一項旨在針對美國社會黨人和約翰·里德的號召,他們的口號是「自由高於一切」。
但是,在這一次會議召開之前,共和黨內部就已經普遍清楚阿爾夫·蘭登將成為共和黨的和圖書總統候選人,所以當蘭登在紐約揚基體育場宣布自己「不會參与總統選舉」的時候,可想而知在共和黨內部引發了多麼巨大的波瀾。
休伊·朗麾下那些3K黨和銀衫軍的追隨者,則在休伊·朗遭到政府召喚質詢的第二天,就在南方多個地區發起了激烈的暴動。他們搶砸打燒普通人的店鋪,搶奪並燒毀所有書店內與共產主義有關的書籍,還到處對有色人種實行私刑,令南方許多城市都陷入動蕩之中。
胡佛總統不得已,只能授予美國陸軍參謀長麥克阿瑟將軍以更大權力,麥克阿瑟因此擁有了指揮各州國民警衛隊的授權,在他的領導下,美軍似乎是以雷厲風行的鐵腕作風,迅速就平息了南方的暴亂,但也有人說,麥克阿瑟的成功是因為他和休伊·朗在私下達成了某種不為人知的秘密協議,因此至上黨才主動停止了暴亂行動。
這是美國政治精英的自救行動,同時也是他們自認為拯救美國的最後一次機會。
就連主流建制派的許多政客都感到右翼分子做得太過分了,時任總統的胡佛以及共和黨試圖推出的1936年總統選舉候選人阿爾夫·蘭登,都親自找到了休伊·朗,警告他「不要使用暴力破壞美國政治的慣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