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世界大戰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戰勝利者
此外,德國在經濟大危機爆發之前,長達近二十年的戰後經濟繁榮,也促使德國國會幾次通過了縮短男子服兵役期的法案,這也造成了德國軍隊的人力資源愈發緊張,在某種程度上就增強了總參謀部轉向防禦戰略的趨勢。
這種大戰勝利者的心態,使德國政府、德國國會、德國軍隊和德國公眾,都更願意採納一種防禦性的戰略,而非主動出擊的進攻戰略。
「陛下,事情確實沒有那麼糟糕,但同樣不容樂觀。」勃洛姆堡元帥再次解釋說,「只要德國軍隊能夠儘快完成齊格菲防線,我們就能在歐洲戰場上立於不敗之地。這條堅不可摧的防線將會流干法國人的血,就像上一次的大戰那樣,總參謀部已經吸取了凡爾登會戰的經驗教訓,德軍的防線不僅會比上次大戰更加堅固,而且還會更有體系,我們還將建設起一道歐洲歷史上從未有過的防空火力網。」
在某些更加親近霍亨索倫家族的「地緣政治學學者」、「德意志民族戰略學家」們口中,威廉二世更儼然取得了超越歷史上凱撒大帝和拿破崙皇帝的征服成績,似乎只有歐洲人在軍事史上的最高圖騰亞歷山大大https://m•hetubook•com•com帝能夠與威廉二世一比高下。
而這一切,都需要花錢,還不是小錢,而是大筆大筆的巨款。
「政府一定要確保以死命令控制住各大報社,任何媒體都不得報道一絲半分與漢堡號慘案相關的新聞……既然軍隊還沒有做好戰爭的準備,我們就不能刺|激到國內民眾的情緒。」
等到第二次新加坡會議以後,總參謀部才逐漸意識到德國必須儘快從東南亞和印度抽身出來,但這時候時間又有些晚了,接踵而至的黑色星期一又讓重整軍備計劃在財政上變得無法接受。
歐戰勝利以後,德國在歐洲大陸以及海外的殖民地上,都極大擴張了自己的勢力範圍,一面把西歐的比利時納入自己的保護國內、直接兼并了盧森堡,一面還把從沙俄舊帝國身上分離出來的東歐諸國,全部變成了自己的傀儡國,在海外則大舉擴張殖民地,短短几年時間,提爾皮茨海軍元帥的世界政策就大獲成功,幾乎把法國和英國在非洲以及印度洋的舊殖民地,全部收入自己的囊中。
光是在非洲的那幾百萬平方公里殖民地,就需要德國派出數量www.hetubook•com•com龐大的殖民地駐軍和海軍艦隊,東歐的衛星國也是如此,特別是在白俄共和國的薩文科夫政府屢屢獲得經濟發展的重大成績時,德國更需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強化自己在東歐各國的軍事存在,在這樣才能避免白俄產生不該有的戰略誤判。
今天的德國是一個已經取得了歐洲霸權的國家,它要做的事情就是抵擋住來自四面八方的霸權挑戰者,而不是自己主動四面出擊去尋找敵人。
勃洛姆堡元帥認為現在德國軍隊能做的事情十分有限,他向皇帝進言道:「陛下,我們充其量能調二十個師到德法邊境上虛張聲勢,但這隻是一支嚴重缺乏技術裝備的半吊子軍隊,它是沒法同法軍作戰的,一旦開戰,德國軍隊很短時間內就會喪失作戰能力,後果不堪設想。」
鑒於以上的這一切原因,勃洛姆堡元帥才堅持道:「只有在德國修完齊格菲防線以後,德國軍隊才能具有開戰條件,在修建防線的同時,還有齊格菲防線建設完成以後,政府都應該加大軍費比例的傾斜,保證德國軍隊可以加速完成我們重整軍備的計劃!」
威廉二世頓時頭大無比,德www.hetubook.com.com意志帝國今天的國勢即便遭到黑色星期一的迎頭痛擊,依舊稱得上強大,工業實力不說強大到英國、法國加起來也難望其項背的水準,但絕對可以稱得上是歐洲第一。
勃洛姆堡元帥艱難的答應了皇帝陛下的要求,但德國軍隊到底能不能高效完成兩項十分困難的戰爭準備計劃,這一切都還很難說。
威廉二世御極天下數十年,再遲鈍的人政治頭腦也會有些許的長進,他聽完勃洛姆堡元帥的解釋以後,也深感德國正處在一個進退維谷的艱難位置上:
可是這種經濟發展水平,也帶來了德國公眾對政治越來越高的關注度和越來越高的要求,德法邊境上今年空前緊張的對峙,本來就已經刺|激到了德國公眾的民族主義情緒,如果威廉二世處理不好漢堡號慘案的事情,民間情緒肯定會沸反盈天。
即便是德國空軍發展最好的海軍航空兵,也只是駐紮在亞洲的艦隊裝備有可以對抗中國紅空軍的先進作戰飛機,在歐洲本土,公海艦隊的海軍航空兵所使用的作戰飛機,一樣是長期缺乏更新換代,許多技術指標都已經明顯落後于英法兩國。
德國只用了幾年時間,就完成了英和_圖_書法兩大殖民帝國幾百年海外擴張才取得的成果,這毫無疑問是一項震古爍今的巨大成就,也使得威廉二世在德國人自己的大眾輿論中被吹捧為了一位超越古斯塔夫二世、腓特烈二世的偉大征服者。
由於德國軍隊把絕大部分的資源,都投資在了海軍以及海外駐軍、殖民地軍隊方面,所以德國空軍的作戰部隊也沒能得到足夠的資源,發展並不好。
「財政上政府會加大對軍隊的支持,但軍隊也應加速完成重整軍備計劃,德意志帝國可以忍一時之辱,但不可能永遠忍耐著法蘭西公社和不列顛聯盟的挑釁,齊格菲防線和重整軍備計劃,都應該在一兩年以內就迅速完成,在1939年以前,朕要看到帝國軍隊做好迎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準備!」
除了海軍航空兵受到中國刺|激,得到相對較好的發展以外,德國空軍的遠程作戰部隊規模有限,戰術空軍和戰略空軍全都缺些火候。德國明明坐擁著全歐洲最發達的航空工業基礎,可正是由於軍隊的不重視,使得空軍不少作戰飛機的技術指標,甚至還不如一些航空公司使用的民用飛機高。
如此驚人的擴張成果,在為德國帶來龐大的原材料供應地以及傾m•hetubook.com.com銷市場的同時,自然也給德意志帝國造成了極為嚴重的消化不良。
不得不說,大戰的勝利者有時候也是一種昂貴的負擔。
1925年的英國革命造成第三國際在歐洲勢力的急劇擴張,德國本在那時就開始重整軍備的計劃,但由於德國政府和德國軍隊都不願意在全球範圍內實施戰略收縮政策,所以大量軍隊依舊在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被派往海外,德軍深度干涉了印度的內戰,多次與中國爭奪東南亞的勢力範圍,這都消耗了原本應該用於重整軍備的資源。
勃洛姆堡元帥接著解釋說道:「其次,帝國在白魯塞尼亞、波蘭、波羅的聯合公國、芬蘭、烏克蘭……駐紮了幾十萬軍隊,東歐駐軍的軍費是由中央同盟的盟國與德國一起分擔,但是這些駐軍還是花費了帝國軍隊過多的資源。而且帝國軍隊還不得不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幫助東歐的盟友們從零開始建造一支可以維護他們政府統治的軍隊,這擠佔了許多本該用於給本土德軍武器裝備更新換代的資源。」
威廉二世的臉色更加難看:「你想告訴朕什麼呢?一個贏得了歐洲霸權的德國,今天難道還要向法國人屈服嗎?那我們1914年不是白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