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八卷 世界大戰 第一百四十九章 帶頭投降

第八卷 世界大戰

第一百四十九章 帶頭投降

里德振臂一呼:「華盛頓、新奧爾良、巴吞魯日、里士滿……再到薩克拉門托和馬尼拉,合法的美國政府、參眾兩院和最高法院,已宣布這一切叛亂者成為美國的國家公敵,任何願意討伐他們的外國人也將成為美國人民的朋友,任何想要幫助他們摧毀美國的外國人則將成為全體美國人民刻骨銘心的敵人!」
里德特地沒有把新英格蘭的自治政府也納入到「國家公敵」的範疇內,看來他還是認為新英格蘭那幾個中立州尚有爭取的餘地,特別是在他們也遭到了加拿大軍隊和麥克阿瑟叛軍夾擊的情形下,聯合工團和新英格蘭之間說不定還能達成一個暫時性的軍事同盟。
1897年,當時菲律賓獨立軍還是在和西班牙的殖民者交戰,阿奎納多眼見戰局不利,就擅自與西班牙殖民者當局簽訂了《破石洞條約》,阿奎納多從西班牙殖民者取得80萬比索,以殖民當局在3年內給予菲律賓自治權為條件,同意繳械投降,自動解散政府,流亡香港。
馬里亞諾將軍和劉亨賻將軍顧全大局,選擇了率領革命軍隊服從阿奎納多的領導,繼續和西班牙殖民軍隊作戰。革命軍鬥志高和圖書漲,到8月底幾乎解放了呂宋全島,包圍了馬尼拉,9月就正式頒布了菲律賓共和國的憲法,阿奎納多則再次竊取了菲律賓共和國首任總統的寶座。
在美軍的誘降之下,阿奎納多作為共和國首任總統卻帶頭投降,致使革命軍在一開始就處於嚴重的下風,不得不被動挨打,遭到了極為重大的損失,阿奎納多自己則很快聲稱宣誓效忠美國,最終導致菲律賓獨立戰爭完全失敗,菲律賓共和國也被扼殺。
馬歇爾和他的大陸紅軍第一師開拔之前,由里德總統帶頭,數百名即將奔赴底特律前線的軍官都在芝加哥的火車站,參加了對政變以來所有死難者的追思哀悼。
另外,就是菲律賓現在的殖民政府。
二十世紀初美軍成功鎮壓菲律賓的獨立運動以後,先是把菲律賓直接划為美國的殖民地進行統治,但由於菲律賓人民此起彼伏的反美抗爭過於激烈,為了降低統治的成本,美國不得不承諾將逐步放寬菲律賓的自治權,為此當時還擔任駐菲美軍總司令的麥克阿瑟,特地網羅到原「卡蒂普南」菲律賓兒女協會的最高領袖艾米利奧·阿奎納多出任美國殖民政府和_圖_書的傀儡首腦。
可是阿奎納多捲款出逃以後,很多起義軍民不承認投降條約,拒絕繳械,他們在馬里亞諾將軍和劉亨賻將軍的領導下繼續進行武裝抗爭,收復了許多失地,革命形勢重新高漲起來。
身穿新軍裝、頭戴船形帽的新大陸軍戰士們,在火車站前的廣場上立起了一塊塊方型碑,每一塊紀念碑都代表著一次屠殺背後的犧牲者,黝黑的大理石碑面上,鑿刻著華盛頓國家廣場、紐約麥迪遜花園、長島、伊利運河、費城憲法大廳、菲律賓聖奧古斯丁教堂的名字。
聖奧古斯丁教堂廣場的屠殺,就是阿奎納多力勸阿爾蒙德發動的,他告訴阿爾蒙德和平示威者都和馬尼拉城外的獨立軍、菲支游擊隊有關聯,如果放任不管,這些人就會成為木馬屠城的匪諜,還會嚴重挫傷菲律賓政府軍的士氣。
「美國駐菲陸軍司令阿爾蒙德,這是一個所有美國軍人都很熟悉的名字,聯邦軍隊內部經常把他戲稱為麥克阿瑟的跟屁蟲。事實上也是如此,在阿爾蒙德的操縱之下,駐菲美軍也成為了華盛頓叛軍的跟班,他們也效仿華盛頓的前輩,干出了和麥克阿瑟在白宮、www•hetubook.com•com在憲法大廳、在長島和麥迪遜花園一模一樣的事情——他們殘忍殺害了馬尼拉的和平示威者,血洗了聖奧古斯丁大教堂前的廣場……」
肅穆之中,里德身穿深色的西裝,手臂上也佩戴黑紗,他的聲音越發清晰堅定:「我們不是以悲傷的心情來埋葬死者,他們死時是偉大的人民,入土時也同樣偉大,什麼時候都一樣偉大,無論如何,我們要以最激昂的戰鬥熱情為他們報仇!」
阿奎納多在香港發現獨立軍重整旗鼓以後,又急忙在香港成立了菲律賓愛國者委員會,到處籌集捐款。次年美西戰爭爆發,美國以「盟友」面目宣稱支持菲律賓獨立,並派人在香港和新加坡同阿奎納多密談,阿奎納多由此得到美國人的支持,於是在1898年5月乘美艦回到菲律賓,並很快挾美援之威,再次篡奪了菲律賓獨立軍的領導權。
每塊紀念碑前都放置著一束鮮花,所有的參与者都佩戴花環,以紀念死難犧牲者的在天之靈,一排排神情嚴肅的士兵對空鳴放三槍。
里德站在那座剛剛落成的馬尼拉聖奧古斯丁教堂屠殺紀念碑前,鏗鏘有力說道:「菲律賓人民和美國https://m.hetubook.com.com人民一道擁有合理合法的生存權利,早在這一屆政府上台時我就曾許諾將加速幫助菲律賓人民建設他們自己的國家,使菲律賓聯邦成為一個能夠獨立自主生存於地球之上的偉大國家,但就在不久前,我國駐紮在馬尼拉的軍隊完全違背了歷屆美國政府向菲律賓人民許下的諾言……」
「芝加哥的合法政府,早已經三令五申要求所有菲律賓的美國公職人員,包括政府官員、陸海軍軍人,全部在限期時間內撤回美國本土,並把菲律賓的一切行政、治權交還給菲律賓人民自己選出的新政府。然而,阿爾蒙德將軍尊奉麥克阿瑟的意旨,視總統和國會的命令如無物,完全形同叛逆,還在馬尼拉犯下了罪無可赦的滔天罪行,不僅玷污了美國的國家榮譽,也徹底敗壞了美國人民在國際上一向享有的那種熱愛和平的聲譽……」
但等到美西戰爭結束以後,美國與西班牙籤訂《巴黎和約》,從西班牙殖民者的手裡又「接受」菲律賓群島作為美國的殖民地,由於菲律賓人民和政府的抗拒,美國於1899年2月4日突然襲擊馬尼拉,美菲戰爭爆發。
從那以後,阿奎納多本人就在美國的殖民和-圖-書政府中享受著「名紳」的上流社會生活,1934年美國逐漸放鬆對菲律賓的殖民統治以後,他又在1935年當選為菲律賓自治政府的總統,又一次成為美國對菲律賓殖民統治的幫凶。
同樣的,里德也再次向人們提到了有關於菲律賓的問題:「早在三年前,華盛頓就已經和菲律賓的阿奎納多政府達成了一致意見,美國人認同菲律賓通過泰丁斯—麥克杜菲法案,放棄了對於菲律賓群島過去所主張的一切主權和宣稱權,轉而由菲律賓人民自己來治理他們的聯邦國家。從那以後,我國政府和偉大的人民,就已經向菲律賓人民做出一個莊嚴庄的承諾——美國將不再託管和干預菲律賓的外交及內政問題。」
本來因為美國駐菲律賓艦隊司令、海軍上將托馬斯·哈特的反對,阿爾蒙德不便直接下令美軍用武力鎮壓示威活動。
阿奎納多本是菲律賓獨立戰爭時期的著名領袖,他早年間由馬里亞諾將軍介紹加入「卡蒂普南」。由於阿奎納多出身於菲律賓上層的大地主資產階級家庭,所以他可以獲得更多有錢、有名望的菲律賓上層人物支持,在獨立戰爭期間憑藉這點優勢逐步篡奪了「卡蒂普南」協會的領導權。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