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九卷 新秩序 第二十六章 俄版黃金十年

第九卷 新秩序

第二十六章 俄版黃金十年

但是在對薩文科夫這號人物的評價方面,剛剛一直說話特別拘謹的朝鮮對外經濟相李秉哲反而說道:「薩文科夫從沒有在軍事和經濟上證明過自己的能力,這樣的小拿破崙可名不副實,根據我們獲得的經濟數據來看,白俄在SZRS同盟統治的十五年裡,經濟發展速度完全沒法和蘇俄相提並論,尤其是在重工業的發展上,白俄的重工業相比一戰之前的沙俄,部分產業領域甚至還出現了嚴重倒退的情況。」
波德列耶夫將軍在SZRS同盟內部,屬於和科爾尼洛夫大元帥不合的極右翼軍頭一黨。他被薩文科夫和科爾尼洛夫聯手出賣下台落跑以後,新政府按照薩文科夫和科爾尼洛夫大元帥達成的約定,將由科大帥的副手鄧尼金接任總統,薩文科夫則在四年以後的下次「總統大選」時,再接任鄧尼金的職務。
隨後,由於《維爾紐斯協議》造成了俄國農業上的困難,再加上社會革命黨右派過去主導的土地改革失敗,正如薩文科夫所料,白俄國內爆發了此起彼伏的大規模農民起義,使鄧尼金政府焦頭爛額、疲於奔命。
然而,這些表面上看起來對科大帥等穩健右翼軍頭十分有利的安和圖書排,也只不過是薩文科夫試圖進一步獨攬大權的算計而已。
斯大林對薩文科夫的評價就是:「我國政府內部,在二十年代時一直都把薩文科夫叫做莫斯科的波拿巴主義小丑,但後來三十年代發生的事情證明我們都看錯了。薩文科夫比克倫斯基更配得上『小拿破崙』的稱號,他是白俄政治人物里最可怕的權力動物,能把那樣一個散沙似的國家完全控制在一個人的手上,這份政治上的精力著實可怕。」
白俄政府在鄧尼金這位「鐵血軍人」的領導下,雖然採取了十分迅速的應對方式,出動了正規軍進行殘酷的鎮壓和屠殺,花費了三個多月時間就完全鎮壓了各地的農民起義。
在這樣的情形下,避開了簽訂《維爾紐斯協議》和鎮壓國內起義兩道大坑的薩文科夫,驟然成為了白俄政壇上唯一光鮮亮麗的人物。
斯大林作為遠東蘇維埃共和國三駕馬車之一的部長會議主席,對白色俄羅斯政壇上粉墨亮相的各種政客,分析、認識肯定是非常深刻。
等到協議簽署完成以後,瓦西里·波德列耶夫將軍就在未出庭的情況下,被莫斯科高等法院以貪污受賄的罪名判處死刑https://m.hetubook•com.com,波德列耶夫將軍本人不得不出逃柏林,就此流亡海外。
薩文科夫在白俄共和國正式簽署《維爾紐斯協議》之前就宣布下野,辭去了總統一職,改由同為SZRS同盟出身的瓦西里·波德列耶夫將軍擔任臨時總統來背下黑鍋。
《維爾紐斯協議》為德國在俄羅斯的大規模投資提供了框架,最終讓俄羅斯重新控制住已經崩潰的經濟並實現了一定程度的工業化……然而這卻是以德國影響力瘋狂湧入國內,以及俄羅斯在多個經濟領域喪失經濟主權為代價。
直到德國的經濟爆發以前,薩文科夫花費了一個半總統任期的時間,終於把總統府、國務院、國家杜馬、參議院、最高法院、軍隊和經濟界都控制在了自己的勢力之下,成為了俄羅斯名副其實的新沙皇——或者也可以說,和薩文科夫掌握的權力相比,即便是彼得大帝和葉卡捷琳娜大帝的權勢也顯得卑微了起來。
趕在鄧尼金的下一次總統大選到來之前,各界對舊政府腐敗與破產的憤怒浪潮,就已經推動了薩文科夫直接控制國家杜馬。
斯大林說道:「這正是我們邀請林書記長訪問赤塔和*圖*書的主要原因……白俄的政治穩定性已經出現了重大變化,根據契卡的調查來看,俄羅斯已經出現了再度發生國內政局重大更迭,甚至是出現大規模起義和革命的可能性,位於烏拉爾前線的白俄軍隊也顯現出士氣低落、軍心不穩的情況。就在1937年的一年中,我們就接納了多達兩千多名白俄逃兵和政治流亡者,至於普通難民,僅僅在剛剛過去的12月一個月里,我們就接收了四千多名難民。」
一旦德國的原材料資源需求量暴跌,白俄的資源採集工業就立刻迎來全線破產風潮,經濟直接墜入谷底,失業大軍迅速膨脹,隨後政治上的穩定性也將受到挑戰,科爾尼洛夫、鄧尼金、弗蘭格爾,還有尚在德國流亡的波德列耶夫等各派軍頭,以及國內的自由派,都開始重新冒頭,準備挑戰薩文科夫的獨裁地位。
薩文科夫對國家復興的虛假承諾,很快也就讓他得到了自白俄共和國誕生以來所有人都未曾獲得過的巨大支持,這之後薩文科夫取代鄧尼金的地位,重新奪回總統寶座,並開始利用政治打壓和經濟贖買等各種方式,重新約束和控制軍隊,也都成為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在1926年,https://m.hetubook.com.com俄羅斯經歷了一場自由落體式的經濟崩潰,而他們也只能尋求德國的幫助。其結果則是《德俄貿易與貸款協議》,由於協議是在波羅的聯合公國的維爾紐斯簽訂,所以這份協議又被薩文科夫一黨稱為《維爾紐斯協議》。
捷爾任斯基和三駕馬車另外一人的伏龍芝,在赤塔都獲得了來自中國的醫療援助,兩人至今都維持著非常健康的身體狀況。
薩文科夫這時候開始譴責軍方鎮壓起義,又提出一些夢幻泡影式的土地改革和經濟改革藍圖矇騙農民和工人群體的支持,竟然被俄羅斯人越來越視為人民利益的捍衛者。
「白俄在薩文科夫獨攬大權的執政以後,確實過了幾年的好日子。」斯大林向林淮唐解釋說,「但那只是因為俄羅斯終於走出了內戰結束以來的經濟混亂時期,所謂的經濟高速發展,也是建立在大量向德國出口資源和糧食的基礎上,薩文科夫並沒有真正推動白俄的工業化發展。」
斯大林稍稍沉默一下,然後笑道:「你的評判和菲尼克斯主席相同。」斯大林所說的菲尼克斯主席,就是蘇俄的國家元首遠東蘇維埃共和國最高蘇維埃主席捷爾任斯基。
然而在這一過程中,科爾尼洛夫、鄧和*圖*書尼金等軍頭的血腥做派,自然引起了白俄國內中下層民眾的極度厭惡和反感。就連此前支持軍頭們殘酷鎮壓農民起義的聖彼得堡買辦階層、莫斯科資源工業家階層和市民階層,現在也都對軍方生殺予奪的獨裁大權感到非常恐懼。
「和大部分的工業強國,比如說德國、中國、英國、法國相比,白俄的工業落後的讓人可憐。說的直白些,人太多,廠太少。波德列耶夫將軍和鄧尼金將軍失敗的土地改革,又造成了大量無地農民與無業游民在俄羅斯四處遊盪。在德國經濟景氣的時候,這一切都還能被勉強掩蓋起來,等到德國爆發經濟大危機以後,薩文科夫營造出的虛假的『黃金十年』,立刻就迎來了徹底的毀滅。」
當初另一位跟隨斯大林長徵到遠東的紅軍名將圖哈切夫斯基,現在身體也還很健康,並擔任著遠東紅軍的總參謀長一職。
當時,蘇俄也通過各種地下渠道,援助了白俄國內爆發的農民起義,尤其是葉卡捷琳堡地區爆發的農民起義,直接獲得了來自蘇俄援助的大量武器。
德國的經濟危機對白俄經濟造成了堪稱毀滅性的打擊,因為薩文科夫創造的「經濟繁榮」,完全是建立在大量對德國出口自然資源的基礎上。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