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九卷 新秩序 第四十四章 第三國際的大戰略

第九卷 新秩序

第四十四章 第三國際的大戰略

德國政府宣布進行「軍備重整」以後,確實也開始使用最新的技術規格生產大批新式武器裝備,但是由於時間有限,這些新式武器裝備的數量還比較少,根本不足以支撐德軍完成全軍換裝,暫時僅能保證德軍的少部分王牌精銳部隊換裝而已。
挪威地處北海東側,和英國一東一西,正好鉗制著德國向大西洋更廣闊海域進發的道路。這些年來,挪威國內的左翼工人進步勢力甚囂塵上,已經逐步發展到了影響挪威國策的程度,而且根據德軍總參謀部獲得的一些情報來看,已經有許多人在挪威的首都奧斯陸,多次發現了英國國內鷹牌政治派系的領袖莫斯利活動的身影。
全民的飢餓是德國對上一次世界大戰最深刻的記憶,從威廉二世直到德國海陸空軍各級將領、軍官,以及德國政府的官僚、工業界的大亨巨頭們,所有人都不願意再面對一次可能刺|激到德國民眾心理底線的大飢荒。
這份實力放在亞平寧半島上,相對於兩西西里王國和義大利聯邦共和國等中等以下的政權,確實還是有些優勢可言,但若和奧匈帝國這樣的二流列強比起來,又是相距甚遠。
https://www•hetubook•com•com旦公海艦隊被縮在北海之內,德國就需要面臨上一次大戰時的困境——蕪菁之冬!
此外,早在好些年前,很多戰略觀察家們就已經預測過了歐戰前景:在第三國際和中央同盟爆發的決戰中,最可能出現的畫面不會是第二次蕪菁之冬,而會是第三國際陣營的燃料絕境。
所以開戰第一個月的北海海權爭奪戰,就會極為重要,甚至直接關係到整場戰爭十幾億人的生死存亡。
如果不像墨索里尼計劃的那樣,立刻進行大規模的軍備重整,調整到戰時體制,即便奧匈帝國深陷內部分裂和巴爾幹地區的戰事,可能北意也很難收復波河流域,更別提是重新統一整個義大利地區。
義大利沒辦法對這場關係全歐洲命運的北海大戰造成什麼大的影響,但墨索里尼還是堅信一點:「義大利人每在波河河谷和七丘之城殲滅一支同盟國部隊,中央同盟在法國和北海戰場上就會減少一支部隊,歐洲無產階級摧毀德意志帝國反動統治的命定時刻就會更早到來一天!」
更讓德國政府感到被動的事情,還有一點,那就是對和-圖-書西北歐地區及北海海域制海權關係極大的一個小國——挪威——近年來政治導向越來越親近第三國際陣營。
石油、石油,工業的血液,戰爭的燃料,二十世紀的黃金,除美洲和東南亞以外的油田,幾乎悉數掌控在德軍的勢力範圍之下,公海艦隊只要能夠破襲大西洋航線,阻斷英法意通過美洲獲得石油的運輸線,就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使第三國際的歐洲部分直接喪失發動戰爭的能力。
法軍,再加上英國已經調往歐陸的遠征軍,英法已經集結了超過三千五百輛坦克、四千多架飛機和一萬四千門大炮的海量技術兵器。
德意志帝國以及向威廉皇帝俯首聽命的衛星國們,控制了歐亞大陸上絕大部分的石油產地,第二次世界大戰只要爆發,德國就可以利用石油武器讓第三國際陷入困境——
「法軍的兵力還在快速增加,在我離開巴黎的時候,法軍前線部隊就已經增加了八十多個師,總兵力已經超過一百五十萬人,是其當面德軍的一點七倍之多。」
海軍方面,北意海軍的水面艦艇數量在地中海海域算是一個強國,僅次於法國、奧匈帝國,和土耳其的水https://m•hetubook•com•com面噸位接近,要強於威尼斯偽政權和西西里偽政權,但在重新統一義大利的戰爭中,不管是出兵波河河谷還是要南下那不勒斯,大概除了最後階段登陸西西里島需要強勢海軍幫助以外,其他戰場海軍能夠發揮的作用都比較有限。
空軍的狀況最好,不過也是相對而言,北意空軍總共擁有將近三千架飛機,規模很驚人,可大部分飛機是舊式的,而做好戰鬥準備的還不到進入戰鬥隊列的3000架飛機的一半。
墨索里尼在第三國際擔任要職多年,于巴黎交遊很廣,他與法蘭西公社公安委員委會的許多要員都結下了深厚友誼。所以墨索里尼能這樣有信心,很大程度上自然也是出於他對法國的信心。
挪威倒向第三國際的話,英國海軍就可以前往挪威沿海地區布設水雷,甚至是直接利用挪威那些峽灣的掩護布置潛艇艦隊,更進一步,還可以直接利用挪威的機場,布置大量海軍轟炸機,配合英國本土的雷擊艦、布雷艇、潛艇和水上飛機部隊,很可能直接在北海設置一道天羅地網,阻撓德軍公海艦隊的行動。
北意的陸軍按和平時期編製共有四十和_圖_書萬人:其中五十個不滿員的步兵師,一個實驗性質的輕裝坦克師,五個山地師,規模不小,但卻都很缺少現代化坦克、反坦克武器和運輸用的汽車。
德軍如果取勝,公海艦隊就能沖入大西洋切斷英法的海外石油來源,戰爭很可能快速結束,英國若能取勝,則能保障第三國際將第二次歐戰推進下去的可能性。
只不過,鑒於德國正逐漸依靠戰爭需求從經濟大危機里脫身出來,德國也有可能依靠其相比英法更加龐大的殖民地和衛星國體系,爆發出更強的工業實力,在隨後的幾年時間里慢慢反超第三國際歐洲聯軍現有的技術兵器優勢。
「除了強化義大利紅軍自身的力量以外,就要看巴黎的態度了。」
此外,北意陸軍還能夠動員起一批數量可觀的國家民兵,但在墨索里尼決定強化國家民兵的訓練以前,這些民兵到底能發揮多少作用也大成問題。
關鍵還是陸軍。
在英吉利海峽,共和海軍的軍艦川流不息,根據德軍設在荷蘭和比利時沿海港口的秘密觀察哨所得情報,不列顛公社的共和海軍從去年八月份開始,出動的頻率和波次就越來越頻繁,以至於德國不得不下令從其分散全球的西和圖書非艦隊、東非艦隊、亞洲艦隊中抽調主力艦增援本土,強化公海艦隊的實力,用以預防英國海軍可能發起的突襲。
並且這些技術兵器和重型裝備之中,絕大部分都是在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以後生產出來的新型武器,技術規格普遍較高,相比之下,德軍裝備的技術武器雖然數量上比第三國際聯軍要多出三分之一強,可是大多數都是在二十年代生產出來的,技術上已經出現了過時、落伍的情況。
法蘭西公社的動員體制效率極高,或許就連林淮唐在中國精心設計的多級動員體系也比不上法國國民自衛軍的動員效率。當下法軍共有八十一個師已經抵達法比、法德邊境,其中還包括了三個快速輕裝師、三個坦克師和十二個摩托化步兵師的精銳力量,另外尚有十八個師正在接受緊急訓練和接收新式的武器裝備,兵力不可謂不厚實。
國民自衛軍和共和軍的龐大部隊只要失去充足的石油供應,飛機就將無非起飛,變成一堆破爛的帆布、木頭和鋁材,軍艦也只能永遠停泊在港口中,變成一隊造價高昂的巨型玩具,法國人視為驕傲的新銳汽車工業和坦克部隊,也只能在公路上趴窩,成為德軍的活靶子。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