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九卷 新秩序 第五十一章 大包圍網

第九卷 新秩序

第五十一章 大包圍網

畢竟這近二十年來,土耳其的工業化推進速度很慢,可是在伊拉克等地的石油工業還是發展很快,使得伊斯坦布爾政府的財政狀況好轉了不少。
「說到底,我認為這都是德國世界政策釀就的惡果。」
在埃及老蘇丹福阿德一世的葬禮上,馬惇靖也注意到了不少海外哈希姆家族成員的出現。
如果進行更大力度的全面動員,土軍總兵力肯定還能進一步增長,最後到達上次世界大戰頂峰時期的一百三十萬人也並不困難。
當歐洲戰場塵埃落定,波斯卻無時無刻要飽受動蕩與起義之苦,各種意識形態和政治勢力在伊朗的土地上你方唱罷此方登場,弄得好不熱鬧。
如果只是土耳其和埃及兩國開戰的話,那確實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勢必打的難分難解,但以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體量優勢,消耗到最後,勝利者一定是土耳其人。
這重火力……不管放在歐洲、北美,還是東亞範圍內來說,都實在是太糟糕了。
但這些阿拉伯地方軍閥互相之間都積怨已深,土軍不得不花費大量精力用於調解拉希德家族和沙特家族等眾多部族之間長年累月積淀下來的矛盾,這基本上就是www.hetubook.com.com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曹菊如問道:「這場葬禮,那麼多國家的外交官來來往往,到底會有哪些國家和埃及走到一起?」
直到今天,那些流亡英印的哈希姆家族政治難民,還在海外組織各種反土耳其運動,準備有朝一日再打回阿拉伯半島去。
重壓之下,伊朗人民對卡扎爾王朝的看法急速轉變,當今君主被視作是波斯苦難的根源。迅速激進化的議會也調轉矛頭對準沙阿,當沙阿下令解散議會時,軍隊也臨陣倒戈,保皇派、共和派,還有受俄羅斯紅白內戰影響產生的伊朗國內社會主義者,還有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和德國的勢力……也都紛紛出手,各自支持著不同的勢力,使伊朗的政局發展到今天還是異常混亂。
只不過,埃及軍隊比土軍的軍備水平還要更差。
埃及軍隊的常備軍總兵力不過十五萬人,全軍火炮數量只有幾百門,其中還嚴重缺乏重型火炮,空軍方面的作戰飛機只有不足百架可用,而且以馬惇靖對埃及軍隊平日作風的了解,這也不是一支可以在火力弱勢情況下運用靈活戰術取得勝利的勁旅。
在這https://m.hetubook.com.com些阿拉伯人里,還存在著大批哈希姆家族的追隨者。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1938年依舊勉強算得上是一個疆域遼闊的大國,人口也不少,如果全力動員,完全可以像上一次世界大戰時那樣,動員出一支人數高達一百多萬的龐大軍隊,放在中東地區,這依舊是巨無霸、壓路機級別的優勢兵力。
獨立發展二十年以後的埃及,總人口也只有兩千萬左右,動員體制又並不比土耳其效率高到哪裡去,一旦開戰,能不能動員出百萬級別的兵力都大成問題。
反正在開戰以前,土耳其陸軍就擁有13個軍、2個獨立步兵師和1個騎兵師,這樣總計41個步兵師和1個騎兵師,和平時期的土耳其常備軍人數在21萬人左右。此外還有一些庫爾德民兵和阿拉伯騎兵部隊作為輔助單位,這部分僕從軍約24個騎兵團,再加上21個邊防連、150個要塞炮兵連以及憲兵部隊,兵力確實十分可觀。
所以終二十年代結束,土耳其軍隊都沒能真正完全恢復對阿拉伯半島的統治,除了在麥加和麥地那以外,沙漠深處依然是軍閥、土匪和遊牧民肆意縱橫的無法m•hetubook•com•com地帶。
世界大戰前後的時光見證著波斯不堪回首的屈辱歷史:軟弱無能的卡扎爾王朝統治下的波斯,先是淪為英俄博弈中的一枚棋子,在二十世紀初被立憲革命、君主更替以及脆弱的憲政政府輪番折磨,最後落入世界大戰的深淵,遭協約國與同盟國雙方掠奪蹂躪。
「第一個,肯定就是阿拉伯人,不過嚴格來說,那些阿拉伯人也還談不上是什麼國家。」
哈希姆家族自詡為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聖裔」家族,在阿拉伯半島地區擁有極高的威望。上一次世界大戰時,哈希姆家族和英國人合作,參与了阿拉伯大起義運動,當英軍敗退以後,哈希姆家族自然受到了伊斯坦布爾朝廷的嚴厲處罰,在阿拉伯半島上的勢力受到嚴重打擊,一批政治上比較重要的頭面人物也被迫逃亡英印政權。
「除了埃及人和阿拉伯人以外,還有伊朗人。」馬惇靖說道。
法赫雷丁帕夏在大戰期間,只率領少量兵力堅守麥地那,表現非凡,因此被土耳其國內輿論稱讚為「沙漠雄獅」和「麥地那保衛者」。
不過即便如此,由於阿拉伯沙漠的特殊環境,土耳其軍隊還是沒辦法把大量部隊長和_圖_書期駐守在沙漠深處,只能繼續採取大戰前的委任式間接統治方式,扶持了拉希德家族、沙特家族和葉門的伊瑪目三個勢力來協助土軍控制阿拉伯半島。
曹菊如苦笑:「埃及、阿拉伯、伊朗……可能還要加上土耳其本尊,這些國家國力本來就非常弱小了,何苦還要再如此爭執,硬要打上一場沙漠里的中東戰爭!」
但主要問題是,哪怕到1938年,土耳其步兵的主要武器還是7是.65毫米毛瑟步槍,炮兵依舊使用的是75毫米克虜伯野戰炮,僅有不少量奧匈帝國進口的105榴彈炮,直到今年年初得到德國百忙之中援助的一批120毫米克虜伯榴彈炮,重炮才勉強能看。
馬惇靖又向曹菊如分析說:「伊朗在二十年代飽受內亂之苦,小規模的內戰和政變此起彼伏,這背後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了土耳其人的煽動和操控,今天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也面臨著相同局面,難保伊朗人不會想要插上一手……只是伊朗的工業基礎非常薄弱,軍隊實力也就比那些阿拉伯叛軍稍強一些,遠遠不如埃及,更別談和土耳其正規軍比較了。」
馬惇靖作為中國駐土大使,毫不吝嗇于批判德國人的外交政策:
上一和_圖_書次世界大戰中,英國的勞倫斯煽動了一場十分成功的阿拉伯民族大起義,可是在英軍退出戰爭以後,土耳其軍隊還是在德國人的幫助之下,順利鎮壓了絕大部分阿拉伯叛亂者,土耳其援軍最終從沙漠中救出了法赫雷丁帕夏。
「德國的世界政策就是要竭盡一切機會,去繼承和吞併英法殖民帝國留下的遺產,為此德國完全不顧自己的實力夠不夠,所以所到之處無不是滿目狼藉。德國在繼承英、法兩箇舊殖民帝國的勢力範圍以後,又缺乏足夠的力量控制這些殖民地和勢力範圍,生怕奧匈帝國、保加利亞、土耳其從中謀利,因此又極力設法平衡和削弱自己的盟國,損人不利己,就是見不得別人好啊!這才弄得普天之下,除了我們中國周邊一圈安靜土外,偌大個寰球,竟然沒有一寸和平的土地。」
由於土耳其實行的是義務兵制,年滿20歲男子必須服兵役,其中步兵的服役年限3年,其他兵種4年,因此土耳其擁有一支龐大的預備役部隊,人數在一百萬到一百一十萬人之間,只需要初步動員,土軍就可以編成40個步兵師、57個預備隊步兵師、40個騎兵團和24個預備隊騎兵團,總兵力超過八十萬人。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