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新秩序
第一百一十六章 林淮唐告全蘇人民書
「……同志們,蘇維埃俄國的男女同志們,我們剛剛獲知消息,就在6月22日,白色俄羅斯的軍隊不宣而戰,向蘇維埃俄羅斯發動了一次最為卑劣的偷襲,戰爭目前已經在烏拉爾山脈和烏拉爾河方向全面展開,戰火燃燒遍了北亞的每一寸土地,從北冰洋的白海到哈薩克的大草原上,據我們所了解到的情況來看,當前薩文科夫匪幫已經發動了三百多萬人的軍隊,進攻著這每一處戰場……」
「朱可夫軍長,我們有二十輛坦克現在可以脫離防線自由行動、戰鬥。」尋淮洲報告說道,「列車炮也可以通過鐵路機動前移,配合我們的反擊。」
到了深夜時分,人們便聚集到無線電收音機旁邊,女人們和孩子們一起側耳傾聽,從喇叭里慢慢傳出濃重的電波聲,然後就是來自遙遠赤塔的廣播聲音。
戰爭第一天,秋明要塞守軍有些下屬部隊中的的直流無線電接收機完好無損。這些無線電接收機里有一台配置在中國紅軍第一半摩托化騎兵軍那個反坦克炮兵營的駐地里,這原來是一座倉庫的混凝土地下庫房,因為牆壁非常厚,所以馬鴻賓下令將軍官家屬也安置在這裏。
尋和*圖*書淮洲帶來的部分坦克,現在已經分配給了秋明要塞守軍各部作為臨時的火力支撐點,剩下的部分則被他集中起來編組使用,準備作為還擊白匪的攻擊部隊矛頭。
在這間昏暗的地下室里,無線電收音機旁的地板上東倒西歪地躺著不少婦女和兒童,從哈爾濱和秦皇島遠道而來的中國紅軍革命官兵們紀律非常嚴格,指戰員們都很嚴肅,一開始大家還擔心造成誤會,所以從不和這些俄羅斯婦女談話,兩邊之間幾乎不存在任何交流。
這時,朱可夫和馬鴻賓正在一座半倒塌樓房房的地下室里,審訊剛剛俘獲的白軍軍官。俘虜原來是個中校,似乎隸屬於白匪軍步兵第四十師,在他的軍用挎包里,除了攻取要塞的詳細計劃外,還發現了一些紅軍指揮部甚為關注的敵司令部重要文件。
「……工農革命已經在西伯利亞取得了勝利,二十年來遠東蘇埃維共和國的經濟發展和工業建設都遠遠超過了我們的白匪對手,接下來革命也會在莫斯科和彼得格勒取得第二次勝利,我們將回到歐洲去,回到那片蘇俄紅軍長征以前曾經為之奮戰過的土地……」
林淮www.hetubook.com.com唐和捷爾任斯基的演說更給秋明要塞的軍民們提供了無盡的熱情和勇氣,原來瀰漫在市民當中的那股恐慌感迅速被一掃而空,就算是最為手無縛雞之力的婦孺老弱,現在也都一改此前擔憂害怕的模樣,變得積極向上,對未來的反攻充滿了無窮無盡的希望。
稍後,秋明要塞各處防禦據點內的官兵,地下室里的通信兵,要塞牆上的炮兵觀察員,剛剛在秋明機場降落休息的飛行員,所有人都收到了捷爾任斯基發表的告全國任命書,再然後廣播里就傳來了東共聯聯盟理事會主席、中國中央革命政府主席、中國社會黨中央執委會書記長林淮唐的聲音。
秋明的市民和軍屬們,在狹窄擁擠的地下庫房裡,好不容易才能聽清鄂木斯克和赤塔播音員的聲音——這是因為電池供電不足,但是集中在這裏的戰士們卻屏住呼吸聆聽著他的每一句話。
「……中國將竭盡所能幫助你們抵禦侵略,我們必須以同樣的決心、同樣的緊迫感、同樣的國際主義和犧牲精神來致力於我們的任務,中國的一切援助行動都將像我們國家自己遭到外部敵人侵略時一樣,中國的m.hetubook.com.com一切支援行動都將像我們國家自己處在戰爭中時會表現的那樣……」
「……中國紅軍正在進行戰爭動員,數百列軍車將從滿洲里出發,運載滿武器裝備、彈藥和紅軍的革命官兵,先行抵達赤塔,再奔赴所有的前線戰場,蘇維埃俄國的男女同志們,中國和東共聯的所有成員國,還有一切熱愛和平的友好人民,都將成為你們抵抗白匪軍入侵的最堅強後盾,中國將向你們提供蘇維埃俄國最急需的所有物資……」
夜裡,紅軍很快又組織起反擊行動,原來在要塞西區的沙皇時代舊教堂那裡,駐紮著一個獨立偵察營。該部隊附近的車場里停放著七輛正在修理的裝甲車,戰士們頂著白匪軍在夜間也沒有停歇的炮轟,幾小時之內就修復了五輛裝甲車。他們把戰車開到已經起火的彈藥倉庫跟前,不顧隨時可能被炸得粉身碎骨的危險,把炮彈和子彈裝上車,然後迅速出擊,在夜間又奪回了停火線附近的好幾個哨所。
指揮員還命令把部分傷員也帶到這裏來,好讓他們把聽到的一切都轉告給那些不能行動的同志。此時此刻,黨和政府的號召給要塞保衛者增添了新的力量,使他https://www•hetubook•com•com們更加堅信,望眼欲穿的援兵很快就會到來。
類似的反擊在整條戰線上都開始出現,紅軍士氣高昂,不管是蘇俄人還是中國人都是如此,他們積極作戰,還有幾個來自第一半摩托化騎兵軍的裝甲車偵察營居然穿過了停火線,一路滲透衝到了白俄共和國境內,迅速攻擊並炸毀了白匪軍的好幾處臨時彈藥存放點以後,又安然撤回到了要塞區內。
「戰爭爆發了,全面戰爭爆發了,這就是第二次紅白內戰,是我們二十年前沒能打完的祖國統一戰爭!」
除了這二十輛坦克以外,另外還有一些裝甲車和半履帶摩托車可供使用,再加上秋明要塞里蘇軍第二騎兵師本來裝備的少量軍用汽車和卡車,守軍還是能夠組織一支相當可觀的機動部隊。
朱可夫很快做出決定:「裝甲部隊先配合步兵,趁夜色把我軍分散在停火線附近的哨所部隊都撤回要塞區吧。」
「……同志們,你們無須擔憂,你們無須恐慌,你們也無須畏懼敵人的進攻,中國必須成為社會主義國家的偉大兵工廠,中國必將成為捍衛世界民主與和平陣營的偉大兵工廠,我們將高聲呼喚,民主兵工廠就在這裏,就在蘇維埃俄
和*圖*書國同志的身後,就在滿洲里、哈爾濱、海參崴和秦皇島,讓我們並肩作戰,為將紅旗插到克林姆林宮的穹頂上戰鬥吧!」
一些秋明的婦女開始幫紅軍官兵們做起飯來,入夜以後,大家劃定休息的房間和區域以後,也還有些本地的俄羅斯族和韃靼族婦女過來幫中國官兵官縫補白天戰鬥中破損的衣裳。
「是捷爾任斯基主席的聲音!」
林淮唐也會說俄語,伴隨著強烈電流的演說聲在蘇俄人民的耳朵里聽起來還是非常字正腔圓:
廣播剛剛結束,廣播的內容便不徑而走,連正在要塞牆上同白軍遠程炮火作戰的全體炮兵戰士們,也很快知道了這一消息。
有個年輕的女孩子叫了起來,廣播里開始傳出遠東蘇維埃共和國主席捷爾任斯基的演說聲,他通過廣播向全蘇俄人民發表了一篇蘇維埃政府告全國人民書,其中每句話都深深打動了身處戰火和死神威脅之下、在水深火熱的戰爭中度過了數小時的人們的心。
不過隨著時間推移,那種陌生感也開始被慢慢打破。
就在朱可夫考慮是要把這些文件送去鄂木斯克,還是直接報告回赤塔的時候,尋淮洲又過來向他報告中國紅軍第一坦克旅的裝甲部隊已經完成戰鬥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