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赤色子夜
第二十七章 不列顛「木牆」
「莫斯利副主席堅信德國人不敢襲擊我們,我可不敢打這個包票。」
弗雷德已能嗅到挪威雪松的香氣,過去多少年來北海都被視為英國海軍的禁臠,可不管弗雷德和沃伯頓兩位司令員對英國海軍的不敗傳統多麼自信,他們也不得不承認經過一戰的失利以後,英國海軍對北海的控制力大為削弱,現在這片海洋對英國人來說危機四伏,運輸船隊由蘇格蘭的北岸開向挪威北方,此行實際上風險大得驚人。
北海海上風雪交加,越是靠近挪威的海岸線和複雜的峽灣,這裏的大霧越是瀰漫,能見度極低,航母難以發揮作用,也正是因此這趟「北方遠征」的護航行動里才沒有航母參与。
即便在五月份,一旦靠近北極圈的冰海,氣溫還是非常「宜人」,艙室內所有的厚窗帘都被拉了下來,飯廳里亮著紅燈,軍艦外面,流冰遍布,風把它們撞到船殼上,發出格格的聲音。儘管暖氣開得很足,仍能感到北冰洋上徹骨的寒意。
「來吧,讓條頓風暴來得更猛烈些吧!不列顛的共和海軍就在這裏!」
弗雷德從懷中取出一瓶蘇格蘭威士忌士,向餐廳里的炊事兵要了兩隻酒杯,然後給第二驅逐艦隊的司令沃伯頓倒好酒,說道:「如果我的記憶不錯的話,隆赫姆峽灣長六十
https://m.hetubook.com.com七海里,按我們目前的航速,到達碼頭還要好幾個小時的時間。加上領港的時間,我們下船時,已經是明天早飯時了。只是北極的冬夜漫長,我們總要小心翼翼。」
這就是歷史傳統帶來的信心力量。
人間最奇幻的景色把所有人都驚呆了,令滿船的人久久陶醉在美輪美奐的風景里,忘卻了夜航的巨大風險,要知道夜間行駛的艦隊如果暴露在極光中,就會成為敵人潛艇最理想的靶子。
三百五十年不敗的海軍傳統,讓英國海軍即便在1939年的今天還是傲骨十足,哪怕英聯盟海軍的總噸位不過公海艦隊的一半,弗雷德和沃伯頓也都覺得英國海軍還是強於德國海軍。
第一驅逐艦隊和第二驅逐艦隊的兩位司令員,卻都更加謹慎起來,船隊已經進入挪威領海,如果公海艦隊想要阻止英國人的行動,那麼現在就可能是德國海軍發動襲擊的最後機會。
弗雷德·科普曼是英聯盟共和海軍一支護航船隊的指揮官,他身材挺拔,出身於倫敦的濟貧院,算得上是根正苗紅的底層革命者。1925年的不列顛革命時,弗雷德就在英勇號上當傳令兵,正是他把皇家海軍準備向底層水兵大規模減薪的消息提前傳播出來,和-圖-書才促成了胡德號起義的驚人之舉。
弗雷德是海軍將領,不過他對陸軍地面部隊的作戰方式也不算完全的門外漢,他和沃伯頓在航行過程里,也和運輸船隊里的好幾位共和軍師長、旅長們交流過了意見。
弗雷德對挪威粗淺印象是一個充滿雪山、冰川、峽灣和森林的美麗國家,他對挪威人民印象很好,那裡盛產古老的薩迦史詩和最英勇的海員,尤其是在當地政府轉向進步的立場以後,弗雷德對挪威這個國家的印象就更好了。
艦隊在寒風凜冽的北海上夜航,正如林淮唐很久以前就向英國人提醒的那樣,北海的海況和氣候是如此糟糕,以至於將會大大影響航母這類軍艦的穩定性,只有適航性能驚人的船隻才能成為北海上最可靠的戰士。
當特隆赫姆峽灣口的陰影出現在人們視野的極限位置時,極光漸漸熄滅了,海洋和天空又恢復了黑暗,彷彿比以前更黑,只有閃著星辰淡淡輝光的寒夜天穹上始終有光線在瑟瑟抖動。
只有弗雷德非常冷靜,他讓軍官們都快點回到自己的崗位上,時刻準備應對極光帶來的風險,沒過一會兒時間戰鬥警報聲就響了起來,官兵們紛紛衝上崗位。所有的副炮、高射炮和機關炮都搖低炮口,警惕地盯著海面,共和海軍的艦www.hetubook.com•com隊燦爛的極光中,劈開波浪,進入了挪威海,這時候警報才慢慢解除,原來只是一場虛驚,有人將浮動的冰山當成了德國的敵艦。
現在,他和另外一位負責護航的驅逐艦艦隊司令沃伯頓一起行動,七八條驅逐艦分散在前方,保護著一支規模龐大的運輸船隊前往挪威北方的港口城市納爾維克。
詹姆斯·喬伊斯是愛爾蘭人,他對北極圈的極光非常興奮:「太美了,我簡直找不到什麼語言來形容北極光。」
大家一致認為,由於挪威那崎嶇破碎的地形、冰冷難耐的惡劣氣候,英聯盟只需要給予挪威少量的遠征軍援助,他們就能在陸地上抵擋住幾十萬到一百萬人的德國軍隊。
弗雷德整整衣冠,下達了一連串的命令:炮組全部值班、鋪設偽裝網、艦長與副艦長確認一旦受傷以後的指揮交接權、確保炮彈和魚雷的位置……
畢竟共和海軍的航母數量遠沒有中國紅海軍那麼多,損失任何一艘主力航母,都將大大影響將來英聯盟海軍與公海艦隊決戰的勝算。
「不列顛海軍維持了三百五十年不曾落敗的海權,我們的前輩輸掉了上一次大戰,卻沒有輸掉海權。」沃伯頓說,「德國海軍無法佔據世界首席,這不是個人的力量能改變的。德國是個大陸國家
和圖書,東方有中國,西方有法國,還有一些其它二流強國,我們不得不把主要的人力物力放在陸軍上,因此,能用於海軍的人力和資源就有限了,德國不可能同時在陸軍和海軍上都稱霸世界。」
「天真冷,不是嗎?」
公海艦隊現在的實力明顯強於英聯盟海軍,而且英聯盟海軍由於1925年不列顛革命的緣故,使得很多老資格的海軍將領逃亡加拿大,幾百年來的海軍教育傳統也出現了斷代,可這並不妨礙像弗雷德和沃伯頓這樣底層出身的新生代海軍將領充滿信心。
船艙內還有許多愛爾蘭旅的士兵,其中就包括來自都柏林的著名作家詹姆斯·喬伊斯,他在愛爾蘭旅雖然只是一名普通軍士,可由於喬伊斯在文學領域的巨大功勛和影響力,所以弗雷德和沃伯頓兩位護航指揮官還是很看重他,並提請愛爾蘭旅的陸軍指揮官們最好能保護好這位有名的文豪。
突然,一片極強的光在舷窗外閃亮起來,艙里的軍官們發出驚嘆:「北極光。」
英國人對航母的使用,還是謹慎而再謹慎。
英國的水兵們多少年來保有一種奇妙的迷信:只要離開不列顛的海岸,他們就會處在「木牆」的保護之中,就像古代的希臘人那樣,這道「木牆」將會比任何要塞和城市都更加安全,這讓英國海軍軍人養成了和_圖_書一種淡漠的傳統,越是漂泊于海上,他們反而越是沉著冷靜了下來。
「只要能夠安全抵達納爾維克,我們就會在挪威創造一個戰爭史上的奇迹,在冰天雪地里粉碎條頓十字軍的利劍。」
喬伊斯的軍士長勞倫斯說:「那你應該把它記錄下來,文學家可以把見到的任何事物都當成未來創作的素材,等到戰爭結束以後我很想看看你的新書!」
「挪威人是我們的好同志、好盟友,只要英國遠征軍能夠安全抵達挪威,我們就能在挪威站穩腳跟,德國人想從瑞典進攻挪威嗎?沒有那麼容易。」
連弗雷德和沃伯頓也被吸引到船艙外,欣賞那嘆為觀止的北極光:人們視野極限的海平線上,先亮起幾抹扭曲如雲氣的綠色光彩,瓜掛在天空的一邊緩慢移動,然後又漸漸淡化。一瞬之間,遠方的整片天空都亮起來,令人聯想到許多北歐神話里才會出現的場景,天空中像玉石翡翠閃耀,湖光般的瀑布由天空墜落,蒼穹的中心塌陷過來,接著像是由天空中傾斜下成片的冰冷海水那樣,震撼著每位遠征軍戰士的內心。
弗雷德小心翼翼指揮著護航艦隊,一海里一海里的走完最後一段危險的航程,船隊距離挪威已經如此之近,沒有任何德國軍艦來找麻煩,這趟航行真是獲得了英國海軍歷史上代代英傑的庇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