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卷 赤色子夜 第七十章 馬克思的故鄉

第十卷 赤色子夜

第七十章 馬克思的故鄉

炮火持續不斷掃蕩著特里爾的德國守軍,令這些A集團軍群剛剛從比利時調來的步兵師幾乎立足不住,面對這種毀滅性的炮火,很難想象德軍要如何組織反攻,他們連頭都抬不起來,很快又要面臨法國坦克的碾壓,毫無勝算可言。
硝煙和霧氣凝結起來,即便再多的識別膠帶也無法在一臂之外被看清,戰場上各種噪音混成一片,簡直就是一片噪音的海洋,每隔幾秒便射出的紅色曳光彈為法國人指明了方向,並區分出各單位的分界,遠遠看上去,鑽入特里爾的法軍部隊就像一支蜿蜒前行、冒著蒸汽的隊列。
炮手們將濕布搭在炮管上,或是將一桶桶水澆上炮口,然後重新裝彈,特里爾戰役是法軍炮兵集中展現威力的一次大顯身手的舞台,法軍幾個摩托化步兵師的頭頂上此刻就像由密集的炮彈豎立起一座鋼鐵橋樑。
黎明時,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山頭,彷彿給它們鍍上了一層銅。早晨過去了,中午過去了,特里爾的激烈戰鬥還在繼續。德軍狙擊手利用光亮這一致命的優勢,不斷狙殺著沖入特里爾城區的小股法軍步兵,數百名法軍士兵陣亡在罌粟花和野鳶尾花中,等到下hetubook.com•com午時,法軍進攻的氣勢已漸漸消退。
一百多年前馬克思出生的時候,特里爾的場景就與現在差不多,黑門與凱撒浴場也是今日這副模樣,那時候馬克思就創作了不少詩作,透露出了他對於共產主義最初的種種理想藍圖……幾年前,德皇政府不顧特里爾本地民眾的強烈抗議,派出軍警強行拆毀了特里爾的馬克思故居,此刻,這座故居的廢墟舊址距離法軍的最前鋒便只剩下了三千多米的距離。
特里爾的地理位置很有多元文化的「意味」,它處在德國、法國、比利時、盧森堡的交界處;歷史上,它的歸屬時常發生轉換,有時歸法國,有時歸德國,時常發生動蕩,更是一種交融。
法軍第二集團軍的司令員亨利坦吉估計德軍正設法向特里爾集結兵力,法軍最近得到的情報顯示,德軍的A集團軍群已有一個半集團軍的部隊正被調往魯爾區設防,現在估計德軍有至少三個師在特里爾,另外還有三四個師集結到羅斯巴赫方向。
特里爾古城原來是古羅馬的陪都,現在它的市中心有十幾棟建築,全都是古羅馬時期建造的,大部分有兩千年www.hetubook.com.com歷史。濾去蘊含的權力至上和等級森嚴,這些建築體現了濃郁的宗教的氛圍。
隨著各突擊營的實力減損過半,亨利坦吉命令兩個師退回到出發線,但亨利坦吉並不對此感到焦急,他麾下另一支摩托化步兵師部隊現在已經通過特里爾附近的沼澤,迂迴向敵人的後方,車輛緩緩向前,拖著船隻或牽引式反坦克炮,突擊部隊涉水或划著突擊舟渡過沼澤附近的小河,進攻者用手榴彈和刺刀消滅少量的德軍崗哨以後,就對特里爾完成了包圍之勢。
法軍的索瑪坦克排列成一條鋒線,再次掩護著步兵向特里爾城區發起進攻,他們向前推進,跨過被戰火蹂躪的田野,朝神聖羅馬帝國時代的主教座堂,鐵絲網和壕溝被坦克的履帶輕而易舉碾過,黃昏時分,德軍重型榴彈炮的炮口噴吐而出深紅色和琥珀色的火焰,但還是於事無補。
但這些部隊都是單純的步兵師,缺乏機動反攻能力,而且由於調動倉促,士氣低落,剛剛抵達新的戰場就遭到法軍的兇猛衝擊。
眾所周知,馬克思主義有三個來源,也就是德國古典哲學、英國的古典政治經濟學和法國的空想社會主和-圖-書義,但在這之前的馬克思青少年時代,他更多是受到了家鄉特里爾文化傳統的影響。
「真讓人難以相信,也許只用一個月的時間,我們就能打垮德國,在開戰前最大胆的指揮官也不敢想象如此樂觀的圖景吧!」
現在在特里爾就是如此,德軍的三個步兵師先後趕到特里爾,武器裝備、陣地工事都無準備,便倉促應戰,雖然德軍步兵的戰術素養過人,許多德軍步兵利用兇猛的機槍和迫擊炮火力阻擊法軍,在不少地段,德軍步兵還能夠發起一系列小規模的白刃戰,德軍炮兵的精度也很高,一度令亨利坦吉的法軍第二集團軍吃了些虧。
法軍第二集團軍司令亨利坦吉對於拿下特里爾信心十足,巴黎對於特里爾也是同樣勢在必得,為此法軍還特地將原本用於進攻魯爾區的三個集團軍部隊,分出一個集團軍用於解放特里爾,因為這裡是馬克思的故鄉,于歐洲的共產主義者來說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
法蘭西公社希望在特里爾舉辦一場盛大的閱兵儀式,來為解放全歐洲的這場戰役做完美註解,亨利坦吉的內心中也是豪情澎湃,法軍在特里爾和科布倫茨的攻勢都十分順利,大概也就是這https://www.hetubook.com•com幾天的時間吧!法軍將在兩個方向同時獲得大勝,佔領特里爾以後,盧森堡的德軍都會陷入包圍,而科布倫茨的那一路法軍則會攻入魯爾區,摧毀德國重整旗鼓繼續作戰的戰爭潛力。
夜鶯曾在炮擊發起前的寂靜中歡唱,現在唱得更加響亮,但卻沒人能聽見,因為炮火的咆哮震耳欲聾,你就是對著身邊的人大喊大叫,他也聽不到。
德國人現在把魯爾區戰役達成了一場添油戰,如此用兵,自然是不可能抵擋法軍士氣如虹的猛烈進攻,反而不斷消耗了德軍手上數量不多的機動部隊。
法軍部隊突進過快,在陣地最前沿缺乏炮兵觀察哨,有的炮火因此延伸得太快,結果令步兵在山丘下方的山鞍部遭到德軍步兵的兇悍反擊,傷亡不小,直到法國坦克頂上來以後才把德國步兵又打退了下去。
六月三日晚上十一點整,橫跨北萊茵的南部,一條數十公里長的新月形戰線上,一股股白色火焰噴射而出。光芒從2000個炮位中躥出,映襯著那些光著膀子在炮閂處忙碌的炮手。他們塞入一發炮彈,又一發,接著又是一發,鮮紅的火舌舔舐著炮口,騰起的煙圈彷彿套住了星群,震蕩波相互和*圖*書追逐著穿過夜色。
德軍士兵們從戰壕中探頭張望,或擠在壘塞的窗口凝視著這場奇觀,他們的臉被火光映紅,他們的鋼盔在衝擊波下顫動著,「法國人發起總攻了,特里爾完了,我們全完了!」他們呼喊道。
接著法軍的坦克也開始隆隆地開上前線,法軍第一裝甲師的口號就是「解放特里爾!解放全歐洲!」午夜時刻,在法軍進攻矛頭的左翼,各個突擊營跟著散開,穿過顫動的空氣向前涌去,就像從憤怒的蜂巢中衝出的一群黃蜂。
「特里爾!特里爾!馬克思的故鄉特里爾!」
特里爾郊外的每片灌木叢后都有火焰騰起,東面的山丘上到處是磷彈的爆炸,整個地平線都被照亮,特里爾郊區的幾座教堂和修道院上空,法軍發射的大量照明彈為這片場景添加上嘶嘶作響的亮的光,這些微小的「超新星」拖著紅色和銀色的光芒,拉長了陰影,使得空中遍布噪音。
這些高爆彈對法軍坦克談不上致命,德軍還發射了數千發煙幕彈,濃濃的大霧把特里爾包裹起來,法軍士兵則在他們的亞得里亞鋼盔后貼上白色膠帶,衣袖上扎著白布,以防誤傷;排長們額外添加了V形白色膠帶,以便讓自己更容易被部下們識別。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