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卷 赤色子夜 第一百零六章 南方行動

第十卷 赤色子夜

第一百零六章 南方行動

但林淮唐著眼全球戰略格局,他從全局的需求考慮出發還是說:「兩份作戰計劃都很翔實可靠,既節省部隊,也較為穩健,行動目標清晰明確,可以一步一個腳印地予以實現。但整體而言,南線方案更有利於全歐洲的革命形勢,解放高加索油田可以幫上英法同志一個大忙。」
裏海沿岸多數能夠停泊中等貨輪的港口都處在俄軍和德軍的控制之下,只有位於裏海南岸的恩澤利和托爾卡曼港等地由伊朗控制——但伊朗目前也還並不是中國的正式盟友,只是伊朗正在同帝國公約的成員國土耳其交戰而已。
蘇俄方面的國家利益使他們更希望中蘇聯軍以莫斯科為軍事戰略的優先重點,所以捷爾任斯基幾人都對進軍高加索的戰略提出了不少缺點和弊端,但林淮唐綜合考慮,還是堅持認為高加索方案更加有利於第三國際的整體利益。
東共聯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放眼全球,其實已經算是世界第一梯隊了,考慮到美國各州受到戰爭的嚴重破壞,德國的戰爭動員效率則遠遠不及東共聯的動員管理體制高,那麼說東共聯的工業產能已有資格問鼎世界第一的寶座也便並不為奇了。
捷爾任斯基www.hetubook•com•com在這麼強大的增援力量面前,也沒什麼話好說了,只是圖哈切夫斯基還是對於紅軍能否執行這一複雜的攻勢感到懷疑,紅軍在高加索還需要面臨許多複雜的民族和宗教因素,並非簡單的軍力問題。
張雲逸提出了另外一種觀點:「大高加索山是亞歐大陸的分界線,山勢陡峻,一般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而且終年積雪,上次大戰時土耳其軍隊就因大高加索山脈的嚴寒氣候嚴重減員,確實是一道在地理上難以逾越的天塹。但我軍不是自東向西進軍高加索地區,而是自西向東進軍高加索,如此便可以充分利用裏海的航運運力改善後勤。」
蘇俄紅軍總參謀部制訂的北方和南方兩份作戰計劃,在細緻程度上差異就非常巨大,林淮唐一眼就能看出蘇俄方面更為屬意從北方直接進攻莫斯利的戰略。
「中東地區的民族宗教矛盾非常複雜,而且缺乏工業基礎,當地就沒有多少真正的無產階級產業工人,那些穆斯林部族對我們的共產主義革命不僅缺乏熱情,而且還會因為極端的宗教保守觀念而反對我們,到那裡去才是吃力不討好的www.hetubook•com.com。」
目前東共聯已經控制的阿拉什自治共和國最西端領土,就位於裏海西岸,最窄處距離巴庫港只有250公里,但問題是阿拉什自治共和國的領土範圍內缺乏裏海沿岸的良港。
他解釋說:「莫斯科到喀山一帶,向來是白匪的大本營,即便紅軍佔領這些地區,還要面對大量敵對勢力的破壞,要完全消化下來,恐怕也沒有那麼快,要支援到法國,時間上來講就更久了。鞭長莫及,我們總要做一些能夠直接有力支援法國同志的事情。」
裏海的平均深度為180米,最大深度為1025米,這個深度,大型船隻通過根本沒有問題,而且就連一些中等軍艦也可以在裏海航行。由於裏海湖岸線漫長,陸路成本原遠不如海路來的划算,而且裏海畢竟是內陸湖泊,根本不可能像海洋那樣受季風影響,因此在裏海航行幾乎不用考慮季風問題,基本上是風平浪靜,沿岸的南高加索地區和伊朗都建立了一定規模的裏海運輸船隊。
圖哈切夫斯基沉默下默來,似乎在以無言表示反對,伏龍芝和捷爾任斯基對視一眼以後說:
圖哈切夫斯基是沙俄時代的舊軍官,本和-圖-書性多少還帶有一點帝國時代對亞洲人的倨傲,他對這樣好像小學生一樣向林淮唐做報告的態度並不十分舒適。不過經歷過跟隨斯大林突出重圍的烏拉爾長征以後,圖哈切夫斯基還是長進了許多,他收起自己的脾氣一五一十說道:
中方几位將領對於蘇俄方面提出的反對意見,也都一一做了解釋和回應,最後拍板權還是在林淮唐這裏,林淮唐更多是擔憂著法軍在萊茵蘭的戰局,目前萊茵蘭左岸複雜的戰線使人難以預料接下來的戰局發展,如果法軍受挫的話,中蘇聯軍就必須承擔起削弱德國的重任。
林淮唐說:「歐洲戰場關係甚大,英法聯軍的持久戰能力十分堪憂,這點需要我們多加關注啊,諸位同志,我認為現下進軍高加索是從戰爭經濟學角度考慮后的最佳選擇,因為我們利用自然資源的速度一定比動員人力資源更快。」
「跨過伏爾加河以後,從伏爾加河進入裏海的阿斯特拉罕三角洲和馬哈奇卡拉之間,這一帶還有太多的沼澤、水網,不利於行軍和後勤,海岸線也是泥沙淤積,張大將可能並不太了解,這一帶人煙稀少,多沼澤、缺港口,只有在大高加索山以南才有像巴庫這樣能和-圖-書夠停泊中等貨輪的港口。」
裏海儘管四周都被陸地所環繞,然而注入裏海的河流卻有很多,注入裏海的河流有伏爾加河、烏拉爾河、庫拉河、捷列克河等130多條河流,如此密集的水系網路為裏海地區提供了相對便利的航運條件,行駛在裏海中的貨輪完全可以利用這些河流水系進出裏海。
「南方作戰計劃就是強攻阿斯特拉罕,沿著裏海北岸渡過伏爾加河以後進軍高加索這一黑海與裏海之間方圓上千公里的高山峻岭,然後,解放巴庫油田。」
張雲逸的話剛說到一半,圖哈切夫斯基就站起來手握指揮棒分析道:
「空軍方面也是如此,東共聯將把北方戰區下轄的戰鬥機和轟炸機數量再增加一千架。」
但蘇俄的幾位領導人還是很懷疑裏海的航運條件能不能支撐起大規模的運輸任務,捷爾任斯基再次強調:
張雲逸說:「伊朗是帝國公約組織的敵國,通過外交手段,紅軍一定可以爭取到伊朗境內的軍事通行權和裏海沿岸港口的使用權,這樣借道伊朗,紅軍就能避免在大高加索山進行費力不討好的攻堅戰了。」
現在東共聯紅軍在俄羅斯戰場只維持著五十萬前線的野戰軍隊,林淮唐這話一說,就向蘇俄m.hetubook.com.com同志許諾了將遠征軍翻一倍以上的諾言,不由得捷爾任斯基等人不動心起來。
林淮唐回答說:「東共聯正在進行更深層次的戰爭動員,華北、東北各省都正在進入總動員狀態,到年底以前,紅軍將向北方戰區增兵至一百二十萬人以上,新增部隊多以摩托化部隊為主,可以充分保障側翼戰線的安全。」
「南方計劃呢?」林淮唐問道。
捷爾任斯基接著說:「高加索地區民族、宗教矛盾複雜,德國在當地建立的幾個小型傀儡政權因為石油收入較多而十分富裕,對當地的各族民眾實行金錢收買政策,強行進軍高加索地區的話我們很難獲得當地民眾的直接擁戴,加之大高加索山地勢險峻複雜,後勤條件必然十分艱難……」
「這也是為了共產國際和世界革命的整體進展,進軍高加索還能打開中東戰爭的局面,怎麼樣來看好處都更多一些。」
「喀山、薩馬拉、下諾夫哥羅德和莫斯科一線,人口眾多,進軍這一地域的話,通過優秀的政治工作我們將能夠從白區新征一百萬到兩百萬俄羅斯族士兵。」
伏龍芝從軍事角度考慮講道:「如果進軍高加索的話,我們在側翼就會面對南俄白軍形成一條非常非常漫長的側翼戰線。」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