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卷 赤色子夜 第一百一十七章 死亡谷

第十卷 赤色子夜

第一百一十七章 死亡谷

在美軍防線的身後,李奇微為了防止紅軍利用裝甲優勢出其不意繞后穿插,還決定散布設置大量的防坦克支撐點,這些支撐點對外成環形,擁有極好的射擊視野,並能夠與其他支撐點構成密集的火力網。支撐點都部署有數門火炮,一般是50毫米反坦克炮和75毫米的團屬步兵炮,另外還將配發大量的反坦克槍和迫擊炮作為支援。
就在死谷。
土木工程、地下坑道、障礙物、地雷、掩體……李奇微下令美軍要動員一切可用的人力,不管是軍人還是平民都必須參与施工,他們需要修築一幾萬個步兵掩體、機槍和防坦克槍掩體,構築數以千計的地下坑道指揮所、掩蔽部和觀察所,設置幾百公里長度的鐵絲網和雷區,挖掘的塹壕和交通壕的總長度則要超過從洛杉磯到新奧爾良的直線距離。
李奇微還在慢慢消化林德伯格說的那些話,不過有一點他確信無疑,那就是紅軍肯定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發動大規模攻勢,美軍將有足夠時間來構築這道死谷防線。
現在紅軍和美軍都開始枕戈待旦、摩拳擦掌了,狹路相逢勇者勝,誰都知道死谷是紅軍東進的hetubook.com.com必經之地,死亡谷必有一場殊死搏鬥在等待著敵我雙方可能會將近兩百萬人的龐大軍隊,哪一方退縮了,也就意味著哪一方失敗了。
和美軍的高度緊張與忙碌相比,志願軍的行動則簡單得多,他們要做的事情除了參与施工來「復甦」洛杉磯這座城市以外,就是拚命卸載貨物、修復美國西部的鐵路交通系統。
但是考慮到死谷那極度乾旱的環境,炎熱的氣候,險惡的地形……不管是對紅軍還是對美軍來說,死谷之戰,都必將是一場極為殘酷的血戰。
美軍還有另一個依靠,那就是李奇微和林德伯格下定決心,現在就要開始不惜動用一切手段搶築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禦陣地。
死谷本身就是一個地塹,是因東西兩側平行上升的掀斜地塊山脈之間的大片岩石沉降而形成,內部地形結構極為複雜,上世紀的淘金運動又在死谷內部修築出了大量四通八達的礦道網路。
倒是美國人這邊,大部分國外的共產主義者都對世界上第一個革命成功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做過潛心研究和很深入的了解、認識,對大多數歐美共和-圖-書產主義者來講,藍天蔚的名字不如林淮唐、林時爽、陳更新、方聲濤、劉師復這些人如雷貫耳,但也算是比較知名的人物了。
由於後勤補給上的困難,紅軍不大可能以鹽湖城方向為主要的戰略進攻目標,而且即便紅軍打進了猶他州,那對美軍來說也只是一個附庸政權受到打擊,對自己的損失還不如佩利造成的銀衫軍慘敗損失大呢。
志願軍這邊也有越來越多的戰機飛到了洛杉磯周圍的空軍基地著陸,紅空軍飛到美國的速度要比地面部隊登陸美國的速度快很多。鋁製的機身很容易反射起美國西海岸那些璀璨的沙灘陽光,大批飛機的螺旋槳發出呼呼旋轉的響聲,越是接近地面,航空發動機的噪音和轟鳴聲也就越大。
李奇微點點頭:「第八集團軍會做最充分的準備,死谷,我軍要在這裏實施一場漂亮的防禦反擊作戰,目標就是放干中國人的血。就像上一次大戰末期德國軍隊做的那樣,利用有所準備的堅固陣地消耗乾淨敵人的一切進攻力量以後,再發起一次決定性的反突擊,一鼓作氣把敵人打回他們的進攻出發線。」
太陽正緩緩落進遍https://www.hetubook•com.com布紅壤的大盆地里,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歐美很多介紹中國大革命的小冊子,特別是一些著重介紹東共聯紅軍發展歷史的小冊子,都會留出相當篇幅來介紹藍天蔚——他怎麼說也是紅軍排在前幾號的首腦人物了。
幾天以後,在天空中上千道飛機雲的映襯之下,藍天蔚總算有了些把握和伊麗莎白·弗林說:
李奇微判斷,紅軍最可能的進攻路線還是在南方,沿著距離美墨邊境較近的交通線進攻,直插菲尼克斯城……這是最可能的戰略,但在紅軍這條必經之路上,他們必須克服的第一項困難就是死谷防線。
這是一項絕無僅有的超級工程。
李奇微的備戰行動已經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他知道時間有限,紅軍會在什麼時候開始發動進攻呢?八月、九月,還是十月?夏秋季節死谷極為乾旱炎熱,紅軍如果這時候進攻的話,天氣就站在防守方這邊,如果十月以後進攻,死谷的平均氣溫會逐漸降低到10攝氏度左右,不過這又會給李奇微充分時間來修築防線。
「紅軍準備進攻菲尼克斯了,我們要沿著林肯公路前進,這場戰役將決定https://www.hetubook.com.com了我們能不能走出貧瘠的西部荒原地帶。」
藍天蔚在一天天的等待中,也逐漸和伊麗莎白·弗林、福斯特都搞熟了關係。他從前在中國革命時代就曾經和伊麗莎白·弗林有過數面之緣,還接受過伊麗莎白·弗林的採訪,還算比較臉熟,但跟福斯特就完全是從現在才開始了解和認識。
革命從來與革命歷史的資歷深淺無關,可要換上左權、蔣先雲、彭雪楓、黃公略的話,美工團這邊在民族情緒方面肯定是會更難以接受的。
這也是林淮唐指派藍天蔚到美國擔任聯司總司令的原因之一,只有這種在大革命時期就聲名遠播的紅軍元老,還要在國際上具備一定威望,這到了美國才能指揮得來大陸軍的部隊。
林德伯格說:「第八集團軍得到加強以後,我們的裝甲部隊還有炮兵火力,可能依舊不如中國人。在死谷這種地形戰鬥的話,這麼複雜崎嶇的地形,就可以大大削弱坦克部隊的突擊威力,而數不勝數的坑道又可以削弱中國人的火力優勢,李奇微將軍,還有比這適合我們戰鬥一場的地方嗎?」
但志願軍在裝甲部隊和反坦克武器方面的巨大優勢,是美軍短時間內和*圖*書絕不可能超越的,現在李奇微也難以預測志願軍的裝甲和素質優勢能發揮到什麼程度,究竟能否抵消美軍在人數和火炮數量上的優勢?所以他決心在死谷一戰,起碼這裏的地形將對美軍更有利。
這些已經被美國人遺棄幾十年、上百年的地下坑道遺址,在李奇微看來就是一道道天然的防禦工事。
還有極大量的礦坑遺址。
雖然美軍在技術兵器方面還處在劣勢,不過李奇微有把握相信艾森豪威爾帶著更多援軍抵達以後,美軍能夠部分改變這一方面的對比態勢。或許美軍至少能夠在總兵力、火炮和飛機的數量方面超過紅軍。
李奇微、林德伯格一邊等待著艾森豪威爾的援軍,一邊抓緊監督死亡谷防線的進展,李奇微在漫長的等待中益緊張和疑神疑鬼,他總擔心中國人的任何異動都可能是敵人提前發動進攻的號角聲。
更熟悉美國西部地形的福斯特說:「這裏,死谷,在這裏一定有一場至關重要的大戰,白軍是不會輕易放棄死谷一線的。」
支撐點外圍,另外又有大量的反坦克壕和反坦克地雷區,以及密集的機槍迫擊炮射擊巢,然後再以地下坑道和交通壕把這些支撐點、火力點連接起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