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赤色子夜
第一百六十章 坦克伯爵
施密特上校忍俊不禁:「將軍,我們肯定是沒辦法偽裝成中國人的,您的中文說得再好,皮膚顏色也不一樣。」
這一裝甲戰鬥群的指揮官是在萊茵蘭會戰中生命迭起的「坦克伯爵」哈津特·斯塔赫維茨將軍。他是一個再典型不過的普魯士容克貴族,一戰時就在近衛騎兵團里服役,當時斯塔赫維茨伯爵作為一名騎兵,經常執行偵察任務,與法軍發生遭遇戰也是家常便飯,但他總能奇迹般地逃出包圍,回到己方陣地。
德軍步兵沖入城中以前,紅軍少量防守官兵也用輕機槍、迫擊炮和衝鋒槍讓德國人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戰鬥異常激烈,打到後面,雙方經常出現幾十人站在壕溝或散兵坑裡拼刺刀的情況。
凱塞林也對斯塔赫維茨伯爵的幸運很有幾分期待。
紅軍坦克都把炮管朝向德軍戰車開來的方向,然後車輛沿著土坡的反斜面向前開動,發動機隆隆作響,最前面的炮管一點一點從斜坡上探出半個腦袋,50毫米和75毫米的長管主炮開火以後就又收縮退回反斜面的另一側,穿甲彈在空中飛快加速,然後發出極為清脆的一聲金屬碰撞聲——
一到下午,德軍各炮兵集群m•hetubook•com.com在礦水城周邊就位以後,馬上就展開了長達一個小時的炮火打擊,這突如其來的猛烈炮火覆蓋了整個礦水城,漫天火雨急速墜入城中,雷鳴似的響動聲震遍野。
截獲的無線電通訊表明,德軍坦克縱隊已接到命令,不惜一切代價突破紅軍防禦,必須在今天以內攻下礦水城,但他們連續發動的七次進攻,都被韓永正和他的裝甲小分隊所挫敗。
最成功的一次偽裝行動時,斯特赫維茨的部隊成功穿過了法軍防線,埋伏在了法軍坦克縱隊撤離魯爾區的必經之路上,伯爵命令他的坦克和步兵隱藏在道路兩側,等到法軍坦克編隊完全進入射程時開火,一次性便擊毀了法軍二十多輛坦克,德軍方面則無一傷亡。
韓永正馬上通過無線電向師部彙報:「擊毀德軍十七輛戰車,我方損失四輛坦克。」
連續不斷的短波無線電信號緊鑼密鼓相互交織起來,無形的通訊信號好像在空氣里拉起一張把德國坦克全部囊括其中的大網。
反覆炮擊之下,礦水城就像發生了一場地震,建築物東倒西歪,大多成了坍塌的廢墟,德軍步兵旋即蜂擁而來跟進www.hetubook.com•com突入城中,他們人數眾多,進攻隊形也相對組織合理,沒有特別密集,所以很快就壓垮了礦水城陣地外圍紅軍一道道薄薄的壕溝線。
「關閉艙蓋。」韓永正說道,「通告全營,德軍坦克的楔形隊列正在逼近,攻擊點位於我方陣地前方,公路西面。」
「哐!」的一聲,穿甲彈命中德軍的四號坦克正面,部分炮彈未能從最正面擊穿德軍坦克,但更多炮彈還是命中炮塔位置,然後轟隆一聲,就把德軍的長管四號炮塔掀飛了出去。
凱塞林將軍已經為這支深入中蘇聯軍後方作戰的部隊準備了許多物資,其中就包括了大量蘇軍的軍服、旗幟,而且斯特赫維茨伯爵還把他摩下的坦克都焊上鐵板,再在炮管前方焊一個空油箱來偽裝成紅軍炮管上的制退器,這樣遠遠乍看之下,這支軍隊確實非常像是蘇軍的一支分隊。
德國人的大炮數量不及白俄軍隊多,但他們的火炮質量更好,火控設備也比白俄軍強太多了,所以用數量少得多的火炮卻很容易就打出威力遠超俄軍的強大齊射。
「坦克伯爵」的幾次戰術勝利,是德軍在西線一系列戰術性潰敗以後難得的勝和*圖*書利,加之斯特赫維茨又是大貴族出身,所以他馬上就被柏林的宣傳機器選中,大肆渲染、誇張化為了德國的戰爭英雄。
凱塞林將軍獲知這一消息以後,立刻就派出了集團軍直屬的大批摩托化步兵、炮兵、突擊炮、工兵和坦克,集中為又一個師級的裝甲戰鬥群,從這個位置渡河一一渡河以後,這支師級的裝甲戰鬥群就能深入紅軍後方,從「赤匪」背後發起攻擊。
斯塔赫維茨的裝甲戰鬥群一邊忙著過河,他本人還在和一旁的步兵指揮官施密特上校說:「你知道嗎?上一次大戰時我有一次執行深入敵後的任務,我們所有人都換上了法軍軍裝,而且你知道吧,上世紀有一段時間,你作為一名貴族是必須要學會流利的法語,所以我們的偽裝可謂天衣無縫。」
德軍的坦克縱隊未能在行進過程中輕易奪取礦水城,只能等待炮兵集群趕來增援,強行展開攻堅戰。這毫無疑問打破了凱塞林將軍預先制訂的作戰時間表,他調來了多達四百門105毫米以上口徑的重型火炮,甚至還調來了一個白俄軍仿照中蘇聯軍組建的多管火箭炮營。
無線電操作員開始把韓永正簡短的口令轉換為無線電里www.hetubook.com.com的數字,他一邊切換著這些數字,其他紅軍坦克車長、炮手和駕駛員的耳機里跟著就傳出了本車無線電操作員發出的指示,坦克車長馬上根上據這些指示內容下令調整本車方位。
一群德軍四號坦克和三號突擊炮向著草原上微微隆起的斜坡迅速靠近,韓永正的眼睛向前猛瞪,好像眼珠子都要跳出來直接貼到坦克兵裝備的護目鏡上一樣,炮手們從容冷靜,「開炮!」
「我們還是可以偽裝成蘇俄軍隊的。」
萊茵蘭會戰時斯特赫維茨伯爵就跟著古德里安作戰,他指揮的一個坦克營深入法軍縱深當中,也是靠著一口流利的法語,斯特赫維茨伯爵的部隊偽裝以後多次騙過法國人。
在礦水城側面有一條沙俄時代修建的人工運河,以運河上的一座橋樑為中心,在白俄時代還發展出了一座橋樑小鎮。由於位置關鍵,紅軍在這處橋樑小鎮的防禦也部署了稍多一些的兵力,德軍另外一個裝甲團和一個步兵師現在便沖向這座橋樑小鎮,在十多輛三號突擊炮的掩護下,該師步兵衝過教堂,順利奪下小鎮的西部,並開始渡過運河,佔領小鎮在河對岸的東部部分。
德軍剩餘的幾十輛戰車,只好放棄戰場上和*圖*書還在冒著濃煙的坦克殘骸,紛紛釋放出掩護的煙幕以後踉踉蹌蹌地駛離硝煙瀰漫的戰場,躲避到一片小樹林中。
紅軍官兵都是百戰百勝的勁旅,德軍士兵則抱著一股世界第一陸軍的自負,雙方互不相讓,就使得戰鬥的激烈程度迅速達到殘酷的等級。
德軍坦克就在這道斜坡前被韓永正麾下的十幾輛坦克依次擊毀,德軍的坦克指揮官一次又一次發起進攻,並一次又一次失利,直到在土坡前留下了近二十輛燃燒著大火、冒著濃煙的鋼鐵殘骸以後,他們才暫時停止了進攻。
河上的橋樑已經遭到後撤的紅軍官兵破壞,但德軍第39工兵營的橋樑修復支隊在當天夜裡就以創紀錄的速度修復好了整座橋樑,到第二天上午時,德軍工兵甚至還又搭建起了另一座16噸的臨時橋樑,履帶式車輛也可以從這裏渡河。
中蘇聯軍的裝甲部隊現在在純粹的技術、性能方面,相對德軍坦克的優勢已經很小了,但紅軍在車載通信方面依舊佔有很大優勢,無線電通訊的優勢不同於坦克的火炮倍徑和口徑,也不同於坦克裝甲的厚度,並沒有那麼直觀,可在實戰中通信優勢對裝甲部隊的實戰影響有時甚至要超過裝甲、火力和機動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