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赤色子夜
第一百六十六章 在庫班草原上
這一回,德軍相對於中蘇聯軍已經在戰車數量上具備了巨大優勢,德軍光是坦克就有八百多輛,再加上各式的突擊炮和坦克殲擊車,德軍戰車總數多達一千二百輛之多。
凱塞林將軍看著情報參謀匯總起來的報告,口裡低聲呢喃:「中國人應該是有八百輛到九百輛戰車,其中可能還包括了二百輛突擊炮和坦克殲擊車。」
凱塞林將軍下令道:「把第402突擊炮營和第501重裝甲營加強給東方誌願軍的第四摩托化步兵師,加強側翼攻擊。」
「一切自由人的自由聯合!」
馮·福曼將軍遲遲未能攻下礦水城的火車站,凱塞林將軍留給他的24小時時間早已過去,現在馮·福曼又聲稱德軍只需要再用48個小時就能攻克礦水城的火車站,可是當凱塞林問到德軍究竟何時能夠肅清全城的所有守軍時,馮·福曼便語焉不詳,說了一句「或許一星期內還不能完成這一任務」,令凱塞林將軍惱火不已。
踏上征程努力建設新家園!
凱塞林將軍決定暫時停止對礦水城的持續圍攻,只要能夠解決中蘇聯軍的主力反攻,那麼像礦水城這樣一座小城根本不足為懼,光是長時間的圍困www.hetubook.com.com就足以令城中守軍彈盡糧絕自己餓死,現在沒必要繼續浪費寶貴的裝甲力量強攻礦水城了。
朱可夫的部隊是最後出發,相較於紅軍戰士,蘇軍官兵士氣更高,他們中絕大多數年輕士兵都是從小出生和成長在遠東蘇維埃共和國,可是其中年齡較大的指戰員和政委,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故鄉都在烏拉爾山以西的俄羅斯歐洲部分。
對遊牧民來說,這塊土地意義更為特殊,一方面河流澆灌的草原為其提供了豐富的牧草,可做春秋牧場;一方面,森林草原和高山草原則可為其夏牧場與過冬之處。
白雲上面道路寬敞無阻擋哎嗨,
豪塞爾將軍是德軍在萊茵蘭血戰中湧現出來的一名勇將,他的指揮才幹非常出色,本來豪塞爾並不在俄羅斯集團軍之列,只是在巴庫危機以後,柏林為了儘快一勞永逸解決巴庫油田受到的重大威脅,所以從西線想方設法抽調了一批部隊加強給東方誌願軍,豪塞爾才帶著他新組建的裝甲師抵達黑海之畔。
凱塞林也把目光鎖定在了地圖上列沃庫姆斯基的位置,這並非是俄羅斯歷史上的一座名城,正相反,和圖書列沃庫姆斯基在俄羅斯的歷史上名不見經傳,相比于距離很近的車臣首府格羅茲尼,列沃庫姆斯基只能算是一座無名村莊。
但它的位置正卡在帝國公約和中蘇聯軍進攻鋒線的交匯處,不由列沃庫姆斯基自己決定,這無名之地就成為了決戰的戰場。
……雄鷹只能飛在藍天白雲上,
列沃庫姆斯基的戰略形勢與滑鐵盧非常相似,在這場戰役中,實力相近的雙方相互衝殺,誰能投入更強的後援力量發動側翼攻擊,誰就能取得全面勝利。
蘇俄紅軍第一軍的先頭部隊打著寫有這行俄語的紅旗,漫漫列隊前行,戰士們高聲齊唱第一次紅白內戰時蘇軍的軍歌《在庫班草原上》:
德航也難得展開了不畏傷亡的冒死偵察,大批戰機不顧巨大的損失,直接穿越了德軍和中蘇聯軍之間模糊的戰區分界線,闖入到紅空軍佔據絕對優勢的庫班草原東部上空,拚死取得了大量極具戰略意義的決定性情報。
豪塞爾部下的貝克少校已經率領東方誌願軍第三裝甲師的先遣支隊趕到列沃庫姆斯基附近,年輕少校在那裡聯繫到了斯特赫維茨伯爵裝甲戰鬥群的偵察兵,然後消息經由豪塞爾傳到了凱和*圖*書塞林將軍那裡,凱塞林終於確信德軍已經搶先一步佔據了決戰前的有利位置。
就如同軍事史上多次發生過的那樣,很多時候一支小小的援軍,就能徹底改變決戰雙方的力量對比天平,所以尋淮洲對這時候他能得到的任何一支援軍都抓得很牢。
兩千多年以後,另一夥戴著普魯士尖頂盔的德國軍隊也一樣踏上了頓河河谷和庫班草原肥沃無比的黑鈣土,他們的裝甲縱隊正猶如兩千年前斯泰基人的鐵騎一樣,乘著從黑海吹來的獵獵西風,沖向了決定全俄羅斯乃至於是全歐洲命運的坦克墳場列沃庫姆斯基。
而且蘇俄紅軍裏面,也有一些比較年輕的士兵是間戰期的二十年裡逃亡至遠東,這批人就是不堪忍受白俄軍閥政權殘暴壓迫的工人、小手工業者和知識分子。
索契方面又給凱塞林將軍運來了一個裝甲師、一個突擊炮營和一個加強過的重裝甲營作為增援,德航的空中偵察以及紅空軍越來越頻繁的前線活動,也讓凱塞林將軍感到了紅軍大部隊的反攻迫在眉睫。
除此,鄰近森林還可以為其提供豐富的木材以做弓矢馬車之用,禽獸則可補食物之不足。要而言之,北高加索地區可為遊牧民提供多樣性的m.hetubook.com.com牧場,以及某些農業、狩獵等輔助資源。
因高度之溫差效應,山區春季往往遲來,屆時高山融雪可提供充分的新鮮飲水,初夏時牧民放牧於此可享受第二個春季,而冬季山邊的坡地及山谷又可做冬窩子,讓人畜在此避風寒;受風面的坡頂雪較薄,也是冬季牲畜可能吃得到草料的地方。
從頓河和馬內奇河起,北高加索地區由北向南以庫班河為界,大致可分為以頓河下游草原和庫班右岸草原,以及庫馬捷列克河下游的諾蓋草原為主的大平原地帶,還有就是以庫班河左岸和斯塔夫羅波爾地區為主的山麓和丘陵地帶。
正因如此,在公元前1世紀上半葉,由青銅時代邁科普文化演變而來的麥奧提亞文化人群和科班文化人群在氣候趨於乾熱之際即在此地或農或牧,從事混合經濟活動。而草原上的許多牧民也時常借轉行遊牧之際,前來此地。
古老的庫班草原和北高加索地區在古代曾有過一段漫長的乾熱時期,因為氣候影響,黑海北岸草原的生產生活日趨惡劣,農業聚落敝,數目銳減近10倍,許多居民被迫轉行遊牧。但即使採取遊牧生活方式,也會因當地夏天草原的酷熱,水草的缺失而陷入衣食無著的境地,相對來說,地和圖書勢頗高的近山森林草原、河谷地帶的小氣候則相對宜人,吸引了眾多居民,或農或牧遷居北高加索。
1815年6月18日的滑鐵盧戰役中,如果格魯希元帥能及時趕到戰場,他的側翼攻擊很可能會讓整場戰役向有利於拿破崙的方向發展。
亞歐大陸上游牧民族的鼻祖之一,古代的早期斯泰基帝國就是誕生在庫班草原上,這些戴著高高尖頂帽子的騎馬民族沿著庫班河縱橫馳騁,在歐亞草原和高加索山脈之間建立起了他們霸權的起點。
「由豪塞爾指揮東方誌願軍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裝甲師開向列沃庫姆斯基,增援斯特赫維茨裝甲戰鬥群。」
我們滿載歌聲馳騁在草原,
所有人都沉醉在節日般喜慶里,
凱塞林很清楚自己沒時間繼續浪費在礦水城這座小鎮上了,即便礦水城是弗拉季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連接頓河畔羅斯托夫與巴庫鐵路的重要樞紐,也不值得使幾十萬白軍主力的步伐都被牽制在這裏。
他們放棄了故鄉擁有的一切,不惜代價,跨越了高山、大河與雪原,選擇了投奔自由人的家園。
庫班河邊草原連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