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卷 赤色子夜 第二百四十二章 四巨頭

第十卷 赤色子夜

第二百四十二章 四巨頭

就算是以林淮唐那誇張的精力,要顧及到全球範圍的戰事,也難免顯得有些疲憊起來。他從莫斯科回中國的時候,沒有再乘坐飛機,而是搭乘火車,中途還在獲得解放的下諾夫哥羅德、葉卡捷琳堡等地下車,休息、視察了幾天時間。
擊敗白俄共和國以後,原屬於俄羅斯的奧倫堡、烏拉爾斯克都成了阿拉什自治共和國的領土,並且哈薩克人內部還希望在戰爭結束以後,再獲得伏爾加河流入裏海的入海口阿斯特拉罕。可是這幾座城市都是以俄羅斯族人為主,歷史上和哈薩克人太多淵源,蘇俄肯定不會贊成,甚至是戰前就屬於阿拉什自治共和國的奧倫堡,蘇俄都希望能夠收回來。
土地改革、大型企業國有化和民間工商業集體化的進程,目前也都控制在比較穩健的範圍之內,一切都在按照開戰前捷爾任斯基他們多年來精心籌備的時間表推進,解放區內秩序良好,百分之八十的工廠已經復工,農場、林場更是差不多百分百恢復了1939年開戰前的生產情況。
最起碼像波蘭,已經獨立了二十多年,在歷史上向來又同俄羅斯交惡極深,想把波蘭合併入蘇聯,絕對是https://m.hetubook.com.com千難萬難的。
現在對白俄的戰事已經接近尾聲,東西方對抗的紅白戰線早就從緊鄰哈薩克的烏拉爾一線,推到了白俄羅斯、烏克蘭一線,這場戰爭對阿拉什自治共和國來講,已經是跟他們無關的戰爭了。
二戰爆發以後,這群哈薩克人受到白俄軍隊的大規模入侵,又急需中蘇聯軍的援助,所以在軍、政方面已經完全向共產國際放開。
不過當前波蘭、白俄羅斯、烏克蘭三國由德國劃定的邊界並不合理,像是白俄羅斯的格羅德諾、比亞韋斯托克等地,就更適合划入波蘭。在林淮唐看來,未來這三國還有必要進一步釐清和調整邊界線,徹底結束東斯拉夫人和西斯拉夫人多年來的歷史積怨。
最終形成中美俄歐四個龐大的共同體聯盟,來作為戰後人類黃金時代新秩序的基石。
這並不奇怪,因為捷爾任斯基本人可不是俄羅斯族,捷爾任斯基是沙俄時代出生在白俄羅斯首府明斯克的波蘭人,在立陶宛求學工作,最早參加的工人政黨也是立陶宛社會民主黨。
到1941年為止,阿拉什自治共和國境內還駐紮www•hetubook•com•com著兩萬多名蘇軍士兵和近十萬東共聯紅軍部隊,光這些駐軍的實力就已經大大超過了哈薩克軍隊全部兵力,更何況阿拉什自治共和國就緊挨著中國的七河省,從七河省省會碎葉市出兵的話,只要幾天時間,中國紅軍就能控制哈薩克全境。
要是收不回來,那蘇俄能夠接受的唯一方案,就是和哈薩克人一起組建聯邦,這樣奧倫堡也就還是屬於新「蘇聯」的一部分。
芬蘭的情況好一些,但經過二十年的發展,芬蘭人也差不多形成了自己的國家和民族意識,語言方面也和俄羅斯人差別太大,實在不大可能成為蘇聯的一部分。
很多地下黨幹部按照蘇共安排,進入到了白俄的重要軍政部門工作,有的契卡幹部經過十多年的年卧底發展,甚至都做到了省、市一級的行政副手。
今後要怎麼處理阿拉什自治共和國的地位呢?
強行併入波蘭、芬蘭這些國家,只會給蘇聯埋下內部紛擾的種種伏筆。
捷爾任斯基之前也有所反駁,如果說波蘭、芬蘭因為文化和語言同俄羅斯距離較遠,那麼日本、朝鮮、越南這些地方呢?不是在文化、語言上也和中國差別比較和*圖*書大嗎?不也是加入到了東共聯之中嘛。
可以說東共聯的所有成員國,都是在聯盟統治時期完成了工業化和現代化。而蘇聯這邊,波蘭、芬蘭這些國家都是在帝國公約組織體系之內,完成了他們的現代化,使得蘇聯沒有辦法再像東共聯這樣,用共同的革命歷史記憶和共同的現代化歷史記憶,把各成員國統一起來。
這沒什麼奇怪的,遠東的布爾什維克為這一天的到來已經準備了二十多年時間,政治幹部方面,蘇共不僅是在遠東儲備了一大批人員,而且還在白區發展出大量的地下黨幹部。
但阿拉什自治共和國現在掌權的那個資產階級進步派政府,是萬萬不願意加入「蘇聯」的。
至於阿拉什自治共和國政府的盤算……除非他們放棄奧倫堡、烏拉爾斯克等地,否則哈薩克和新的蘇聯之間實在很難維持長久和平,這還沒有算上哈薩克北部許多沙俄時代建立的城市,也都居住著許多俄羅斯族。
林淮唐認為新「蘇聯」比較合理的加盟國範圍,就是在蘇俄基礎上,再合併入哈薩克、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因為哈薩克人還沒有完成他們的工業化和現代化,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則是在語言、m.hetubook.com.com文化、歷史方面同俄羅斯親近。
林淮唐本人是比較傾向於贊成捷爾任斯基的新「蘇聯」方案,不過他認為捷爾任斯基的計劃規模太大,捷爾任斯基的新「蘇聯」是要求把一戰時沙俄丟掉的全部領土都收回來,不光是哈薩克,還有白俄羅斯、烏克蘭、波蘭、波羅的海地區、芬蘭和外高加索地區,都要全部合併入蘇聯。
捷爾任斯基已經在私下向林淮唐提出,他希望二戰結束以後,能夠讓俄羅斯蘇維埃共和國、阿拉什自治共和國以及行將解放的白俄羅斯、烏克蘭、芬蘭等國,都按照東共聯原則,組建了一個類似東共聯的國家聯盟。
而未來像波蘭、波羅的聯合公國和芬蘭,從歷史、語言、文化和經濟聯繫的角度來講,更適合併入到以後可能以法國為中心的歐聯。
但林淮唐對捷爾任斯基版「蘇聯」的具體規模,肯定是不認同的。
在其他方面,糧食、燃料等重要物資有中國援助,新解放區老百姓的普遍生活水平不算太高,可是比起白俄統治時期的飢荒,那就好得多了,有吃的、有喝的,冬天也有煤燒,除非是與白俄統治集團有很深關係的人,不然老百姓已經毫無理由去反對蘇共和-圖-書了。
這情況當然不同。
東亞各國一起經歷了二十年代的亞洲革命風暴,已經形成了共同的革命歷史記憶,而且更重要的是,在革命之前,即便是東亞各國中工業化程度最高的日本,也還沒有完全完成工業化和現代化。
一切都大為好轉了。
蘇軍打回歐洲以後,這些在白俄行政官僚系統里深耕了十多年的契卡骨幹,馬上就可以換上蘇俄制服,幫蘇俄先承擔起維持新解放區秩序的工作。
色當、凡爾登和洛林包圍圈的戰事,共產國際的達摩克里斯計劃,德國的鉑計劃,然後是東歐的「巴格拉季昂」行動……
從這短暫的觀察中,林淮唐也注意到了布爾什維克們的政治工作做得很好。
以捷爾任斯基的出生,他覺得把白俄羅斯、波蘭、立陶宛這些地方重新統一到一個國家實體之內,那就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火車途經中亞回國,作為東共聯的盟友,阿拉什自治共和國在這場對俄戰爭中的地位其實一分微妙。按照戰前的秩序,阿拉什自治共和國名義上屬於蘇俄的一部分,不過其外交、軍事、內政都已經百分之百獨立,政府也只是一個偏向左翼的資產階級進步派民主政府,並非社會主義性質的革命政權。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