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赤色子夜
第三百三十五章 亞喀巴
這支艦隊先是堂而皇之闖入紅海,然後又以幾條裝甲巡洋艦為前鋒強行穿過蒂朗海峽,在大批登陸艇上,經歷了菲律賓戰役、馬來亞戰役、錫蘭島戰役的紅軍陸戰師官兵們,絲毫都不緊張。
土耳其指揮官陷入兩難境地,他面臨的問題是是否應該繼續將主力集結在東翼?到黃昏時分,紅軍的裝甲團在黑暗掩護下完全穿過山隘,在接下來的行進途中,紅軍拋棄了部隊里所有的輪式車輛一一因為它們無法穿過堆滿崩塌岩石等障礙物的地形——最終在完全入夜以前,順利抵達進攻位置。
兩棲坦克是敞開式的車體,可以搭載十多名步兵,空間較大,而且與登陸艦相比,它可以在士兵不下車的情況下直接衝上灘頭,利用兩挺重機槍作戰。
登陸行動比所有人預想的更加順利一些,紅海軍的艦炮火力支援每每在關鍵作用發揮奇效,把那些試圖重新集結起來發動反攻的德軍部隊炸散,也讓大部分土耳其軍隊難以迅速集結起來。
歌聲傳開以後,旁邊一艘救生艇的喇叭里也傳出了軍艦進行曲的旋律,幾名日本籍的官兵引吭高歌,又唱起了由江田島海軍健兒之歌改編而來的東亞海軍健https://m•hetubook.com.com兒之歌,所有人衣著整齊,甚至能夠以一定的超然姿態,看待岸上的障礙物和正射向登陸艇的敵軍交叉火力。
接近海灘時,負責火力掩護的巡洋艦們開始齊射,在炮火硝煙籠罩的亞喀巴海岸線前,登陸艇急速沖了出去,一到岸后,陸戰隊員便從登陸艇上跳入齊胸深的水中,只見前方海灘上濃煙滾滾,不時傳來迫擊炮彈的爆炸聲。
只有一小部分登陸部隊遭到頑強的零星抵抗,這些抵抗主要由小股德軍部隊發起,但是在紅軍的兵力優勢之下,德國人很快就抵擋不住,相當多阻擊部隊在陣地上就被紅海軍巡洋艦的艦炮炸死,出現了不少整連一起陣亡的案例。
第一批下水的是蛙人,這些水下爆破專家專門負責在水下障礙物中開闢通道,隨後就是第一波登陸部隊,坦克登陸艇上裝載著兩棲坦克靠岸,只有很少數坦克登陸艇撞上水雷,大部分都成功接近目標登陸點,接著就是步兵的前進,這次行動宛如一場登陸演習,帝約聯軍的部隊阻擊很不得力,絕大部分陸戰隊和車輛都在沒有受到任何阻礙的情況下,順利登上海和圖書灘。
一切都非常順利,空、海、地三路進攻,都已經完成了班超行動中的主要戰役目標,現在紅軍已經可以把帝國公約集結在巴勒斯坦和敘利亞的重兵集團阻擋在外,使蘇伊士運河成為真正孤懸于外,並且即將瓜熟蒂落的勝利果實了。
戰鬥過半以後,紅空軍的支援也越來越多,亞喀巴城的戰鬥幾乎和阿伊賈德哈鎮的戰鬥同步結束,陸戰隊員們用一次堅決又快速的兩棲登陸,迅速攻佔了這座位於紅海蒂朗海峽旁邊的戰略要地,而紅軍自身僅付出了不到楊成武戰前預計的五分之一傷亡。
帝國公約方面對紅軍的登陸行動有所估計,但完全預料不到他們來得這樣快,而且登陸規模還這麼大,大部分反登陸的工事和障礙物都還沒有修築好,就遭到這一波突然襲擊,多數海灘防線都在短短几小時的時間內崩潰,海岸線上的守軍只能快速退向亞喀巴城。
另外一部分封閉式車體的兩棲坦克,則是裝備了一門37毫米口徑的坦克炮,可以用來對付德軍的輕型和中型裝甲單位,也能用於摧毀現在亞喀巴城裡那種簡易的城防工事,一炮過去,就能為陸戰隊員們打開繼續前進的道路。
https://m.hetubook.com.com陸戰師裝備有一定數量的兩棲坦克,這些坦克在履帶上用螺栓安裝上一種呈形曲面的「蹄鐵」,為的是可以在運動的時候兜住更多的水,同時符合流線減阻的原理。
在亞喀巴灣外,紅海軍的印度洋艦隊哪怕是紅海軍主力艦隊中最弱的一支海軍力量,可是面對土耳其的紅海艦隊,還是佔據絕對壓倒性優勢。
亞喀巴的每座房舍都成了防禦據點,德軍用地雷、帶刺鐵絲網和一些混凝土牆,嚴嚴實實地擋住了街道,猛烈的槍彈從這些掩體和防禦據點後面射向紅軍陸戰隊員,突擊隊缺乏突破用的裝甲車輛,被迫停止前進了一段時間。
土耳其人實在沒必要為德國的世界霸權送死,即便兩國是兩次世界大戰的盟友,可是土耳其人並不容易忘記德國的背信棄義,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為大戰付出那麼多代價,可是又得到了些什麼呢?就連一個近在嘴邊的蘇伊士運河,德國人都不願意給土耳其。
亞喀巴方向的登陸戰,也在同時展開。
「……軍中之軍,鋼中之鋼,我們是祖國的熱血兒郎,尖刀拔出鞘,炮彈壓上膛,只等著衝鋒號角吹響,太平洋的www.hetubook.com.com涌浪中我們特別能吃苦,印度洋的岸灘上我們特別能打仗……背水攻堅,勢不可擋,紅色陸戰隊的戰旗,唯有向前方!」
所有人都異常沉著冷靜,這些陸戰隊員都是經歷過從南洋直到印度洋的一系列登陸戰,作戰經驗非常豐富,眼前亞喀巴城的這麼一點反登陸火力,跟他們已經經歷過的各場惡仗比起來,還真不算什麼困難。
這些人退無可退,除了少數德國部隊選擇了冒險沖入大沙漠以外,絕大部分土耳其軍隊都選擇了直接放下武器投降。
登陸艇上,空氣里還瀰漫著一股奇妙的歡快氣氛,當船隊向岸邊航行時,陸戰官兵們一個個就唱起了紅軍陸戰隊的隊歌:
一瞬之間,亞喀巴城的土耳其、奧地利和德國軍隊就陷入巨大恐慌和混亂之中,海灘旁停滿了登陸艇,部隊正從船上紛紛上岸,對於紅軍陸戰部隊來講,登陸地區沿岸的巨大海浪和水下障礙物所帶來的麻煩,還要遠遠大於土耳其人的反登陸火力。
陸戰部隊前進時有條不紊效率很高,顯示出威武之師的氣概,攻進城鎮和村莊時,英勇事迹隨處可見,有的戰士雙臂都被炸斷,仍在鼓舞戰友前進,速度就是一切,醫護兵在傷兵群中忙www.hetubook.com.com碌著,裝有掃雷器的坦克在清除地雷,海岸線上還有一些坦克和車輛在燃燒,偶爾襲來的炮彈會掀起沙土,可是並沒有出現楊成武預計中的大批傷亡。
整個蘇伊士戰役,方聲洞採取了空降突擊、地面戰推進、裝甲部隊穿越沙漠奇襲、陸戰師海上兩棲突擊等等多種戰術,就是要極力營造紅軍大舉進攻的聲勢。
楊成武在無線電中向統帥部發去賀電:「……第二集團軍較預期提前兩天完成第一階段的戰役目標,其餘陸戰部隊,即將配合空降兵進攻蘇伊士城和塞得港,敵援軍行動遲緩,當前形勢於我較為有利……」
而且由於土軍從阿伊賈德哈撤往亞喀巴的道路,已經被紅軍裝甲部隊完全切斷,所以大批土軍士兵難以撤離,除非他們選擇向北橫穿沙漠,但是沒有沒做足提前準備,沒有攜帶足夠食物、淡水和燃料的部隊,一旦進入大沙漠,恐怕還沒等走出去就會因饑渴而死。
直到翌日黎明時分,土軍指揮官才發現了阿伊賈德哈的陣地已開始遭到紅軍四面圍攻,土耳其人的頑強抵抗和精準的炮火射擊導致紅軍進攻一分困難,但經過一個小時血腥的近距離戰鬥,紅軍還是得以在上午六點三十分時順利攻入阿伊賈德哈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