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卷 赤色子夜 第三百四十四章 敖德薩

第十卷 赤色子夜

第三百四十四章 敖德薩

在最初的戰鬥中,蘇俄紅軍的機械化騎兵集群率先突破了帝國公約的外圍防線,不過由於騎兵機械化集群的機動速度較快,部隊孤軍深入至亞歷山德羅夫卡鎮,原地轉入防禦,等待後續跟進的東共聯遠征軍第一裝甲師。
總共有兩個營的空降兵,配合從克里米亞半島方向過來登陸的一個蘇俄紅軍海軍步兵團,很快就奪取了敖德薩的碼頭,在中蘇聯軍優勢的炮火支援之下,還順便擊沉了好幾艘德國海軍試圖阻撓紅軍行動的驅逐艦。
下午,隨著遠處傳來隆隆的螺旋槳聲,很快天空中出現了數架德軍的斯圖卡轟炸機,伴隨著德軍的空襲,敖德薩守軍難得發起了一次全力以赴的反向突擊。難以計數的白軍士兵涌了出來,雙方隨即展開了一場中世紀般的搏殺:蘇軍騎兵出鋒利的馬刀,策馬出擊,東共聯的遠征軍官兵也上好了雪亮的刺刀,在近距離一次又一次擊退了土耳其軍隊和烏克蘭軍隊的反擊。
由於地形的關係,這些房子都「攀爬」在峭壁上,每一層都看得見,遠遠的一片白色,像掛在峭壁上的串串珍珠。白房子是愛琴海上希臘島嶼的特徵,房子漆成和圖書白色是為了防晒。但是這些白房子不是一直以來都是白的,因為白漆是大約1905至1915年間才在世界上大量生產,成為普遍的漆料,從前的人用石棉來製作接近白色的漆料。
現在全世界最大的白色漆料生產國,也已經由世紀初的化工業霸主德國變成了東共聯,工業產能領域第一名和第二名的交接棒,其實也就在預示著兩國國力的此起彼落。
塞爾維亞和羅馬尼亞這兩個非共產國際的國家,表現沒有克共和匈共出色,但也已經逐步把過去三四年間丟失的領土全部收復,而且羅馬尼亞向在向東進攻,目前正在與中蘇聯軍合力圍攻敖德薩。
很快,在聯軍的進攻之下,羅馬尼亞軍隊佔領了敖德薩城外的蓄水池,切斷了市內水源,使城內的帝國公約聯軍只能依靠海運的淡水維持給養。
次日凌晨,伴隨著隆隆炮聲,中蘇聯軍以極為密集的重炮炮火摧毀了帝國公約在敖德薩的中層防線,德國空軍雖然從土耳其和保加利亞的機場起飛,大量出動,給予了敖德薩守軍很大支援,在黑海上,德國海軍和奧地利海軍的許多驅逐艦和炮艇hetubook.com•com也開到港口,作為固定火力點支援敖德薩,但很快東共聯遠征軍就對敖德薩的港口實施了空降突擊。
諸多藍色、白色的小鎮建築物以外,就是十九世紀、二一世紀以後,當地人重新又挖掘和修復起來的宙斯神殿、健身房、摔角學校和運動場,印度洋戰區所屬的一艘戰列巡洋艦大理號經過蘇伊士運河,開進東地中海后,一路向北,接近南歐的歐島嶼海岸線以後,就能在一派沉沉的艷紅晚霞里,看到島嶼峭壁上連成一片的白色房子。
地中海上的東西兩側風景截然不同,西地中海廣袤無垠,蔚藍色的波濤好像無窮無盡,東地中海上則到處都是像一串串珍珠似的小島,像克里特島和塞普勒斯島這樣的大島,在西地中海的海域上也有馬略卡群島、撒丁島、科西嘉島和西西里島可以比擬,但那些零碎的小島,連綿一片,就像是溪流淌過陸地,硬是截出一片群島,如此獨特的景象,就是西地中海所無的了。
德國為了挽救黑海局勢的崩潰,還到處設法協調,又從土耳其、奧地利和保加利亞拼湊了五萬遠征軍支援敖德薩,再加上敖德薩和*圖*書城中原來的三萬烏克蘭軍隊,這座帝國公約在黑海北岸的最後一個港口城市裡聚集了八萬軍隊,但只配有二百四十門火炮和一百一十架戰機,處處顯出帝國公約越來越捉襟見肘的樣子。
即便後來希臘通過外交努力,爭取與塞爾維亞、羅馬尼亞建立了貝爾格萊德同盟,但在地理上,希臘還是隔絕於外,沒有和任何一個盟友擁有直接接壤的地方。
但希臘堅持住了,四年時間過去了,希臘丟掉了除伯羅奔尼撒半島以外的全部領土,就連首都雅典都已淪陷,可是保加利亞軍隊還是未能征服這小小的一塊伯羅奔尼撒半島,併為此不得不把保軍主力的四分之一長期留在希臘,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塞爾維亞和羅馬尼亞需要承受的軍事壓力。
外圍防線距市區25--30公里,全長80公里;中層防線距市區6--8公里,全長30公里;最後的防線即敖德薩市區防守。
最終,帝國公約的反突擊還是以失敗告終,不久之後,抵達敖德薩戰場外圍的羅馬尼亞軍隊也開始投入作戰。這還是中蘇聯軍第一次和這位新盟友並肩作戰,羅馬尼亞軍隊的訓練水平和裝備水平和-圖-書都很差,但是羅軍也在巴爾幹戰場中經過了幾年的嚴峻考驗,士兵和軍官大多經驗豐富,還是能夠勝任司令部分配給他們的多數作戰任務。
現在巴爾幹北部的戰局已經出現了很大改觀,克羅埃西亞、匈牙利在北方已經獲得獨立,建立起臨時政府和人民軍隊,克共和匈共都是共產國際成員,現在又打通了斯洛維尼亞的陸上走廊,直接與義大利接壤,可以獲得大量的援助物資,實力增長非常之快。
希臘的卡塔科隆、聖托里尼、比雷埃夫斯和科孚島,還有愛琴海和亞得里亞海之間的一大片小島,都是如此,島上都是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的歷史遺迹,稍近一些的時代,則是威尼斯共和國在東地中海島嶼上留下的痕迹。
羅馬尼亞派出了八個師參加敖德薩圍城戰,中蘇聯軍更是派出了二十萬軍隊參与對敖德薩的總攻,面對嚴峻形勢,德軍派到敖德薩統一指揮帝約聯軍的總司令約翰內斯·弗里斯納上將,竭盡所能,圍繞敖德薩市區修築了由戰壕、碉堡和反坦克炮陣地組成的三道防線。
短短几天以後,東共聯遠征軍第一裝甲師作為主力的突破矛頭髮動了總攻擊,遠征軍坦克和圖書剛剛前進不久,對面陣地上就閃起一道道光暈,帝國公約軍隊的反坦克炮火像雨點般襲來,但並未能對遠征軍第一裝甲師的重型坦克造成多大殺傷,坦克部隊繼續前進,帝約節節敗退之下,敖德薩市區也整個進入到了中蘇聯軍重炮炮群的射程範圍了。
數年的戰鬥幾乎耗盡了希臘國內的物資:從食物到藥物,再到衣服,希臘所有的海陸空軍預備隊也都消耗殆盡,希臘沿岸和愛琴海上許多島嶼的丟失,也使得希臘逐漸受到帝國公約的完全封鎖,國內飢荒頻頻。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希臘在戰爭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被迫面對保、奧、德、土,乃至於是還要加上西西里等國聯軍的圍攻,四面楚歌中自顧不暇。
更糟的是,經過了帝國公約對希臘的日削月割以後,希臘在地理上已經處在了奧地利、保加利亞、德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完全包圍之下。
希臘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里的表現很不賴,希臘在上一次世界大戰里站在協約國一方,敗得十分凄慘,戰後被迫割讓給了保加利亞將近一半的本土領土和人口,在海外又被迫把克里特島交給了德國海軍駐紮,國力可謂受到了重創。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