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赤色子夜
第三百五十三章 清除
芬蘭政府提出,帝國公約應該出動撤出彼得格勒城中的所有守軍,然後對這座城市進行系統性的大破壞,徹底摧毀全城的一切軍事和工業設施,然後把彼得格勒的幾百萬居民作為一個大包袱丟給蘇俄紅軍,這樣也能遲滯蘇軍繼續進攻的勢頭。
而且就在維捷布斯克——奧爾沙戰役的同時,斯大林也指揮蘇俄紅軍對龜縮彼得格勒的薩文科夫小朝廷發起了最後的攻勢。
在此情勢之下,柏林當局設立的帝國公約北線總司令部,只能在時任北線總司令馬克西米連·馮·魏克斯親自下令,位於彼得格勒及周邊地區,包括普斯科夫省和諾夫哥羅德省的其他帝國公約軍隊,全部開始執行撤退行動。
海因里希上將自己做出了判斷,他認為德軍已經完全失去了繼續守住包圍圈內陣地的能力,於是就向明斯克的東線總司令部請示,要求就地解散所有德軍大部隊,各部隊開始分成小規模集群,自由行動,向西分散突圍。
距離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已經不再剩下多少時間,德軍在白俄羅斯東部戰役中的表現,也不再擁有多麼出類拔萃的戰鬥力,從很多方面來看,現在即便是得到了東共聯大www•hetubook•com•com力援助的蘇俄紅軍,也可以在正面戰場上擊敗德軍了。
更何況現在進攻彼得格勒的蘇軍部隊裏面,起碼有半數都是一年前的白俄軍隊,他們中許多人都和彼得格勒守軍沾親帶故,很多軍官不是親戚就是朋友,亦或者就是曾經的同學,完全費不著為了一個還沒開始攻城戰就跑到德國去的薩文科夫拚死作戰。
維捷布斯克守軍的最後一個重裝甲營被迫提前投入戰鬥,他們的作用很大,一經加入戰場,就大量擊毀了蘇俄紅軍裝備的中國造玉龍重坦,可是裝備了大量中型坦克的中國遠征軍部隊這時開始攻擊維捷布斯克德軍的側翼,很短時間內就撕開一個三公里寬的口子,並很快就突破到了德軍的第三道防線。
但就在帝約聯軍剛剛開始對彼得格勒實施破壞行動的時候,城中的各大工廠就爆發了規模浩大的護廠運動,在布爾什維克地下組織的領導和聯絡之下,數十萬工人站了出來,他們自發組織起來,拒絕帝國公約的芬蘭軍隊和波羅的防衛軍進入工廠和港口。
不等蘇俄紅軍對彼得格勒發起最後的攻勢,城中工人武裝的暴動就已經和-圖-書是此起彼伏,帝國公約組織內部早有聲音希望放棄彼得格勒了,因為這座城市太大了,要長期守住這座毫無民意支持和群眾基礎的城市,那早就是不可能辦到的事情。
德軍再次成為四散潰逃之勢,只是海因里希上將的組織能力和決斷能力都還不錯,遲到的撤退總比沒有撤退更好,哪怕是各自為戰的自行撤退,到最後,估計也還有大約一半德軍逃出了維捷布斯克和奧爾沙的包圍圈,回到了明斯克一帶,但是整個白俄羅斯東部的邊境防線,現在就算是徹底完蛋了。
白俄軍隊幾乎沒剩下多少戰鬥力了,薩文科夫本人在諾夫哥羅德失守的當天,便乘坐德國軍艦離開了彼得格勒,前往德國流亡,剩下防守彼得格勒的白俄軍隊就更不願意為這個德國傀儡賣命了。
然而這時候莫德爾人並不在明斯克,他還在柏林跟威廉三世、勃洛勃姆堡元帥等人開著御前軍事會議,明斯克的總司令部只好把海因里希上將的請示再發去柏林,如此一來一回,等到莫德爾同意海因里希上將的請求時,已經白白浪費了許多時間。
當天夜裡,前線德軍在中蘇聯軍的重要之下,已開始被迫全面收縮防
和*圖*書
線,明斯克的德軍第七航空軍這時候雖然開始有能力出動支援前線,不過多數從西線調來的航空燃油還沒有那麼快就位,所以空軍的支援力度依舊不足。帝約聯軍也沒有退讓,於是在軍隊和工人群眾之間立刻就爆發了大量流血事件,城市中的混亂迅速蔓延起來,城中居民之間開始傳言,德國人將要炸毀彼得格勒的所有發電廠、自來水廠和糧倉,活活餓死、冷死所有俄羅斯人,這激發了更大規模的暴動,全城開始陷入軍隊和市民之間的交火當中,斯大林也不失時機,下令蘇俄紅軍向彼得格勒近郊快速挺近。
至此,帝國公約在原來白俄共和國疆域之內剩餘的防禦據點,也一一被中蘇聯軍解放,全部的戰火前線就此集中到了1939年以前德國及其傀儡國所直接控制的領土之上。
許多重要的據點和防線,就是在這些僕從軍的手裡丟掉,大量蘇軍的步兵部隊都跟隨遠征軍裝甲師撕開的口子裏面,持續湧入,很快就危及到維捷布斯克的核心防禦陣地。
帝國公約組織的東部戰線進一步惡化,除了白俄羅斯和烏克蘭接壤處有一段長達四百多公里,缺乏堡壘、要塞保護的戰線以外,現在和圖書在白俄羅斯和波羅的地區的交界處,也又多出一段大約一百多公里的無防護戰線。
別無他法,德軍各支部隊只能按照海因里希上將的命令,開始各自行動、自發突圍,殘酷的夜戰以後,德軍開始全面後撤,之前被海因里希上將拚命奪回的多個公路、鐵路節點又一次相繼失守,在奧爾沙附近的鐵路調運站,當地有大批未來得及裝卸的車輛和火炮裝備,以及毫無防備的後勤部隊,全部在遠征軍坦克暴風驟雨的攻勢下成了俘虜。
滯留在普斯科夫省和諾夫哥羅德省的軍隊,由陸路撤往裡加,滯留在彼得格勒的軍隊,則由德國海軍出動接應,由海路撤往塔林,最後一部分殿後的軍隊,則且戰且退,由彼得格勒經陸路向北撤到目前處在芬蘭控制之下的維堡,並且利用維堡地峽特殊的地理條件,組建一條新的防線,阻止蘇俄紅軍由此進攻芬蘭。
就在1917年十月革命的三十六年以後,彼得格勒的資產階級白色政權,又一次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紅旗終於回到了它最開始升起的地方,蘇俄紅軍以嫻熟的裝甲部隊快速突進戰術,只用兩天時間,就有兩個坦克團攻入彼得格勒城中,開始接應正在城中和帝約聯https://m.hetubook.com.com軍進行巷戰的工人武裝。
兩次內戰,數千萬人參與其中,幾百萬人喪生,生靈塗炭,國土分裂,薩文科夫的白色政權又把不知道多少左翼分子投入監獄,人生能有幾個三十六年,直到當時還在壯年的斯大林也都快走到他人生最後的一年時,俄羅斯大地上的一切才漸漸歸於寧靜,一切才開始走回正軌。
起義之勢猶如星火燎原,根本不可阻擋,等到蘇俄紅軍兵臨城下之時,彼得格勒城中早就已經亂成一片。一切都好像回到了1917年:德國人的軍隊就在里加,掌控彼得格勒的政權是一群無能的資產階級政客,城中的工人武裝勢若待發,城外則是無數軍隊,形勢無比混亂……
德軍雙拳難敵四手,並且,海因里希上將很快就發現,決心德軍命運的不是他們自己,而是南北兩側負責支援任務的波羅的防衛軍和波蘭軍隊,這些友鄰部隊的戰鬥表現只能說是差強人意,雖然較白俄羅斯軍隊和烏克蘭軍隊來講,要強得多,但肯定比不上德軍自己正規軍的戰鬥力。
從1917年的十月革命開始,三十六年的光陰倏忽間一逝而過,列寧死前能夠想象到他身後這三十多年發生在俄羅斯大地上跌宕起伏的種種活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