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後傳一·起航之日
第八章 起航
在此過程中,超光速粒子不斷在洞的邊緣溢出,並立即衰變為亞光速粒子,同時在空洞的周邊形成一圈紫羅蘭色的高頻射線。
這也就是風信子號這次「遠征」的目標地。
很多人相信超空間航道是一個極為先進的先行者文明建造的「基礎設施」,而他們猜測超空間航路系統就是這麼設計的:銀河系中不同的宇域被互相隔離,直到某天這些宇域中至少有一個文明達到了足夠的技術高度,才能打破隔離牆。
為了逃離土星的引力,物體需要每小時運動127,800公里,相比之下,每小時只需要40,200公里就能逃離地球的引力。
「起航——」
在平常的太空中,一個休眠中的航路節點就是一個點,但在超空間中,這個點被旋轉的超光速粒子包圍著。
這些花費了地球聯合國不短的時間去摸索,同時發現了不在少數的宜居帶類地行星,其中有一顆各方面參數都很接近地球,被當做了尤利西斯計劃里首次殖民的目標。
地聯的前哨船塢就在土衛六泰坦上,如今更是前哨殖民艦隊起航之時——
對於地球聯合國這個新生的太空政權,過去法倫施泰爾國際的月球前哨化計劃和火星探測計劃已經不能滿足它的胃口了,甚至連蓋亞站也不能——
當飛船接觸到節點的時候,節點便開始擴張——但只是在二維平面內,m.hetubook.com.com並在空間形成了一個與飛船運行方向垂直的一個空洞。這個洞的形狀始終和正在穿越的飛船各部位的橫截面完全一致。
土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質量、直徑僅次於木星,並與木星同屬氣態巨行星。
土星環的長度為273,000公里,但厚度只有9到90米。土星環由冰和岩石顆粒組成,有些像小型貨車一樣大。
它看起來像一個被壓扁的球,因為土星旋轉得如此之快,它的中間凸起,而它的兩極變平。這讓土星看起來像是在擠壓它。
但在所有的航路中,只有大約十萬條似乎已經被激活了。其餘的只是知道它們的方位。至於怎麼能到達它們那兒就無人可知了。
「卡西尼站」的工程傾向和地球的蓋亞站大不一樣,蓋亞站的建設目的是成為地球聯合國低成本進入太空的一個跳板,而卡西尼站則要被建設成為一個巨大的太空工業環帶——
阿爾伯特艦長站在風信子號艦橋的艦長席上,神情莊嚴肅穆——
新設計是飛船下半部會向周圍滑開,然後和上半部對接,迅速擴大表面積,也減少了構件數,增大了穩定性,也沒有妨礙到加快殖民地建設,可謂是一舉多得。
土星有47顆衛星繞軌運行。這些衛星中的一個看起來像星球大戰中的「死星」宇宙飛船:Mim和-圖-書as,有一個覆蓋小月亮三分之一的大型火山口。
人類在作為殖民艦的風信子號里搭建了一個與地球生態環境相似度達到百分之九十六的人工生態系統,甚至鋪設有人工海洋和森林。
既然地聯已經在內恆星系的宇域里奠定了絕對的太空霸權,那麼下一步自然是向外恆星系伸手。
這就是說,你可以像對待地球那樣將超光速粒子球分割成經線和緯線構成的坐標系。
土星的密度很低,如果你能找到一個足以讓土星進入的浴缸,它就會漂浮起來。
唯一的隱患就是這樣拼起來的飛船必然不太可能有多堅固,在太空中難免會遇到一些意外——儘管這些意外不太常見,但是一旦遇到就中大獎了,不得不說這樣就是賭博心態。
超空間望遠鏡所做的掃描顯示,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存在著幾十億條不同的「通道」,差不多每一百個恆星一條。超空間望遠鏡很容易發現這種捷徑:它們中的每一條航道的出入口都被圍在一個顯眼的、由超光速粒子形成的軌道球面里。
所以在後續的設計里,雖然保留了「展開」的目的,但是變成像火車頭拉車廂一樣,不再是整艘船展開了。
當越來越多的節點開始發揮作用時,對於每個可能的出口來說,可接受的入射角度範圍變得越來越小,地聯科學家猜測入射速度也會起到定位作用,https://www.hetubook.com.com但也可能是地聯還並不掌握超光速粒子也就是快子的相關技術,無法在偉大航路里自由定位。
來自深空的回報令地球人類興奮不已、令人類向外層空間探索的熱情持續高漲——在奧爾特雲,統一后的人類發射的最早深空探測器傳回來捷報——發現超空間航道。
它將自己建造自己。
土星沒有堅固的表面,同時有一個顯著的行星環——並且可以通過望遠鏡直接觀測——主要的成分是冰的微粒和較少數的岩石殘骸以及塵土。
以殖民巨艦「風信子號」作為旗艦,一支規模空前龐大的殖民艦隊從環繞土星的巨環空間站「卡西尼站」出發,浩浩蕩蕩地沖向奧爾特雲里那已經被探明的超空間航道。
人類不光是在生態環境上費盡心思,殖民艦上同樣建造了複數個全產業鏈工業基地,一方面是為了作為備份,一方面也是為了加快殖民地早期建設進度。
在沒有實踐過星際殖民之前,人類能設計出來的也就是風信子號這樣的飛船了,想要建設新的級別,恐怕得等到人類對星際殖民越來越熟稔的時候了。
它又是太陽的第六顆行星,距離太陽大約為14.3億公里,每29.4地球年繞太陽運行一次。
土星的直徑足以在上面排列9.5個地球。它是太陽系中第二大行星,直徑為120,500公里。又因為土m.hetubook•com.com星和地球的公轉周期不同,兩者之間的距離時刻在變化。
如果想進入偉大航路,你得沿著一條指向超光速粒子球球心的直線航道前進。當你接近那個點時,你以某個特定經度及緯度組合穿越球面。這個經緯度組合決定了你會從哪個節點出來,也就是說你能到達的銀河系的哪個部位完全由你在接近本地節點時的角度所確定。
超光速粒子沿著成百萬條極地軌道運動,每條極地軌道之間的距離都相等,只不過其中有一條只覆蓋了半圈,它上頭的超光速粒子沿著兩個極點之間的半圓做來回往複運動。於是另外那個無超光速粒子在其上運動的半圓被稱為「起點子午線」。
地球聯合國盯上土星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它的最巨大的環系統。如果順勢拍下太空工業基地,對土星的環帶就地開採、冶鍊和加工,將能大大方便土星的軌道工程。
地球聯合國想要更多、更多……
土星也被稱為「環狀星球」。雖然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也有環系統,但土星是最大的。
隨後的探測讓地聯弄清了如何在這「偉大航路」系統中導航。
而已經發現的太陽引力井邊緣的超空間航道入口,它彷彿是自然最慷慨的禮物:一個偉大的發現,銀河系中散布著一個巨大的超空間航路系統,通過它,後進文明能在恆星系間瞬時穿行。
按照ZAP的設想,殖民艦就是hetubook.com.com投放到殖民行星表面,然後迅速展開自己以作為早期的開拓基地帶,這樣最快、最方便。
地聯最後選擇了土星。
而這其中最重要的戰略節點,就是木星和土星。
土星的平均溫度為-300華氏度,即-184攝氏度。
土星還是一個太空芭蕾舞演員,只需要11個小時就能在其軸上旋轉一次。
土星主要含有氫(97%)和氦(3%),還擁有像木星一樣美麗的外衣,但是這些色彩斑斕的特徵時常被陰霾和煙霧所掩蓋。
因為地球方面不可能把所有耗材都手動送到土星軌道上去,太空工程師們必須在土星就地獲取建材,這就要求卡西尼站能自己生產完善自己的建材——它是一個自維持的太空巨構。
某個特定的航路節點在被首次用作本地的「入口」之前,這條偉大航路上的其他飛船無法將其當作「出口」,這是已經被摸索出來的規律。
離地球最近的航路入口就在奧爾特雲外緣。通過它,人類的飛船可以一下子跨越四點二二光年到達比鄰星,或者可以飛躍六百三十八光年到達天鵝座的開普勒22。
但是,例如距離地球僅八百光年的北極星,其附近的航道出入口就無法使用,人類無法直接從太陽系跳往北極星。
不過對目前的人類來說,已經足夠使用了。
地球聯合國一開始也是稀里糊塗的,一次意外的探測器失蹤成為了地聯發現這個饋贈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