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亂投醫
馮主任,您能不能對您說的話負責?」
馮主任叫馮為家,五十左右,瘦個子,我們見面之後,他道:
「你就是陳彬嗎?」
「小兄弟你不懂,我們是衛視不錯,但是我們是也是喉舌單位啊,你不反映我們當地的風土人情,領導怎麼看我們?
「馮主任,見您一面太難了!您這麼一個大主任,辦公的地方這麼簡陋,早知如此,我就應該在約您在外面彙報的!」
我道:
然後就扯到說我是橫店這邊,做了一部劇,馬哥能不能在百忙之中抽出一點時間來,我們跟您彙報一下,看一看咱們能不能合作。
我沒有見過他們任何一人,但是我一開口就是:
「就在這裏談有什麼關係嘛!你有什麼高見我洗耳恭聽!」
「X主任,你對我有沒有印象?您貴人多忘事啊,是這樣,我現在手中有一部劇,剛剛做出來……」
「你姓馮是不是?你作為領導怎麼能這麼否定我們橫店?你沒有看劇怎麼能說我們是粗https://m.hetubook.com.com製濫造?
你們橫店這邊搞的劇目我們太清楚了,就是粗製濫造做出來的,我們是什麼台?我們是一線衛視,怎麼可能輕易選你們這些劇?」
不僅要能認得這個行業裏面的大佬,投資人,製片人,還要睜大眼睛認清楚食物鏈上一層的這些衛視的負責人,尤其是決定電視劇採購的負責人。
所以我現在沒有退路,只能往前沖,明知希望不大,我也要去拼盡全力。
「你們狗拿耗子多管閑事嘛!我們這邊的抗戰剿匪劇,我們自然有規劃部署,需要你們給我們拍嗎?
我把自己定位成一個大的投資人,反正這年頭打電話吹牛也不用上稅,本著人不要臉,天下無敵的姿態,跟這些投資人聯繫。
真心話,為了這套說辭,我昨天晚上半夜沒睡覺,專門就研究X省的文化和歷史,甚至我把最近兩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涉及到文化的內容都研究了。
現在我和圖書的壓力是真的大,因為我的錢都是要留著給老爸治療做準備,以備不時之需,如果這個項目一下砸完了,我就要破產了,後果非常嚴重。
我想了想,別的辦法沒有了,我只能去找張志超拿了一份全國各衛視採購領導的聯繫方式,張志超他們搞電視劇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學會認人。
「陳總,你這是《剿匪》啊,你的這部劇背景沒有反映我們東北的風土人情啊,這個劇在我們這邊估計難!」
我哈哈一笑,道:
我一個電話打過去,然後立馬換了一套說辭,就說針對他們這個省在解放初期的剿匪問題,我們專門拍了一部劇,就想能不能聯繫一下,在他們那邊上星播放。
大概率肯定是沒戲的,但是只要我聯繫的人足夠多,概率低也不怕,我流量足夠大嘛!
見到馬成龍的時候我有點吃驚,因為對方比較年輕,聲音和形象差別很大。
反正我死馬當活馬醫,徹底放開了,我感覺自己回到了當初在博越殺https://m.hetubook.com.com單的那個狀態了,能夠搞出來我就有活路,搞不出來,至少四五百萬就扔水坑去了,沒地方找路子解決了嘛。
他也很熱情,我們客套了幾句,然後坐下來喝酒吃東西,我就把情況跟他講了一下,然後把劇讓他看了一下。
我哈哈一笑,道:
我跟他聊了二十多分鐘,一開聊就是說東北的風土人情,說馬哥,你能不能給我一個機會到東北走一走,我活這麼大了從來沒有去過東北啊。
我被人家懟一番,氣得吐三升血,這還弄個屁啊。
所以這個項目我們沒有合作的基礎,劇我看拍得還可以,但是……難……」
我當即就把自己準備的一套說辭洋洋洒洒的說了一遍,說紅色歷史,說X省的廣榮歷程,說我們要講好X省故事,要挖掘紅色基因。
馬成龍道:
結果人家懟過來:
反正我被拒絕了也不生氣,反而在電話裏面跟他們嘻嘻哈哈,我剛開始還有點拘謹,越打到後面越自如。
那個和_圖_書時候還沒有流量經濟的概念,但是我這個做法其實就是流量經濟的操作模式,全國上星的衛視有幾十家之多,我每一家都打電話。
我就不相信打破不了這種局面,我從東北直接就飛到了X省,到了地方我也不請客了,直接就往電視台奔,過去就要找馮主任。
我拿了資料之後,在上海找了一部電話,自己精心編造了十幾種話術,然後操練老本行,直接給他們打電話。
馬成龍說了很多,我也學了很多,我終於也明白了,衛視也是地方喉舌的單位,像東北這邊的衛視,他們的經費還需要在地方上自籌很多呢!
您太不客觀了!
「哎呦喂!小子,你還跟我叫板是不是?」對方惱火的道。
「馬哥,你們可是衛視單位!上星的電視台,你們上一部劇還要考慮你們本土的風土人情?」
在汪奇那邊吃了癟,形勢就更加嚴峻了。
但是當時那個情況,我約不到人了,我反正也沒有什麼顧忌了,問:
「這不是叫板,這叫較真!我www.hetubook.com.com們辛辛苦苦為你們XX省搞宣傳,你們作為東道主,不領情也就罷了,還反而把我們罵一頓,你們這不是要澆滅我們的熱情嗎?
我首先就質疑你馮主任的政治站位,你這麼搞,是不是有打壓我們積極性的嫌疑?」
我噼里啪啦,使出渾身解數,最後約到了,我直接飛到了東北,在當地找了一個大館子,帶了檯子過去請客。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約到了第一個人是東北某衛視的採購主任,這人姓馬,名字叫馬成龍,聽聲音應該有四五十歲了。
馮為家擺擺手道:
張志超是個很聰明謹慎的人,他專門搞了一個表格,其中就有這些人的通訊錄。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的屁股當然要坐在地方那一邊,抗戰劇要反應當地的風土人情最好,當然,可能也是一個借口,不管怎麼說,話說到這個份上了,這生意也談不了了。
我下來之後立馬就想,既然要反映當地的風土人情,那我這部劇的背景是某省,我可以跟某省衛視打電話啊。
馬成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