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水滸新秩序

作者:江湖野人
水滸新秩序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六卷 歌舞狼煙 第018章 趙遹吳用的差距

第六卷 歌舞狼煙

第018章 趙遹吳用的差距

徐澤主意已定,對門外的楊喜道:「喜子,傳令諸將,申時一刻前集合,準備軍議!」
此時,不僅不要擔心打仗會影響治下民心,更要通過戰爭勝利,拓展蘇州向北的安全防線,加深百姓對同舟社的信心!
「向義軍順化城外發現大批賊軍聚集,似乎是要攻城,我想先聽聽你的意見。」
光收編軍隊的軍糧消耗,就夠徐澤喝一壺,拿寶貴的錢糧養活忠誠度極低的軍隊,這主意真是夠餿的。
徐澤對吳用的建言有些無語,按照吳用的辦法,以東京道如今的局勢,揮兵北上,和完顏阿骨打一樣邊打邊收編,割據東京道南部確實很有可能。
向義軍兵事直接隸屬東京統軍司,本是遼國為防備安復軍作亂所設,讓兩「軍」彼此牽制。
趙遹來蘇州后,就將蘇州周邊的地理信息牢牢記在了腦子裡。
趙遹急著趕路,回城后水都沒喝上一口就來開會,嗓子確實有些乾澀,接過徐澤遞上茶水,一飲而盡。
且,社首挾定國平亂之大義而來,就更應該對周邊各城解難救危,不如此,如何建立『新安復軍』在北面各軍(州)遼人中的超然地位,又如何介入平定遼https://www•hetubook.com•com陽府高永昌之亂?」
之所以沒直接授予吳用「書寫機宜文字」,是特意以此忠告吳用要多學習,不要指望著守著「參軍」這一過時的職務干一輩子。
又因為失去東京道統軍司的統一調度,各軍(州)只能各自為戰,外無支援,內有叛亂,各地人心惶惶,軍民都極度缺乏安全感。
趙遹和徐澤在瀘南就已經有了默契,稍加思索,道:「蘇州如今最大的隱患在北不在南,在外不在內,一切以社首用兵所需為準,兩城只需要留少量兵力即可。」
石秀帶人還未行至寧州,就發現賊軍向順化城方向聚集,猜測賊人有攻擊順化城的企圖后,他便立即派人傳回情報。
畢竟,同舟社針對遼國蘇州的所有善政都剛剛開始,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還未到真正出成績的時候。
吳用自徐澤進城后,知道社首的癖好,便將騷包的鵝毛扇收了起來,但說話前,還是習慣性的搖搖手。
蘇州雖是遼地,但遼國官府從未對蘇州有效治理,社首提大軍而來,輕取城池,又提前清理震懾大戶豪族,如今已無人敢叛。和_圖_書
是以,徐澤有些猶豫,想聽聽趙遹的意見。
「順化城?哪裡來的亂軍?」
「亂軍其實是出自安復軍,遼陽府高永昌兵變陷城后,蒲離卜出於蘇州安全考慮,採用了在下的計策,派其人統轄的五百渤海軍北上平亂。
唯一的變化,就是不再稱呼徐澤表字,堅守上下尊卑,但與趙竹嫻成親前,徐澤仍對趙遹稱「兄」,他是人主,很多事可不受世俗約束,此舉表達的是親近如舊,無關輩分。
大宋與「參軍」職司相近的官職為「書寫機宜文字」,其職負責與軍事有關的機密事件,包括寫奏摺、參謀軍機、帶兵打仗等。
兵行至寧州時,被當地守軍誤判為叛軍攻擊,詳穩訾保元率軍反叛,因起事倉促,被寧州駐軍擊敗,逃至復州,裹挾了若干百姓,轉而攻擊順化城。
其人實地考察完之罘灣,確信徐澤真是能成事的豪傑后,就立即敲定了女兒趙竹嫻與徐澤的婚事,以徹底斷絕自己的後路。
來蘇州履職,就一心撲在職司上,用人做事只問本心,毫不在意他人非議。
朝廷已經指望不上了,誰有能力平定周邊,帶給遼東軍民最需要的安全和穩定,誰就和圖書佔據了大義——關鍵時刻就能影響人心向背。
「遼國」未滅,同舟社扮演的是各地遼軍的友軍,而不是可以肆無忌憚兼并地盤的第三方勢力。
趙遹是那種要麼不幹,要干就全力以赴的人。
再繼續北上,收編心思各異的各地遼軍,純粹就是自己找麻煩。
在下猜測,賊軍因是『清楚蘇州虛實』,計劃攻破順化城,取得武備,稍作休整后,再佔據蘇州自立。」
趙遹拱手道:「屬下以為,社首過慮了。
但吳用的建議在軍中諸將里也有一定的市場,沒有武將會拒絕統率更多的軍隊。
「參軍」一職,最早源於東漢末三國時期,以「參某某軍事「的名義,謂參謀軍事。簡稱「參軍「。
趙遹聽完吳用的講解,心中差不多有了判斷,又問徐澤道:「社首可是疑慮蘇州安定?」
雖然經過清洗和整頓,徐澤不擔心還有人敢作反,但很多矛盾也只是有大軍壓制,才沒有顯現,他可不想,前腳剛走,後腳就有人鬧事。
晉以後軍府和王國始置為官員,沿至隋唐,兼為郡官,本朝取消。
徐澤坦率地點頭承認,他是願意出兵的,拿下蘇州后,自己坐鎮來蘇練兵備https://www•hetubook.com.com戰,就是為了等這樣的好機會。
他還建議,採用女直人類似的辦法,賦予投降的遼人軍頭一定特權,以此收編遼人,趁著遼陽府內亂隔絕南北的時機,一統東京道南部諸州,造成割據的既定局面。
向義軍僅轄順化城一城,其地在來蘇縣西北,扼守蘇州北向通道,是蘇州的北面門戶。
「嗯!」
也就是說,遼國朝廷基本放棄了對此地的管控,東京道南部實際已經成為孤島。
吳用投靠徐澤后,與石秀二人潛伏蘇州多年,立下大功,又推掉了知州的重任,徐澤便回報了其人該職務。
徐澤收到情報的第一時間想到召回趙遹——不僅是商議軍機,更重要的是如果派兵救援,大軍一旦開拔,來蘇城內必須要有人坐鎮。
現在連蘇州都沒消化完,再拿下順化城,無法快速消化以得到更多的戰爭潛力,還要背上道義和維穩上的沉重包袱,殊為不智。
大義的概念很虛,對侵略者來說,大義並不重要。
吳用也支持出兵順化城,建議打敗叛軍后,順勢拿下向義軍,再北望復州懷德軍。
因為高永昌佔據北向通道遼陽府,靠南京道的有限水師支援東京道南部地區,純和*圖*書粹是異想天開,遠不如直接從上京道、中京道直接出兵夾擊遼陽合算。
趙遹從大義和促進蘇州穩定的角度支持出兵,站位就比吳用高出了一大截。
收攬民心之舉雖未見大效,但種種舉措,實乃本地百姓從未見識之善政,無論站在哪族的角度來看,在同舟社治下,蘇州都比安復軍治理的要好,無論誰破壞當前穩定局面,都不得人心。
但同舟社並不是以獨立的政治勢力亮相遼東,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同舟社還要繼續使用「遼國安復軍節度使司」的馬甲。
回到來蘇縣城,顧不上休息,趙遹見著徐澤和吳用就問:「社首,是什麼情況?」
徐澤問趙遹:「你需要多少人守城?」
徐澤由衷贊道:「光勛兄言之有理!」
徐澤對吳用道:「參軍,你來講。」
只有拿下了順化城,安復軍才能順陸路北上,同樣,此地若亂,也勢必會影響安復軍的安定。
「光勛兄,坐!先喝口茶潤潤喉,此事不急一時,我們慢慢講!」
軍事是政治的延續,到了徐澤這層次,早就不會單獨從軍事上考慮問題。
但侵略者要想減少阻力,儘快消化佔領區域,並實施永久統治,就絕不能忽視大義。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