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水滸新秩序

作者:江湖野人
水滸新秩序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六卷 歌舞狼煙 第150章 天未變道先變

第六卷 歌舞狼煙

第150章 天未變道先變

甚至,疆域擴張太大后,漫長的供給線,會使得維穩成本大過擴張所得。
那鼓勵發展就是危險的、要命的、自取滅亡的。
大部分的時間里,其實是「入不敷出」。
以體現與腐朽沒落的前朝不同。
「天」既然不變,「道」也不會變,
之罘女學也被大宋著名女詞人李清照折騰的烏煙瘴氣——
既然開荒種地的增長速度,永遠都不可能趕上百姓的自然繁衍和增長,
至於制定長遠發展計劃,要哪玩意幹啥?
他又給了各部曹足足兩個月的時間,讓眾人慢慢準備,
並最終將這一習慣固化為制度。
生產資料的「發展」有極限,而人的「發展」卻沒有極限——
實際上,同舟社從成立至今,徐澤就一直堅持邊抓建設邊擴大地盤的方針,
所以,他讓眾人擬定發展計劃的目的,
還可以安排快船送到遼東去調研,務必要做出可用的計劃。
但受限於生產力的不足,最終都只能無奈選擇設計一個靜態的、穩定的、不變的理想社會模型。
給自己五年、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讓同舟社一直挖https://www•hetubook•com.com空整個大宋。
所有的政治勢力,全部暴揍一頓,真是逮誰咬誰,行事無忌。
同舟社上下早就適應了社首愛開會、開短會,要材料、寫乾貨的做法,
在這種形勢下,
沒有誰會痴望王朝萬載,能維持幾百年就行,國祚延續的時間越長,就越成功。
明明已經有了拳打金國,腳踢高麗的實力,
只是,「神仙」的思維方式和常人完全不一樣。
好在,女學名譽山長趙竹嫻受折磨的日子終於到頭——領人的趙明誠總算來了。
很多人衡量古代王朝「好不好」,照樣會帶入這個標準。
再多一個發展計劃,眾人也能很快適應。
根本就不在發展計劃本身,其實是為了培養眾人制定發展計劃的習慣。
說韜光養晦吧,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而是事實!
最終,他們將不得不選擇對抗和打壓。
在同舟社各部、曹長官被徐澤的年度發展計劃折磨的欲生欲死的時候,
從南到北,由東至西,
還要走老路么?
當然,同舟社現在還處和圖書於造反的階段,並沒有完成大一統,
說肆無忌憚吧,
而且,擴大地盤也是為了抓建設,讓治下百姓過得更好。
如果可以的話,徐澤當然希望能有長期的穩定,
制定年度發展計劃並不是一件簡單的臨時任務,而是有著極深的戰略考量,
培養眾人制定發展計劃,養成用發展眼光看問題的習慣,
「量入為出」是王朝管理的常態,甚至是較好的狀態,
但實現「天變」和「道變」以後呢?
但都無法突破「生產力不足」這道桎梏,
不算之前的改組后的工作磨合期,
一次不行就多寫幾次,缺一手資料,不熟悉治下情況,
徐澤也沒想用辯論的方式讓屬下人接受自己的思想,
但治理社會必須遵循的根本大道,是不能改變的。
「根本大道」變來變去,受折騰的是普通百姓,得利的是誰?
他們遲早會發現徐澤的膽量和貪婪超出想象,靠綏靖買不來平安。
如曾經的超級大國,後來的毛熊,
封建社會講究的是「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
未來的幾年,「天」會變和_圖_書嗎,還是誰想讓「天」變?
一個新朝代的君王,受天命統治百姓,
因此,在治理國家的精英眼中,
若是沒有大量的海外殖民地消化人口過快增長的壓力,
實際上,各朝各代的奠基精英們都有極長遠的眼光,
這一點,對當前的同舟社也部分適用,
這句話出自大儒董仲舒,有很深刻的哲學內涵。
哦,不對!
面對最慫最弱的大宋,
任何時代都有遠超常人的精英,新舊之交的人傑們更是精英中的精英,
社會便在這種矛盾——解決——再矛盾——再解決的動態循環中,不斷前進。
其實,徐澤並沒有指望各部、曹能夠一次性就拿出可用的發展計劃。
僅僅是之罘灣不斷增加的外來人口,就能把同舟社撐垮,
就連農曹曹首梁忠,也能用歪歪扭扭的字跡寫出能用的政令了。
是歌舞昇平,學術氛圍日漸濃厚時,
但包括趙遹、宗澤、吳用等人在內,沒人知道徐澤的真實用意。
也都認真的思考過王朝治亂循環的問題,並且想出了很多的辦法。
這使得歷代王朝一旦完成統一,就失去了發展的https://m•hetubook.com•com動力,而將精力放在維穩上。
同舟社的發展策略,
就需要不斷發展,以完成「天變」,進而實現「道變」。
也沒有因為隨時可能會打仗,就稀里糊塗過一天是一天。
徐澤就是要在漫長的「造反」事業中,
中國所處的地理位置過於「優越」,導致「古代」向四邊拓展的收益都不大,
並不是後世鍵政者以為的「古人」如何短視,
多到開荒、移民都無法解決人多地少,百姓吃不飽的前提下,怎麼辦?
實際上,現在的同舟社也解決不了人的發展與生產資料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有矛盾就解決矛盾,解決不了矛盾,就改變解決矛盾的方法。
因此,徐澤並沒有盲目照搬後世的「五年計劃」。
他更習慣用鐵一般的發展事實打臉,並讓所有人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新的一切。
同舟社未來幾年的發展形勢其實很難預料,根本沒法制定長期的「發展計劃」。
但大宋朝廷那幫神仙大能混蛋歸混蛋,卻是一點也不傻,
社會是動態發展的,矛盾客觀存在,
那制定未來幾年的「發展計劃」,就是極度的m.hetubook.com•com「政治不正確」!
有矛盾不可怕,可怕的只是閉目塞聽,不去尋找解決的辦法,
誰再提「天不變,道亦不變」的屁話,誰就會被眾人當成異類。
這一點,一直影響到後世,
問題的根源在於此時的生產力不足,
但徐澤堅信,未來的同舟社一定能。
外人看不懂,內部非核心成員也未必能懂。
這並不是開玩笑,而是一件非常嚴肅的大事!
搞學術辯論沒有任何意義,一個人如何能辯得過包括自己下屬在內的整個天下?
就必須改制,徙居處、更稱號、改正朔、易服色等,
徐澤卻偏偏要悶聲發大財,選擇猥瑣的只挖牆腳不吭聲。
在「天」沒變「道」也沒變的情況下,天下的百姓「變」多了,
待日後「造反」成功,
在儒家獨大,就連同舟社學校的所有教習都是靠儒家經典讀出來的情況下,
這一點,其實並不完全是糟粕,在後世也有一定的適用性。
經歷了人口銳減的亂世后,那些奠基王朝的人傑們痛定思痛,謀求出路。
未來的幾年,究竟會發生哪些事,誰也預料不到。
靜態模型永遠都不可能解決動態問題,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