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水滸新秩序

作者:江湖野人
水滸新秩序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八卷 收拾河山 第181章 總有奸臣想害朕

第八卷 收拾河山

第181章 總有奸臣想害朕

譚稹逃得很果斷,也不清楚太原府現在究竟有沒有被同軍進攻。
趙佶準備再去一趟魯國公府,親自請其人出山。
蔡攸和梁師成肯定願意背鍋,但以二人名聲和能力,怕是聖旨還沒出開封府,就能把事情搞砸。
王稟心心念念的朝廷,此時卻再次大亂了。
面對這樣的局面,教主道君皇帝趙佶能夠做出的選擇卻少之又少。
這個時候,趙佶迫切需要童貫和譚稹這樣只關心他個人安危,而不是什麼江山社稷之類狗屁口號的臣子,更需要譚稹帶回的六千精銳兵馬。
因為,同軍第三軍兵出平定軍,相繼攻下壽陽縣和榆次縣后,已經到達陽曲縣城下了。
經過剩餘宰執的討論,教主道君皇帝最終拍板,再次向太原府派出了使者,以傳達最新的詔令:
再由下一任皇帝趙桓下詔宣布前任為禍天下二十余載的種種罪責,並請求大同「幫助」大宋清理國內的奸臣,報酬就是河東路,甚至還有京東西路、淮南東和_圖_書路……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為了應對天長日久的圍城戰,還將存糧實行軍事管制,按人頭每日供應。
為了解決兵力不足的問題,王稟只能徵發城中十五歲以上,六十歲的百姓,盡皆發給武器,分派地段,晝夜守城。
太原府若是沒了,河東路也不用再考慮。
總有奸臣想害朕!
不僅不能處理,經過這一系列的事後,他們已經再次證明了自己的忠誠,還要繼續掌握要職,併為教主道君皇帝掌握兵馬,以保證大宋的天不會變!
得到了這個消息,趙佶反而解脫了。
反正保不住,還不如拱手送給大同。
魯國公仍以待罪之身為由,窩在府中不肯復任。
至於臨陣逃跑,致太原府陷入危機而不顧的童貫、譚稹二人。
沒有這個老臣把控大局,很多事情就必須由他這個天子頂在前面,太棘手了。
「正臣,要打仗了,分配任務吧。」
並向天下公布這些北漢餘孽賊性www.hetubook.com.com不改,靠著大宋朝廷的多年供養,個個肥如蛆蟲猶不滿足,還一再違抗聖旨招惹強敵,欲要把大宋拖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治所陽曲縣都沒了,還用糾結要不要救太原府么?
不過,太原府畢竟還沒有傳來陷落的消息。
儘管沒有任何臣子上書支持皇太子,但御極二十余載的教主道君皇帝早已經練就了看透人心的火眼金睛。
太原府治所陽曲縣城頭。
譚稹帶走大部分兵馬後,陽曲城中便只剩下了三千掌握在王稟手中的本地禁軍,完全不夠用。
城中有百姓兩萬人,即便臨時徵召青壯,數量也有限。
或者,繼續割讓京東西路?
可現在的問題是這一任宰執班子基本廢了,沒人能背這口鍋。
河東路三府十四州八十一縣,同軍現在最多也就拿到了小頭,還有大半的府州掌握在朝廷手中,徐澤也未必能夠一口吃得下。
戰場上開不得半點玩笑,王稟自不會客氣。
hetubook.com.com下的王安中、趙野、李邦彥等人更不用考慮,完全不夠格。
別的臣子或關心自己的權勢和利益,或是真的關心大宋的江山社稷,譚稹和童貫卻是只知道關心教主道君皇帝的誠臣。
儘管有一些臣子扇陰風點鬼火,對童、譚二人喊打喊殺,但英明睿智的教主道君皇帝卻沒有昏頭,盡皆將這些彈劾擋了下來。
以知太原府事張孝純為河東路宣撫副使、經略使,全權處理河東路招誘大同應州百姓引發的兩國危機。
多好,樂得輕鬆!
王黼、白時中都在養傷,還上不了朝。
然後,坐等還在京東路的徐澤率大軍攻入開封府。
然後,等大同吃飽喝足了,再乞求偉大而仁慈的正乾皇帝放過大宋。
要麼,果斷割肉,承認自己確實管不好河東路,請求強大的大同「義務」幫助大宋清理門戶。
「好!」
沒等慌亂的趙宋君臣討論出一個章程來,譚稹、童貫兩任河東路宣撫使就聯袂回到了開封府請罪,帶來同軍已https://www.hetubook.com•com經攻進太原府的消息。
所以,童貫和譚稹二人一個都不能處理。
「相公,請回衙坐鎮並調度民夫和物資,城上交給末將就是。」
先是出使大同的太宰王黼回到東京城,帶回了正乾皇帝要求轉給教主道君皇帝的話「(趙佶)管不好河東路,朕來管!」
看著遠處同軍有條不紊地築營,即便是不知兵的張孝純也知道攻守雙方的軍隊素質相差太大,但大戰將起,其人卻不能說喪氣話。
徐澤明擺著就是要吃下河東路,並且明確表達了不想再跟大宋談判的意思。
天子還重申宋同兩國剛剛簽署的協議,要求張孝純約束好治下官員,與大同睦鄰友好,儘力配合同軍搜尋應州百姓,勿要再擅起戰端。
至少御前會議少了幾個人扯皮,就簡單了很多。
張孝純和王稟還不知道自己已經「陞官」了,就算知道了,也高興不起來。
怕是救援兵馬還沒有完成集結,陽曲縣城就已經被同軍攻破了。
要麼,奮起反擊,詔令全國軍和_圖_書民抵抗侵略,誓死捍衛大宋王朝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當然,宰執班子人少也有人少的好處。
教主道君皇帝頭腦清醒得很,這種形勢下,即便要割地求平安,也絕不能由他這個天子提出來。
其人只是依據同軍以往戰例,推測同軍肯定早拿下了壽陽、榆次兩縣,應該正在攻伐陽曲縣。
自逆子趙桓公開上奏表達對自家老子的不滿后,朝堂上的政治氛圍就有些詭異。
以太原府兵馬總管王稟為河東路兵馬副都總管,協助張孝純處理河東事務。
以同軍的恐怖的攻堅能力,如果現在就已經打到了太原府,朝廷就算想救援也根本來不及。
此策雖不完美,但總算將割地求和的鍋甩給了臣子。
這樣一來,守城的人和糧食倒是夠了,但「兵員」素質就完全不夠看了。
到了這個時候,教主道君皇帝越發懷念蔡京了。
說不定徐澤一高興,就退兵回燕京了呢?
要麼,裝痴賣傻,既打不過大同又管不了臣子,索性不管不問坐視河東路陷落。
朝中不對勁!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