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天野蒼茫:北朝末戰爭筆記小說

作者:賀六渾
天野蒼茫:北朝末戰爭筆記小說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卷 雲中蒼鵠 第六十章 目中有鐵

第四卷 雲中蒼鵠

第六十章 目中有鐵

楊忠身邊諸將有軍司副帥大將軍李穆,開府元壽,開府慕容遠,儀同梁師古,儀同万俟呂陵始。親信都督呂純陀、張愷、尉遲運,高平軍都督有辛元軌,韓毗、史靜、張千懋、薛禮良等人。以及親信騎士馮裕、楊元子、杜贊佛、杜贊武等數十人,高平軍中知名騎士有皇甫績、蘇君廓、王策、牛道宗、元宗本、元佛護、令狐延宗、鄭萬徹、李繼宗、關仁貴、賀蘭法明、陳方定、陳萬敵等人。這些人不少都是勛臣子弟,其中王策為大將軍王胡仁之子,令狐延宗為常平郡公令狐六波若的侄子,鄭萬徹為武陽縣伯鄭闍提之子,賀蘭法明是賀蘭熾的兒子(柱國賀蘭祥的侄子),陳萬敵是熊州刺史陳忻之子。
楊忠聽了可汗捎來的責備話語,只得敷衍說:「前番偵騎所探得的軍情可能有誤吧?」
正在此時,身邊將士指著城樓說:「城上出現黃色麾蓋!」楊忠聽了,急忙仔細觀瞧。卻聽得山下齊軍陣中發出山崩般的吶喊,鐵甲微微搖動,如同金屬海洋中波動起急浪,鐵甲兵器摩擦之聲滾滾而來,山上周軍聽得,只覺一陣心悸。
周軍將士整陣以待攻擊之令,氣氛凝重如同注鉛。其軍陣就像是天空中一團即將播撒雨水的黑雲,蓄勢緊藏,毫無畏懼,隨時都將展開驚雷和急雨。
這團黑雲對面的齊軍大陣,則似天際間一排巨大和_圖_書的雲海,陽光隱於其後,透出黃紅色的微光,氣魄雄偉,厚重不動。但倘若被激怒,必將咆哮而出滾滾而來,淹沒天地間之一切。
半夜后雪停了,反照山上山下白亮亮的一片。第二天早上天空多雲,雖不透陽光,但視野突然清晰,才發現晉陽近在腳下,山下兩三里處就是北面城牆。而齊人主力原來一直近在眼前!齊軍軍陣緊密相連,背倚晉陽列大陣,厚約里許,而東西綿延不見首尾。山下無風,齊軍陣中無數黃旗都靜默下垂。齊人大陣前捍有大盾及行馬,騎士列陣在前,步卒居其中。陣中將士都戴鐵兜鍪,身披鐵甲。雖然沒有陽光,但無數密集的鐵甲鐵器連綿不盡,極為壯觀。
早飯還沒有吃完,卻聽說突厥木杆可汗派人來捎口信了。此刻楊忠派出的信使還沒有回來複命,顯然可汗另有事情。楊忠起身,拄著斫刀踏雪去迎突厥使者,卻發現來人正是葉護官阿史那佗缽。
不等阿史那佗缽反唇相譏,楊忠將斫刀從雪地上抽出,用力握住手中,指著山下說道:「別看齊人整陣以待,看似精銳,實則未必。而我與貴方都是百戰之師,千里而來志在必得,只要鼓足勁頭,戰則必勝。我剛才觀察軍情,已有了對敵的法子。我看西山至汾水,不過數里,前有晉陽城牆,戰地局促,不便迴https://m.hetubook.com.com旋,加之雪深不利走馬。我命騎士下馬著甲步戰,膠著時刻,貴軍繞西山沖其側翼,並出一支繞至城南,則齊軍必敗。」
留在黃色和黑色雲海之間的,是一片白雪覆蓋乾淨如被蓋的蒼茫大地,它已做好準備,迎接滿地的殭屍和橫流的烏血。
周軍少於齊軍,布陣也不列橫陣,而是以四營居中,四營居左,四營居右,四營在中間,留兩營殿後,呈內彎的圓陣,又像是向前攻擊的箭頭。這種陣防禦的時候收縮成圓陣,而進攻時如楔子攻入敵陣,是一種可攻可守的陣型。
晉陽城就在南面十里不到,隱藏在血紅色的低雲之後。低雲緊壓,城西的山頭都望不見。周人停步吃些乾糧,等待突厥馬隊靠近。到午後突厥人來了,於是周軍居右,突厥居左,向兩側延展呈線型。大軍東距汾河,西被風谷,長約十里厚約二里,結陣緩緩而行。雪花紛紛落下,十萬騎踏雪而前,四周雪霧瀰漫,如行鬼域。
看見阿史那佗缽滿臉嚴峻,抱手立在雪中,楊忠心中一沉,急忙將帶著刀鞘的三尺長斫刀插在雪地上,拱手向他施禮。而阿史那本人只略顯傲慢地翻了翻白眼,也不打招呼,直接沖楊忠傳達可汗的口信,翻譯官則在旁邊急切地翻譯道:「我(木杆可汗)剛才已經帶千騎南來觀陣,西接西山腳下。我又m.hetubook.com.com同勇士們一起騎馬離開山腳,橫掠齊軍的大陣,最近處也不過幾個箭程的距離。我滿眼看到的,都是精良的武器鎧甲,健壯馬群,還有無數的憤怒面孔。你前番對我說齊人國亂,而今齊人軍陣嚴密,齊國天子在城頭觀戰,齊軍將士目中有鐵,暖衣飽食等待廝殺。我方千里冒雪趕路,走到這裏人飢馬乏,如何與他交戰?」
「黃色麾蓋可能是齊主登城吧?」楊忠心中暗覺不妙,他從高處下來,叫過來信使,命他騎馬下山聯絡突厥人,告知周軍將下山列陣,請突厥大軍在周軍左側布陣。今日雪停,或將有一戰。這一戰即將決定齊人的國運,也決定了長途數千里奔襲的周軍將士之性命安危。齊人軍容嚴整,軍力極強,恐怕不易擊敗。想到這個,楊忠心緒有些不平,坐在雪地上的胡床上,叫人安排早飯。
周軍和突厥結陣緩行,路上州縣都過而不攻。到了北周保定四年(公元564年)正月元旦,兩軍行至晉陽北三十里。遇到齊軍偵騎若干,周人派出輕騎驅逐,齊人很快離開了,並未發生戰鬥。
天色黑得很快,周軍收旗立陣不再前進。前方依然看不清,估摸前距晉陽北城牆不到五里了。突厥可汗傳來口信,下令立營避雪過夜。周軍此刻過風谷到達西山腳下,楊忠傳令引軍上山宿營。於是周人和突厥人脫離,扔下拒馬m.hetubook.com.com在山腳防敵,周人牽馬上了西山。天完全黑了,西山不高,山上平緩,正好可以紮營。從山上往下望,雪霧中四野朦朧,既看不到前方的晉陽城,也不見山下東面汾水邊的突厥營壘。
午前西山上傳來鳴鼓之聲,只見周軍舉起軍旗,果然開始緩緩下山。諸軍漸次下山,楊忠命王文達領河州軍守輜重,倚山腳不動。其餘十八營盡數騎馬緩步踏雪向前,約走了二里路程,停馬列陣,直面齊軍大陣,相隔千餘步外停住。周人陸續下馬,收從馬于陣后,大部分著厚甲立陣,只留居中及兩翼穿皮裝騎士仍騎馬,但沒有配副馬。
到了第二天一早,周軍營帳全被白霜覆蓋。收營後上馬向南,周人在前,突厥人在後,前後相距約四五里。走到中午時分,馬已非常疲憊,周人下馬踏雪牽馬步行。此時的天色已晦暗到了極點,濃雲如同層層湧來的波浪,壓迫著直垂到低矮的天際。天際線上雲層呈現暗紅色,像是塗抹上鮮血一般。不久零星地飄下了雪花,在天空紅雲之下反照出點點紅色,如同凝固的點點血塊。人們好奇地伸手去接,留在手掌心中的,卻仍是雪白的冰晶。
至於穿著無鎧的皮裘,密密灑落在遠處白雪皚皚丘壑和平地間的突厥騎兵,更像靜靜而立的雪中森林。他們騎乘的馬兒笨拙地在厚實的積雪中踱步和轉身,失去了往日的輕盈與矯健。www.hetubook.com.com
信使返告楊忠說:「可汗欲上西山觀戰,其餘沒說。」比之剛才聽到可汗責備時,如今楊忠早已拿定主意,他說:「我軍如今置之死地,不得顧盼,只有力戰!」於是他召集諸將,仍稱與突厥商議定,讓周軍對陣齊軍正面,突厥騎兵出側翼。
阿史那佗缽聽他說完,知道事關緊急,便帶口信回突厥陣中向木杆、步離及地頭等三可汗報告。那木杆可汗踏雪偵敵返回大陣后,正在飲熱酪取暖,聽了使者轉述楊忠的話,只用鼻子哼了一聲說:「楊忠屢次賺我,今日須先看看他的手段。他既然要戰,就快點騰出西山,我好到山上觀陣。」此時可汗才放楊忠使者返回復命。
楊忠在山上觀看到齊軍軍陣之浩大嚴整,略微有些心驚。粗略估計,人數應在八萬人以上。他暗暗道,二十年不曾和齊人合戰,其軍力仍然可觀可怖。倘若今天雪霽放晴,眼前一片耀目精甲,豈不令將士及突厥人害怕?
楊忠頓軍徑嶺等待突厥大軍,不過數日,突厥人果然如約南下。木杆可汗命使者送來北地良馬十余匹,作為贈予楊忠的禮物,這也讓他吃了一顆定心丸。兩軍遂即一前一後,越徑嶺直奔晉陽。自十二月以來,大雨雪連綿已接近月余。從陰山以南,到汾谷以北,南北千余里一片銀白。沿途樹榦彎折,河流也不見了蹤跡,田地道路乃至村舍茅屋,全都被平地數尺深的積雪所覆蓋。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