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天野蒼茫:北朝末戰爭筆記小說

作者:賀六渾
天野蒼茫:北朝末戰爭筆記小說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卷 雲中蒼鵠 第六十七章 前鋒盡殪

第四卷 雲中蒼鵠

第六十七章 前鋒盡殪

張愷只有三支箭和一支長槊,他左手抓弓矢,右手拄槊,半蹲在地上,屏息不動。黑點們並沒有注意到他,林中很靜,只剩皮靴踏雪的吱吱聲,間或一兩聲馬兒的響鼻。張愷此時早將生死置之度外,猶如一個沉靜的獵人,悄悄放下槊桿,搭上一支箭,緩緩拉弓。他對準輕霧前方的一個黑點,只聽啪的一聲松弦的脆響,黑點發出低沉的悶哼,一頭栽倒在地。其餘黑點覺察不對,人聲立刻響了起來。黑點加快了移動,卻沒有找到偷襲者的位置。
下面是用一條條豎線表示的射殺及斬敵數目,共有五十三人。還有斬殺的知名敵將名錄,其中第一個竟然是「梁司州刺史柳仲禮」。齊人讀到此處,駭然道:「早聽說柳仲禮南朝名將,不想竟是被此人所殺?!而他卻籍籍無名,戰死他鄉!」不禁對他肅然起敬,用此白絹將首級包頭,挑在槊尖上帶回復命。
此時齊人左翼和周人右翼的纏鬥已完全結束,周人收縮右翼殘部歸入中軍,與齊軍脫離接觸。風完全停了,算來早過了未時,天色開始發暗。戰場之上戰勢急變,攻守方發生易位,齊人右翼發動了對周人左翼的猛攻。
當楊忠騎兵被齊人阻擋在潰口北面的時候,被包圍的周人已呈和*圖*書崩潰之勢。
高平軍都督韓毗,及所部騎士如皇甫績、蘇君廓、牛道宗、元宗本等人都在此遇難。
但就在這個時候,張愷身後的溝渠內發出廝殺聲和慘叫聲,那必是張愷的從奴遭遇了追蹤而來的齊人。響聲驚動了林中之人,黑點都順著聲音朝溝渠這側移動。林中其實霧氣不大,張愷雖蹲在地上,卻無處藏匿。齊人這才發現,原來在近旁不遠,一道深溝的旁邊,半蹲著一個人,也沒有披甲,頭上戴了一個風帽,正搭箭持弓等待偷襲呢。
張愷又搭上第二支箭,他盯上了一個靜止不動的黑點,那人擔心射手的襲擊,不僅停了下來,而且身形一縮似乎半蹲,警惕地四處張望。殊不知一動不動釘在原地,反而成了偷襲的絕佳目標。
齊人靠攏來,看見鮮血從他身下緩緩流出。用刀子將首級割下,搬過來看,滿臉血污。於是提了首級跳到溝渠下,用冰水浣洗,拎上來辨識面目,卻無人認識。把無頭屍身上的衣服解開,取出纏在腰間的白絹,見上面除了抄錄的《十句觀世音經》之外,下方用一行小字寫道——
張愷只帶了從奴一人轉頭朝南疾走,看見前方有一條溝渠,他們急忙奔下去,將身上的鎧甲都脫了。和-圖-書張愷戴了一個皮帽,右手拄著槊桿,腰上還有一把胡刀。從奴背了一張弓和一個箭囊,裏面有三支箭。兩個人踏著溝底的浮冰,順著溝渠朝前走。沒走多久,溝渠拐入一片棗林。稀稀落落的棗樹只剩干樹枝,不能隱蔽兩人的行蹤。兩人停在溝底,試圖辨別方位再說。
一邊讀經,一邊把刀尖倒轉對準自己的嘴。當念罷「朝念觀世音,暮念觀世音,念念從心起,念佛不離心」,張愷突然立身,用力將刀插入口中,遂即朝前卧倒,砰的一聲面朝下撲倒在雪地之上。
齊人的進攻就如暴雨中高崖上泥石鋪天蓋地滾滾而落,處在潰口東側的周人立即被分割為無數個孤立的小島,迅即又被侵蝕縮小直至完全消失。第一撥攻勢下來,周軍損失過半,被俘的將士三百餘人,其餘盡數戰死。只剩下高平軍都督韓毗所部和都督張愷的一部,他們被齊人大陣朝西側擠壓,撞上齊軍左翼的長槊森林,在東西兩側被壓迫到變形的狹小空間中,這種兩側的密集擠壓廝殺,就連收治戰俘的機會也沒有。周軍將士做了最後的抗爭,直至完全倒在血泊之中。至此,周人的前鋒盡殪,屍橫滿地,無復孑遺。無數周人首級被割下,插在齊人的槊尖和-圖-書上示眾。經過戰爭蹂躪的大地已不能用雪地來形容了,周人密集而死的地方,滿目一片殷紅色的血泥。
霎時抽箭勾弦之聲同時響起,齊人的亂箭都朝著張愷飛來。張愷丟了弓,提起長槊要走,就感到左腿一沉,一支箭已射入左邊大腿的內側。他強行掙扎而起,沿著溝渠來的方向奔逃。拖著傷腿跑了十幾步,眼見齊人呈半月狀包圍過來,自知必死,乾脆停下立定,挺槊迎敵。齊人並不靠近廝殺,飛矢紛紛撲來,一箭中頭一箭中肩。
武都宛川人張愷,大統十三年從軍,歷年臨陣斬殺敵將卒如下,一併追福。
大家走了沒多久,遠遠看見北邊有數十個小黑點出現,估計是齊人的搜騎來了。眾人商量,不如分開走,避免被齊人全部包圍。
不一會兒,溝渠來的方向發出皮靴踏擊浮冰的聲音,想必是齊人發現了遺甲,跳下沿著溝底追過來了。上方棗林中也傳來零亂的嘎吱之聲,應該是馬蹄和皮靴踏在落滿枯枝雪地上的聲音。
被周軍撕開一個口子之後,齊軍左翼朝西邊收縮退卻了半里左右,並重新以步人長槊結陣自保。沖入的周人數量有限,經過筋疲力盡的廝殺消耗,暫且同齊人左翼脫離接觸。周軍將士一心等待自己騎兵的和_圖_書跟進,沒想到等來的卻是潰口另一側齊軍中軍的猛攻。
從騎都勸張愷騎白馬朝西走,繞過齊人左翼回歸本陣。張愷不聽,他說:「元帥讓我們步戰入陣,就是要以置之死地武勇殺敵,而考慮不了退路。要說俘獲了一匹馬,就叫我舍下你們獨自逃生,哪是義士所為?看生還已無望,留此馬還有甚麼用!」說罷,他拿起地上的弓梢,對著馬屁股連擊了兩下,把那馬兒放走了。張愷嘴裏有傷,說話有些含糊,但眾人聽了仍十分感動。於是眾人簇擁張愷,拄著槊桿,一起朝西邊踏雪而行。
楊忠的親信都督張愷,剛才被飛矢貫口,滿嘴牙碎,一直斷斷續續地流血。他待在潰口南面休息,身邊還有七人為伴。齊人騎兵的繞陣,還有後面齊人中軍的反撲,都沒有直接危及到他們。當齊人山崩地裂般的進攻從他們北側推進過,張愷才明白他們已陷入重圍之中了。雪地上的一匹白馬和幾個渾身披甲的周人,暫時還沒引來齊人的注目。
「觀世音、南無佛,與佛有因,與佛有緣,佛法僧緣,常樂我凈……」
皇甫績是歧豐親信騎士皇甫光的三弟,他的長兄皇甫光在邙山戰沒,二兄皇甫道死於汝南。他同蘇君廓等人身中數十箭,倒斃雪中。蘇君廓是www.hetubook.com.com武功美陽人,出自武功郡名門蘇氏一族。過去武功蘇氏鮮有武人,府兵建制后蘇氏子弟徵召入伍者不少,尤其是在高平軍中。
兩人知道不能免死,決定分別迎敵。從奴解下弓矢交給張愷,獨自提刀回身逆擊溝底之敵。張愷則爬到溝上的棗林中,林中輕霧瀰漫,齊人搜索的黑點若隱若現,相距就在數十步之內。
張愷這才放棄抵抗,他丟開長槊,拔出腰間胡刀,跪在地上,用儘力氣誦讀《十句觀世音經》道:
韓毗是李虎留給李岐豐的老騎士之一,也是老騎士中唯一還在高平軍中的人了。從高平牧馬以及江陵之役,跟隨歧豐無戰不從,在高平軍中輩分和威望都很高。此番晉陽城下被圍,韓毗率所部力戰,被圍十余重,箭矢耗盡,只能用槊刀力斗。殺到最後,他左腿中槊,無法行動,而槊桿都已折斷,不復能戰。他摘下鐵兜鍪投在地上,兩手拄著槊桿半跪在雪地上,沖齊人高喊:「快來斫頭!」遂被齊人梟首。
高平軍中知名騎士,死於晉陽城下的還有牛道宗、元宗本等人。牛道宗出自安定牛氏,元宗本則是元魏疏族,他們同很多人一樣,被一直逼到齊人左翼的長槊森林下,無路可逃。齊人左翼在周人的擠壓下節節後退,留下一地的周人屍體。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