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天野蒼茫:北朝末戰爭筆記小說

作者:賀六渾
天野蒼茫:北朝末戰爭筆記小說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五卷 天野蒼茫 第二十一章 卻月陣(上)

第五卷 天野蒼茫

第二十一章 卻月陣(上)

岐豐決定在兩水營固守待援,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選擇。突厥人的馬並不比周人慢,而且周人有馱馬輜重,不可能全速撤退。突厥人可以派出輕騎,快速包抄到南面的幾條東西向的道路和隘口,搶先阻擊周人南逃。而立足兩水營,可憑兩側河流屏障側翼,等待武威援兵的趕來。這比進入廣闊千里的荒漠,無法與援兵匯合要好很多。
周人是靠沿著南北向的河岸辨別方向,呈縱隊向南走的。走了沒多久,天還沒黑,斷後的賀拔僧壽派騎士來報說:「後方發現突厥人的散騎!」
陽光灑下來,不知得到了什麼號令,原本用騎馬披風改在身上禦寒的周軍將士,陸續將身上的披風解了下來,露出了裏面披戴整齊的鐵鎧,在太陽照耀之下,霎時發出一片耀目的光芒!這使得本想著打敗周軍如同圍射獵物般容易的突厥騎士們有些驚訝,人群中發出一些騷動不安,原本要一擁而上的騎士,變得猶豫了起來,擔心近前對射反倒讓自己被殺。突厥人保持在箭程外,並不輕易靠近。
蘆葦叢中,騎士並肩站立,結半圓長陣以待敵。半圓向內收縮,這在古陣法中叫做卻月陣。因其如彎曲的月牙,故得此名。卻月陣如半缺的月牙,而依託不同地形,既可以內縮,也可以外凸。周軍左右連hetubook.com.com接河岸,本來的防線應該是直線,此刻內收為弧形,就是一種卻月陣法。一旦敵人進入中央區域,就會遭到前、左、右三方同時的弓矢打擊。
岐豐聽罷,沉吟一會,他想:這必定是突厥人向四周派出的游騎,碰巧與我相遇。后隊一旦得知,就會用一切辦法召集更多的人聚攏過來,如草原上嗅到獵物的狼群是一個道理。他抬頭說道:「塵埃落定后,明天必定是個晴天。虜人召集隊伍沒那麼快,他們人數不多,就會一直跟著我們走。我們不光他,先沿著河走,明晚突圍東去,與史玉合兵,再回頭與他交戰!」
岐豐望著南方晴朗天際下的由遠及近筆直而上的黑煙,心情既感慶幸也感沉重。突厥人不僅沿著河早早找到了他們的蹤跡,而且趁著塵暴後天空晦澀,已經包抄到了周人歸途的前方!如果還按既定路線直奔張掖,恐怕在今夜就會落入突厥人的圈套之中,在毫無屏障的荒野中四面受敵,其後果不堪想象。
他吩咐下去說:「今夜背靠河,做半圓卻月陣休息,明日好與虜人糾纏。」
塵暴過後,塵埃仍在無邊無際地緩緩落下,空氣中瀰漫著嗆人口鼻的味道。風停后,四周極其安靜,很像雪花瀰漫在天地間一樣。能聽到的,就是四和*圖*書周不斷的人咳嗽聲和馬兒喘氣聲。眼目所及,黃塵蓋滿了天地,眼力能看到的,不足半里的距離。
天黑后,滿天星斗下,遠處突厥人燃起的黑煙隱約可見,星星點點的篝火儘管隔著十幾里還能見著。突厥人的飲食談笑聲,曠野中隔得很遠也聽得見,他們似乎勝券在握,沒有什麼站前的擔憂。反觀周軍營壘,以半圓弧連接兩個河岸,黑暗中不舉火,安靜肅穆,充滿臨戰之氣氛。
果然一夜塵埃落定,當曙色在東南方向漸漸展露,頭頂上暗藍色的天空已經隱約可見。不等天亮,周軍馬隊呈兩路縱隊,如兩條長蛇,迎著第一縷朝陽,互相策應著朝著東南方飛馳而去,身後留下滾滾的金色塵煙。
今日天空湛藍晴朗,突厥人的散騎逃出去兩里地的距離,再次勒馬而立,繼續遠遠地觀察著周人大隊過河。接下來出乎突厥人的預料,周人沒有繼續逆河而上向南走,而是離開這條河,折向東北方向而去!突厥人就得儘快通知各隊,重新調整和集結。當周人折向東北直奔兩河交匯口的兩水營時,扭頭就可以看到南面騰起的數道濃煙,這是突厥人在傳遞新的消息。
天空忽陰忽晴,伴隨滾滾塵煙和雷鳴般的馬蹄聲,追擊而來的突厥騎士漸漸填滿了河叉,人馬擁擠在狹長地m.hetubook.com.com帶,到最後行動變得很慢,人馬幾乎互相倚靠在了一起。塵埃也住了,可以看見突厥人頭戴皮帽,身上穿著皮衣皮襖,大多人身背弓箭。北地的戰馬露著長長的鬃毛,噴出來的白氣連成一片,隨著照耀下的陽光向上升騰。
天色將明,因為都知道大戰將至,無人再有睡意。岐豐傳令將士儘快飲食,等待天亮后交戰。天空有濃雲覆蓋,太陽光僅僅把遠方的天際照亮。這時周人向後收縮防線,主動退到兩河交叉不遠的地方,這裏儘是野草和冬季枯萎的蘆葦,地面雖然大致是乾的,但凹凸不平,不利騎馬衝突。此處兩河相距不過數百步,周軍以密集陣型連接兩個河岸。
岐豐一驚,沒料到他們來的這麼快!忙問對方人數。騎士說塵霧太重數不清,可能有數騎,應該是前驅探馬。當時的情形,是由於斷後的周軍騎士沒能識別對方身份,與對方兩騎相距數步,並轡騎行數里之遙。其後,周人漸覺對方裝束不對,不像同伴,靈機一動,就用關中漢話向那人招呼。見那人沉默不答,著急再問。這時那人右手執轡,左手去抓斜跨在鞍后的弓袋。周人見了大驚,急忙拽弓搭箭射之。趁此功夫,那人已撥轉馬頭,斜後方奔入塵霧之中了。周人於是回身呼喊同伴,哪知黃塵中一陣m•hetubook•com•com骨哨呼嘯,幾支亂箭飛過來。周人不及躲避,中箭落馬而死。兩個突厥人再騎馬迴轉過來,快速地牽走了死者的坐騎。聞訊而來的周軍騎士見人死馬失,不由得暴怒,紛紛搭建向塵霧中亂射,箭如亂蝗而去。對方也不還擊,隔著塵煙,那些人似乎完全消失不見了。
走了不到半日,第一條向北去的河流就出現在眼前,河面不寬,也幾乎沒有水。周軍斬落四周的蘆葦,開闢路淌泥水而過,濕泥陷沒馬蹄。而令周人吃驚的是,河對岸遠遠地竟然有數騎突厥人在立馬觀察!不知突厥人幾時過河的?見周軍前隊上岸后拔箭呼嘯衝來,他們就像受驚的兔子,飛快撥馬向河的上游也就是南面方向逃去了。
岐豐清點武備,共有騎士七百餘人,戰馬一千六百多匹,另有馱馬五十多匹,馱滿了箭矢、鎧甲和糧食輜重。當然還有突厥公主阿史那阿娜罕,以及兩個木骨族女僕。按地圖所示,岐豐準備到了兩水營之後,夾河列陣,兩側依靠河岸,只留出西南側的扇形開闊地與敵對峙。至於馱馬輜重和突厥公主,那是全隊最需要保護的,必須居於陣后之中心。岐豐睡不著,明日行軍的事情一一安排,又命騎士屠陀、李元澈和王孝仙三人看管突厥公主。李元澈是岐豐舊部李玄策的次子,王孝仙則是大將軍和-圖-書王文達的兒子,都是岐豐賬內親信騎士。王孝仙不滿留在陣中照看突厥公主,岐豐開導他說:「公主若在,此行就沒有白來;公主若不在,我們再多的血也是白流!」點明其職責之重要,王孝仙才諾然領命而去。
兩水營夾在兩條自南向北小河的交叉口上,是荒漠中不多的地標,加之靠近水源,曾是南北出入交通的一個驛站。只是隨著乾旱加劇,驛站從前秦衰亡后就放棄了,迄今差不多有兩百年了。當年的屋舍牆垣,都蕩然無存,僅剩幾個凸起的土堆,依稀有點人工的遺迹。周軍到此,本意是避免四面受敵,這個目標還算達到。雖然兩條河都幾乎乾涸了,好在河堤完好,而且河中有厚厚的黑色淤泥,可輕易陷沒馬蹄。河邊河中蘆葦叢生,屏障作用仍在。但水源的確沒有了,使此處真成為了一個「死地」。
當晚周人結營后,岐豐在帳中展開地圖,測算行程和當前位置。他派出數十騎,呈一個扇形向東去搜尋史玉的援兵。他指著地圖中一個兩河交叉的位置與眾人說:「這裏過去叫『兩水營』,古代曾是交通驛站,早已荒廢。因為兩水交叉,容易辨識,我們就去那裡待援。派出去的信使,凡是遇到史大將軍的游騎斥候,就叫他帶隊來兩水營。要是三日後還不到,我就放棄突厥公主,與虜人講和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