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王國的建立

作者:秋官
王國的建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八卷 王國的建立 第二十一章 談判與拍賣

第八卷 王國的建立

第二十一章 談判與拍賣

許多商人要求繳納「違約款」,以便放棄這些天價貨物。
烏蘇拉共和國不再允許商人們繳納違約金,強令他們按照喊出的價格吞下貨物。
更不用說,周圍的王國和教會領地更是將烏蘇拉視為心腹大患。
從厄爾班尼城開始,商人們聞風而動,將這個消息飛船地傳播到了諾曼南部。
動蕩從香料拍賣蔓延開來,接連影響了布料拍賣、彩磚拍賣等等。
唐人的食貨郎、小吏、典客郎、商人手握大批唐貨,受到各國商人的親睞,殊榮不啻帝王。
烏蘇拉人在公民廣場上修建了一處石頭糧倉,把一條垂線上的所有磚頭,都改為玻璃磚塊。
烏蘇拉公民們歡聲笑語,看著玻璃磚後面堆積的糧食越來越高,最終抵達了頂點。
十二諾曼磅的香料包裹,在往年最多只能賣出兩個杜卡金幣,但在前年,拍賣會沒有開始多久,一包香料的出價就高到了兩個,不久后就越過了這個價格。
共和國還曾經提議取消奴隸制,不過因為政令難出潟湖,最後只能將這條禁令的適用範圍局限在烏蘇拉城內。
商業行會不得再蓄有私軍。
每一個邦國的商人都明白,東方貨物只會流向烏蘇拉城的潟湖,並且在那裡被西部各國的商人們競價後分走。
除開公職人員需要彰顯共和國威儀,其他人不得穿戴絲綢;
可惜,調查結果顯示,商人們不再出標的原因,僅僅只是因為每個人都覺得,價格已經太高了。
可是一切都晚了。
可是,在前年的拍賣會上,邦國商人們卻為了某一品級的香料大肆開價。
前後不過二十天的時間:「唐人開啟了東方貨物的拍賣」這個消息已經如同野火一樣肆掠開去。
這些間諜如今不再只為某幾個商會服務,他們直接為共和國議會效力。
唐人準備拍賣東方貨物之後,萊赫使者就在埃蘭外交官的引薦下,四處瓦解著烏蘇拉貿易同盟。
畢竟,烏蘇拉共和國並不只是出售最高規格的東方貨物,對於那些財力不豐的邦國商人,烏蘇拉人也能滿足它們。
過去的貴族法庭、商業法庭、教產法庭,如今全部被改建為公民法庭。
這些小共和國胡亂競價,比如半個阿涅格金幣一匹、四分之三個阿涅格一匹。
烏蘇拉人參照萊赫人的法律制定了一部法典,取消了對本城公民和邦國公民的區分,同時,對於在城內效力的外鄉人,也會毫不猶豫地給予烏蘇拉公民的身份。
烏蘇拉人明白一個道理:「萬物繁榮之時,便是萬物朽壞之始。」
唐人死死地控扼著海峽,擾亂著海貿,焚毀了安息南部的貿易城邦。
這個募兵官的言論被斥責為「貴族和商人們的詭辯術」,被剝奪了公職,送到沙洲上修繕碼頭去了。
呼聲傳遍了整個廣場。
烏蘇拉使團成員怨恨頗大,尤其對萊赫極度不滿。
話雖如此,唯有那些熟悉東方事務的領主和邦國,這個時候才感覺機會降臨。
航船剛剛抵達諾曼南部的港口,立刻就有商人跳下船來,用最快的速度找當地人租賃馬車,並且要把這個消息儘可能地傳回老家。
「他們當然會!」有個平民出身的使團成m.hetubook.com•com員說道:「貴族永遠和外國貴族親近,對本國的人民毫不在乎!抱怨是沒有用的。各地的城邦,必然要像烏蘇拉本城一樣篩選過一遍,留下真正的共和國人,這才能讓共和國重新凝為一體。」
他們主要想看看,唐人究竟能不能拿出足夠的東方貨物參加拍賣,此外,也是看看唐人阿涅格金幣是否穩健。
開啟和談之後,萊赫遊獵船不再襲擊羅斯地區的糧船。
城門吏記錄了當天的出入情況。
如果只是有人遭到了賄賂,那麼烏蘇拉人只會放下心來,因為這表示東方貿易還沒有出問題。
拍賣師公布了昨日競價的最高位,並且宣布今日的競標開始。
竟然沒有人喊出新的價格。
許多商人拼紅了眼睛,竟然無視財力,漫天出價。
留在烏蘇拉城的商人們愕然不已:他們本來以為價格會永遠上漲的。畢竟香料就有這麼多,總會有人去買,所以他們懷著賭徒的心態一再叫高價格。
禁止商人們發起卡尼瓦那,未來,只有公民議會可以發起卡尼瓦那。
「所以共和國一定要將厄爾班尼納入議會,只要有了厄爾班尼城,共和國的基石就算穩固。其他的貿易城邦即便反叛,也無法撼動共和國。」
烏蘇拉使團甚至借用了海軍的一個慣例:所有的問題,必須對所有成員公開,任何人不得私下決定。
「共和國萬歲!」
拍賣會的第一天,唐人賣出了一萬一千匹綢、帛和兩千四百捆生熟絲。
拍賣師、驗貨人、各地商人,這個時候都面面相覷,無法相信眼前的景象。
如果沒有萊赫人,烏蘇拉絕不至於淪為今天的下場。
烏蘇拉共和國的使者對都護府的態度是「能和平、能貿易,一切都可以談」,但對萊赫人的態度是「一切先談完,才能和平、才能貿易。」
唐軍士兵苦戰了數年,也不為許多西部人所熟知,結果一場拍賣會後,從羅斯到諾曼,所有人都在談論著「唐國」這個地方。
費倫茨共和國的商人們笑語盈盈,從瑞德城的北門進入了城內。
「厄爾班尼人正在共和國和唐人之間搖擺不定。」
食貨郎直接將這些小共和國掃地出門,說它們就是來串標看熱鬧的,還給它們罰了一筆小款:「胡亂串標,罰一千枚都護府大錢。罰款繳清之前,該共和國不得再次參加拍賣。」
一部分商人則摩拳擦掌,準備參加即將開始的瓷器、香料拍賣。
無數商人乘坐空蕩蕩的商船離開了潟湖,剩下的商人們被迫接受他們喊出的價格。
「唐人對土地有一種偏執,只要他們佔據了的海島,他們就絕不願意吐出來。可是當我們要求他們承擔相應島嶼附近清剿海盜的義務時,他們又不願意接受。他們說海盜沒有侵犯他們海岸,他們就不管。」
一時之間,在諾曼南部,唐人的名聲大噪。
締約之日,若是合約中,有一個成員不知道全部條件,那麼條約就不會被簽署。
這樣一來,商人們如同被驅趕到了一個狹窄的角斗場內,只能掏出武器拚死作戰。
一個月的時間不到,烏蘇拉城內放棄商人身份的公民超過了hetubook.com.com一百二十人。
雪上加霜的是,今年東方貨物的輸入,依舊沒有恢復。
十分鐘過去了,半個小時過去了,現場一片死寂。
所有的烏蘇拉軍隊,都要改編為共和國軍隊。
東方貨物的湧入減少了。
衣服上,使用人工染織的色彩不得多於四種,布料的自然顏色不問;
唐人官員只是耷拉著眼皮:「我們拍賣的是唐貨,不是東方貨物。要我們暫停拍賣,那麼烏蘇拉割讓的土地,也要重新談。」
居民們雖在名義上可以低價購買糧食,但卻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去弄來糧食:比如排起漫長的隊伍、比如賄賂擔任公職的烏蘇拉人、比如加一點錢,從黑市裡弄到糧食。
按照都護府的習慣,今年的唐貨被分成了一百份。
這些年來,埃蘭國王派往東方的貿易使團屢屢被烏蘇拉人阻撓,便是埃蘭國王憎惡烏蘇拉的原因。
萊赫的諾曼南部商會(也就是教皇國的教產代理團)出價第二,兩枚二分五阿涅格金幣一匹;
他們聽說托萊人在南部大陸開闢了貿易殖民地,可以拿出很好的香料和白糖。
這場動蕩最後如何收尾,人們到今年也不知道其中底細。
一部分商人已經心滿意足,帶著部下前往唐人的各個城鎮提取貨物。
萊赫人出價最高,兩枚半阿涅格金幣一匹;
經常有烏蘇拉的使團成員躲在帳篷裏面默默哭泣。
這些小邦雖然懾服於烏蘇拉人的威脅,不敢直接和萊赫人打交道,但是他們卻可以經由埃蘭人,悄悄地和萊赫搭上關係。
「是的,有個唐人軍官也這麼跟我說。他說海盜是我們豢養起來的,要清剿海盜,也是我們的事情,不管他們的事情。」
這些地方如今都張貼著一副繪畫:唐人大公、萊赫女執政還有埃蘭國王三個人肩並肩,露出歡欣的微笑,三人齊齊地高抬一條大腿,跳著甩腿舞,很歡樂的樣子。
「唐人正在拍賣東方貨物。」
烏蘇拉城又將平民納入服役大隊,這些人被稱為公民軍。
對東方毫不關心的領主和商人們,則會露出鄙夷的表情:「東方貨物拍賣?我有很好的朋友,在烏蘇拉城很有背景,他告訴我完全不知道這件事情。烏蘇拉人同意了么,唐人就敢拍賣啊?還有,唐人是他媽誰?」
萊赫人譏笑這些小共和國是「鼻屎共和國」。
每天晚上,烏蘇拉使團都會各自談起今日唐人的動向。
他們在各地煽動下層行會的叛亂;北上進入諾曼腹地,召集過去農民共和國的骨幹,希望他們前往烏蘇拉為共和國效力;在教會領地上,這些間諜四處傳播著新教義;在諾曼北部,烏蘇拉的使者出現在各個邦君的宮廷,希望得到一紙盟約。
如今,萊赫人如同一個準備饕餮的胖子,在脖子上繫上了手絹,手持刀叉,準備肆意宰割烏蘇拉的血肉。
這個消息首先傳到了羅斯海岸,隨後彙集到了厄爾班尼城。
再後面,則是莫名其妙出現在拍賣會上的費倫茨共和國,他們不知道為什麼得到了唐人頒發的許可證,竟然也參加了拍賣會,出價一枚九分五阿涅格一匹;
陰雲瀰漫在烏蘇拉城上。
小共和hetubook•com•com國的商人們的確都是來看熱鬧的。
只有烏蘇拉人掌握了東方的商路、擁有成熟的金幣體系、可以不依靠他人獨自完成貨物的運輸。
隨後則是羅斯伏拉大公國的商人出價,兩枚阿涅格金幣一匹。誰都知道,伏拉公國的大|波雅爾,根本就是厄爾班尼人雇來的夥計;
傭兵大隊被解散了;
「這是未來的事情。當務之急,是穩定貿易路線。共和國正在召喚各地貿易城邦、自由港派人參加議會,新的議會產生后,我們才有餘力作別的事情。」
許多邦國的商人都是奉君主的命令前來購買香料的:他們可以拿回次一等的香料,但決不能空手而歸。
災難降臨。
今天。
集市如同魔法召喚而成。
在一年之前,若是都護府宣布進行東方貨物的拍賣,恐怕只會引人恥笑。
他們每年都會從各國商人那裡高價收購拍賣會的信息,也會親自派出商人觀察一切。
烏蘇拉國內,對「萊赫女執政、埃蘭國王、唐人大公」的仇視是公開的。
禁奢令被下達。
經過觀察,這些鼻屎共和國的商人們發現,唐人真的可以拿出大量的財貨,同時,唐人的阿涅格金幣完全和萊赫人一樣,含金量十足,非常穩健。
「叛逃到唐地的烏蘇拉貴族,一定不會甘心。他們必然會四處串聯海外城邦,讓他們聯起手來對付共和國。」
過去唐人總能從烏蘇拉使者裏面找到幾個商人,通過賄賂和私下協商,讓他們改變態度。
為了挽救局勢,烏蘇拉人舉辦了許多場虛假拍賣,試圖挽救價格,並且鼓舞商人們的信心。
烏蘇拉城四面環敵。
他們收拾著行囊、推著馬車、呼喚著夥伴,朝著遙遠的古河郡進發而去。
大批的商人當即宣布破產。
烏蘇拉城內年糧食的供應都受到了影響,在百業蕭條的情況下,城內的市民奪取了政權。
諾曼南部的許多共和國小邦,多半同時對諾曼皇帝和埃蘭國王效忠。
他們繳納了足額的金幣,隨後便飛速地抵達了瑞德城。屬於費倫茨的那一份貨物,就儲存在瑞德城的貨倉里。
公民議會反應敏銳。
幾乎所有的共和國,除開費倫茨這種同樣以平民立國的邦國派來了使者,其他的貴人共和國們全部中斷了和烏蘇拉的聯繫。
萊赫人,恐怕是對這場失敗拍賣的研究最為透徹的居民。
萊赫人竟然派出了主力艦隊前往東方,豪賭了一把,最終改變了戰爭的走向。
最終的絲綢價格,被定為兩枚四分金幣一匹。
胡椒、肉豆蔻、絲綢、彩磚、乳香、鯨魚油、熏木、沉香木屑,所有的東方貨物都在飛漲。
曾經繁榮的潟湖沙洲,如今沒有一艘東方來船抵達;
絲綢、香料的輸入銳減了九千四百大包,這讓烏蘇拉人無法滿足各種階層商人的需求。
嘆息橋,被改名為貴族嘆息橋。
烏蘇拉人出現拍賣失敗的時候,整個萊赫城都歡欣鼓舞。
絲綢拍賣結束后,各國商人們歡呼雀躍。
公民們只要前往廣場,看一看玻璃磚後面糧食的高度,就能知道如今城內還有多少糧食。
這些年輕而快活的費倫茨人入城的時候,一群衣衫樸素和_圖_書的諾曼人正在出城。
過去,各國的商人們會非常謹慎,如果某一種香料、布料的價格過高,那麼大多數商人都會選擇退卻,並且將錢用來購買那些次一等的貨物。
他們很快派人徹查糧食商人們的動向,並將商人限制出糧的情況公開給市民。
烏蘇拉人無可奈何,只能看見各地的商人湧入埃辛城內的唐貨拍賣集市。
他們經營的糧食、布料、藥材、香料都受到了管制,只能關閉了貨鋪作坊,先觀望一段時間。
官員們會在這座糧倉之中倒入糧食,展示整個共和國的存糧。
這次東方貨物提前拍賣,是食貨司和典客司一道主持的,背後則有萊赫人的影子。
「城內許多貴族跑到了厄爾班尼,又從厄爾班尼輾轉跑到了唐人這裏。我聽說,大公親自給了這些叛徒以唐人的身份,予以庇護。這些人為了奪回過去的財富和地位,一定會出賣共和國的利益。」
烏蘇拉城內,對奢靡之風,已經從道德勸誡變成了法律禁止。
紅披風作為常備軍團,被遷徙到了一處沙洲上,他們被稱為議會軍。
現場大多數商人也如同過去一樣,一邊喝著酒,一邊觀察著眾人,等待著第一個唱標的人出現。
烏蘇拉人的拍賣師也沒有經歷過這種情況。
在公民議會成立之後,萊赫人的策略「強制物價」也被引入。
萊赫城的貿易官員分析了烏蘇拉的失敗后,得出了一個結論:烏蘇拉人已經做了他們可做的一切,並且做得非常好,但是他們還是失敗了,所有的原因歸結到一處,就是因為東方貿易真的萎縮了,這是任何努力都無法抹平的創口。
「我們應該要求唐人送歸這些貴人!這些人是共和國的罪人,他們應該受懲罰。」
接下來的故事,人們已經知道了。
烏蘇拉人接受了最初幾起申請,接著,他們就發現這種申請此起彼伏。
今年在拍賣季節乘船前來的商人,只有去年的三分之二,並且比去年更加謹慎。
烏蘇拉人恢復了糧庫公開的制度。
「東方的混亂尚未結束,貴國就重開拍賣,這說明貴國根本無心談判。」
過於離譜的價格,讓許多商人罵罵咧咧,負氣而去。
烏蘇拉人憑藉他們多年來對各國各邦的掌握,派出了許許多多喬裝打扮的間諜。
潟湖上的商人們預感去年的悲劇還會發生,便匆匆地離開了此地。
留在城內的商人根本付不出錢,他們本來指望將香料過手給別人,不料香料卻以一個天價落在了自己手裡。
有個募兵官不建議這麼做,他說:「過去烏蘇拉城內使用募兵的制度,薪酬不會很高。稍微能夠找一份活乾的公民,都願意留在城內,不會加入軍隊。如今共和國掌握了無數的財富,對軍人薪酬可以隨意支配。如果共和國意欲,可以將所有合適服役的男子全部征入軍隊。只是,共和國這樣做,許多本來可以在別處謀取差事的人,也會被薪酬吸引而加入軍隊。他們本來應該創造的那些財富呢?沒有了。」
過去總是覺得人口不夠用,需要大量使用雇傭軍的烏蘇拉人,如今即便在本城,也能動員一萬三千名士兵。
貴族私兵被強制遣散;
曾經喧囂和*圖*書的烏蘇拉城,如今聞不到一縷香料燃燒的芳香。
「午後,有唐男部伍離開瑞德,行列沉寂無聲。」
萊赫人雖然被許多唐人當成麻煩,但是萊赫人在唐人內部,也是有朋友的。
在十天之內,白色的帳篷布滿了埃辛城的東部郊區。
烏蘇拉人不得不叫停這樣的拍賣會,並且按照過去的慣例,派出了貿易官去查看,是否有人在悄悄操縱拍賣。
貴族劇場,被改名為烏蘇拉人劇場;
長史府的官員們私下裡頗有抱怨,感覺拖著萊赫人在身後,跟烏蘇拉人不好談。
當萊赫人了解了他們在談判中的不利地位后,便聯合了唐人內部的親萊赫派,舉行了「埃辛城拍賣」,也稱「唐貨拍賣」。
不論糧食存量有多少,它的價格必須要窮人可以負擔。
現在,烏蘇拉使團成員卻紀律嚴明,除開談判之外,絕不和任何唐人接觸。
一旦他們找到可以糊口的工作,就能得到烏蘇拉公民的身份。
這種制度挺有趣。
不久后,許多拍賣會突然遇到了類似的情況。
萊赫人之外,埃蘭人也在悄悄使壞。
烏蘇拉使團的成員怒不可遏,在唐人官員的面前大放厥詞。
從前年開始,烏蘇拉人的「東方貨物拍賣會」就出現了一絲不祥的預兆。
城內六百多奴隸都得到了釋放,並且被授予了烏蘇拉人的身份。
這些諾曼領民跟隨著一個騎馬的男人。
埃辛城的談判依舊再繼續。
其中許多商人輾轉前往了托萊諸邦。
烏蘇拉的拍賣師驚慌失措,看著拍賣會逐漸失去控制。
議會廣場,如今已經被改稱公民廣場;
烏蘇拉人就像茅坑裡的石頭,又蠻又硬,並且所有的使團成員出奇的一致。
費倫茨共和國的商人財力已經耗盡。
「今日無事。」
但可以想象的是,烏蘇拉人蒙受了巨大的損失。不光是金幣上的損失,也是信用上的損失。
接連有羅斯糧船抵達了潟湖,將糧食運送到了公民廣場。
「午後,有費倫茨人進入瑞德,歡聲笑語盈天。」
絲綢整齊地擺放在倉庫;香料正在逐日朽壞;彩磚落滿了灰塵;急於騰空臨時倉庫的商人反覆催促:「往年的拍賣會,最多會借用倉庫一個月,為何今年還不騰空它們?」
就在雙方僵持不下的時候,唐人突然宣布要進行東方貨物的拍賣。
烏蘇拉的使團成員們看著遠處的拍賣會帳篷,無不感到過去的榮耀正在離他們而去。
「陛下,」幾乎在同一天下午,許多小共和國的商人給他們的邦君發出了信件:「埃蘭國王和萊赫人說得是真的。如果明年依舊有唐貨拍賣,您應該派出商人團參加。」
市民們自然惱怒不已,開始襲擊那些小商人,說他們至今還和過去一樣,想要喝烏蘇拉人的血。
城內許多殘存的商人見狀,只能妥協使用低價出售糧食,但卻限定每天出售糧食的數額。
因為各國商人出價的不同,他們享受到的唐貨份額也不同:萊赫共和國佔據七十二份、教產代理團十八份、伏拉大公國九份、費倫茨共和國一份、鼻屎共和國們一份都沒有,還要繳納罰款。
最後面的競價,則來自一堆小共和國,比如盧卡共和國、阿斯爾共和國等。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