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王國的建立
第三十二章 河水浩蕩
兩人寒暄了一會,章白羽邀陳粟一道騎馬遊行,讓左右親衛居后護衛。
這樣一想,章白羽倒有些豁然開朗的感覺,難怪每次韓雲過來痛斥都護府內的負心漢時,都會順帶說些鍾離芷的怪話。別人的憤怒不甘,終究也是自己的憤怒不甘啊。
當然,章白羽也明白,韓雲之所以這麼憤怒,也是因為她本身就有出雲人的血。
有一段時間,章白羽覺得這是它佔據了地利,財富可以聚斂但不會流散,可是羅斯地區難道不也橫亘在東方和西方之間么,為何羅斯的城邦沒有變得繁榮富庶?
北伐時期的行司馬不光要統御五郡之兵,同時也要顧慮到各郡庶務,在遇到長史府無力處理的情況時,行司馬需要執行最高的裁決的。
如今這條河流幾乎注滿了河道。
都護府將會抽調五郡精銳北上,大多數作戰經驗豐富的軍官和老兵也會隨同北上,留給陳粟和各郡郡尉的可戰之兵並不多。不過,章白羽覺得陳粟足以勝任行司馬的職務。
章白羽聽后也沒有說什麼,將一份陳粟繼子的近況手札交給了他。
第一點章白羽倒不覺得很奇怪。
唐人城守在收取這些財貨的時候,自然是很開心的,可是接下來,在諾曼人的社區領袖送來一份份的保障約書,希望都護府的官員簽署確認的時候,城守就犯難了。
「不過奉祀神靈之事,不可倉促禁絕,不然反生禍患。為今之計,須得儘早禁絕教事,可收善效。諾曼之神,絕非天啟,乃是人謀。神從人心中生出,也只能從人心中泯滅。滅神,唯有以公序良俗教化民眾方可收效。」
如今,城守們按照唐人的甲坊制度組織市民的時候,便發現比起戰前來說容易多了,各地的城鎮,都被按照唐人的制度「重建」了一遍。
他聽說了瑞德歸義人請求締約的事情,便順道前來勸說。
赤色平原,河水浩蕩。
比較有意思的是,這些約書更像是一份房產圖譜,大多數諾曼人最希望得到保障的,就是他們自己的房舍。
如今,哈桑的話倒是讓章白羽有些好奇了起來。莫非財富誕生的原因,就是共和國那種與眾不同的組織市民的方法么?包括這種約書,也有長遠的好處?
陳粟想了想:「屬下明白了。」
在宣武郡,居民們若是支持唐軍作戰,會扛著長矛、牽著坐騎,前來尋找靖國公,希望被編列入軍中。在南郡,尤其是瑞德城,則是盛大和花哨的儀式,人們會紛紛前來獻出財貨。章白羽入城的時候,甚至有歸義人的聚居區公開募集金銀,為唐軍籌集軍餉。
在瑞德城,諾曼人中間已經有了許多認識唐字的居民,他們也會雇傭唐人的識字者幫助他們校勘約書。這些約書下面,一般都附加著某個聚居社區內,諾曼歸義人家庭的數量,並目羅列了這些家庭的主要財產,大部分是地產。
這話沒錯,只是都護府內長期執掌軍務、庶務、外交的人,的確也只有陳粟。洛西郡的鍾離牧也算一個,只是要將南地五郡的防務交給鍾離牧,恐怕長史府就會去主動迎接陳粟和圖書。
「諾曼人若是知道陛下是公正之人,又會保障他們的財富,對都護府的種種抵觸就會大為鬆弛。此外,這種約書,在埃蘭、諾曼等地,也是極為少見的善政,君主很少會簽署這種約書,一般都是在得到某一地市民的資助后,才會簽署。相反,在萊赫和烏蘇拉,許多市民為了得到這種約書,需要給共和國繳納很高的『保產稅』,還不是一次繳清,是連年繳納。如今埃蘭和諾曼兩地,自由市總比王室城鎮要富裕,埃蘭的自由市,又比不過諾曼南部的貴人城邦富庶,貴人城邦,又比不過萊赫與烏蘇拉這樣的共和國富庶。」
其實也是這些人自己尋死,當初都護府佔據南郡時,已經開始緩和滅教令了。畢竟在懷遠郡的時候,每當封鎖一處聖火殿堂,都會有布爾薩平民被煽動起來作亂,雖然這些布爾薩暴民很快就會被剿滅,可是都護府為了平息這些暴亂,也總是會損失不少人手。
最終,瑞德城內外,共有六個諾曼人聚居社區送上了約書。
「這也是我夫人的意思。」陳粟很坦白地說:「我的夫人覺得,如果孩子沒有為你流過血,你永遠不會把他當成屬下,只會把他當成我的兒子。這對孩子來說,不是好事情。」
當初唐軍崛起的時候,即便是將領也難以迎娶唐女,多半都迎娶了外族女子。
「此外,這種約書,並未暗示都護府就會橫徵暴斂,它只是一份契約而已,並且是對都護府限制最小的一種。我來舉一個例子,諾曼市民要求不準隨意加稅,沒有問題,鑄幣司多發大錢,諾曼人即便不交稅,他們的財貨依然會被都護府征走。所以說,承認這些平民據有財產,不會束縛都護府的手腳。可是另外一方面,對都護府卻好處頗多。」
只不過章白羽沒有答應他。
至於棠城守報告的另一件事情,章白羽倒是頗為認同。
「棠城內,烏蘇拉人但凡生活殷實、有力謀生者,皆願歸義,行事體面端莊,與唐人相類。烏蘇拉侵犯海疆時,從賊之輩皆是地痞流氓、惡毒教棍,前一種愚昧,后一種姦邪。相較而言,後者為禍更甚:他們不光挑唆貧民作亂,也會煽動殷實人家毀家奉神。」
這一次,章白羽要去跟陳粟交代許多事情。
陳粟聽說王仲隨同前來,便只帶了兒子前來,說夫人偶感不適,無法前來迎接陛下。
韓雲對這種行為極為憤怒,幾次讓章白羽把這種人揪出來,直接罷免官身。
乾旱貧瘠的土地一旦被澆灌,便能迅速煥發生機。
那小兒生了一副布爾薩面孔,但卻有雙唐人的眼睛。
烏蘇拉人進攻的時候,不論是諾曼教士還是布爾薩火殿長老,無一例外地攛掇著叛亂。
當然,哈桑用萊赫、烏蘇拉的例子勸說章白羽,還是給章白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萊赫,烏蘇拉何以繁榮呢?」
章白羽從很多年前開始,早在春申的貿易站中時,就已經知道了「烏蘇拉」和「共和國」
戰爭結束后,各地城鎮除了唐人的甲坊外,已經沒有任何像https://www•hetubook.com•com樣的市民行會了。
哈桑說:「陛下公正,是世間少有的君主。諾曼平民並非不相信您,而是不相信那些不如您的人。」
「什麼?」陳粟頗為驚愕,列加斯和章白羽的情誼,在安息南部城邦都被傳得很開,許多安息人至今將章白羽稱為赫爾沙依。「都護是聽聞什麼消息了么?」
那個時候河道只有最低洼處有潺潺細流,數百唐軍士兵都無法一同取水。
過去他們有所依靠,遇到橫徵暴斂的市長時,市民就會立刻組織起來修建街壘,反抗不公平的加稅。到了今天,他們卻只能祈求封君的開恩,立約保障他們的財產。
諾曼人過去這樣支持貴族們發動戰爭,如今也這樣支持靖國公發動戰爭。
兩人打馬穿行在河岸邊交談。
章白羽和陳粟相遇了。
都護府在這一點上總是公道的:既然沒有完成別人的要求,那麼就要歸還定金,這是都護府與西部共和國多年的貿易養成的習慣。
「陳郎。」章白羽在四下無人聽見他們談話的時候,聲音變得鄭重了起來:「你擔任行司馬,可知防備何處之敵?修繕何處城寨?」
陳粟若是忠誠,則都護府內一應兵馬聽由他調遣,若是陳粟不忠,那麼他在都護府內的一切助力都會煙消雲散。
以國尉授予邦外之侯,于制度不合。
在灰堡的時候,章白羽匆匆地看望了一下馬場,並未駐紮就離開了。
章白羽抱起了陳粟的兒子,逗著他。
此地的居民比起宣武郡大為不同。
「這下回了定國,跟你家夫人也有個交代。」章白羽對陳粟說:「跟她說,她兒子不會參加北伐,會留在都護府。」
三牆城。
布爾薩中部,在一條狹窄的平原河道兩側,數百年未見的景色再度出現了。
章白羽搖了搖頭:「烏蘇拉已疲,羅斯貴人不堪一戰。陳郎,你要防備列加斯,修繕勒龐城。」
長史府覺得行司馬的職務應該授給都護府官員,定候雖然是都護府內極有名望的首領,但終究已經不在都護府官職體系之中。
他一直很疑惑這樣小小的國家,究竟是如何躋身強國之列的。
瑞德城內,征糧、募兵、徵收軍備財貨的事情如常進行。
章白羽能夠直接閱讀諾曼文,便著重看了看諾曼人自己寫明的要求,大概只有兩點:保證如今的城鎮內外的諾曼人持有房舍,並且不得隨意掠奪;稅款,則參照去年約定的《都護府稅約》,不應在戰爭時期隨意加稅。若一定要徵收戰爭稅,需要和歸義人首領協商。
章白羽聽說,賣花娘這種職業再度出現在了布爾薩,倒不是說布爾薩本來沒有鮮花,而是如今鮮花的價格已經很便宜,足以讓殷實人家購買了。
章白羽雖然一直擴大著長史府的權轄,但也知道,除了陳粟並沒有別的人適合這個職務。
這些年來,難道不是唐人恢復了貿易、開拓了土地、供應了糧食么?唐人可以隨隨便便簽署一份契約,可是這樣就能讓諾曼人的境況好一點么?章白羽並不這麼想。
拆除教堂時,棠城城守https://www•hetubook.com•com還和烏蘇拉人鼓搗出來了一個有趣的契約:神在門戶內——烏蘇拉人可以在他們自己的家中,按照他們的傳統祈禱、祝聖、洗禮、合法地打女人、隨意地詛咒別人下地獄,可這些規範離開了他們的屋門,就立刻失效,一切都要按照都護府的唐律來。
那時唐軍朝不保夕,有了妻室已屬不易,多半都是以正妻之禮迎娶。
這份約書明顯不在城守的權職範圍之內的,如果在以往,他可能會讓諾曼人各回屋舍不要生事。可惜如今國公在城內,也聽聞了諾曼人的要求后,城守也只能硬著頭皮處理這件事情了。
尤其是瑞德城的《市民約書》,章白羽很明白,一旦在瑞德城內的諾曼歸義人這裏推開,很快就會波及瑞德全城,接著就是整個南郡乃至都護府。
「單個的烏蘇拉人,和唐人沒有區別,有好有壞,皆為凡人,行事、說話、好惡大抵相似。可一旦烏蘇拉人被教堂抱團,行為舉止便立刻如同中邪。唐人聽見腦中有聲響,便會去看病,去找大夫;教民聽見了腦中的聲響,首先便去找神棍,平日敦厚老實之人,稍加挑撥,便會抽刀屠戮鄰里。」
「你的夫人——」
棠城城守將他觀察到的情況呈報給了章白羽。
既沒有將陳粟的妻子送往臨湖,也沒有將他的繼子帶著北伐,這是章白羽對陳粟的信任,也是章白羽對都護府的信任。
後來,章白羽又覺得是烏蘇拉掌握了堅船遠洋之術,進行海貿更加便利,可是這也站不住腳、埃蘭王國也擁有高明的航海術,可是聽萊赫使者說起來,埃蘭王國的城鎮也比不得烏蘇拉和萊赫。
到了現在,越來越多的唐女出現在了都護府中。章白羽已經聽說,有些官員悄悄地休掉了原妻,改而迎娶了唐女,甚至有傳言說:都護是不喜歡這些混血兒的。
章白羽北伐的時候,陳粟將會負責南部五郡的防務。
章白羽站在水渠邊上的時候,能夠聞到水的氣味和濕潤泥土的腥味。
都護府的官員們都是聰明過人之輩。他們當然明白,不論「都護不喜混血兒」是真是假,都護喜歡唐人總是沒錯的。為了自己的前程考慮,就必須迎娶一個唐女,即便不休掉正妻,也要納入唐女妾室。
「沒有。」章白羽承認:「只不過,在都護府北伐之時,唯有列加斯有軍力對都護府不利。列加斯意圖如何都護府不得而知,但列加斯擁兵在手,便不得不防。」
章白羽覺得這種約書是食貨司的事情,就把這些請願交給了哈桑,讓他和部下來考慮怎麼處理。章白羽的本意是讓哈桑想想辦法,讓諾曼人不要亂來,主動把這種約書收回去。
章白羽知道要說服陳粟並不容易。
蒯梓曾說:「陳粟得到任命后,名為行司馬,實則行都護」
懷遠,赤色平原。
沿途所見讓章白羽頗為驚訝,雖然視野的盡頭依舊是赤色貧瘠之地,可是一條寬闊平緩的大河卻賓士在過去的乾枯河道之中。
就如同棠城內推行的「神在門戶內」的手段一樣。
這些神棍本來生活優渥,不和-圖-書食勞力,一旦教眾的供給斷絕,這些人就陷入了極度絕望和仇恨之中。幹活養活自己是不可能的,一輩子不可能,遇到外敵進犯都護府,這些人自然而然會跳出來。
萊赫曾經是一片海濱農田,烏蘇拉不過一片潟湖沙洲,如今這兩座城市成了大海上最富裕的兩座城鎮,小小的城鎮內,孕育了大量的人才。章白羽可不相信正好有許多天才誕生在那兩個城邦,他更相信的是那兩個城邦將天才培養了出來。
懷遠郡萬物生長,豐收可期。
要求保護房產和土地的約書,早就有烏蘇拉歸義人和都護府簽署過了。對烏蘇拉作戰期間,所有的烏蘇拉僑民區都被拆除了教堂,居民們也被強制歸義。作為回報,都護府同意跟烏蘇拉僑民社區簽署一份保障約定。
不同風格的民居簇擁在水渠附近,林中移民已經習慣了使用連排的大屋,取代過去那種木柵圓寨。大屋的好處顯而易見,它修築更加方便,也能居住更多的人口。唯一的壞處就是大屋不比木寨,比較難以防衛。
河道兩側,也堆砌出了高高的水塔,有唐式的水車和布爾薩式樣的磨坊。水塔之後則是蜿蜒遠去的水渠。
陳粟卻連連搖頭:「都護,把他帶著北上吧。」陳粟說:「定國大批兒郎都前往了格城,準備加入唐兵北伐。我的繼子也該出人頭地了。」
以如今都護府制度,絕不會有任何差池。
章白羽知道,許多歸義女子很信賴韓雲。從灰堡開始,都護府女眷就以韓云為首領,如今遇到這種變故,過去的姐妹自然前來請求韓雲出面。
「當是防備海上之敵,修繕南郡城寨。」
章白羽很惱火:「唐軍立足以來,何曾隨意侵凌過平民財貨?一切徵調,皆有償還。今日和諾曼平民簽署了這種什麼合約,明日就是布爾薩人,之後呢,是不是還要跟唐人子弟簽署?」
如今北伐在即,都護府必須要抓緊手中的一切財貨,在需要的時候,也要毫無阻礙地招募士兵。這種自找麻煩的約書,章白羽是一點都不想簽署的。
「道理也很簡單。各國平民,但凡是知道自家財富不會被隨意掠走的,便更加願意改進技藝、囤聚財貨、願意與人協作、放心地使用金銀。相反,那些財貨朝不保夕的地方,平民們即便有了多餘的財貨,也要拿出一部分來到處蠅營狗苟——不論是賄賂權貴亦或是求靠庇護,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自保上,哪有精力去謀求更多的財貨呢?」
當地的一個鄉老告訴章白羽,過去只會人朝著南郡遷徙,絕不留在懷遠。如今,卻有不少新林郡的人主動留在了懷遠,甚至有些新林郡的人一看見三牆城附近的水澆地,立刻大喊「南郡到了」。
都護府總會發生各種新事務,章白羽如今卻越來越謹慎,如果一時半刻看不到好壞,章白羽就會選擇觀望一陣。
如果這樣算,章白羽豈不是日後也要納入唐人女子么,真是無稽——即便是這樣,也不是說這和韓雲有出雲人的血有關係。
與市民締約這種事情,章白羽聞所未聞。
約書內容包括一千多個家庭。
章白羽m.hetubook.com.com哈哈大笑:「好的。」
章白羽離開灰堡后,朝著東方徑直前往了三牆城。
棠城的「神在門戶內」辦法,章白羽還在觀望之中,並沒有立刻推行都護府全境,畢竟不知道具體收效如何。
懷遠郡,是此行的重中之重。
看著哈桑失落離開的背影,章白羽不由得這般想到。
在南郡,尤其是瑞德城內,歸義人們已經接受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和平會帶來安全和繁榮,若是這和平是唐人帶來的,那麼他們理所當然地應該感謝唐人。
不料,哈桑竟然挺支持簽署這種約定。
定候陳粟已經離開了定國,將以定國侯的身份執掌行司馬的職務。
這種傳言傳得很廣,說得有板有眼——據說當初進攻尼塔行省西部的時候,曾有一群諾曼唐人的混血兒,那些人並未被直接承認為唐人,地位甚至不如布爾薩人——人們據此判斷,都護根本不相信外族人。
哈桑前來瑞德城,是前來籌劃新唐錢的。之前的唐錢,鑄造的都是姜氏的年號,如今自然要逐漸廢除,鑄幣司鑄造的新唐錢,已經使用了「建元通寶」的字樣。
瑞德城內的諾曼歸義人大失所望,當然,他們獻給章白羽陛下的財富,也被如數歸還給了他們。
章白羽不太明白市民們為什麼寧願相信一張紙,也不願意相信唐人的信義。
瑞德城以盛大的儀式迎接和恭送了靖國公。
只要烏蘇拉僑民沒有通敵行為,那麼他們就能保留自己的財產。
章白羽還記得,最初作為安息人的兵仆穿行布爾薩的時候,唐軍士兵時常在河道之中紮營。
此番對任命定國侯為行司馬的決定,也是章白羽和長史府爭鬥了很久之後的結果。
「烏蘇拉人並無善惡,惡在神棍——他們喜歡以死後天堂相誘,踐踏人間公序良俗。」
哈桑還勸說章白羽,不要輕視這種約書,如果簽署了,就要真的尊重平民的財富,否則還不如不簽。
南郡許多地區,只要是諾曼人主動投降的城鎮,唐軍基本不會過問諾曼教堂的事情。在烏蘇拉進攻之後這些教堂成了叛亂的源頭。在海寇頻繁進犯的時候,各地唐城直接解散了這些教堂,有反叛跡象的教士直接處決,沒有反叛跡象的教士也會被遷入丘陵、荒原之中,讓他們自生自滅。在禁絕教會的過程中,許多城鎮的市民行會也被解散了——因為它們也接受了教堂的指揮,認為響應烏蘇拉人是「主道」。
附近的土地已經綠茵一片,若是不看遠方,幾乎會叫人覺得這裏就是南郡。
瑞德城內,失去了行會、市民議會的諾曼人,自始至終都是惶惑不安的。
「唐貨豐盈之地,萬神皆如煙雲飄散。無論棠城之事有任何變化,臣皆會時時稟告陛下。」
章白羽也對那些部下感到惱火:究竟是多麼蠢,才會覺得他對混血者有偏見的?
章白羽在此地駐紮了幾天後,終於朝著懷遠郡巡遊而去。
歸義人中間的諾曼人,還保留著過去的傳統:在戰爭開始的時候,對封君贈送財富。這實際上一種契約,封君接受了這些財富之後,就不能再隨意地掠奪領民們的財產。
章白羽頗有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