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霞浦高中推理紀事

作者:名和行年
霞浦高中推理紀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卷 霞浦高中的新社團 第九章 大隱隱於何處?

第一卷 霞浦高中的新社團

第九章 大隱隱於何處?

江之島先生本來請了一位朋友抄錄,可在這個約定的日子,他的朋友卻突有要事,無法騰出大量時間進行抄錄。而聽到父親疑難的江之島同學,則因為奈惠向她泄露過我因為一張戶澤盛安幫父親抄錄二十本《延喜式》的故事,便拜託我來承擔這個抄錄工作。
「嘉茂同學是江之島同學臨時請來幫忙的,那位員工是因為嘉茂同學需要眼鏡而偶然成為當事人,那位專業人士則是原定計劃的人員。這三個人也不可能事先串通好去調換古籍。那麼五個當事人,江之島父女沒有動機,嘉茂同學沒有精力,專業人士沒有條件,員工沒有時間。
「那麼,能請你幫一個忙嗎?地點在三町目的思賢堂。拜託了。」
「那就很明確了。知道箱子的詳細和古籍的詳細的,只有江之島先生和那位員工兩人有這種可能,不是江之島先生的話,就只能是那個員工了。」
「那麼,調換者是誰就一目了然了吧。」我向明石說道。
江之島同學把我迎進屋裡,江之島先生正百思不得其解地悶坐著。事件我已經從簡訊和江之島同學口中得知了大概:今早。江之島先生開店后,便從箱子里取出包袱,打算賞玩這本古籍。可是他發現,抄本之中有幾處他本來熟知的文句發生了錯漏。而且,整部抄本都有些似是而非的感覺。
「那個員工如果在裝訂時趁機拍了照片,確實有仿製的時間和可能。不過他為何要仿製和替換這個抄本呢?就算內容再有價值,沒被世人知道,也賣不出價錢。就算有人看到內容后願意入手,那也只是一個抄本,畢竟沒有原本值錢啊。」明石同學再次陷入了思索。
那位專業人員正在向江之島先生講授萬一確需打開盒子時的方法。這時,剛才的員工將我抄好的書頁裝訂成冊送了過來。江之島先生隨手翻了翻,確認沒有訂倒、脫頁等現象后,便拿包袱包了起來。
不多時,江之島先生抱著一隻箱子進來。看來他對這本古籍的確是十分重視,這口箱子看上去是質地堅實,金屬鉸扣也是精雕細琢。江之和-圖-書島先生戴上手套,打開箱子,取出一個錦布包袱。他把包袱打開,裏面正是那本紙張已然發黑,翻動時已經不時產生邊角碎裂的古籍。
由於我也是當事人之一,江之島同學又請來了明石同學。從前幾次的經歷看來,明石同學的思維也是很敏銳的,她提出的答案也往往是最為合理的猜測。
「嗯,那麼我就過來。」
「昨天在抄錄時,江之島先生,還有一個思賢堂的員工,兩個人都核對過一遍,應該不會有錯訛吧。」我心下懷疑著,接過了抄本。
「最後是那位員工。他參与了逐字校對,因此知道全文內容。而且他也有銷售古籍的渠道,還有拿著抄本去裝訂的這一段時間,他是在這段時間內唯一接觸過抄本的人。不過在這之後,江之島先生還確認過抄本。那時距完成不久,如果發現字體有別,江之島先生應該能察覺。而在之後,員工就沒有接觸過抄本了。
「如果目標是那個箱子的話,為何還要複製一本抄本呢?」江之島先生問。
「嘉茂同學還真是聰明呢。這次又輸給你了。」明石同學有些不服氣地說著。
「接下來是嘉茂同學。她既在抄錄中接觸了古籍的內容,而且她對古文有研究,能明白古籍價值的高低,按理說是最有可能調換古籍的人。不過她在抄錄完畢之後,已經出現過頭暈的現象。在從昨天傍晚到今天上午的時間內,再抄錄第二遍的話,依嘉茂同學的體力,是無論如何無法完成的。並且嘉茂同學自己也做過證明,現在的抄本並非出自她的手筆。
「很遺憾,江之島先生,這不是我昨天抄錄的那本。」我再次索要了紙筆,寫了我昨天當作字體樣例的和歌和抄本里的一句話作為比對。江之島同學也翻找出了昨天寫有和歌的那張紙,證明我兩天所使用的確實是一樣的字體。
江之島先生下樓看了一下排班表,上來說道:「他昨天七點下班,今天沒有他的班。」
江之島同學想讓我幫忙的,是抄錄她家中相傳的一部珍本古籍。江之島同學的父親——和圖書江之島弘敏近來萌生了想細細賞玩這部古籍的念頭。但由於年代原因,古籍能承受的翻動次數已經接近極限。並且由於紙質已經老化,使用閃光燈也會對紙張造成損壞。而江之島先生又是個收藏癖,對現代技術印刷的古籍興味索然。故而只有抄錄一本以供其賞玩需要。
「再下一位是那位專業人士,他接觸古籍的機會只有兩次封裝原本的時候。而封裝原本的操作不可能接觸到全文的內容,也就是說單憑他的接觸是無法複製出一本抄本出來的。
明石同學得知事情的原委后,從包里拿出紙筆,列了一個與此次事件相關的人物表。裏面有我、江之島父女、那位專業人士和抄錄時借給我眼鏡的員工。
我在問候江之島弘敏先生后,索要了紙筆,用正楷寫了一首和歌作為字體樣本。江之島先生似乎覺得很滿意,便很客氣地讓我坐在靜室的主座上,動身前往自己的書齋去取古籍。江之島同學則幫我搬來了抄錄用的紙筆。
「那位員工在觀看我抄錄時百無聊賴,進而欣賞起箱子。這個箱子若是出手至工藝品店,價值必定不菲。於是他在裝訂抄本的時候或是拍照或是暗記,記住了大部分內容和箱子的尺寸、內外結構。於是他連夜仿製,今早則在書店裡偷空實行了調換。
「可是我就沒想到他的目標是那個箱子。」
從思賢堂里拿了一本感興趣的印刷本古籍作為酬勞后,我從江之島家告辭。因為暑假已經慵懶的身體突然經歷這般長時間的精力集中,不由得十分疲憊。匆匆晚飯洗漱之後,我便在那本新書的催眠下沉睡過去。
思賢堂正好在從那家快餐店回家的路上,是一家挺大的書店。我順路走了過去,在門口等待的江之島同學把我迎到了裡屋,原來,思賢堂正是江之島家開設的書店。
江之島先生不得不再次請來了那個修復人士,讓他打開了密封的玻璃盒,取出原本與現有的這本抄本對照。兩相比較,這本抄本雖說大致一致,但錯漏顯然,若是在兩個人逐字核對的場合下,這種幅度的www.hetubook•com•com錯漏不可能不被發覺。核對完畢后,那位專業人士再次封裝了原本。
「調虎離山」
江之島先生把古籍慎重地擺到一個斜角台上,這幅有板有眼的態度令我也不敢怠慢或是褻瀆了這本古籍。我請他們把斜角台稍微后移,我則從店裡的員工那裡借來一副稍微有些度數的眼鏡戴上,儘可能在古籍的遠處抄錄,生怕發生什麼意外。江之島先生在一邊翻動書頁,江之島同學和那位被借去眼鏡的員工則正坐在下首觀看我抄錄,應該也附帶了監視的意味吧。
「是的,請問有什麼事嗎?」
「也需要底本。不過翻錄的本子既可以以原本為底本,又能以嘉茂同學的抄本為底本……」明石同學應該是遵從了我的提示,開始了這個方向的思考。「江之島同學和專業人士沒法獲得底本,江之島先生擁有底本,但他如果要自己抄錄,就沒必要當初請嘉茂同學來抄錄。嘉茂同學接觸底本的時間里都被其他人監視著。那麼就只剩那個員工有翻錄的可能……
「暫時還沒有……」
幾個小時的靜默之後,古籍終於抄錄完畢,我把眼鏡交還給那位員工。他和江之島先生又拿著抄本和原本逐字比對了一遍。兩人確認無誤后,江之島先生將原本交給在別處等候的,他另外邀來的一位古籍修復人員進行專業的保存處理,而將我的抄本交給那位員工去裝訂。
明石同學分析道:「首先是江之島父女,如果這兩人中的一個要調換古籍,那麼動機就是為了牟利。不過這對於江之島先生來說是不可能的,因為江之島先若要牟利,就會將古籍的內容出版刊行,而不是以出賣抄本的方式。而江之島同學則完全沒有接觸過古籍的內容,並且也沒有銷售這種抄本的門路,所以她也不可能調換抄本。
一看之下,連我也大為驚訝。這本抄本雖然也是正楷字體,外行難以分別,但我自己知道,自己特有的幾個書寫習慣並沒在這個抄本里顯現。
「就這一點來說的話,這裏的每一個人都沒有調換抄本去出手的必要啊。」江之https://www.hetubook•com•com島同學補充道。
與那位店長結識之後,我的線下集卡冊終於有了一次不依賴近藤會長贈與的豐富機會。這位幽默的店長自從我破解了他的店員的詭計,拿到了混合果汁的配方之後,已經練習到不輸給那個原店員的水準了。不過這種混合果汁的確是堪稱絕品的美味,每次與店長約定交換卡牌時,我都會情不自禁地買一份冰鎮的混合果汁,慰勞一番在暑熱天氣里奔波的自己。這一天,我一邊拿著進一步填充的集卡冊,一邊品味著果汁時,接到了江之島同學的電話。
「下午一點。」
她突然又想到了什麼,又開始了發言:「複製的這本也是一本抄本。當事人離開書店,嘉茂同學和專業人士是六點,書店下班,也就是江之島父女是晚上九點離開,那個員工的班次呢?」
「如果箱子里沒有抄本,這個箱子就會引起懷疑;而正是有了一本似是而非的抄本,才把我們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了抄本的真偽上。如果不是因為江之島同學偶然的一句話,我們現在還會因為翻錄的抄本出自何人之手而互相懷疑。而我們花在分析出結論的時間,那個員工說不定已經把箱子轉手出去了。」
「這可……」明石同學陷入了沉思。她也是好奇心重的人,這次我成了當事人,在確切的證據出現前,我的解釋勢必不能得到完全信任。那麼明石同學的解釋就顯得舉足輕重了。她也是認識到這一點,所以一直在扶額思索,遲遲沒能說出她的推斷。
「這裡是江之島桐華,請問是嘉茂同學嗎?」
「江之島先生,那個裝著抄本的箱子在哪裡?」我向江之島先生詢問。
「嘉茂同學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抄錄的呢?」
難道是這樣?如果如此的話,整個推理的出發點就都錯了。
看來我的工作是完成了,幾個小時的正坐加上不敢透出大氣的緊張感讓我起身時不由得一陣頭暈,江之島同學把我扶到她的房裡休息了一陣子。我們出來時,那位修復人員也完成了專業手段保存。現在的原本,在一個充滿惰性氣體的密封玻璃盒中受到和_圖_書保護,這樣應該不至於進一步老化了吧。
「嘉茂同學和專業人士都是今早通知後來到思賢堂,而員工今天又沒有排班……」發覺線索又斷了的明石同學很是沮喪。她的推理,在我看來都是正確的。不過我不便輕易說出我的推斷。所以,還是儘可能提示明石同學的思路為好。
「明石同學,我抄錄一本古籍,需要一本底本,那麼翻錄的人需要什麼呢?」
「為什麼嘉茂同學會想到箱子也被調換了呢?」江之島同學問道。
我拿起紙筆,寫了一行字放到眾人面前,然後對江之島先生道:「依稀記得抄本里有過這麼一句話——櫝を買って珠を還す。」
「明石同學自己不是已經走得很接近答案了嗎?」
「請問下午的時間,有預定的安排嗎?」
我又在紙上寫下四個字,遞給他們。
江之島先生走進書房,過了一陣子,傳來了他驚詫的呼聲。他拿著箱子進來,說:「這不是原來那個箱子了。」
至於之後的緝獲工作,則是江之島家的私人問題了。翻錄抄本問題至此明了,我和明石同學再次走出了思賢堂。
「買櫝還珠,雖說我是從排除了調換抄本的動機才想到這個故事,不過這個故事卻能很好地解釋那位員工為何要調換的動機。
「嗯,我也有印象」
「因為你自始至終就沒見過那個箱子嘛。」
「嘉茂同學花了至少四小時完成抄錄。換其他人抄錄,也需要四個小時。那麼完成這個抄本,最快的當事人也要到十點。那時書店已經鎖門,已經不可能在晚上調換抄本,也就只能是在今天早晨進行調換了。
第二天醒來時,手機里多出了十多通簡訊,都是江之島同學的。我看了看桌上的鬧鐘,不過九點鐘而已啊。再看看簡訊的內容,我不由得一驚。趕忙整理了一番后,我出門向思賢堂走去。
這句話倒是很正確。這裏的任何一個人都沒有調換抄本的必要啊。我又不是什麼書道大家,寫的字又不值錢,為什麼不換原本,而要換抄本呢?我不由得再次思考了一遍,從江之島同學請求幫忙的電話到她的補充發言為止的全過程。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