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時光之匣
第十章 創意
也就是說……
「在三年間,西條小姐的父親一次也沒有來過學校嗎?」
「難道這次,石井老師還希望我像之前那樣,用另一番解釋為西條小姐的家人辯護嗎?」
「這麼一說,感覺這次像是反過來了呢。前面兩個話題,都是我提出不利於西條的論據,然後嘉茂同學給出截然相反的解釋。但這一次,反倒是我提起一個無關判斷的論據,而嘉茂同學卻用它得出了一個不利於西條的結果呢。」
這個信息應用到西條小姐身上,便是她向我介紹家庭成員的那個場合:她先是介紹了母親並且迴避了她的職業,僅僅是提了一下她曾經的一件事例,隨後將父親的職業略作提及。這是判斷的基準,然後是對判斷做出修正的一些影響因素:西條小姐在面對石井老師的入學問詢時,幫助支支吾吾的母親圓場,說明她對母親的情感已經有相當的基礎;她沒有在班級的三方見面會上,因為她母親的照葫蘆畫瓢而感到難堪、光火,說明她能夠理解母親的文化,並且給予體諒。為什麼受過教育的父親工作並不繁忙,卻仍然要讓未曾接受過教育的母親前來學校呢?結合西條小姐在話語中明顯對母親更為親近,我有理由相信,西條小姐和她的父親之間,有著某一層不願為外人道,卻又嚴重影響彼此關係的隔閡。
「嘉茂同學,你這麼一提,我也覺得是有點奇怪。創意公司,我也不是沒關注過,他們的工作內容我大抵也知道大概。一般來說,創意公司的員工分為兩種狀態,一種是接到了專門任務,組成點對點創意小組后的戰時,和沒有專項業務的平時。在沒有特定的業務聯絡時,創意公司的人大抵都以無目的的準備作為行動方針。這種『無目的』,我感覺有點難以描述。」
一個人對其家族做出順序判斷的理據可以是平日里相處的親疏分別,也可以是其他原因,比如一個大
https://m.hetubook.com.com
家族地位甚高的家長,在外人面前無論親疏,自然佔據理所當然的第一位;又比如視野內有一些成員在而另一些成員不在,這時,發言者自然會以這些在場成員為優先。同樣,還有輩分影響、語境影響等等,在運用這條理論時同樣必須相當謹慎,綜合考慮過所有影響因素后,才能得出相應的判斷。是了。西條小姐對父親的感情,自然是以大轉職時給家裡帶來的打擊為主:新興的創意行業前景低迷,西條小姐肯定是將父親當做每況愈下,沒法撐持住家裡的人看待吧。也正因此,她才會同情並支持母親。
這個問題當面向西條小姐詢問未必能得到真實的答覆,所以我還是趁著與石井老師見面的機會,將這個問題也一併作了詢問。
「那也就是說,西條小姐的父親著實是因為工作抽不開身,才從沒來學校交流近況吧?按理來說,一個家庭,其中一方家長從未在學校和老師面前現身,會給學校留下不太好的印象吧,」
「請您指點。」
「既然這樣的話,石井老師,以你的視角來看,創意公司的工作到底算得上算不上是一個繁忙的職業呢?」
「具體的工作形式有哪些呢?」
「前兩次,你的立場一直是站在回護西條這一邊啊。雖然你的目的是搜尋西條的弟弟為何迫切地索要那張照片,但從我提供的那些信息看,你似乎對這些例子都不滿意,我也很想知道,到底怎樣的事情,才會成為嘉茂同學判斷的理據。」
「他們那種工作狀態,說不好到底是有目的還是無目的。一方面,他們天南海北地搜羅資料,完全預測不到他們在看什麼資料,但又可以說,他們的搜尋是有目的的,那就是尋找可以作為創意點子的信息和資訊。」
「也就是說,基本上所有的創意業務,都是有這樣一個模式和流程存https://m•hetubook•com•com在的嗎?」
「並沒有這個規定啊。友江中學的見面會向來都是允許多名家長同時在場的。」
「照這樣說來,西條小姐在創意公司上班的父親,他所說的工作繁忙到底也只是託辭吧。那豈不是坐實了他對女兒缺乏關愛的猜測嗎?按說,一個家庭的家長三年來一次都沒有去過子女就讀的學校,和老師一次面也不見,我相信,不少家長自己都能意識到,這樣做會在孩子的任課老師心中產生不好的印象的。」
「依我看,的確算不得忙。我先說句題外話吧,你知道我這個連『素材篩選』一詞都不懂的不入時的老頭,為何對創意公司知道的這麼清楚嗎?」
「這時候啊……就拿你的例子來說,敲定了方案之後,創意團隊開完頭腦風暴,將創意的點子在客戶面前演練一下,也需要藝術團隊幫忙做一些細節上的修飾和改進吧。」
「的確,雖然我們表面上不會說什麼,但嘉茂同學,你的確指出了我們這些老師心中的一些陰暗面。對於我們來說,自然希望能夠認識學生的所有撫養人,單是一方出面,我們是會在心裏嘀咕『未露面的一方對子女著實有些不負責任』。」
我們的身邊,同樣在不時湧現出這種「靈光一閃」的創意故事,並且,還有一些職業,力求將這些「靈光一閃」的可遇不可求變成一種待價而沽的財富,這就是創意公司。在廣告業、產品推廣等等要靠博眼球來收穫實效的行業,對「金點子」的依存度相當之高。就算是其他行業,也有需要創意來提升工作實效的迫切。可以說,在這個工作已經非常程序化和制度化的現代社會,一個閃爍著靈感火花的點子著實很吃得開,同理,創意公司這種應運而生的生意自也很有市場。
「自然。要我說,本來創意就難以篩選,加上創意公司不會兜售自己的產品,他們才不會平白地和*圖*書經常加班。要說我那個兒子待的創意公司,就是因為頭腦並不好使,加上上天不給他們開眼的機會,沒撐多久就倒閉了。」
「我的兒子之前就在創意公司工作,據我的觀察,他每日的工作時間比我年輕時在大學當助教還少。講道理,我並不覺得這是個好工作。創意來得太不穩定了,嘉茂同學,你讀過『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這句漢詩吧?」
那麼,這個隔閡又是什麼呢?西條小姐的名字是她的父親賦予的,這一點無可爭議,但她的父親可是很早便在創意公司工作了。西條小姐與瀧川知美子小姐同齡,她出生時顯然還沒有創意公司,那麼,她的父親定然在她略懂人事之時歷經了一次大轉職。轉職后的身份是創意公司的人員,但石井老師表示,自己的兒子也曾在那裡工作,雖然工作算不得忙碌,可是前景並不高明……
「說到底,創意公司也是這個社會的產物嘛。他們的工作也一樣形成了模式和流程,不是嗎?」
一個人在長期的生活中,會有無數次按照某一次序輪流與家人進行聯動。比如向外人介紹家族成員、為家人輪流做某事或分發某物,又或者填寫家族名單等等。在長期與家人的共同生活中,會隱然對家人形成一個排序,而這隱性的排序又會在我之前所說的這些場合中,不自覺地體現出來。例如,當一個小孩子拿了一張100分的試卷,回家向大人報告好消息時,他喊出的是「爸爸!媽媽!」還是「媽媽!爸爸!」實際上便體現著此時他心中對父母親疏的一些判斷。
「是的。石井老師是想說,創意也像妙筆生花的文章一樣,更多的是看天賜的靈光吧?」
我首先想到的是離異,也就是說,西條家的兩名子女各自是一方的拖油瓶。但這個推測很快被他們的名字所否決:西條澈和西條清,取名上完全遵循一致性,並且西條小姐和她的母親更親昵,但m•hetubook.com.com澈這個名字,很明顯不是一點書都沒讀過的人所能想出的。
「當時的對談,非得只能一位家長前來嗎?我記得,我自己在友江的時候,家長見面是不限人數的。有不少同學家都來了不止一名家長。」
「西條的爸爸啊……很遺憾,我完全沒有見過他,你說他在創意公司工作,這就和我所知的情報完全一樣了。充其量,我也只能再提供他的具體年齡,我當年在西條入學時的問詢見面上,能掌握到的情報也就這麼多。」
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窮人,家裡一無所有,除了一塊貧瘠得已種不下任何作物的土地。但他在偶然間得到了高人指點,將這片因為貧瘠而變得沙化疏鬆的土地破成粉末,作為貓砂出售,反而因此賺到了不少錢。這個故事,在網上被分類為創意故事,同樣被許多「金點子合集」類型的書目所收錄。
「如果事情止於此,我倒是真會給西條小姐的父親作出『不負責任,忽視子女成長』的評價。但考慮到一個細節,卻讓我不得不打消了這個判斷。那便是西條小姐的言行。」
「那如果只是一個方法或模式上的創意,並不用創意公司將其實際化的點子呢?比如說,有人向創意公司尋找一個表白方式的點子什麼的。這時候的創意公司又會怎麼做呢?」
「創意公司的工作有這麼繁忙嗎?」雖然在有些單位,加班是常態,但這個國家有完備的勞保法律體系和勞動者保護組織,他們有充分的理論武器和執行力來保證勞動者的合法收益。但在另一個側面,這也讓許多用人單位不希望讓職員加班,因為這意味著更高的加班費成本,以及成為勞動者保護組織的重點觀察對象。對於創意公司而言,金點子「可遇不可求」的本質並沒有因他們的出現而有多大改觀,他們做的更大程度上是將無數可遇不可求的個例收集整理,然後對症下藥地分投到各個有顯著需求的https://www.hetubook.com.com單位。認為他們的工作大多是以這種形式完成的我,對他們的工作節奏是否真正繁忙感到有些難信。
西條小姐的父親,之前便有提及,便是在一家創意公司供職。這種專門收集靈感的地方所彙集的人才,我相信,他們的頭腦絕對比所有人的平均水平要靈活許多。在生活中,我也是一個在周圍人群中被認為「頭腦靈活」的人,也因此而在許多場合充當著「解謎者」的角色。聯想到這裏,一個疑問便產生了:西條小姐本人,無論是打開箱子的辦法,還是弟弟索要照片的理由,都是在向我詢問,而非去找她更為親近的父親。我於她終究是外人,她為什麼要捨近求遠呢?
「或許來過,但次數絕對不如他的夫人。我作為任課老師之一,也和家長們有過幾次單獨的對談。我與西條家的家長見過兩次,都是由西條的媽媽前來。」
「難以描述?」
「創意公司這邊,除了總負責的團隊首領,其下大抵氛圍藝術和文案兩部分,一條創意,最後都是要通過某種形式來具體化的。在溝通之初,團隊的所有人都參与到頭腦風暴模式的會議當中,最終通過一個意向。然後藝術和文案各自投入實際操作,將抽象的東西具體化。最後是修改,根據客戶方面的要求,整個進程又會有一定的倒退,甚至退回到頭腦風暴。不過總之就是這樣一個流程,只會有進度上的反覆,最終是能達到一個完成品的狀態的。」
「哦……這個詞我還是第一次聽說。時代變化真是厲害,這個新詞還真是貼切。」石井老師一面感慨著,一面繼續回憶創意公司的工作流程。「的確,他們閑暇時的工作用這個『素材篩選』就能挺不錯地概括。然後,在有客戶提出具體要求時,他們就會組成團隊,和客戶一起商定方案並做成成品。」
「這或許可以說,他們是在大浪淘沙地找黃金。這種工作,似乎現在有了一個『素材篩選』的名詞來統一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