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霞浦高中推理紀事·書

作者:名和行年
霞浦高中推理紀事·書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五卷 愴然漸起 第七章 初戀

第五卷 愴然漸起

第七章 初戀

「這樣啊,這看來是你爸爸寫出去的信咯?」
「有,記在這裏。」她遞給我另一張紙。這張紙上,她宛如一個勘查現場的人員所做的筆錄一般,對那封我所未見的信做了詳盡的描述,上面的信息便和我親眼看信,所想捕捉的信息一樣。例如,這張紙上寫道:此信寫在一張發黃的列印紙的正反兩面,筆跡是圓珠筆,收信人是「すず」,發信人是「だいし」,出現詩句的位置在若干若干,出現紅圈的位置在若干若干……
「我在看到這段話后,用傳統的加密方式試了試發現解不通,便試了試新的密碼——鍵盤排布。這個順序也是固定的,因而也成為了新興的加密方式。手機鍵盤往往是用數字轉換成假名,而電腦鍵盤的布局則可以在假名和英文字母與符號之間提供轉換,並且有一一對應的穩定關係。這段假名,在按照鍵位轉換成qwerty鍵盤的布局后,是『9x2=y2-103-x2y3=0』。看到這裏,我倒是已經明白了。不知你有沒有看明白呢?」
「這個『だいし』是永間家的人嗎?」由於又出現了「すず」這個熟悉而敏感的筆名,我立刻感到此間有關係,便向永間海夜確認。
「我就是對這封信里的東西感到奇怪,才對它到底是不是一封情書拿不準。這封信上,就像老師用紅筆圈出學生寫錯的字那樣,用紅筆圈出了這麼些假名。」
果然,永間海夜接下來的話語沒有出乎我的意料:「我打開書信,一看之下就知道了,這是一封表白信,裏面有各種各樣的表白,甚至還有專門另起一行的漢詩。我讀不懂,還特地抄了下來帶給嘉茂前輩呢。」
「為什麼叫『應該是有』呢?」
「是你父親的一封信呢。這可就好說了,先前,我一直覺得時間對不上號,現在可算是對上了。這一段不知所云的假名,總要有個什麼東西來解釋。密碼學有規定的www.hetubook.com.com幾種加密方式,無論套用何種方式,都不能將它解成一句完整的話。我本以為這封信的『すず』像是如我預想的那樣,是約在百年以前的人物,但列印紙和圓珠筆,以及你父親的年紀都告訴我,這封信的年紀只能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那時,書信往來雖然還是主流,但有一種東西已經隱然進入了我們的生活,那就是個人計算機,也就是現在已經越發普及的電腦。」
於是,我們再一次在水戶的車站邊會面了。在這次的會面中,我似乎也暴露了自己並非水戶人的事實:我身著霞浦高中的制服趕去,被她拿出了我在搜索引擎上能找到的幾個頁面當面質問。我無可推脫,只好承認了自己實際的住址在南茨城的霞浦,而為了方便於她才趕到水戶。不過,這段以她為主導的過程僅僅是會面中的小插曲,真正重要的情報,是她從家裡找到的,疑似我需要的一段情報。
「我在以前,偷偷進入爸爸的書房看書,已經不止一次了,我看過的,書房裡的書也絕不止那一本《若菜集》。我當時還小,心裏想著的總是『好東西永遠藏在最深的地方』這個思維,於是,對擺在外面的書都沒去管,一門心思就找書架的高處、深處的書。除了那本盒子里的《若菜集》,我還同樣找到了一個發黃的信封,裏面裝著一通書信。」
讓我的心情激變的是一行假名,よさふへんふほぬあほふんあへわ。渾不可解,倒像是網站上生成的隨機密碼一般。然而,這些假名是一筆一劃抄錄的,行雲流水,也不像上面的漢詩那樣,一句之間的高矮都不一樣,分明是看一字抄一字那般。我看向永間海夜的眼神,也像是在問她:這是什麼?
「嗯,似乎有來頭了。」我心下暗想著。在過去,男女間的戀愛可沒有這樣自由,大多要經過中間媒人的說合,又或是書hetubook•com.com信通傳愛意之後,彼此才得以交往。這封書信被如此地珍藏,大抵便是被封存的一段情感吧!
「是的,我的爸爸就叫永間大志,不過我媽媽不叫『すず』,她一直叫『和子』。」
島崎藤村的《若菜集》是一本明治時代的流行作品,他抒情細膩詩風引領了那個年頭浪漫主義的潮流,與詩風沉鬱雄渾的土井晚翠一時瑜亮,締造了詩壇的一段「藤晚時代」。在那時,《若菜集》和土井晚翠的《天地有情》都是盡人皆知的詩集,其中的代表作,例如《秋風之歌》與《荒城之月》等,當時的青年人泰半都能背出。到了現在,人們不再以七五調詩歌為流行,但這些名篇依舊是「知其所以然」的名詞。在對傳統文學有所愛好的人之間,《若菜集》與《天地有情》的名篇依然能夠傳頌。
「這可就奇怪了啊……」現在,不僅是我,連永間海夜也燃起了對家中這段往事的好奇心,所以在她的煩惱基本得到解決之後,我們也沒有因此而斷了聯繫。儘管她是永間家的一員,在若干年後,她長到成家立業的年紀之後,她的父母自會將這些秘密告訴她。但她既然對推理小說有廣泛和深入的閱讀,好奇心自是不小。
「這我就不知道了……不過,我覺得應該是有的吧?」
「你的家中,有沒有這樣的事例呢?」我問永間海夜。「你家的《若菜集》,被刻意藏起來的兩頁間,本該存在的一首詩是《初戀》。從這裏來想,你的祖輩會不會有過什麼不願意向後人說起的初戀情結呢?」
「原來是作業嗎。不過作業倒不會寫在紙上折成書信的形式,還被妥善保存起來吧?」
例如,我曾經在茶屋「漣」經歷過一次以折居依子為中心,圍繞夜祭町的神秘神社與榕樹展開的故事。在那段故事的記敘中,我最有感觸的聯想,便是《天地有情》的若干篇目。而現在,我們又和*圖*書圍繞《若菜集》的一篇而起了疑竇,而這一篇,更是《若菜集》最為周知的一篇——《初戀》。
「很容易看出這是一個函數表達式,但以我們的學習階段,這個函數至少不會在我們的學習中被使用。我也不是從書本上知道它的,而是在網路中。你看。」
「應該是吧。不過我一直很奇怪,它到底是不是一封情書。說是情書吧,爸爸既沒有娶這位『すず』,又沒有把它送出去;說不是情書吧,它的內容又這麼露骨地示愛……我真是不明白這到底是什麼東西了。」
說著,她打開書包,交給我一張寫滿了字的紙張。上面的字跡大多是漢字,儘管因為她看不懂這些漢詩,囫圇抄錄,導致有些字的筆畫有些舛誤,但我既然對漢詩有所了解,大部分的字能套上,便也能對號入座地確定是哪一句詩。但見永間海夜抄錄的漢詩里,有「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有「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有「月中三十日,無夜不相思」,凡此數行,都是傾吐心緒的詩句。就一封情書來說,將這些詩句用在其中的確恰到好處。我懷著「該當如此」的心情看到下面,忽然被一行莫名其妙的字眼給卡殼,欣賞漢詩的舒暢心緒立刻變得像吃了蒼蠅一樣難受。
她搖了搖頭。的確,以她現在的學級,無論是在學業上還是在人際交往中,接觸到這個東西的可能性都還不大。有國中三年級以上的學力或許能看出,這應該是個多元多次方程的表達式,雖然等號出現了多次,但等號和加號在鍵盤上是一個鍵。加0沒有意義,所以應變為加號的是第一個等號。x與y後面的數字很容易聯想到次方,而103這個較大的常數在一個刻意列出的方程中也顯得意義不大。加上這段表達式的第一個數字是9,不免想到在鍵盤中,9和0的上端又是小括弧的左右兩端。若是再這樣轉化一下,得到的式子便和圖書是:
在為「老書蟲」大濱先生解開他的老相識留給他的贈言之後,他滿懷感慨地回到家中,從滿屋子的書中找到了萃華書房的《若菜集》,雙手將它遞給了我。我在堅辭並說明原委之後,總算讓這位老人穩定了情緒。我輕輕翻動著書頁,確認了它的裝幀與我在永間家時看到的無二,然後翻到第6和第7頁,那裡隱藏的恰巧便是這首《初戀》。
「因為,我是在家裡另一個地方看到的。不過,我有些東西記不太清楚了,需要確認一下。另外,我們能再次碰個頭嗎?我覺得這件事也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講清的。」
(x^2+y^2-1)^3-x^2y^3=0
「永間同學,你有沒有重新買過一本《若菜集》呢?」在永間海夜重新開闢了由家庭支持來取得書籍的渠道之後,我這樣問過她。她曾經在閱讀這本書時被其中的文字深深吸引,那麼,拋開提防家人的因素,單獨把文本提取出來是否可行呢?她回答我說,她的確如我所言,買了一本新近印刷的《若菜集》,但通讀下來,依然沒有找到讓她沉醉其中,廢寢忘食的篇目。
我用手機翻出了這個函數,它的知名並不在於它的表達式,而是它的圖像——這個函數的圖像是一個心形,因而也得名心形線。這個圖像,已經無可置喙地證明了,這封書信便是永間海夜的父親送給「すず」的情書,而「すず」也給出了肯定的答覆。
不過,永間海夜的父親,似乎當時卻並沒有明白,這個心形線表達式的真正含義呢。
「才不是這樣呢。我最早潛入書房裡,看到這封信里露骨地寫著『喜歡你』這樣的字句,我就羞得沒敢再看了,只是記得裏面有那些詩句,有些字被紅圈圈出來了。所以我之前說,我對那個東西不敢確信。在那天聯繫嘉茂前輩之後,我又找機會去確認了一次,除了抄錄下了這些詩句,我還看了看圈裡的內容。我在能看懂句和-圖-書子之後,可以確信,這些絕不是老師批改的字跡,因為這些圈裡的假名並沒有錯,既不是寫錯,也不是用錯,都是擺在那裡絕對合適的。我想這肯定還是什麼提示,就又把圈出來的假名全找了出來,但它們連起來也不是什麼有意義的話,我想,一定是要一個重新打亂的組合順序才會表達出它應有的意思吧。所以,我也把它帶了過來。」
儘管二十余年來電腦的發展日新月異,過去笨重的顯示器和主機箱早已輕便了許多。但有一樣東西卻是二十余年來基本沒有變化的,那便是鍵盤的布局。
初戀。在贈答中常常會伴有的情愫,有意提示玄機的扉頁題寫加上刻意藏起來的這首詩,分明便是扉頁的書寫人對贈與人傳遞出了這番情感。不過,扉頁的題寫發生在百年之前,即便是題寫人與我的書友「鈴」有著同樣的讀音,倒也不能就此建立聯繫。不過,從永間家的父母對這本《若菜集》「甚於防川」的態度來看,他們倒是知道這本書的背後有故事。若是他們的先人有過一段「初戀」,並且被後人認為是恥于向外人提起的話,這倒的確能解釋我和伯父去永間家修復古籍時所遭到的冷遇。這本書被留存在永間家,那一張題寫贈答之辭的扉頁被刻意保存,也都是這個推論的旁證。我想,從永間家來挖掘其中的因果,應該是個可行的手段。
永間海夜的一席話,讓我對這封信有了重新的了解。看來這段信息的確藏起了更深的信息。不過,這肯定不是永間海夜所說的,打亂假名順序的一句話,因為這裏面根本沒有出現可供支撐這樣長一句話的助詞結構假名。將這封書信送出后,收信人用紅圈圈出了不可能是使用或書寫錯誤的假名。在一封漫長的書信中,這些假名都不止會出現一次,那麼圈出它們,勢必是要算上它們的相對順序。為了確認這一句話究竟為何,我向永間海夜道:「這封信的其他信息呢?」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