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有理想的政治家?
官房長官是野田自己的密友,外務大臣則是同樣出身於松下政經塾的玄葉光一郎。
認真到了連中央農協和地方農協都拋棄了以往的不愉快,準備放下分歧、共同面對敵人的地步。
當久世秀則結束了和千子的蜜月之旅、回到東京后,野田也完成了自己的組閣。
「政府接下來的任務是促進和外國之間的高層次經濟外交關係。除了要與歐洲、韓國等外國締結雙邊經濟合作協議外,更要促使日本早日加入TPP。」他在接受採訪時這麼說道。
於是,農協也炸了,敏銳地發現野田少說了某個國家的經濟團體也開始略有微詞,小澤壹郎不得不站出來擦屁股,說了一些話以試圖滅火。
只可惜這種安心感沒能持續多久。
從報紙上看到野田佳彥上台的消息后,久世秀則有一種「終於回來了」的解脫感。
聞聽此言,連鳩山派也開始坐不住了,而一直在負責行政方面改革的蓮舫也和-圖-書非常尷尬,感覺左右不是人。
好傢夥,原來這第一把火居然燒到了我們自己頭上?難道野田沒聽說過「誰敢加稅誰死」的政壇格言嗎?
久世秀則還沒有從京都離開的時候,中央農協的會長萬歲立夫便打了電話過來,火急火燎地找他借人,而且借的人還不少,甚至要他多聯絡一些同行出來,寧濫勿缺。
同樣,在新首相上台時,民間會做一次支持率調查。
這一次他不僅自己出了人,而且積極幫忙聯絡了不少同行,甚至連稻荷會和山口山組的聯繫方式都丟給了他,只是讓他不要聲張說是自己介紹的就行。
至於一般政治力量,野田大多也都平衡得很好。比如缽呂吉雄——就是前面那個北海道農協出身的政客,被野田給予了經濟產業大臣的職位;平岡秀夫則是民主黨左派,古川元久是官僚出身。
野田因為財產申報時個人存款只有一百多萬的關係,所和圖書以被全國人認定為「清廉」,所以一開始支持率還是很高的,高達65%。雖然比不上鳩山和菅植人接近8成的支持率,但也難能可貴了。
「我認為,加消費稅的事迫在眉睫,日本債務高企、每年的利息負擔也非常重,我們不能把這個問題留給子孫。」野田在公開演講時說。
這個任命因為過於四平八穩,以致於作為在野黨的自民黨和公明黨都說不出什麼直接的反對意見,只能拿「生面孔太多」、「行政經驗不足」來說事。
拜託,在民主黨內,和公務員作對是一種政治正確啊!不然選民們憑什麼把票給我們?
就這樣,在他的這樣一番騷操作之下,野田原本依靠組閣而帶來的「安心感」,瞬間化為烏有。
以細野豪志為代表的民主黨「拖自民黨後腿辦公室」人員,聞聽首相這麼說后自然是不幹,幾名議員甚至開始質疑野田是不是自民黨派來的間諜。
不過,hetubook.com•com野田支持率下降的速度比前兩人更快,而且也更直接,甚至在退下來后依然能凝聚起強大的「反野田派」出來,這就不是一般政客能做到的了。
「……過度依賴核電的問題要慢慢解決,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讓日本人忍著不用電,所以重啟一部分核電站很有必要,以後再慢慢降低核電比例便是。」
到了這個地步,野田也算是破罐子破摔,絲毫沒有掩飾地便提出了要取消民主黨的「政權公約」政策——也就是將政府部門預算公開給民間,供百姓審核。
「我們有必要儘快與在野黨和解,攜手解決災后重建和第三次特別預算追加的問題,另外暫緩『隔絕自民黨與經團聯、農協等財團之間聯繫』的行動,以示誠意。」
這次組閣最大的特點就是「平衡」。
秀則當然不能不給他這個面子,更別說自己結婚時人家也來送了禮的。
搞到了一批人後,農協開始了自己的大動https://m.hetubook.com.com作。
此時的日本人早已被東京電力公司的態度搞得對核電全無信任,聽首相要重啟核電站后,立刻又是鬧翻了天,尤其是受災的東北三縣縣民鬧得最歡。
第一把火燒完后,野田第二把火燒向了外交經濟政策。
本來他們還以為野田作為生手,會在組閣上出什麼問題來著,但現在看來他不管是競選還是組閣都顯得非常老練,背後必是有高人指點。
日本民眾:???
菅植人時期留下的大臣們野田留下了兩個——一個野田派的村田蓮舫,一個平野達男;而一川保夫、山岡賢次這種小澤派系的,在工會「多用小澤派人馬」的要求下,被野田分別予以了防衛大臣、公安委員長的職務;細野豪志則是前原誠司的親信,各方派系幾乎都被照顧到了一些。
小澤在這邊滅火,野田卻依然不肯就此罷休,而是繼續冒天下之大不韙,道出了自己的能源政策。
不過這對民主黨來說是好事,很多www.hetubook•com•com民主黨人看到野田的組閣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公然力挺野田,說他的組閣給人一種安心感。
隨著加稅言論的曝光,野田內閣支持率立刻便呈斷崖式下跌,普通民眾對他僅有的那麼一點「新人好感」,就好像落到鐵爐上的雪花一樣,一眨眼就不見了。
他借人的目的當然為了抗議遊行,而且這一次農協的遊行絕對是認真的。
「打壓公務員的行為屬實不智,大家應該一起努力進行災后重建。」這是他對政府公務員說的原話。
如果不是此人上台,他大概還不能確定一切都會回到他熟知的那個軌道上去。不過既然野田確實當選,那麼離民主黨的末日到來估計也就沒多遠了。
接連捅了一堆簍子后,野田依然不肯善罷甘休,而是抱定了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態度,要求黨員「克制自己」。
正當國民翹首以待,希望野田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時候,野田進行了一次竄訪,分別向不同的政治團體道出了自己的執政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