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安貝經濟學的「確定性」
可能已經有人看出了問題——一方面為了收買公務員,安貝要加大財政支出;另一方面為了減輕財政負擔,他又要印錢。那不就是等於借債后想法賴賬,然後把借來的錢丟給公務員去瞎糟蹋嗎?
老產業的東西只要壟斷住、禁止國外商品進入就能賣出去,那幹嘛投錢去搞新產業,弄什麼產業結構改革?風險又大。多餘的錢就算是投到海外金融市場也比做實業利潤高。
久世秀則自己則是隨著大流,跟著富士財團的大佬之後也發了一個例常的言論,以示今天自己來過這裏。
除了公共財政支出要增加外,還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量化寬鬆+質化寬鬆。
見大家都被自己吸引住,秀則也沒有打算當謎語人,而是迅速揭開了謎底。
而另一部分人民需要的東西比如部分農產品、電力、智能手機,因為先期投入太大、風險太大、預見性不足或者投資周期太長的原因,沒有企業願意去搞,所以弄得價格死貴。
所以,保持溫和的通貨膨脹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開車過去的路上,久世秀則好奇地問了河野太郎,他在組閣當中是個什麼身份。
而且2012年這陣子,由於美國次貸危機的後續與歐債危機的影響,日本憑藉著穩定的幣值吸引了世界太多的避險資金,如果日本人願意主動印鈔票搞貶值,美歐的金融從業者都會鬆一口氣,所以G7和G20都不會反對日本這麼搞。
不過這個「酷日本」文化戰略倒是頗有可取之處,但優秀的作品並不會因為投資www.hetubook.com.com增加就冒出來,最多質量稍好一些,所以這玩意提一提也就罷了。再考慮到進擊的艾倫和你英的橫空出世……唉,一言難盡。
「敝人在東京大學產業經濟研究院學習時曾經專門統計過,在日本過去『消失的二十年』中,儘管農產品、汽車、大件傢具的平均消費數都呈下降的趨勢。但唯有一樣東西,不管是人均還是國民消費的總量,在過去的二十年中一直都是在增長的,而且在眼見的未來中,依然會繼續增長。」
在「歷史上」,河野太郎雖然站隊站得早,可入閣依然等到了好幾年以後,也不知道現在會怎樣。
這個也是不得不做的事,因為日本政府每年財政預算中用來還利息的比率越來越高,再不搞寬鬆和通脹的話,日本政府財政就要負擔不起了。
加稅唄!
至於質化寬鬆也不是什麼稀奇事,就是央行出面,把一年期、三年期的短期國債賣掉,去買十年期的長期國債,這樣短期國債就流通到了市場上,到期贖回后,這些錢就相當於丟到了市場里。
到那時,人人都是「等等黨」,剛剛做出來的新手機、房子、電腦、汽車就會變得沒有人買,從而影響企業生產。而企業生產減少又會帶來裁員,進一步增加人們的不確定性恐慌心理,從而更緊地捂住手裡的錢袋子,形成惡性循環。
還有,財富不會不經勞動而自己無中生有,那麼這些價值是從哪來的?
唯一需要久世秀則他們去討論的,就是第三支和圖書箭「結構性改革」到底該怎麼射。
原因很簡單,就是某些需要的東西生產過多,但另外一些人們需要的東西沒人生產,導致一部分物品比如液晶數字電視之類的生產過剩,價格雖然便宜,但又因為成本比不過鄰國或者日元升值的原因,導致賣不出去;
如果有一樣東西的消費居然在逆勢增長,那豈不就是說,它就是日本改善消費的那把金鑰匙嗎?
還有就是「酷日本」文化產業、「IR觀光(就是賭博)」旅遊產業,那不過是在2000年前日本百姓已經自發在進行的「事業」,被安貝進三拿出來說了而已。
但安貝的「結構性改革」是什麼?是將「未來核心產業」交給那些傳統的大財團去負責推動「技術創新」。
果然,在場東京大學出身的群體臉色頓時柔和了很多。
「相信諸位都知道,在日本gdp中,出口只佔12%,國內消費佔60%以上,所以敝人認為,找到日本國民的消費增長點非常有必要。」他用這句話當了自己的開場白。
不過其他人此時更加在乎的卻是秀則所說的內容——在出口、消費、投資三駕馬車中,消費當然是最重要的,但在過去二十年中日本消費確實也是在呈下降趨勢,這讓自詡憂國憂民的眾人感到痛心不已。
無他,陳詞濫調、畫地自牢,還有脫離實際而已。
所以,想要搞結構性改革,那是需要充分地與市場結合,吸收信息、了解需求之後才能進行的,而且進行這項改革的最好是大政府,至和圖書少也要是個有統籌性的政府,如此才能在有全局觀的情況下進行有針對性的調節。
框架也沒有出他的意料之外,為了確定當選,自民黨布置這次的政策討論會與其說是商議怎麼做,還不如說是如何向外宣傳。
聽了這話秀則就知道,這是官員們想拿自己當大爺,去「指導工作」了。
如果日本公務員階層都公正廉潔,錢都能用到刀刃上也就罷了,問題是考慮到災后重建、地方創生還有東京奧運會中公務員們卓越的「表現」,你很難說這錢不是被禍禍了。
比如中國過去幾十年一直在向世界出口天量的衣服、玩具、家電、機械等廉價消費品,但也沒有說引起過世界的通貨緊縮,因為那些都是人們「需要的」。所以生產得再多,只要依然能消費掉,就意味著有錢在市場里流動,不會引起通貨緊縮。
由這些大財團負責改革,你還擔心他們不以自家利益優先嗎?日本發展氫能源汽車而不是電動車是因為什麼?難道人家真的不知道充電比加氫方便?
這就是為什麼久世秀則感到無趣的原因,安貝經濟學的第三支箭,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要夭折了。
久世秀則聽了半天,發現這幫老爺們依然在討論如何用財政、金融手段造成通貨膨脹后,便失去了興趣。
至於與市場結合這一點,公務員出身的部分官員表示自己會重新梳理、調整政府直屬的政策諮詢機構,「一定會把政府的相關政策及政策意圖彙集,第一時間傳遞給市場及相關行為主體」。
這對老百姓和圖書來說本來是件好事,但如果大家發現二十塊錢今天能買十斤大米,明天能買十二斤大米時,那麼大家只會做一件事——那就是把錢存起來,只買當天吃的大米,剩下的以後再花。
通貨緊縮說白了,就是錢能買到的東西越來越多,「更值錢了」。
久世秀則帶著滿心的希望來到會場,本來是渴望聽到麻生派內部財界人士的真知灼見的,畢竟以他目前的身份層級也只能到這一級別,想發言那得看運氣。
聽了這話,在場的大佬們絲毫沒有驚訝的表現,看來這的確是人盡皆知的東西。
作為一個有眼色的人,久世秀則果斷換了個話題,開始詢問起這次討論的框架。
為什麼說日本的通貨緊縮是結構性矛盾引起的?
首先,民主黨在位期間大幅縮減了公共財政支出,所以公共財政支出是一定要增加的。
但接下來的一句話卻讓他們紛紛又豎起了耳朵。
就如同過去的騎士、武士在出手前都要自報家門,以示自己是貴族一樣,久世秀則在說話之前同樣也先報了自己的根底。
場內的氣氛頓時熱烈了起來,人人都想要在這個時候塞一點私貨。
因為日本國債雖然利率低,但總量實在是太驚人,所以政府還得接著印鈔票,這就是所謂的「量化寬鬆」。
……
正所謂「一個部門的重要程度直接體現於其控制的公務員人數和財政預算多少」,那麼當安貝進三主動送錢給他們花時,他們一定不會拒絕。
如果不增加,那自民黨就沒有辦法收買公務員階層,向他們展示出www•hetubook.com•com自己和民主黨的不同,或者說自民黨對公務員階層的「誠意」。
想要的東西要麼價格太貴,要麼越來越便宜,所以大家想要再「等等」,不願意花錢從而造成通貨緊縮——這就是經濟產業的結構問題進而導致的信心不足。
只要國債利率降下來,並且靠著瘋狂印錢把通貨膨脹率搞上去,那麼債務就相當於賴掉了一部分,這招美國人比較熟,甚至還史無前例地搞出了「無限量化寬鬆」。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麻生閣下已經確定是財務大臣,兼副首相。」河野太郎答非所問。
這時候的安貝進三還沒有2014年後那麼強勢,現在的他想要上台都需要公務員階層不去給他找麻煩,不然公務員階層也配合美國右翼勢力給他來個撞船事件,那根基不穩的安貝醬豈不是要玩完?
所以仔細看安貝經濟學的「三支箭」,其實從一開始就有兩支已經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了,這都不是什麼新發明。
不過他也僅僅是聽了四十多分鐘后,他就開始進入到了一種半夢半醒的狀態中。
「我們來擬一份扶持產業名單上交首相吧?」麻生建議道,「剛才說的氫能源汽車、機器人、iPS細胞等產業要優先考慮。」
而且造成這種結構問題的根源就是——資本主義體制之下的「利潤至上」。
結構性矛盾所導致的通貨緊縮,並不是因為人們需要的東西生產得太多。
直到這些大政客們把四平八穩、無短期風險的金融、科技政策都說完后,真正的戲肉才開始上演。
「那個東西就是……電力!」